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肉玉米卷、花生黄油、面包圈,这些听起来让人流口水的食物都是英国军粮之一。这些密封食物可不是妈妈们在家做好后再运到前线的,而是英国国防食品供应部专门为士兵们准备的。
近日,英国国防食品供应部隆重推出其新近研制的RAE野战口粮。RAE口粮一改过去30年不变的老面孔,增添了20多种食品。其中咖喱鸡肉炒饭和巧克力,尤其受到官兵的青睐。英国人非常重视军粮营养的科学搭配,RAE口粮的最大特点是可根据战场情况,自由组合成多种口粮。食品加工过程中,英军采用了辐射杀菌等工艺,驻伊拉克英军食用的三明治即使在38℃的环境中也可保持3个月不变质。英国还发明了一种能鉴别食品保质期的仪器,当食品即将过期时,食品袋上的指示灯就会亮。RAE口粮的包装实现了“一物多用”,所有食品都装在一个浅盘里,采用环保材料制造的盘子既是储存容器,也是加热容器,还可当就餐容器。
为减少疾病,英国还为RAE口粮设计了别具一格的无火焰加热器,使用时,只要拉动一根短绳,即可从一小水包内注入50毫克水,随后加热器便产生化学反应,放出热量,在15分钟内即可将一份主食加热至45℃。
日本人如何赢得尊重
刘涛/文
留学德国期间,有机会在欧洲游览了一些国家的名胜古迹,在许多地方我都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日本游客。
一次在希腊旅行的时候,当地一位朋友带我去一座古代露天圆形剧场看音乐剧。当时是盛夏,酷暑难煞,许多人买了冷饮和水果带进场内,边吃边看。演出结束后,所有的日本游客都很自然地掏出一个小袋子,捡起自己座位四周的果皮、饮料瓶等垃圾放进去,然后拿着袋子离场。由于日本人都坐在一块儿,更让人明显感觉到场内“泾渭分明”:日本游客坐过的地方干干净净,而其他地方则满地垃圾,又脏又乱。
而这并非一个特例,在柏林或欧洲的其他一些城市里,我注意到,日本人讲话时都很注意音量,在公众场合很少大声喧哗;不小心有身体轻微碰撞时,日本人总会非常歉意地连连鞠躬说“I am sorry!”在餐馆就餐时,日本人也懂得并注意西方国家的就餐礼仪,举止比较得体。
每当我在欧洲旅行途中见到井然有序的日本游客一队队从我身边经过时,我都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民族,其特殊之处就在于他们高度地与西方接轨,却又同时把东方的集体团队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文明有时候也是一种力量,一个国家国民的文明礼貌和精神气质也是一个国家力量的延伸,它在许多条件下又有利于一个国家无形中提高自身的国际形象,并有助于提高该国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程度,进而可以有效地向国际社会传递自身的观点和理念。在欧美各国旅游的日本游客优良的形象就是日本人一种成功的国际公关,他们无形中提高了日本的国际能见度并优化了日本的整体形象。
在德国大学开始念社会学的专业课时,我选修了一门人口学和公共健康学的讨论课。教授在课堂上展示了很多图表,让我感到吃惊的是,日本在人均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受教育程度等诸多指标上已经超过了日本以之为师的西方国家,成为工业化国家的楷模,德国教授对于日本在许多方面超过德国表示了赞叹。日常生活中,我也常在不同场合听到德国人对日本人表示过类似的赞扬和敬佩,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国家因为其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而得到别国的尊重和敬意。
