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六祖坛经浅析
13109600000009

第9章 般若品第二(1)

释品题:般若,梵语praj。意译为智慧。即修习八正道、诸波罗蜜等,而显现之真实智慧。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之高深智慧,即称般若。以种类而言,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为存尊重之心,如般若、释迦牟尼、菩提萨埵等,一概不译为智慧、能仁、道心众生等,属五种不翻译之义例。六祖讲般若的因缘,是应大众的要求。韦刺史代表大众而为请益,六祖开演大智慧度之法义,故以“般若”为品题。

经文

次日,韦使君请益①,师升座②,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③。”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

注释

①请益:即学人请师示诲之意。本为《礼记》、《论语》中之用语。《礼记》:“请业则起,请益则起。”于禅林中,多指学人受教后,就尚未透彻明白之处,再进一步请教之意。有关请益之法,有详细规定,据《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大众章请益”条载:“凡欲请益者先禀侍者,通复住持:‘某甲上座今晚欲诣方丈请益。’如允所请,定钟后诣侍司,候方丈秉烛装香,侍者引入住持前问讯插香,大展九拜,收坐具进云:‘某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伏法和尚慈悲方便开示。’肃恭侧立谛听垂诲毕,进前插香,大展九拜,谓之谢因缘,免则触礼,次诣侍司致致。”由此可见其规矩之严。②升座:禅林用语。即升高座之意。系指师家升高座说法。据古制,升座与上堂同义,至后世才有所别。③摩诃般若波罗蜜多:摩诃,梵语为Maha,意译为大;般若波罗蜜多,或称般罗若波罗蜜、般若波罗蜜。梵语praja-pramit,意译作慧到彼岸、智度、明度、普智度无极。为六波罗蜜之一、十波罗蜜之一。即照了诸法实相,而穷尽一切智慧之边际,度生死此岸至涅槃彼岸之菩萨大悲,称为般若波罗蜜或般若波罗蜜多。与摩诃连用,称为“大智慧度”。提示六祖说:“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此系根据佛说,亦即宗门最原始最根本的佛。《八十华严·如来出现品》中说:“无一众生不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颠倒执著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重颂中说:“佛智亦如是,遍在众生心;妄想之所缠,不觉亦不知。”这段文字,实为禅学的真正起源处。六祖所说,正与《华严经》佛旨相合。亦正是所谓:“般若非心外新生;一切人脚跟下,无不圆成,无不具足;于自己悟处,以平等印一印印定,更无差别。”这些,都在指示着“觉智只在自己内证彻悟,非从他人得”的顿禅心源。行人于此,须要从自己身上好好体验,当下识取本来面目,不要粗心读过。

经文

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①,此言大智慧到彼岸②。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诸佛刹土③,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④。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⑤,一切大海,须弥诸山⑥,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⑦。

