书城励志管好自己的七个法则
13279000000038

第38章 保持身心健康(2)

要淡泊名利。我们常常为欲望而感受人生之累,为欲望而慨叹人生之短促。名誉、官位、财产、身体等欲望成为人们烦恼的主要来源占欲望给予上个个焦灼痛苦的花环,使你陷入无底的深渊。我们应该以淡泊的心境看待人生,即使自己的既定目标没有实现,也不要太“伤感”,因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只要付出了努力,曾经拼搏过,奋斗过,就会拥有充实、幸福的经历。淡泊给予你苍白的外表,却让你拥有了一个充实、坦然意蕴深厚的人生,它将绚丽多彩的欲望拒于心灵的天空,让自己的灵魂在平静的家园中安然入睡,受伤的心会得到意外的修补。甘于淡泊,以超然的心态把握人生,就超脱了世俗凡境,品尝大自然的瑰丽奇景和多彩的人生风景。

要使自己快乐。人们为了排遣无端的悲绪和寂寞,有人抽烟,有人借酒消愁,有人寻找刺激……这些都使用错误的方式填补内心的空白。要使自己快乐无忧,请参考下面的尽快消除忧虑的方法。

(1)每天在同一时刻想使你忧虑的事,这虽然很困难,但一旦你渐渐地能控制住忧虑的情绪,它们就不会突然涌上心头。

(2)可以解决的事情,就马上动手努力想办法去做;化忧虑为力量,即使事情不能完全好转,可以部分控制,也可快乐。

(3)用各种方法分散精力。例如:找人聊天、听音乐、看电影、看小说、吃东西自我安慰等。

(4)要多读书。多读书会使你空虚的心灵充实起来,使我们从狭小的天地驶向广阔无垠的知识海洋。

(5)要广交友。好的朋友总是相互帮助,相互勉励,在你遇到挫折时开导你;在你情绪低落时激励你;在你春风得意时提醒你;在你空虚寂寞时拜访你。

(6)要立志向。心灵空虚的人,往往没有追求,没有远大志向。而有理想、志向的人,会非常珍惜生活的分分秒秒。

(7)要多工作,把注意力转移到具体工作上,而不沉溺在幻想的世界里。

要以轻松的心态迎接生活。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轻松愉快。好心情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奔波之余给自己留点闲暇,寻找和发现生命中的美好。有句很有哲理的话——“爬山时别忘了欣赏周围的风景”,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周围风景”的理想和赞美,不必求同,不讲形式。请你记住,你是你自己,只有你自己才能让心态好起来。

压抑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压力,是身体对一切加诸其上的需要所作出的无固定形式的反映,也就是说,任何加于身体的负荷,不论是源于心理方面(如不愉快事件)还是物理因素(如环境污染),都是压力的来源——压力源,就会引起“一般适应综合症”。事实上,只要人们生活中必须扮演某种角色,而且又有许多自己不愿扮演的社会角色存在,那么便会产生压力,人便会感到压抑。

长期的压抑会使人产生异常心理和变态心理,世界著名的长寿学者胡弗兰德说:“在一切对人不利的因素中,最能使人短寿的、夭亡的,是不好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因此,人们应该时刻重视对心理的护养,以保持心理健康。

长期受压抑的人其情绪往往表现为:孤僻、易怒、固执、轻率、自卑、焦虑、妒忌、悲观、失望等异常心理,以及其他类型的变态心理,这些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这些心理不仅会影响人际关系的处理,还会影响人的健康,妨碍工作、家庭和事业。我国著名的心血管疾病专家黄宛教授明确指出:常见的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和病情的发展,都与不良的精神和情绪有关。因此,对任何人而言,我们应尽量避免不良情绪的发生和发展,尽力消除压抑,使我们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在赛利医生的“激励学”中,它将压抑分为三个阶段,即初始警戒反应阶段、抗拒阶段和衰竭阶段。