艾德雷的鞋底与小布什的鼻子
徐迅雷/文
艾德雷的鞋底,破了;小布什的鼻子,伤了。两件事相隔半个多世纪,因为新闻图片,在我的笔端走在了一起。
1953年,美国普利策新闻摄影奖授予摄影记者比尔·加拉格尔的《艾德雷鞋底洞穿》。很多人不太知道艾德雷·史蒂文斯是何方人士,他是1952年美国总统候选人。那时,他是伊利诺伊州的州长,是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而他老兄的命也真不好,他遇上的对手——共和党总统候选人是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威尔,那可是大名鼎鼎的“二战”中欧洲盟军远征军的总司令,当时是北约武装部队第一任最高司令官。不仅1952年竞选艾德雷输了,1956年总统竞选他又输给了艾森豪威尔威尔。
《艾德雷鞋底洞穿》这帧照片摄于1952年9月2日。画面上的艾德雷坐在主席台的沙发上,正专注地翻阅检查着演讲稿:这是竞选的第一站,在密歇根州的弗林特市,艾德雷把他的右腿架在左腿上时,在他前方的该市日报记者加拉格尔正蹲着,看见了他的整个皮鞋鞋底——发现鞋底有个大洞!加拉格尔悄悄调好焦距,捕捉到了这个平时根本不可能见到的画面。《艾德雷鞋底洞穿》一经刊发,就拨动了万千美国读者对这一“破洞”的二度审美创造,使“貌不惊人”的破洞迸发出奇异的魅力。一个被无意间发现的鞋洞,确实也体现了主人朴素、务实的作风和鲜明的个性,“可以说,这个鞋洞是那一代美国人的朴素精神的象征”。次年评选普利策奖,“鞋洞”就这样获奖了。艾德雷得知后给加拉格尔发去了贺电,上面写道:“很高兴听说因为我的一个洞而获奖。”
艾德雷竞选总统尽管失败了,但他以一位政治家、外交家、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的身份,成了美国理想主义的象征。
美国哲人埃默森曾说:“所有的伟人都是从艰苦中脱颖而出的。”到了20世纪中叶,也就是艾德雷竞选总统的时代,生活普遍已不是那么“艰苦”了,而如今到了老布什、小布什这个时代,作为世界头号富强的国家,相信在美国是没有“鞋底洞穿”的皮鞋可穿了。既然无法看到“底下”的精彩,我们倒可以看到“上头”的精彩,比如小布什的鼻子。
我们都知道,小布什喜欢骑自行车,但他老人家车技似乎一般般,而且老摔跤。2004年5月,他在得克萨斯州私人农场骑自行车时,不慎从山地车上“骨碌”下来,鼻子、下巴、上嘴唇、右手和膝盖等多处擦伤,于是我们看到了多幅总统布什摔伤的“丢脸”照片。摔伤的布什笑得似乎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仔细看看,那神情也怪可爱的。到了2005年7月,在苏格兰参加八国峰会期间,布什又兴致勃勃地去过“车瘾”,没想到又“落马”了,不但自己挂彩,还撞伤了一位当地警官!这下好了,会见记者时,虽然手指贴着不少胶布,他倒一点不害臊地将那手掌展示给大家看,于是我们又瞧见了那“丢手”的照片。如果说这些“丢脸”、“丢手”的照片还不算“丢人”的话,那么,再瞧瞧另一张到处流传刊登的照片吧,那就是去年布什在安理会会议上给赖斯写纸条的照片,是一名路透社摄影记者拍到的。照片显示,布什总统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写道:“我认为我可能需要去洗手间休息。”这张照片公众谈论很热烈,这不奇怪;可是奇怪的是,咋就没见布什因此生气什么的!
