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读名人传记悟平凡人生
13192900000056

第56章 雨果

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

(1802—1885)

创作了一篇篇震撼人心的作品:《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成为理所当然的浪漫主义文学大师。

雨果有一次出国旅行,到了某国边境,需要检查登记,宪兵问他:“你叫什么名字?”

“雨果。”

“干什么的?”

“写东西的。”

“以什么谋生?”

“笔杆子。”

于是,宪兵在登记簿上写道:“姓名:雨果;职业:贩卖笔杆。”不多一话,可以看出雨果的语言简洁的程度。

当雨果在60岁完成他的《悲惨世界》时,读过的人莫不为之感动,托尔斯泰还曾公开赞扬《悲惨世界》内容感人肺腑,虽然当时雨果已经是有相当名气的大作家了,可是他还是对该书的销售非常关心,于是就拍了一封电报给出版商。

电报上只有一个符号:“?”

回来的电报也是一个符号:“!”

出版商简简单单就把雨果想问的问题,说得清楚了,那就是卖得非常好。

在雨果成功之后,有人向他询问:“请问雨果先生,你认为成功的秘诀是什么?金钱、苦干、头脑,到底哪一项最重要呢?”

雨果反问说:“那你觉得三轮车哪一个轮子最重要?”也就是缺一不可。

1885年,雨果因身患重病而卧床不起了,成千上万的人们来到他的住所旁,静静地守着他,期望着他能战胜病魔,但是人们的愿望没有变成现实,5月22日,维克多·雨果在巴黎与世长辞。消息传出后,震动了整个法国和欧洲,人们怀着无限崇敬和悲痛的心情为这位伟人举行了隆重的国葬,雨果的灵柩在凯旋门下停放一昼夜,人们仍然围住不散,全巴黎的,以及从法国各地赶来的人超过百万,其中还有各国驻巴黎的代表,人们高唱《马赛曲》,护送雨果的灵柩到法国伟人的墓地,他享受到了法国历史上有史以来的伟人们所得到的最高的礼遇。

雨果出生在法国东部的贝桑松市,他的父亲参加过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由于作战勇敢,得到拿破仑赏识,几年内由一个上尉擢升为将军。他的母亲是个船主的女儿,拥护波旁王朝。父母在政治观点上的对立,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争吵,对雨果思想有很大影响。童年的雨果受母亲影响很大,同情保王党,对革命充满了敌视情绪。

雨果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意大利和西班牙度过的,1812年,10岁的雨果跟随母亲回国,在巴黎上学。他很有文学才华,少年时就开始写诗。14岁时写出诗体悲剧《伊塔梅恩》。第二年,法兰西学士院出诗题进行征文比赛,他以《读书之益》一诗获奖,被誉为“卓绝的神童”。17岁那年,雨果同两个哥哥合办刊物《文学保守者》,开始创作小说,写了中篇小说《冰岛魔王》。20岁时,他把少年时代的诗歌以《颂歌和杂诗》为名出版,受到国王路易十八的称赞,每年赏给一千法郎的年金。

少年时代雨果深受母亲影响,思想倾向封建复辟王朝,但残酷的封建统治使他日益醒悟。一次,他在巴黎街头目睹的一件事激起他强烈的人道主义情感。那天,在法院门前木柱上缚着一个年轻妇女,旁边的告文上公布她的罪行是“仆役盗窃罪”。行刑的时间到了,一个壮汉把她的衬衫后背撕开,从炭火中抽出一块烧红的烙铁朝她赤裸的肩上烫去,随着“咝咝”声,是一阵凄惨的叫喊。这阵阵喊叫声刺痛了雨果的心激起他对统治阶级残暴的反感。

雨果一生都很感激母亲,因为是她引导自己进人文学的殿堂,是她教给了他做人的道理。有一次,年轻的雨果希望得到一套时髦的衣服,母亲却教导他:“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学,而不在于他的衣着!”这句话一直铭刻在他心中。1821年,他的母亲患肺炎去世。第二年,哥哥欧习纳患了疯癫病,这时,穷困潦倒已同母亲分居的父亲回来照料患病的儿子。雨果在和父亲朝夕相处中对这位老将军有了了解,他开始改变以往的偏见,写了《献给我的父亲》一诗。

1826年,雨果思想的变化在创作中体现出来,他和大仲马、缪塞等作家组织“第二文社”,反对为复辟王朝效劳的古典主义。他的《短歌与民谣集》、《东方集》和小说《死囚末日记》揭露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

接着他发表剧本《克伦威尔》,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等。现代大作家高尔基说:雨果“他像暴风一样在世界上轰鸣,唤醒人心灵中一切美好的事物。”

1851年拿破仑三世发动军事政变,实行军事独裁,雨果坚定地站在共和派一边参加反政变的斗争。拿破仑三世对他恨之入骨,下令悬赏通缉。他每天更换住处以逃避暗探的追捕,最后化装逃出巴黎,开始了十九年的流亡生活。流亡期间,他拒绝了一次又一次的收买,也拒绝了拿破仑三世的“大赦”。在艰难的岁月中,他写了政论《小拿破仑》,诗集《惩罚集》、《历代传说集》,长篇小说《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它们如同一把把匕首,揭露专制统治的虚伪与罪恶。在诗歌《最后的话》中,雨果表达了自己的斗争决心:“如果只剩下一千个人,我定是其中之一;万一只剩下一百个人,我还是不放下武器;如果只剩下十个人,我就是那第十名;如果只剩下一个,我就是那最后的一人!”

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后,雨果怀着激愤的心情回到巴黎,投入保卫祖国的斗争。他以68岁的高龄报名参加国民自卫军,他捐出稿费,铸造了两门大炮,一门命名为“维克多·雨果炮”,送往前线打击侵略者。给法国军队极大的鼓舞。但最伟大的还是雨果的作品,它们充满了良心,充满了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

雨果成功之道

1.雨果本身就是一个文学天才。有的人确实生下来就表现出与常人不同的一面。尤其是雨果,他酷爱文学,从小阅读了许多的文学著作,这些培养了他的文学修养。他13岁时就写作完成了总计达万行的诗,青年时代就参加各种文学大赛,结果获得了许多奖项。

2.虽然雨果是一个天才,可是他的成功又与他勤奋的写作密切相关。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以上,作品包括26卷诗歌、20卷小说、12卷剧本、21卷哲理论着,合计79卷之多。流传世界的如《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都是文学经典。

3.雨果还是一个不断站在时代前沿的革命战士。他的革命精神一直鼓舞着人民,他勇敢地反抗波拿巴,宁愿忍受长达19年的流放而不妥协,在流放的过程中,充分地接触了劳动群众,这使得他的文学作品具有坚实的现实基础,并为人们所喜爱。

简单的符号,让人会心一笑。简洁的语言,更能让人深思。因之,与人言语有时“无声更胜有声”。在众生喧嚣的时代,很值得我们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