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小乘佛教
13111600000016

第16章 部派佛教的主要思想及其差异(10)

在三界轮转的有情生命体,要想使它永远的得到断灭,不再在生死中受生,有部虽说以世间的有漏六行观可以办到,但以理长为宗的经部学者认为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定要以出世无漏的圣者才可,所以《异部宗轮论》说:“非离圣道有蕴永灭。”不但经部这样说,化地部本宗亦有这样的思想。对于生命体的解决是这样的,对于烦恼的渐除当知亦然,决不承认有世俗道可以断烦恼的。《大毗婆沙论》说:“如譬喻者说,无有世俗道能断烦恼。彼大德说:异生无有断随眠者,但能伏缠,亦非世俗道有永断义。由《契经》言:圣慧见已方能断故。”又说:“异生不能断诸烦恼。大德说曰:异生无有断随眠义,但能伏缠。”原因“断惑离系,是无漏圣道的功用,异生位中,没有无漏的圣道现前,怎能断除欲贪嗔恚?虽不能断,但能暂伏。”不但经部譬喻师是这样的主张,化地本计亦认为是如此的,所以《异部宗轮论》说:“异生不断欲贪嗔恚。”至于有部说的“诸异生类亦断随眠”,自不能为经部学者所接受。不但出世如此,就是在这世间,对于上生的看法,经部和有部亦不同。有部说:“显伏烦恼不得上生,要断下地诸烦恼尽方得上生。”《婆沙论》说:“谓或有说唯伏烦恼亦得上生,如譬喻者。”

二、大众系之圣道说

大众系和分别说系的学者,是主张四谛顿现观的。行者于加行位上观四圣谛,最初当然亦是渐次见谛的,不过到最后见灭谛时,四谛同时见,名为见道。小乘人的修行用功,是从观诸行无常入手,从诸行无常的演化中,深深的体会到有漏皆苦,由苦的逼迫不自在,进而体会到无我的道理,于是证得空寂无生的一灭,名为见道。《顺正理论》为大众部引《契住》说:“诸圣弟子入谛现观故,俱断三结。”此中佛陀没有说到渐次的话,故知顿现观不是渐现观。

佛陀在另外一经中说:“于观四谛应知慧根。”此既以慧总说观于四谛,不是别别予以观察,怎么可说不是顿现观?还有经中这样说:“若于苦无疑,于集、灭、道亦得无疑。”所谓于苦无疑,就是对苦作观察时,了知苦确实是苦,没有丝毫疑惑余地,无论怎么不可令乐,同时亦能了知“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行者同时对于四谛决定无疑,四谛之疑既然顿舍,证知非渐观。复有经说:“修非常想,断诸欲贪。”能断除一切贪等的,绝对不是渐现观的唯非常想,所以不得不承认是顿现观。

以上是以如来的圣教来说明顿现观的,现在再从道理上明顿现观义。如行者于见苦谛时,断其所断的集谛烦恼。可是在此所要问的:为见故断?还是不见故断?若见故断,为什么不许苦集二谛俱时现观?假定是不见的,那在见苦之时,就不应当断集。但是佛陀在经中明说圣慧见时,可断烦恼集的。例如,顿观五钟色衣,能够总取衣上的五种颜色。这样说来,总以苦谛四行相中的任何一种行相,顿观苦等别谛,在道理上是可以成立的。又断见苦所断惑的时候,假定即得初果,那就应该是顿观四谛,假定没有得到初果,那就断一切见所断惑的时候,亦应未得。

太阳的自体虽然是一个,但能起种种的功能,谓当日出时,在一刹那间冷气为之遣除,黑暗为之逐走,温暖因之发生,光辉因之出现。还有船,虽说自体是一,但能顿起四用,谓当船开动时,即在一念之间舍离此岸,趣向彼岸,负有载重,截断水流。是则行者所修的圣慧,其体虽说是一,能顿作四事业,没有什么不可,所以大众系学者坚定的主张四谛顿现观。《俱舍论》卷三说:“余部有作是言:于诸谛中唯顿现观。”余部即是大众部。

大众部主张顿现观,意思是“四谛顿入,就是见灭得道,虽初历观四谛,但并未由此契入空寂性而发现无漏观。从现观后一刹那中生起现观边智,就能遍知四谛的诸相差别,所以见谛现观与证前别观是不同的。”《异部宗轮论》说:“以一刹那现观边智,遍知四谛诸相差别。”这是大众部本宗的思想,但其末宗的思想,又略为不同。《异部宗轮论》说:“如如圣谛,诸相差别,如是如是,有别现观。”“此与本宗的不同:本宗是在现观边智位上,以四心观四谛的别相;末宗是在真现观位上,以四心观四谛的别相。本末均约四心观虽同,而本宗用的是边智,末宗用的是现观智,所以成就不同。因本宗的现观智,唯约总观说,是不别观的。”所谓四心顿观四谛的别相,就是刹那刹那的通遍顿观四谛。四谛有欲界与上界的不同;于法忍亦即在无间道的阶位上顿观欲界四谛,于法智亦即在解脱道的阶位上同样顿观欲界的四谛。进一步,以类忍顿观上二界的四谛,以类智亦顿观上二界的四谛。如是像这样的合成四心,所以名为四心观观于四谛,称为顿现观。大众部学者将这见道位的观智,分为现观智与现观边智,与后来大乘所说的真见道与相见道极为相似。因此他所说的顿现观,与大乘所说的观智思想是一致的。