不由得想起德国的克林凯尔说过的话:“真正的伟人常常是平凡的,他们的行为既不做作,也不虚饰。”在一个自由而开放的国度,才有这样的总统级别的“不做作、不虚饰”。
艾德雷的鞋底,破了——没有“国家意志”层面要把这一照片内涵无限拔高,小布什的鼻子,伤了——没有“领导意识”领域要将这一照片意义扭曲解读。它们都只是真实历史自由记录的一个瞬间。仅此而已。
在路上
卿晨/文
没有想到在华盛顿的4年可以这么轻易地留在身后。13小时的飞行,超音速浓缩了空间和地理的距离,比“轻轻地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有过之而无不及。在华盛顿的日子,原本就不大真实。因为大多时间是坐在车里。速度真是个奇妙的事物,可以让车窗外的真实变得走马观花般不可及,而四轮滚滚。更加重了人在异乡的漂泊不定。
车轮上的生活
不到美国亲眼目睹,难以想象“车轮上国家”的切实含义。所以凯鲁亚克的《在路上》手稿,可以在索斯比拍出上亿美元的天价——没有别的形容词可以比“在路上”三个字更贴切地描绘出美国人的生活状态。
汽车简直是美国人深入骨髓的生活方式。在华盛顿住的时间越长,越能体会“没有车就等于没有腿”的说法。且不说上班下班出门旅行,就是打瓶酱油,离了车都不大行——方圆数英里的居民都在一家超市买东西,走路过去是不大现实的。
华盛顿人关于距离的概念,都是以车程计。互联网上有极方便的美国地图查询系统。所有的指示都是驾车路线。即使走路不过5分钟的地方,系统也会显示:距离半英里,车程一分钟。
于是美国人分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讲究一点生活质量的人就马不停蹄地运动,在健身房、烈日下、寒风中,锲而不舍地跑步;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毅力,就放任自流地胖起来。不到3亿的美国人,倒有一亿多胖子。美国人减肥真减,动不动就减一百多斤。三五个月就把一个中国人眼里的胖子减没了……扯得远了点。打住。
美国人的车品
在华盛顿,“车品”差不多就是人品。最怕的是破车。日本或美国产,掉漆、裂缝、锈迹斑斑,开起来不管不顾,这十有八九是穷人,且大有“我是穷人我怕谁”的气势。一般人对此都敬而远之。即使遇红灯,也停在离他一米开外的地方。一不留神要是被撞了。他失去的只是等待淘汰的车,你付出的却是爱车外带保险费。
另一种旧车就是别样风景了。大体都是年代久远的豪华型,如20世纪70年代的凯迪拉克或美洲豹,齐整、干净。车里坐的是白发一族。车开得稳稳当当。永远走中间车道。这是怀旧的老派。人和车都一丝不苟。
上班时间最常见的是普及型轿车。丰田、本田和雪佛兰、福特平分天下。这几年日本车广受追捧,原因可以列一串,总结起来,无非四个字——价廉物美,最合爱便宜的美国人心意。
开美国车则多是出于爱国心,美国人爱国是很自觉的。这是标准的中产作风。
欧洲高档车在美国人眼里。是品位的象征。奔驰自然最尊贵,宝马却最得人心,玩风格的就开绅宝。高档车的车主,在马路上绝不横冲直撞。一律是彬彬有礼,身体力行着中国人的“仓廪实而知礼节”。
美国人对日本车和欧洲车的态度,有天壤之别。日本车是工具,重在使用;欧洲车是爱物,重在玩味。
在“嘀”声中成长
开车的日子长了,在路上就会有默契,譬如绿灯亮了在几秒钟内应该起步,车距多长可以并线,转盘上何时可以插进内环,诸如此类。一旦破坏了这种默契。后面的车就会按喇叭,我们简称为“嘀”。新手艺不精人胆小,被“嘀”的次数格外多,无不在“嘀”声中渐渐成长。