注释

①梵语:古印度之标准语文。又称天竺语,属印欧语族。我国、日本依据此语由梵天所创告之传说,故称为梵语或圣语。相对民间所用之俗语,梵语又称为雅语。②彼岸:梵语pra。为此岸之对称。迷界为此方之岸,称此岸;悟界为彼方之岸,称彼岸。即以业与烦恼为中流,生死之境界为此岸,涅槃为彼岸。③刹土:指国土。刹,梵语K s·etra,音译差多罗、纥差呾罗。意译土田。《玄应音义》卷一:“差多罗,此译云土田。经中云国或云土者,同其义也。或作刹土者,存二音也。”④无记空:无记,三性之一。一切法可分为善、不善、无记等三性,无记即非善非不善者,因其不能记为善或恶,故称无记。或谓无记者因不能招感异熟果(善恶之果报),不能记异熟果,是故称为无记;但此种解释仅适用于有漏法,并非一般通说。成为无记之法,称为“无记法”;对此,成为善或不善之法,称为“有记法”。于善不善皆不可记别的空,称为“无记空”。无记空虽不缘善不善等事,但住著无记亦非自性真心,非善非不善非无记性,才是本来面目。⑤天堂地狱:天堂,指天众所住之宫殿,又作天宫。与“地狱”对称。即善人死后,依其善业所至福乐之处所。地狱,梵语naraka或niraya。亦作不乐、可厌、苦具、苦器、无有。系五趣、六趣之一,五道、六道之一,七有之一,十界之一。故又称地狱趣、地狱道、地狱有、地狱界。有八大地狱(八热地狱)、八寒地狱之分。此外八大地狱各有十六眷属地狱(即副地狱,又称十六小地狱或十六游增地狱),合其大小,总有一百三十六地狱。各类地狱,皆由众生所造各种不同之业因,而招感不同之果报。⑥须弥诸山:即指须弥山。梵名Sumeru。意译为妙高山、善积山等。原为印度神话中之山名,佛教之宇宙观沿用之,谓其为耸立于一小世界中央之高山,以此山为中心,周围有八山、八海环绕,而形成一个世界,称须弥世界。佛教的世界观认为,器世界的最下层系一层气,称为风轮;风轮之上为一层水,称为水轮;水轮之上为一层金或硬石,称为金轮;金轮之上即为山、海洋等所构成之大地,而须弥山即位于此世界之中央。考其现在的地理,认为须弥山即今之喜马拉雅山。须弥诸山,系指以须弥山为中心,依次的外围之持双、持轴、擔木,善见、马耳、象鼻、持边、铁围等八山,则凡属现今帕米尔一带四向展延的诸大山脉之大主峰皆是。⑦邪见:指不正之执见,主要指拨无四谛因果之道理者。系八邪行之一、十恶之一、十随烦恼之一、五见之一。以为世间无可招结果之原因,亦无由原因而生之结果,而谓恶不足畏,善不足喜等之谬见,即是邪见。提示“第一莫著空”,是要破空见。空见亦是诸见之一,若已离诸见,亦须了却空。否则,欲离诸见而反著空见,那就仅等于以见易见罢了,仍旧没有远离诸见。所以必须要进破空见。接着又用“世界虚空能含万物”比喻“世人性空能含万法”,借以说明心量的大,即是摩诃般若之所以称摩诃。这正是前文“自性能生万法”一句的六祖自注,亦正是从“无相偈”到“五个何期”后心行历程的六祖自白。因系实际亲验得来,故说得格外显了透彻。再质言之;如何能彻底远离诸见?在使“心量广大犹如虚空”,连此虚空一念亦不执著。这样,才真能广大无碍,才真能自证菩提。所以《华严偈》说:“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见,令心所向皆无碍。”

经文

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①,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②,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③,不行小道④。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注释