初始警戒反应阶段,是由交感神经系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共同运用而产生的作用。这种反应,由交感神经刺激肾上腺素,同时由丘脑下部启动脑上垂体,产生了一种激素,肾上腺便会利用这种激素,调整身体作出适应性的防御措施。

若压抑只威胁到局部范围,那么,破损的这一部分便会发炎,以起到封闭性的保护作用,便于免疫系统驱逐“侵犯者”起到治愈受损组织的目的。如果威胁不限于局部,如心理方面的疾病或潜在的环境公害,一般适应综合症便会动员身体做最大的生理反应,这就是抗拒阶段。在这一阶段,有些人对压抑的心理反应犹如“斗士”,立刻将这种不良情绪压抑排去,而另一些人是“躯体化者”,他们拒绝体验压力带来的影响,将压力局限于体内某一处。那么就会产生头疼、背痛、消化不良,或更严重的身心疾病;另外还有些被称为“心理演化者”的人,他们以忧愁、焦虑、消沉和慢性紧张来表现他们对压抑的抗拒。

显然,前两阶段会使身体的重要资源蒙受损伤,往往还会导致第三阶段,即衰竭阶段。因此,如果疲惫的人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以恢复体内平衡,压抑便会使人产生一系列人格障碍,逐渐损毁身体、情绪的健康,造成身心的崩溃。

压抑可以说对人体有害,它的害处使人们对它不堪重负,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形成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出人格障碍,会逐渐侵蚀人体的身体情绪,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既然压抑对我们身体有害,我们应采用何种方式去应对它呢?

第一,身体方面途径。强调持之以恒的运动,特别是做“有氧运动”。例如,游泳、跳绳、踩单车、慢跑、急步行走与爬山等。这些运动不仅能够让血液循环系统动作更有效率,还能够强化我们的心脏与肺功能,直接地增强肾上腺素的分泌;让整个身体的免疫系统强大起来,从而更有利的去应付生活中的压抑。

第二,心理方面的途径。心理学家视个人的情况而给予的个别指导和心理治疗,仍然是个人学习应付压抑的最佳方法,他们也可以利用有效的自助法来排除压抑,例如循序式股肉放松法、静坐、自我催眠和练习吐纳(呼吸)等。

当然,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只要能消除我们体内的压抑,便是一种胜利。作为人,我们应该时刻记住,不能被压抑压垮。

4.保持健康心态

健康心态就是正常的思维方式和正常的行为方式。

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又说,“兵强于心而不强于力”。这都是在强调心态的极端重要性。

什么是健康心态?

先说说什么是心态,心态是人情绪和意志的控制塔,是心态决定了行为的方向与质量。那么,健康心态就是正常的思维方式和正常的行为方式。举个简单例子说,一个精神病患者就不具备健康心态。

我们可以作一个简单的试验:在一个大教室里,如果你周围有熟人、朋友,也有你不认识的人。当要求每一个人与四周的人握手致意时,人们将怎样想怎样做呢?有的热情,有的勉强,有的做得好,有的做得不好;有的就只找认识的人,否则就不愿做……这都属于正常情况。

握手应该人人都会吧,既不需要知识、阅历,更与智商技能无关,而仍然质量参差,因人而异,就因为握手的对象不同时,你的心态不同,但这绝对是健康心态。

正常心态就是内心的想法,是一种思维的习惯状态。苟子说“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意即“心”是身体的主宰,是精神的领导。

但是没有患病,却不把心态放正,这也属于不是正常心态。

战国时卫国有一个叫弥子瑕的人,因为长得俊美而深得卫王宠爱,被任命为侍臣,随驾左右。

有一次,弥子瑕因为母亲生病,就私驾卫王的马车回家探视。按当时卫国的法律,私下使用大王车马者,当处以斩断双脚的刑罚。

卫王知道此事后,不但没有处罚弥子瑕,反而称赞他:“子瑕真孝顺啊!为了生母的病,竟然忘了刑律。”

