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荣毅仁权衡再三,决定支持公私合营,结果是他交出了对企业的控制权。人们普遍认为,他的这一举动为新中国的工业振兴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他也因此赢得了共产党的尊重,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毅称荣毅仁为“红色资本家”,并以前市长身份,为他助选上海市副市长,“因为他既爱国又有本领。”1957年,荣毅仁出任上海市副市长,1959年出任纺织工业部副部长。
如此,荣毅仁改变了荣家的家族传统,走上了从政之路,甚至在最辉煌时成为中国国家副主席。
当官也是为了做事
荣氏家族研究者荣敬本认为,按照祖上的教导,荣毅仁做官其实也是为了做事。
后来,荣毅仁搬进了北京东城的一座四合院里,据说那是叶剑英特地嘱咐王震给安排的,这个院子最早是傅作义的房子。
此后的“文革”中,当解放前迁往香港的堂兄们发展壮大如日中天时,荣毅仁却开始走下坡路。此时的荣毅仁,彻底失去了所有的一切,资本和官职,幸亏有周恩来嘱咐,一定要保护好荣毅仁——周恩来当年保护了很多人,荣毅仁是重点保护对象。
在20世纪90年代出版的《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收录了邓小平于1986年接见荣氏200多海外亲属时发表的题为“争取整个中华民族的大团结”的谈话。谈话中,邓小平不仅高度赞扬了荣家对于中国民族工业的贡献,同时把荣氏亲属的团聚看做“是中华民族大团结的一个体现和一个演习”。
荣敬本介绍说,1979年,重新出山的邓小平曾去拜访荣毅仁,共同探讨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些问题,邓小平希望荣毅仁在引进外资方面出谋划策。促膝长谈后,荣毅仁建议按国际惯例建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建议得到了邓小平等领导的支持。
1979年10月,一个直属国务院的CITIC投资机构——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荣毅仁出任首任总裁,并因此成为海外关注度非常之高的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风向标之一。
不久,以政府为强大后盾,荣毅仁以其当年大上海资本家的长袖善舞、财技逼人而所向披靡。特别是,他将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聘为顾问,令舆论惊异。
CITIC作为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标杆,在引进外资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比如,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重点工程——江苏仪征化纤工程,因投资不足准备下马,荣毅仁力排众议,发行海外债券,从而让这个项目起死回生。当时习惯了“既无外债,又无内债”的封闭式思维的人们,一时无法接受。尔后,中信公司在不同国家发行了多次债券,为中国筹集了宝贵的建设资金。
此间,荣毅仁在社会保守眼光的注视下,突破传统模式,大搞租赁业务,并且,将CITIC的触角伸向各个领域,兼具贸易公司、银行、法律、会计事务所等多项功能,涵盖进出口贸易、贷款、咨询、国际投标代理等业务,为中国在国际经济合作方面开创了许多新的路径。
1987年1月16日,CITIC先收购了香港国泰航空12.5%的股权,一时震动香江,其后又收购港龙航空38.3%的股权,取得香港电信公司20%的股权。
20世纪80年代的荣毅仁家族可谓达至巅峰,他曾经说:“就以我的家族来讲,在解放前也算个大的民族资本家。从1900年开始办厂创业,到1949年,50年艰苦奋斗,才搞了20多个企业,这在解放前已经是了不起了。可是,我从1979年担任‘中信’公司的董事长9年以来,共投资、合资搞了209个企业。”
这期间,出入荣毅仁办公室的人如此描写那里的摆设:正中大台后面是主人的座位,皮沙发后是一部大屏幕的电子显示器,屏幕上不断刷新着各种数据、信息,令人眼花缭乱。最显眼的是,屏幕上方的墙上,挂着一幅巨型彩照——荣毅仁与邓小平亲切握手的照片。看得出,荣毅仁非常喜欢这张意味深长的照片。
