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六祖坛经浅析
13109600000013

第13章 疑问品第三(1)

释品题:此品述说韦刺史对于达摩祖师说梁帝没有功德,而产生的疑问;以及往生西方等话题。《唯识枢要》明五种问:一、不解故问。二、疑惑故问。三、试验故问。四、轻触故问。五、为利乐有情故问。而今言之疑问,总则“为利乐有情故问”,别则兼有第二“疑惑故问”。故以“疑问”为品题。

经文

一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①。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②,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③。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师曰:“是。”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④,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⑤,布施设斋⑥,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

注释

①斋:我国古人在祭祀前或举引典礼前,清心洁身以示庄敬。《吕氏春秋·孟春纪》:“天子乃斋。”斋,亦指屋舍。一般指书房、学舍。如书斋、东斋。《世说新语·言语》:“(孙绰)斋前种一松,恒手自壅自治之。”于佛教,斋之本意原为清净之谓,后渐转指不过中食(过午不食)之法;能持守此法者,称为持斋;持斋期间所食之食物,或法会时所供养之食,称为斋食。此外,以食物供养僧伽亦称为斋;此类之法会则称斋会。于原始佛教、部派佛教时代,斋食乃特指午前所食之食(又称中食),午后食者即非斋法,此系就其“食时”而言;至大乘佛教时代,乃以慈悲禁杀之意,转而侧重于“食体”,故以素食为斋,如我国佛教徒多将素食习称为“吃斋”、“持斋”;然严格言之,其与戒律中“斋”之本意并无接关系。盖凡有持斋,则必有戒,故斋戒二字自古并称。于佛教,广义而言,则为每月之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月小则二十八、二十九)等六日为六斋日,惟以断食等苦行为旨,而强调忏悔、清净等精神。于此六日必集僧众诵呗说戒经,使比丘安住于净戒以长养善法;在家二众亦须于六斋日持守八戒而增长善法。若狭义而言,八关斋戒:(1)离杀生。(2)离不与取(未经他人允许而自行取用他人之物),亦即偷盗之意。(3)离非梵行,梵行即清净不淫之行。(4)离虚诳语,凡两舌、恶口、妄言、绮语等均属之。(5)离饮诸酒。(6)离眠坐高广严丽床坐,即不坐卧于一尺六寸以上或宽大华丽之床座。(7)离涂饰香鬘及观听歌舞。(8)离非食,即过午不食,此系八关斋戒中之最重要者。我国儒家自古亦有斋戒之说。《论语》谓:“斋必变食,居必迁坐。”盖古人于祭祀之前,必先变食迁坐,以自洁齐。“斋”字于古经传中与“齐”字通用,系取其“齐一意志”之义。《礼记》谓:“致齐于内,散齐于外;齐之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齐意志,思其所乐,思其所嗜。”《易经·系辞》注亦云:“洗心曰齐,防患曰戒。”由此可知,儒家重视斋时“虔笃专注,齐一意志”之意,与佛教之斋戒强调忏悔、清净之意可谓不谋而合。②士庶:为魏、晋、南北朝时士族、庶族的等级区别。《宋书·恩幸传》:“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别。”《南史·王球传》:“士、庶区别,国之彰也。”东汉未年开始,大官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逐渐形成大姓豪族,称为士族或世族,又称高门。不属于世族的则称庶族,又称寒门。士、庶之间不能通婚,甚至不得平起平坐,庶族虽高官位显,其自视亦不敢与士族较。③不可思议:言理之深妙,事之稀奇,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注维摩诘经》卷一谓:“不可思议者,凡有二种:一曰理空,非惑情所测。二曰神奇,非浅识所量。”④梁武帝:姓萧名衍(464—549),字叔达,南朝兰陵(江苏武进)人。原为南齐雍州刺史,以齐主残忍无道杀其兄懿,萧衍乃兵陷建康,别立和帝;遂于中兴二年(502)篡位,国号梁。在位期间,整修文教,国势因之大盛。武帝笃信佛教,有“皇帝菩萨”之称。天监三年(504)宣布舍道归佛,十六年废天下道观,令道还俗。十八年从钟山草堂寺慧约受菩萨戒;当时名僧僧伽婆罗、法宠、僧迁、僧旻、法云、慧超、明彻等,皆受其礼敬。首都建康有大寺七百余所,僧尼讲众常聚万人。

大通元年(527)同泰寺落成,设无遮大会、平等大会、盂兰盆会,将平等慈悲之精神普及民众;复设水陆法会,恩及水陆所有众生。梁武帝一生精研佛教教理,固持戒律,四次舍身同泰寺,自讲《涅槃》、《般若》、《三慧》等经;著有《涅槃经》、《大品经》、《净名经》、《三慧经》之“义记”数百卷。后因侯景起兵反叛,攻陷建康,于太清三年饿死于台城。在位四十八年,世寿八十六。⑤朕:古代自称之词。《尔雅·释诂》:“朕,身也。”郭璞注:“今人亦自呼为身。”《离骚》:“朕皇考曰伯庸。”从秦始皇起,才专用为皇帝的自称。太白听政时亦自称朕。《史记·秦始皇本纪》:“天子自称曰联。”《后汉书·和帝纪》:“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听政。’”⑥布施:即以慈悲心而施福利与人义。布施原为佛陀劝导在家居士之行法,其本义乃以衣、食等物施与大德及贫穷者;至大乘时代,则为六波罗蜜之一,再加上法施、无畏施二者,扩大布施之意。亦即指施与他人以财物、体力、智慧等,为他人造福成智而求得累积功德,以致解脱之一种修行方法。《大乘义章》卷十二解释布施之义,以己财分散予他,称为布;惙己惠人,称为施。小乘布施之目的,在破除个人吝啬与贪心,以免除未来世之贫困;大乘则以大慈大悲之教义联结,用于起度众生。布施为六念之一(念施)、四摄法之一(布施摄)、六波罗蜜及十波罗蜜之一(布施波罗蜜、檀波罗蜜)。布施能使人远离贪心,如对佛、僧、贫穷人布施衣、食等物资,必能招感幸福之果报。向人宣传正法,令得功德利益,称为法施。使人离开种种恐怖,称为无畏施。财施与法施称为二种布施;若加上无畏施,则称为三种施。以上三种布施,系菩萨所必行者。其中,法施之功德较财施为大。布施若以远离贪心与期开悟为目的,则为清净财施;反之则为不清净财施。至于法施,劝人升于人天之说教,称为世间法施;而劝人成佛之教法(三十七菩提分教法及三解脱门),称为出世法施。根据布施行为之内容、态度、目的等之不同,而有种种分类之方式。总体而言,布施应当以施者、受者、施物三者本质为空,不存任何执著,称为三轮体空、三轮清净。