又有一天,弥子瑕陪同卫王游果园,弥子瑕摘下一个桃子,吃了一半,另一半献给卫王。卫王高兴地说:“子瑕真爱我啊!好吃的桃子不愿独享,献给我吃。”

多年以后,弥子瑕年老色衰,卫王就不喜欢他了。有一次,弥子瑕因小事不慎,卫王就生气地说:“弥子瑕曾经私驾我的车,还拿吃剩的桃子给我吃。”

在数落弥子瑕的罪状之后,就罢免了他。

卫王对弥子瑕同一桩事情前后的不同态度,就是因为卫王的心态不同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爱屋及乌”,这些不平常的举动,表明卫王的心态变化了,这说明他不是平常心态。

古人说,“哀莫大于心死”;又说,“兵强于心而不强于力”。这都是在强调心态的极端重要性。生活中随时可见不同的人对同样一件事持有不同的看法,并且都能成立,都合逻辑。比如同样是半杯水,有人说杯子是半空的,而另一个人则说杯子是半满的。水没有变,不同的只是心态。心态不同,观察和感知事物的侧重点就不同,对信息的选择就不同,因而环境与世界都不同。心态给人带上了有色眼镜和预定频段的耳机,人们于是只看到和听到他们“想”看和“想”听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境遇并不完全是由周围的环境造成的。

犹太裔心理学家弗兰克在二战期间曾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三年,身心遭受极度摧残,境遇极其悲惨。他的家人几乎全部死于非命,而他自己也几次险遭毒气和其他惨杀。但他仍然不懈地客观地观察、研究着那些每日每时都可能面临死亡的人们,包括他自己。日后他据此写了《夜与雾》一书。

在亲身体验的囚徒生活中,他还发现了弗洛伊德的错误。作为该学派的继承人,他反驳了自己的祖师爷。

弗洛伊德认为:

人只有在健康的时候;心态和行为才千差万别;而当人们争夺食物的时候!他们就露出了动物的本性,所以行为显得几乎无以区别。

而弗兰克却说:“在集中营中我所见到的人,完全与之相反。虽然所有的囚徒被抛入完全相同的环境,但有的人消沉颓废下去,有的人却如同圣人一般越站越高。”

有一天,当他赤身独处囚室时,忽然顿悟了一种“人类终极自由”,这种心灵的自由是纳粹无论如何也永远无法剥夺的。也就是说,他可以自行决定外界的刺激对本身的影响程度。因此“什么样的饥饿和拷打都能忍受”。“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高僧一年四季只穿件单薄的衲衣而无严寒酷暑之苦;高士伟人镇定自若,“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猛虎趋于后而心不惊”;关羽中毒箭,华佗为其刮骨,铮铮有声,而关公一边接受“治疗”,一边谈笑风生,与人对弈。这完全验证了“幡动?心动!”的禅门机锋。说到底,环境对人的影响程度,完全取决于自己;如何看待人生,也完全由自己决定,由我们的心态决定。

同样是身临囹圄,民族英雄文天祥的遭遇和结果与弗兰克不同,但都能在一种稳定的心态下,使自己的人格得到最终的维护:

文天祥被俘后,元朝统治者费尽心机劝降,均告失败。于是重枷大镣,把文天祥囚禁起来,企图通过肉体折磨使他屈服。上关就是四年。

文天祥所处的牢房,是一间低矮狭小、昏暗潮湿的土室,老鼠成群,恶臭四溢;夏秋之际,度日尤为艰难。“或时日果果,或时雨淋淋,方如坐蒸甑,又似立烘熄,水火交相祥!益热与益深。酷罚毒我肤,深忧烦我襟。”

但这种肌肤之痛,文天祥等闲视之,丝毫没有动摇报国的坚强意志。他在囚中吟哦不绝,以诗歌作为斗争的武器,“如精钢之金,百炼而弥劲。”