在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澄清了中国经济建设“姓社还是姓资”的路线后,1993年,在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上,77岁高龄的荣毅仁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
消息一经传出,便引起海外舆论高度关注。在外国人眼中,民族资本家和共产党领导的国家副主席,似乎隔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荣毅仁身后的中国人必将记得,他,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成功跨过这道鸿沟的第一人。
“红色资本家”的最后告别
自1993年从中信公司卸任后,荣毅仁便很少在公司公开露面。1999年,是荣毅仁亲手打造的商业王国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20周年。10月4日庆典那天,鬓白如霜的荣老出现在保利大厦的庆祝现场,参加这一庆典的一位中信员工回忆,虽然此前已通过各种媒介对荣老板的风采早有领教,但亲见之下,仍感到那种强烈的冲击。“他身上好像凝聚了一股无形的力量,不需说话,只是站在那儿几秒钟,便是一种极有力量的存在。”
荣毅仁的身影一出现在会场,立即引来全体员工起立,长达十几分钟的掌声。满脸慈祥的荣老则微笑着向大家致意。虽然大多数人没听懂他用浓重的无锡口音表达的祝福,但并不妨碍全场报以更热烈、更持久的掌声。这大概也是荣毅仁在中信公司的最后一次公开露面。
中信内部的一位知情者说,今年以来,老人的身体已不是很好,八九月份,老人想回无锡老家,回家后偶染风寒,加之舟车劳顿,身体很快急转直下,待回北京后,脏器迅速衰竭,“病危”的消息也迅速传开。
没有人知道,坚持着回老家的老人,是否已意识到这已是他和家乡的最后一次谋面。熟悉荣老板的中信员工都知道,荣老板的心,一直没离开过家乡。以前每逢中信内部的文艺演出,总是很默契地有员工用家乡话唱上一首《太湖美》,或是一段苏州评弹。而每逢此时,老板总是面带笑容,兴味盎然。经历过这样场面的中信员工,回忆起来总是充满温暖,那一刻,很多人感觉坐在他们面前的不是一位威严而有盛名的老板,而是值得他们尊敬与热爱的一位老者。
荣老板的婚姻,是上一个时代的典范。荣毅仁的夫人杨鉴清出自无锡世家,不愠不火,出现在每个场合却有一股震慑人的美丽。两人育有四女一子。
作为与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共同搏动的荣氏家族,其财富积累与社会责任乃至国家利益的平衡,在荣毅仁一生的传奇里,有足够清晰的演绎。
不事张扬的荣毅仁,轻轻地走了。
爱因斯坦的旷世之恋
北梵/文
凝视着照片上爱因斯坦独有的那一头乱发和尖鼻子下面的童真微笑,你真不能想象他那非凡的大脑,那时正在思考物理学难题。但我如果告诉你,他那时正靠在寓所的高背沙发上像过电影一般回忆他和一位苏联女间谍共度的甜蜜时光,一个个相爱镜头,又一个个激情镜头,细细地品味,慢慢地含咽,像禁食者偷吃巧克力一样欢愉无比,你一定不敢相信也不肯相信。然而,这却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不久前,苏联著名美女间谍玛加丽达·科涅库娃的后裔,公布了爱因斯坦写给玛加丽达的9封情意绵绵的情书,经俄罗斯、美国安全部门共同鉴定,确认为爱因斯坦亲笔之作,顿时引起巨大的轰动。
这段离奇而动人的情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那时,爱因斯坦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著名教授、诺贝尔物理学奖金获得者,不仅受到美国各界民众瞩目,也是开放社会各种各样女性的求爱对象。可是,丧偶已久的爱因斯坦却并不感到快乐。他是个内心有沉重感的犹太人,总觉得美国女人太轻佻、太世俗、太物质化,和她们只能做爱,却不能恋爱。所以,他在美国一直没有找到可以共诉衷曲的合适情人。他委屈地觉得,美国政府也并不真正信任和了解他。
爱因斯坦依旧在怀念逝世已多年的第二任妻子——他的表妹艾尔莎,只有艾尔莎知道,在爱因斯坦写不出方程式的时候,该放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还是舒伯特的弦乐四重奏;当他思念欧洲老家时,该朗诵歌德的《浮士德》,还是席勒的《欢乐颂》。甚至,哪天的洗澡水里该放晶盐或香草,咖啡里该放鲜牛奶或炼乳……也只有艾尔莎才能掌握好。可是,红颜自古多薄命。形容姣好、举止优雅的艾尔莎。随爱因斯坦从纳粹统治的德国,逃到美国定居的第三年,便因患肾病不治而撒手西去,在爱因斯坦心上划下了不可愈合的伤痕。
