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公关办事有心计
13149100000084

第84章 抓住关键点,一击即中

在办事的时候,很多人虽然非常努力,但是效果却很一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找到事情的关键点,或者是有了关键点却没有能够抓住。

深谙办事技巧的人,在处理事情时,能够把握问题的关键点,一下命中要害。懂得了这一点并能恰当地发挥,成功的几率将大大增加。

北京时间2007年5月24日凌晨,希腊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代表着欧洲俱乐部之间最高水平的比赛——欧洲冠军联赛的决赛在意大利球队AC米兰和英格兰球队利物浦之间展开。作为获得欧洲冠军杯次数第二多(AC米兰六次)和第三多(利物浦五次)的两支球队,再加上两年前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球场那次让人匪夷所思的超级逆转,这场比赛无疑是火星撞地球,现场气氛紧张而火爆。

那是两年前,也是欧冠的决赛。AC米兰在半场领先三球的优势下,却在下半场开场几分钟内被利物浦连进三球,并在随后的点球大战中饮恨败北,眼睁睁看着到手的冠军飞走了。那一段历史无疑让这次的比赛更充满悬念,欧洲冠军是AC米兰,还是利物浦?

比赛在令人窒息的气氛中开始了。AC米兰的头号球星卡卡在利物浦的严密盯防下难有发挥的机会,而利物浦的攻势一度让AC米兰的门前风声鹤唳。然而在上半场快结束时,一次任意球配合,让比赛的天平开始向AC米兰倾斜。

有着“机会主义杀手”称号的AC米兰前锋因扎吉,在关键时候用一粒进球让利物浦陷入了深渊。还不止如此,在下半场,又是因扎吉,再次攻破了利物浦的大门,彻底毁灭了利物浦队的希望。尽管在比赛快要结束的时候,利物浦队打进了一球,但已是回天乏力。

在比赛之后,足球专家作出评论,场面上占优势的利物浦光打雷不下雨,放着很多机会却不能把球打进。相反,AC米兰因为有了能把握机会的因扎吉,在关键时刻不辱使命,上下半场各进一球,击溃了利物浦队,最终赢得了比赛。

体育比赛就是这样,人们只会记住最后的胜利者,而不是场面占优的那一方。在好不容易踏进决赛,两手就要摸着冠军奖杯的关键时刻,却把握不住大把的机会,利物浦队何其不幸?反观AC米兰,虽然场面被动,机会不多,但是他们却能在关键时候发威,笑到了最后。

比赛如此,办事的时候也是这样,把握住事情的关键,一击即中,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将事情办好。

汉代初期,丞相萧何有一次请求汉高祖刘邦,将上林苑中的大片空地赐给老百姓耕种。上林苑是供皇帝游玩、嬉戏、打猎、消遣的园林。丞相居然要缩减皇帝的园林,这令刘邦很不高兴,甚至觉得萧何是存心想和自己过不去。他认为萧何一定是接受了老百姓的钱财,才为他们说话办事的,不禁勃然大怒,下令把萧何逮捕入狱,审查治罪。

在当时,廷尉们为了讨好皇上,只要皇上认定某人有罪,就不惜动用大刑,哪怕屈打成招。

眼看萧何凶多吉少。就在这紧要关头,一位姓王的侍卫官劝告刘邦说:“陛下还记得原来与项羽抗争,以及后来铲除叛军的时候吗?那几年,皇上在外亲自带兵讨伐,只有丞相一个人驻守关中。关中的百姓非常拥戴丞相,假如丞相稍有利己之心,那么关中之地早不是陛下的了。您认为,丞相会在一个可谋大利的情况下而不谋,反而会现在贪占百姓和商人的一点儿小便宜吗?”

简单的几句话,却句句击中要害。刘邦因此深有感触,认识到自己的鲁莽,于是当天便下令赦免了萧何。

这位侍卫官可谓是深谙办事技巧的高手。他知道事情的关键在于刘邦怀疑萧何居心不良,因此想要打动刘邦,就得从这一点着手。据此,他点出萧何在当年曾有大功,而且有多次大好机会却没有不轨之举的事实。这几句话直接命中问题的关键,从而让刘邦清醒过来并接受了劝诫。

在此后不久,汉朝的另一位开国元勋周勃也遭遇了类似的事情。周勃曾经帮助汉室铲除吕后爪牙,迎立汉文帝,有定策安邦的大功,可后来当他罢相回到自己的封地后,一些素来忌恨周勃的奸佞小人却趁机诬告周勃图谋造反。汉文帝信以为真,下令廷尉将周勃逮捕入狱,追查治罪。按汉代当时的法律,凡是图谋造反者,不但本人要处以死刑,而且要灭家诛族。

皇帝想要治周勃的罪,可不是闹着玩的。如何才能说服皇上呢?这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幸亏有了薄太后,凭借着她的几句话,轻易地打消了汉文帝的疑虑,使得周勃及其全家幸免于难。

薄太后劝告皇帝说:“皇上,周勃谋反的最佳时机是您未即位时。当时传国玉玺在他手上,而且他还统率着主力部队。只要想谋反,恐怕没有人能够制止他。但是周勃一心忠于汉室,并没有这么做。他在帮助汉室消灭了企图篡权的吕氏势力之后,就把玉玺交给了陛下。现在他罢相回到自己的小小封国里居住,怎么可能反而在这个时候想要谋反呢?”

的确如此,哪有这样愚蠢的人?有实力、有机会谋反的时候没有谋反,没有实力、没有机会反倒想要谋反,周勃绝对不会如此没有脑子。把这个关键点一想通,汉文帝的疑虑也就打消了,周勃也被无罪释放。

在很多时候,要想把事情办好,就必须把握事情的关键点,并一击即中,就如同欧冠决赛中的因扎吉,以及姓王的侍卫官和薄太后。只不过他们使用的方法有所不同:因扎吉依靠的是行动,而后两者用的是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