他在《偶成》诗中写道:“昨朝门前地少裂,今朝床下泥尺深。人生世间一蒲柳,岂堪日炙复雨淋。起来高歌赋离骚,睡去细和梁父吟。已矣已矣为何道,犹有天地知吾心”。

他向往屈原的九死无悔,嘉叹孔明的鞠躬尽瘁。

文天祥把生活环境中包围着他的邪恶之气,归结为七种之多:水气、土气、日气、火气、米气、人气、秽气。“当此夏时,诸气萃然”,而自己是“狱中孤愤长”,“孤臣腔血满”,只凭着一股浩然之气(心态),“俯仰其间,幸而无恙”。他豪迈地宣称,“彼气有七,吾气有上,以一敌七,吾何患焉。”于是奋笔写出了那篇义薄云天、光耀古今的不朽诗篇——《正气歌》。

正所谓:心中有祖国,外界环境奈我何!

文天祥最终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实践了自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誓言。后人赞道:“忠肝义胆不可状,要与人间留好样。”这就是文天祥的心态,文天祥的选择。

深禅师和明和尚云游四方,这天夕阳西下,他们来到了淮河边上。

一个渔人正在收网,满河的水都被夕阳映红了,那些入了网的鱼儿跳跃着,闪闪发光。

渔人边拉网边说道:“罪过罪过,在师父们面前做这种活儿。”

明和尚闭目说道:“俗家也要养家活口,阿弥陀佛!”忽然,有条鱼儿身子一跃过网,仿佛箭一般射入水中。

深禅师看在眼里,对明和尚说道:“明兄,真机灵啊!它完全像个禅僧。”

明和尚对着那泛起涟漪的水面,回答道:“虽然这样,还不如当初别撞进罗网里更好。”

深禅师笑了起来,说:“明兄,你省悟得还不够哩。”

明和尚一直不明深禅师的话,半夜仍在河边徘徊思索。

河水闪着幽幽的光静静向前流去……

是了,是了,那鱼儿进了网里与没进网里,只是外在的区别,其实自性都丝毫没变啊!

正如安东尼·罗宾所说:“除非我的意识同意,否则任何事物都无法影晌我!”

从成功学的角度来看,心态只有两种:积极的和消极的。

面对相同的夕阳,有人低叹:“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这是一种心态的写照。

有人反对说:“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朱自清),这是一种心理状态。

而有人则高歌:“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叶剑英),这已全然是另一番心灵境界。

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别,但这种差别却往往造成了人生苦果的巨大差异:很小的差别就是人生的态度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结果的成功与失败!

5.戒除影响健康的坏习惯

好习惯造就人,坏习惯摧毁人。所谓摧毁,是指从身体和精神上摧毁。因此说,坏习惯也影响健康。

习惯有好有坏。好的习惯是你的朋友,他会帮助你成功。

坏习惯就等于自我谋杀!

习惯也能影响健康吗?

能。好习惯造就人,坏习惯摧毁人。所谓摧毁,是指从身体和精神上摧毁。因此说,坏习惯也影响健康。

有的人习惯“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而有的人则习惯睡懒觉。有的人滴酒不沾,有的人则每天都要喝几杯。有的人十分注意自己的衣着整洁,有的人则大大咧咧,不修边幅。有的人对人说话谦恭有礼,有的人则高声大嗓、唾星四溅。有的人做事井井有条,有的人则手忙脚乱。有的人总是乐观地看待一切,有的人遇到一点儿小事,就会愁眉不展。有的人承诺别人的事,就决不食言;有的人当面答应得好好的,一转身就忘得干干净净。有的人节俭,有的人铺张。有的人多话,有的人寡言……

习惯的养成,与我们从小所受的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有关。有一个小幽默说明了这点:

有人问:“你家的狗怎么走起路来总是七扭八歪的?”

对方回答:“可怜的小东西!我丈夫从酒店里回来时,它总是跟着,跟惯了。”

习惯也与文化有关。美国人对自己的父母都直呼其名,而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不可思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