爱因斯坦每当思念艾尔莎而不得一见时,便拿起那把从柏林家中带来的古铜色小提琴,伫立在亡妻永远含笑的遗像前,闭目演奏贝多芬的小提琴奏鸣曲《春天》,便仿佛和亡妻正踏在莱茵河畔萋萋的芳草地上携手欢笑一同走向回家的路途一般。然而,这只是一场团圆梦,曲终梦醒倍觉凄凉与孤独。爱因斯坦便只有抱着智慧的大脑袋,借酒浇愁,一醉方休。
“二战”连绵的炮火和屠杀,遍地鲜血和废墟,更使爱因斯坦经常陷于忧郁痛苦之中。有人甚至怀疑,伟大的爱因斯坦患上了忧郁症。可是,美国没有人能解救他。
正在这时,一个容貌与身材漂亮异常、艺术修养出众、谈吐风趣、性格深沉的俄罗斯女郎,像天使下凡一样,突然出现在爱因斯坦面前。她对欧洲古典音乐和美术作品的独到见解,一下子就吸引了爱因斯坦。最令爱因斯坦动容的还是她对战争罪行的犀利抨击,和对被战争蹂躏的犹太人的深深同情。她说她的国籍是战火纷飞的俄罗斯,与长期隔岸观火的美国女人,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
爱因斯坦自从与玛加丽达初次相见,便觉得有许许多多心里话想向她倾诉,有一个接一个的共同话题想与她畅谈。坦率地说,俄罗斯女郎特有的率真高雅、性感诱人的一颦一笑,也已通过荷尔蒙作用,把鳏居已久的爱因斯坦搞得神魂颠倒。这个极其迷人的尤物,就是玛加丽达·科涅库娃。
爱因斯坦天天渴望着与玛加丽达单独约会,却怎么也说不出口。这并非由于爱因斯坦生性拘谨:他在德国和瑞士生活时,都拥有不止一个情人。也并非因为爱因斯坦发达的脑细胞,已经测出玛加丽达的真实身份。原因十分简单,玛加丽达是与她的丈夫一起来拜访爱因斯坦的。她潇洒英俊的丈夫——俄罗斯著名雕塑家谢尔盖·科涅库夫,正应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之请,为爱因斯坦雕塑一尊永久塑像。
爱因斯坦自我克制了许久,努力想把玛加丽达的倩影从脑海里抹去,可是,在小区共同的交际圈里,他却怎么也避免不了和玛加丽达相见。玛加丽达银铃般的笑声,总和她年轻诱人的体香一起,向爱因斯坦传递着某种既确定又不确定的信息。被爱情之火燃烧得实在不能自已的爱因斯坦,终于抓住一次机会,冒昧而语无伦次地向玛加丽达发出了单独见面的邀请。玛加丽达闪烁着美丽的大眼睛,结结巴巴地回答:“我想,我应该拒绝您。可是,我怎么能拒绝您呢?因为,因为您是爱因斯坦啊!”
玛加丽达半推半就地与爱因斯坦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间小办公室里,建立了秘密爱巢。任何美国人都不能想象,爱因斯坦这样伟大和富有的人物,会和某些浪漫冒失的小白领一样,利用办公室发展恋情。爱因斯坦便在那间被他在情书中称为“我们的洞房”的办公室里,与玛加丽达频频幽会,有时彻夜不归,鱼水谐情达数年之久。爱因斯坦把玛加丽达看做他的女王,不可须臾离开的爱侣,快乐和安慰的源泉……
苏联克格勃把专门进攻男人的色情间谍,叫做“燕子”。玛加丽达便是克格勃专家远隔太平洋,严格按照爱因斯坦的独特口味,为他精心打造的“燕子天后”。玛加丽达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才具有能与爱因斯坦轻松交谈的才干、与爱因斯坦发生心灵契合的素质,以及一瞬间就能使爱因斯坦咬住她这块集性、艺术、政治为一体的美味巧克力的特殊本领。
玛加丽达担负的重要使命,是通过爱因斯坦窃取美国研制原子弹和发展高能物理的绝密情报。众所周知,那个古里古怪的公式E=MC2就是爱因斯坦发明狭义相对论时信手写出来的。全世界军事科学家这才知道,质量与能量有如此密不可分的关系;这才明白,极轻的质量只要在撞击中剧烈裂变,就能产生极其惊人的爆炸力!但是,制造原子弹的关键是什么呢?斯大林那时还不大清楚。而正为德国法西斯研制原子弹的大科学家海森堡,和为美国军方研制原子弹的大科学家奥本海默,都是爱因斯坦的密友,并曾向爱因斯坦请教。就连美国总统罗斯福投入巨资建立原子弹研制工程,也是接受了爱因斯坦的建议。斯大林十分期待他们的“燕子天后”能用甜蜜持久的爱情,换取足以影响战争胜负的战略武器。
由于命令来源于斯大林,事关国家安全,玛加丽达的雕塑家丈夫科涅库夫,只得对娇妻越来越放肆地勾搭爱因斯坦,甚至经常驾车与爱因斯坦去远方小镇旅馆共度良宵,在床上枕边进一步施展迷魂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雕塑家唯一的愿望是玛加丽达不要怀上爱因斯坦的孩子,这样他和玛加丽达完成任务后重返莫斯科安居,就会比较简单容易。其实,雕塑家丈夫的担忧是很多余的,所有“燕子”都稔熟各种不同的避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