从大众部流出的说假部认为,圣道的获得不是由于智慧,而是由于福德。《异部宗轮论》说:“由福故得圣道,道不可修,道不可坏。”依照通常的说法,无漏圣道的生起,由行者在加行位不断的实践,以闻而思,从思而修,以此有漏闻思修三慧,观行成功,方能引生无漏圣道现前。“慧为加行”不仅是大众部本计的主张,诸家亦一致承认。说假部的部主虽是属于大众部系的学者,但其思想有很多是很突出的。如圣道现前认为是修福而来的,即佛法的行者不断修集布施,持戒等诸福行,到了功夫相当纯熟时,就可得到无漏圣道,是以圣道决不由修习加行智慧而完成,“因为现见许多实行的人在加行位中,生起有漏慧而不引生无漏道的,可见圣道是不可修。”站在行者的立场上说,圣道还未生起时,总希望能够生起,一旦以福德因缘得到了无漏圣道,那一定是性相常住,绝对不会刹那灭的,所以又特说为道不可坏。如以天台宗常说的三因佛性思想来看,这是了因所了的思想,了因是显了的意思,因为无为常住的圣道不是现在新得的,而是本来就有的,现在不过假借修诸福德的因缘之力,只是以了因将无漏圣道显了出来,所以说道不可修,亦不可坏。

在北传没有而为南传所传并属于大众部系的东山住部,同样主张道体是无为,其思想与说假部相近。圣道如果是有为的,不论是有漏或者是无漏,必然是生灭的,既然生者必灭,圣道是有为法,自亦归于磨灭。大小乘经典都曾说到:“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这出于《金刚经》,其实小乘经典早有这一说法。其意思是要佛法行者不要执着这无漏圣道,如果有所执着,反而成为障碍。圣道有为说看来似乎较合乎如来本意,亦是主张三乘同入无余涅槃的论说。因为在佛陀的思想中,特重三乘同一解脱,所以如说圣道有为,正好契合三乘同一解脱之意。但自道体无为常住真实的思想兴起后,涅槃妙有的思想,在佛法中也就一天天的发扬光大。如依小乘佛法向来所说,由于众生具有常乐我静的四颠倒,所以佛陀说无常苦无我不净以对治之,期能证得无为空寂的涅槃,到达这一涅槃的境界,就是凡夫所执的常乐我净固然是颠倒,二乘所修的无常苦无我不净亦复是颠倒,必须离此八颠倒,才能证得涅槃。这么一来,他们所说的圣道和涅槃,不但有异于原始佛教,而且亦异于部派佛教。

与大众部思想接近的南传分别说系的铜部,亦主张四谛顿观,如在《解脱道论》讲到慧的时候,就曾谈到这顿现观的见灭得道。按照该论所说修慧的经过,首先对蕴处界法,作无常苦无我的广泛观察,到了对这诸法观察得到善巧慧时,“从流转门,见到识由行而来,因而了知识是无常苦无我,当下是寂灭的。在还灭门,由行灭则识灭,更可见得是寂灭的。所以不论是缘起的生门或灭门,都可以观察通达它的寂灭。同时,法从缘生,没有根本的初相;法法归灭,没有常住的后相。这些,都是发挥胜义空经的思想……一切法皆归于灭,灭的当体就是空,这是如来根本教中从无常观空的方式。这在论中叫做观灭智,由此观灭智,对于诸法的终当归灭,生起了恐怖、厌恶,而欣求解脱。从观无常苦无我,而达于生性离生,真见灭谛,刹那而顿了四谛,证得了初果。这是依生灭缘起泛观苦无我,而归结到见灭得道,与《杂阿含经》所说的证道次第大体相顺。见道位中就是见的涅槃空寂,所以也就是见空得道。”这不但是分别说系的共义,亦是大众都特有的思想,这一思想与空义的关系密切至为明显。所以见灭得道或一时见谛的理论,值得特别注意。

四谛顿现观之说不但大众分别说系是这样的主张,就是从有部分出的化地,亦是出发于这思想,而放弃有部四谛渐现观之说。《异部宗轮论》化地部本宗同义说:“于四圣谛一时现观,见苦谛时能见诸谛,要已见者能如是见。”不过他们所说的四谛顿观,不是在加行位所能做到的,而是要到见道位上才有这个能力。就是“行者到了见道位时,或由空行相的共相观,或由无我行相的共相观,一贪顿观四圣谛,遍了四谛理,不是别别的先观苦谛,次观集谛,再观灭谛,后观道谛。”由于见道住上已能总观见到谛理,所以进入修道位中,虽继续的作顿现观,但这时候所观的是四谛的差别相。“谓行者在观四谛时,于一刹那中了达苦谛自相时,同时亦能了达集、灭、道的三谛自相。虽则如此,但不是任何行者都能这样,必须是要先于见道已能总观见谛理者,进入修道以后,由于观智的纯熟,方能对四谛的差别相如是观见。”假定没有总观见谛理的行者,是还没有办法可以见到四谛差别的。至于见谛以后得果会不会有退,化地部的见解亦是同于大众部的,就是“预流有退,诸阿罗汉定无退者”。因为初证预流果的圣者,虽断见惑而未断修惑,所以可能有退,而阿罗汉果,烦恼断尽,当然不会再退。

§§§第七节解脱说

涅槃解脱为佛法行者的宗尚,亦为最后的归宿,只要真切的依佛法所指示的去行,谁都可以达到这一境地。印顺大师说:“然如幻众生,修如幻行,不取著于一切而得身心解脱的涅槃,这涅槃即如幻如化。”像这如幻如化的涅槃解脱,就是毕竟空性的悟入,既不能想象它怎样,又不能宣说它怎样,唯有行者以正观的直觉廓然的洞见,悟入诸法空寂性。到了这个时候,虽说法法清净,法法本然,而实境智一如,能所双泯,有无俱寂,甚至一切戏论皆息,超越一切名相差别。涅槃的本来面貌如此,可是到了部派佛教时代的学者,对这竟有种种不同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