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小乘佛教
13111600000027

第27章 附(1)

云南上座部佛教考察报告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边疆省份,省内25个兄弟民族都有自己的信仰。就佛教来说,世界三大语系佛教,即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和巴利语佛教在云南均有分布和弘传,故称云南为“佛之齐鲁”。

巴利语系佛教即南传上座部佛教,过去被称为“小乘”佛教。云南省傣族等少数民族所信仰的佛教,属巴利语系,它和北传的“小乘”佛教在教义学说上都有不同的发展而各具特色。傣族有84万人口,布朗族有6万人口,崩龙族有13万人口,全民信仰上座部佛教;阿昌族有2万人口,佤族有30万人口,部分信仰上座部佛教。他们居住在云南边陲,由德宏州到西双版纳州,西北从东南走向的这狭长地区,面积约有5万多平方公里,约小于斯里兰卡。与老挝、缅甸、泰国相毗连。我国的傣族,老挝的老族,缅甸的掸族同属一个族系,他们的语言可相通,佛教与他们的信仰,有着深密的历史联系。

§§§一、云南上座部佛教史略

关于传入我国云南的上座部佛教,确切期很难肯定,根据西双版纳的传说,佛陀在世时曾巡游世界,到过西双版纳、德宏一带。据文献记载,佛教在傣族地区的初传,约在公元3世纪左右。在公元前3世纪左右印度阿育王在位,佛教举行了三次大结集。结集之后,派出了九个弘法团到各地布教。据《善见律》记载,其中的第六个弘法制团在摩诃拉弃多长老带领下,赴“润国”布教。据研究泰国历史的学者考证,古代确实存在一个以泰国北部清迈为中心的“润国”,其范围包括了萨尔温江和澜沧江河谷。怒江和澜沧江的下游就是萨尔温江和湄公河。至于摩诃拉弃多长老在这一带弘法布教的具体情况,其史料缺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国的云南傣族地区亦属摩诃拉弃多长老弘法布教的范围区。

流传在西双版纳等地的傣语手抄本《佛教大事记》(音译为《列洛龙》)一书说,佛教入灭后244年(前300),有九个僧团向四方布教,其中由梭那乌达腊天长老带领的第八弘法团有四个僧人,到金地孟、须那迦和郁多罗等地弘扬佛教,约到佛历(以佛不灭为纪年)五百八十年左右,佛教就在今天的缅甸、泰国的东北地区盛行起来。近代勐混总佛寺发现的《佛陀之教史话》记载:祖腊历(小历)前二十三年(615),佛教从缅孟族地区传入西双版纳,并建立了第一所瓦巴姐佛寺,从而逐渐取代了祭祀祖先的神祀。

根据西双版纳所属勐遮、勐海两地方记载:祖腊历(小历)元年(633)前后,佛教由缅甸传入西双版纳,当时没有文字,佛经是口头弘传,建立有简易的佛堂,供奉由缅甸请来的小型木雕佛像,有少数僧人,安居时定居于这些佛堂,平时四出宣教,后来建立具有规模的塔寺,百姓仍按习惯祭祀祖先。到祖腊历三百三十年(959)至四百五十年(1079)间,缅甸蒲甘王朝几次同泰国发生战争,波及到西双版纳一带,以至这一地区荒无人烟,佛教也随之衰微。后来战争平息,农商得到复苏,佛教又由泰国清迈(勐润)一带经缅甸的景栋而传入西双版纳,当时僧侣携带了“傣润文”佛经,随后启建塔寺,订立僧制,化导群众,一直流传至今。

20世纪三十年代,勐海总佛寺翻修时,发现了藏在大殿左中柱顶端的一块刻有傣文的银片,其文是“……总佛寺于祖腊历十三年(651)破土动工,三十三年(671)落成开光典礼,是闷于丙君主为首的全勐百姓布施兴建,为了护持佛法,祈求功德圆满。”据学者考证,祖腊历初期,西双版纳尚无傣文,显然银片不是初建的原始记载,而是后来某个时期翻修或重建时根据人们的口传而记录藏进去的。在勐海土司府传下来的《地方大事记》里,也有勐海总佛寺于祖腊历三十三年完工,举行隆重开光法会等同样的记载,并说:还特别到景洪敬请宣慰府总佛寺大僧正长老来主持开光法会。这就表明史实的可靠性。《地方大事记》还说:同年勐海城子佛寺也在达谢海建成。后来祖腊历七十五年(713)达谢海寺搬迁到靠近城边的新寺;由于两寺靠近,僧人和信徒常常发生争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于祖腊历一百三十三年(771)议定,把新寺合并到总佛寺进行扩建,后来在蒲甘王的掠夺战争中被毁。至祖腊历三百七十五年(1013)全勐民众齐心合力,在原址上建起砖木结构的佛寺,计有布萨堂一处,藏经亭两所,僧舍两院,比原先的规模又扩大了范围。随后还修了两座佛塔。

以上资料说明,佛教是一千多年前就已经传入了西双版纳等地,后来发展变化,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祖腊历初期至六百年间战争灾难而佛教衰亡。二是祖腊历到近代(12世纪至鸦片战争)为第二阶段,这个时期,由缅甸传入的佛教系统让位给从泰国传入的佛教。公元1296年,在今天泰国东北部以清迈、景海为中心古代勐润一带的孟莱王,政治势力渐渐强盛,佛教兴旺,用傣润文翻译和注释了大批巴利语佛经,并订立了适合当时需要的制度,形成了“润派佛教”。后来泰、掸语文化迅速发展传播,“润派佛教”不仅传到老挝,而且倒传到缅甸掸邦。孟莱王的母亲是西双版纳第四代召片领(即宣慰使)匋陇建仔的女儿,润派佛教就自然的传入西双版纳各地,取代了缅甸传入的佛教弘传至今。三是近代时期,自缅甸获得独立和统一后,缅文作为国家统一文字,奉上座部佛教为国教,因此,它对地域相连的我国德宏州一带影响很大,德宏州及临沧部分地区的缅甸多列派佛教兴起,至解放前夕,曾有取代这一地区原经缅甸掸邦传入的泰国润派佛教之势。