①法界:梵语dharma-dhtu,音译达磨驮都。指意识所缘对象之所有事物。为十八界之一。据《俱舍论》卷一载,受、想、行三蕴与无表色、无为法,称为法界;于十二处中,则称为法处。然十八界中其他之十七界亦称为法,故广义泛指有为、无为之一切诸法,亦称为法界。就字义而言,界有“种族生本”之义,例如山中藏有金银铜铁等种种矿产资源脉,一身之中具足眼等诸法,各各自类相续而生。又界或为“种类各别”之义,即诸法的自性各异之意。于华严宗,《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八举出法界有如下三义:(1)生圣法之因;(2)诸法之真实体性;(3)诸法各持分齐,可区别相状。亦即指真如或指一切诸法。同时,依普贤行愿而入之法界,计有有为法界、无为法界,亦有为亦无为法界、非有为非无为法界、无障碍法界等五门之义,故立法法界、人法界、人法俱融法界、人法俱泯法界、无障碍法界等五重之别。法界之种类固然繁多,然一切终归于一真法界,此即诸佛众生本源之清净心,亦称为一心法界,一真无碍法界。若自现象与本体观之,则可分为四义,称为四法界:(1)法指万法,界为分界;诸法各有自体而分界不同,乃构成一千差万别之现象界,称为事法界。(2)诸法之现象虽繁多,然其真实性则常住不变,平等一如,超越语言文字,为寂然圣智之境,称为理法界。(3)所有现象界与本体界具有一体不二之关系,其一一之法,相即相入,一与多无碍,法尔圆融,称为理事无碍法界。(4)一切现象互为作用,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重重无尽,事事无碍,称为事事无碍法界。此外,就法界之当相而言,一切法互为一体化(相即),其作用互和无碍(相入),故说事事无碍,重重无尽的缘起,称为法界缘起。观此种法界之构造,即称法界观。密教以地、水、火、风、空、识等六大为法界之体性,谓此为大日如来之三摩耶身。其宫殿称为法界宫,其定位称为法界定,其印称为法界定印,其加持力称为法界加持。并说五智五佛,以大日如来表示法界体性智。此外,万法宛然悉具,称为多法界。然差别之万法由理平等之立场而言,乃归于无相全一,此即一法界,合多合法界称为一多法界。若配于金刚界与胎藏界等两部而加以说明,金刚界为智差别之多法界,胎藏界为理平等之一法界。自修行而言,修行至菩提之上转门为多法界,而化他之下转门乃从菩提之极果教导众生之作用,为一法界。由于《大日经》与《金刚顶经》两部大经具有上下两转,故兼含一多法界;然《金刚顶经》系之金刚智以多法界为表,《大日经》系之善无畏则反以一法界为表,然而两师俱师事龙智,乃系传承相同之一多法界,故其内证为一。此外,天台宗以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等十界,总称为十法界。此系由各相差别的分齐之义而言。又法界亦为诸法实相十二名之一,十二名即真如、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虚空界、不思议界。②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又作“一即十,十即一”,“一即多,多即一”。谓一与一切,其体用相融不二。即谓一与多可以等同,用以说明法界缘起中现象间之相即关系。此乃华严、天台等圆教所立之圆融无碍之极理。《华严经·初发心菩萨功德品》中,谓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四中由两方面论证之:(1)就现象之异体关系而言,一与十相对,一为十之基数,既得成十,故知“一即十”。同理可证“十即一”。(2)就现象同体关系而言,十中各个一之自体,即是第一个一,由此,十之自体性空(无独立自性),故知“十即是一”。由知说明整体与部分、一般与个别,皆为相即之关系。故一尘之中,即与一切佛土相即;一念之中,亦与无量之时间相即。华严宗运用此一种认识方法于佛教理论与实践,或将佛教全部义理与实践视为一整体而称为“一”,其各个分支和法门则称为“多”,或于能生万有之一心称为“一”,而所生之万有则称之为多。③心量大事:心量是指离一切能缘所缘,离一切诸见,离见无想,离性非性,而无心自在的真如心量。所谓大事,乃转迷开悟,即《法华经》所谓之佛知见;《涅槃经》所谓之佛性;《无量寿经》所谓之往生极乐。《天台仁王经疏》上谓,大事因缘,为兹出世,显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法华经》以佛知见为大事。《涅槃经》以佛性为大事。维摩思益以不思议为大事,《华严经》以法界为大事。今此“般若”,以成佛因果为大事。名称虽别,其义一样。④小道:指空心静坐。提示心量即指般若的心体,广大无边,是无心之心,是离量之量。它含摄了万法,万法亦生在其中;亦即本体存在一切差别事相中,而一切差别事相上正好荐取本体。所以《黄檗希运禅师传心法要》说:“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心即一切,一切即心,心境无二,更无窐碍。”虽然如此,亦只有“无心而心,无量而量”的智慧心量,才能这样广大得遍周法界。参禅学佛,在修心行上而见自性,不在其他小道。若口念而心不修,或只知空心静坐,纵然能背诵许多经藏,或者做到灰身灭智,又怎能悟到真空境界呢?故石头希迁在《参同契》中说:“触目不会道,运足焉知路?进步非近远,迷隔山河固。谨白参玄人,光阴莫虚度。”

经文

何名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①。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②。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