经文

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①,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②,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注释

①谦下:谦,谦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谦通慊,心安理得之意。《礼记·大学》:“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郑玄注:“谦读为慊。”谦下,虚心谦逊,不自高自大的意思。②普敬:普遍尊敬,不轻看人的意思。提示功德是自性上的成功,不是心性外所能够求觅得的。这一区别,固然非常重要。但是,达摩祖师初化梁武帝的一段公案,《景德传灯录》以后才见有的,道宣《续高僧传》中却并无其事。考察达摩初到番禺是在刘宋朝灭亡之前(公元479年以前),他北渡到达洛阳时,却正是梁武帝普通元年(520),故普通大通年间(520-534)的问答公案,实为时间上所不可能,或者竟是后人所假托增饰而并非事实。但亦可解说为萧氏陪臣执国命时曾见达摩祖师,后人追记之便称梁武帝且误其年月也。

经文

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①,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师言:“使君善听!慧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②,说西方引化

经文

,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中十恶八邪③,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④。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使君但行十善⑤,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慧能与诸人移西方于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

注释

①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之教主。又作阿弥多佛、阿弭跢佛、阿弭亸佛。略称弥陀,意译无量寿佛;又有音译为阿弥多婆佛、阿弥亸皤佛,意译为无量光佛。关于阿弥陀佛名号之由来,据鸠摩罗什译之《阿弥陀佛经》载,此佛光明无量、寿命无量,故称阿弥陀佛。然据梵本《阿弥陀佛经》及《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载,此佛寿量无数、妙光无边,故称无量寿佛、无量光佛。一佛而有不同义之二名,为其他诸佛所未见。又于《般舟三昧经》、《大阿弥陀佛陀经》、《维摩诘经》等早期经典中,亦仅有阿弥陀佛之称号,故推知无量寿、无量光之称号,系后代依其名之原义所立。另据《平等觉经》、《后出阿弥陀佛偈》、《称赞净土佛摄受经》等所载,弥陀号称无量清净佛,所在之世界称为清净世界、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成道之本缘,据《无量寿经》卷上载,过去久远劫世自在王佛住世时,有一国王发无上道心,舍王位出家,名为法藏比丘,于世自在王佛处修行,熟知诸佛之净土,历经五劫之思维而发殊胜之四十八愿。此后,不断积累功德,而于距今十劫之前,愿行圆满,成阿弥陀佛,在离此十万亿佛土之西方,报得极乐净土。迄今仍在彼说法,即净土门之教主,能接引人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阿弥陀三尊像通常以观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为其胁侍,而与此二尊并称为西方三圣。于现存大乘经论中,记载阿弥陀及其极乐净土之事者凡有二百余部,可见弥陀信仰及净土教义之深入人心。据《般舟三昧经》卷上载,阿弥陀有三十二相,光明彻照,端正无比。另据《观无量寿经》之说,无量寿佛之身如百千亿夜摩天阎浮檀金之色,其身高六十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由旬。眉间之白毫右旋宛转,毫相之大小犹如五倍之须弥山高广;其眼清白分明,眼之大小犹如四倍大海水之纵广。其身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中有八万四千光明,遍照十方世界,摄取念佛之众生。于西藏,阿弥陀佛被视为无量光、无量寿二佛,若祈求智慧,则皈依无量光佛;祈求延寿福乐,则皈依无量寿佛。于密教,以阿弥陀佛象征大日如来法身之妙观察智,称为甘露王。于金刚界曼荼罗中,称为受用身智慧阿弥陀如来,居于西方月轮之中央;于胎藏界曼荼罗中,称为无量寿如来,居于中台八叶之西方。②世尊:如业十号之一,即为世间所尊重者之意,亦指世界中之最尊者。梵语中被音译为婆伽婆、婆帝、婆伽梵或薄伽梵。除意译为“世尊”之外,亦被直译为有德、有名声等。即“富有众德、众祐、威德、名声、尊贵者”之意。其中,以“世尊”一语最易解知,故自古以来之译者多以其意译,我国即为一例。然在印度并不限用于佛教;若于佛教,则特为佛陀之尊称。舍卫城:舍卫,为中印度古王国名。本为北萨罗国之都城,名舍卫城,为别于南萨罗国,故以都城代称。关于舍卫国名称之由来有数种说法,如《毗湿奴富兰那》所载,该都城之创建为日种王。另如南传佛教所传,有人问:“此城有何货物?”城中人则答:“无物不有。”梵语之耳、闻、好名之意即是舍卫,后转译则称“舍卫国”或“舍卫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