§§§二、云南上座部佛教的教派

印度佛教在佛陀示寂后一百年时,分裂为上座部与大众部两大派别,在上座部系统中最有势力并基本代表本部观点的是“说一切有部”,带有早期佛教的特点。云南的巴利语系佛教属上座部佛教中的有部,与内地汉语系有部在教义上有不同的发展而各具特色,上座部佛教其制度上基本一致,只有在持戒的宽严,或颂经的高低快慢等分成了派别,也有另立门户而成派,所有的派别都是在传入我国云南以前形成的。在历史上,巴利语系南传佛教曾经有过山林派和田园派,但在传入我国云南即已消失了。不过,多列、左抵两个教派中还保留了一点山林派的痕迹,再则从佛典故事或传说中,可知历史上有过山林派和田园派。今天,在我国云南上座部佛教里,存在有“润”、“摆庄”、“多列”、“左抵”四个教派。四派中又细分为八个支派。在“润派”内分为“摆罢”、“摆孙”两个支派,“多列派”又分为“达拱旦”、“苏特曼”、“瑞竟”、“缅座”四个支派。现分述如下:

润派:前面已经提到,以清迈为中心的泰国北部地区,历史上称为“润国”,所以这里的佛教称为“润派”。同属于“润派”的“莲花塘寺派”和“花园寺派”后来对戒律的解释发生了分歧,莲花塘派主张严守阿兰若戒条,花园派则认为可以对戒建进行适当的改革,并主张尽可能多地参加信众的佛事活动,这样便分成了两派,各派单独建立自己的寺庙和布萨堂(戒堂),分别进行羯磨。“莲花寺派”傣语简称为“摆罢”,意为“荒山佛寺”。“花园寺派”傣语简称为“摆孙”,意为“村寨佛寺”。润国两派僧团的分裂,也直接影响到西双版纳,使西双版纳的“润派”也分裂为“摆罢”和“摆孙”两派。

润派佛教传到德宏、临沧等地比西双版纳稍晚,大约公元1473年先在临沧、耿马地区传布,后来在德宏地区传开,润派传入临沧后增加了一条特殊的规矩:和尚晋升佛爷时须进山林躲藏,由村民四处寻找,找到后再用轿(轿很简陋,以树枝做成,饰以鲜花)抬回,再正式举行晋升议式。要晋升的和尚大概想借以说明僧人的初衷未改,自己的本意是保持当初林居的传统,愿意在山林修持,是应村民之请才到村寨驻锡弘法。

润派中的“摆罢”(有称“摆坝)最初还保持了一些原始佛教的特点,僧人栖身于草棚之中,鹿皮为垫,树皮为被,石块为枕,日中一食,仅以苦修为事,不与世人交往。此派传云南后,僧人渐少,“摆孙”这个派系据说是从“摆罢”中分出来的。这一派以高僧巴拉玛艾孙为首。据说巴拉玛艾孙出家修行后,感到“摆罢”的戒律过严,信徒难以做到。因此便废除了一些戒律,他主张僧侣不必强调戒荤腥,不必在山野修行,即施舍他人,也可以吃他人施舍之物。同时主张成群出家。自那以后便在村寨大修佛寺。这个派系因是以巴拉玛艾孙为首,故称“摆孙”。“摆孙”派因其戒律较为宽松,四众弟子颇多。德宏州及保山地区的傣族、崩龙族、阿昌族还有一派僧团,称为“摆庄”。“摆庄”意译为寺院,很久以前从缅甸佤城传入,经典、戒律、仪轨均属润派,其中僧人的习俗和“摆孙”派没有什么差别。

多列派:“多列”一词来自缅语,其含义不详。相传此派创立人因违犯戒规,师父以钵盛水,钵底捅一针孔,令弟子将此钵挂于脖颈前行,水滴尽处方可居住。弟子行至山林时水才滴尽,便在山林建寺创建多列派。多列派在发展过程中,又先后分裂为“达拱旦”、“苏特曼”、“瑞竟”、“缅座”等四支派。这四个支派的名字皆来源于缅语,其含义不详。“达拱旦”的僧人将所著袈裟一端折叠搭在肩故名,于400多年前从缅甸传入德宏州的一些地区,后屡经变迁,现已同于“摆庄”,现在芒市有该派佛寺,信众多属崩龙族。“苏特曼”派在300年前自缅甸传入,寺庙及僧人均少,分布于德宏州的瑞丽、陇川两县。“瑞竟”派在70年前,有缅甸的教徒二人到德宏州传教,有“摆庄”派的僧人改信此派,但临沧耿马县的“瑞竟”派早1546年就传入,现在孟定区还有十多个村寨有此派的势力。“缅座”派何时传入无从考察。

左抵派:“左抵派”意译为“诚心”。相传此派系从“多列派”分出来的,80年前由仰光传芒市。此派远离村寨,僧人遵守严格的戒律,无故不出寺门,更不准入民家,如果必须出寺门,须赤足而行,僧人不可在一寺久住,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便由大佛爷带领本寺僧人离开寺庙到各地游化,然后定居到另一寺中,此派信众不准吸烟、喝洒,更不准杀生,除用一只报晓的公鸡外,家中不得饲养家禽家畜。因为戒律过严,僧侣和信众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