路上还有两种人是例外。一种被我斥作“疯子”。驾校的教练则称其为“坏司机”。这种人起步刹车都不“热身”,车速快,见空就钻,什么限速、交规,都不搭理。“疯子”们大半年轻,专注。车技好,车也不坏,一半是着急,一半是作秀。看起来“恐怖”。出车祸的比例并不见得高,倒是被警察抓的可能性超大。另一种是有三分姿色的年轻姑娘。漂亮女孩开车。大半不讲道理,仿佛天下人都该娇纵她们。要并线就并线,要抢道就抢道,遇到突发情况。干脆直直地一杵。不一定是成心,她们就是那概念。
华盛顿的男性公民,开车都很自觉地不跟异性计较。有次我去超市,那时还是新手,拐的弯大了点,车头占了对面的道。正巧一辆吉普要出来,两辆车就对上了。车里的小伙子虽然长得不坏,待看清我的性别,也没耍帅哥脾气,颇绅士地把车往后倒了三尺。再一回是进车库,碰上的是个姑娘。就没这好运气,两个人大眼瞪小眼足有半分钟,最后还是我大度地退了退。
淑女匮乏与美国精神
车到底是个高速度的玩意儿。人在车上,不由自主地会神经紧张,慢慢变得心浮气躁。快了慢了心里都不自在,一遇无端受阻,更不堪忍受。故而美国人的脾气是出了名的坏。
去美国前,上司夸我是标准的淑女。到了美国4年,我最在行的就是一边嘴里骂骂咧咧,一边把车飙到60英里(约合100公里)以上的时速——不过在美国人眼里依然是淑女。时速60英里,在他们眼里就是“爬”,只能窝在最慢的一条车道。
美国最缺的就是淑女,人窝在车里,没有扮淑女的动力,只好一径地垮下去,垮到总统接见。女大学生都穿着拖鞋去。
在路上倘没有规矩,不是成不成方圆那么简单,而是生死攸关——开车说到底是桩危险任务。初上路遇紧急情况常不由自主地左躲右闪,被教练严厉制止:开车最重要的是要明晰自己的责任。它过来撞着你,是它的责任,你一躲上了旁边的道,再蹭了边上的车,人家走了,责任全是你的,好心会办坏事,明白?
训诫之下,人人都很清醒。坐朋友的车过没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路边一丛树挡了视线。朋友的车探身出去多了一点,左边已飞快地奔来一辆车。旁边的车道空着,但左边的司机只有一个动作:刹车。未及踩住,眼睁睁两个车头已碰在一起了。警察来了,责任当然全在朋友。
鬼子原本就推崇各人自扫门前雪。汽车业的发展更将此推到极致,不是莫管,而是千万不能管他人瓦上霜。
“五颜六色的粪便”
有车的第一感觉当然是自由,于是汽车刚普及的时候成为美国人的疯狂年代,高速的“铁马”比信马由缰更符合年轻人对于驰骋的理想。然而开车的时间越长,越发现除了车里,你无处可去。
华盛顿的年轻人谈恋爱,男孩不大送女孩回家。人送回家了。她的车怎么办?况且年轻人原以为有了车可以更随心所欲。随后便意识到买车比起开车来更是第一要务。家里的经济条件如果不敷一人一辆车。自由就是一场空,毕竟车价不菲。即使人手一车,逢全家出行要都开出去,既夸张又不方便,还是家庭内部加强团结与协调最明智。
于是一辆旅行车,前面是父母,后坐两三个孩子,车顶一艘小船或车后数辆自行车,成为周末路上的典型风景。家庭价值还魂为美国人的核心精神。以前看美国的动画片《猫和老鼠》之类,剧中人物逃窜起来都是一个奇怪的姿态:无论情况多么紧急,两手一定要先往前伸。并且一直伸着手狂奔。黑白片时代的《米老鼠》还没这特色,但变成彩色的米老鼠和唐老鸭也如此这般了。
一天我加大油门在高速路上跑,突然茅塞顿开:汤姆和杰瑞们的逃窜,是标准开车的动作啊!下来的时候,脚底下还要掀一股灰尘:急刹车。有惯性也!
所以有个关于美国的笑话,说外星人的飞船前往地球考察,正巧飞临美国上空,于是外星科学家向总部报告:地球上的动物绝大多数呈不规则的四方形,下肢为圆形,以滚动的方式向前运动,每次停下,就会排泄出五颜六色的粪便。粪便总是呈不规则运动的状态。
回到北京,终于盼来骑自行车的日子。眉飞色舞地上街,到了路口。丈夫叫:“咱应该往右拐,你别光往前冲!”一边脚不停地蹬一边回头喊:“哎呀完了。我得到前面找个口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