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这首小令是作者经过潼关时所写,当时的背景为“关中大旱,饥民相食”,他写下了这首[山坡羊],尽管题为“怀古”,实际上重在“伤今”,其揭露、批判的锋芒直指当时的元朝统治者。
作者从潼关形胜写起。第一句写山,潼关处于军事要地,地势险要,作者只是用“峰峦如聚”作形象的描绘,一个“聚”字,不仅写出“峰峦”的众多,而且赋予众多的峰峦以生命和意志,从而表现出他们向潼关聚集的动势。第二句写河,潼关所俯视的洪流,就是黄河,黄河从龙门直泻而来,汹涌澎湃,奔赴关下,作者用“波涛如怒”作了形象的描绘,一个“怒”字,不仅概括了黄河波翻浪涌、奔腾咆哮的气势,同时也赋予了它们生命力。
第一句写山,第二句写河,都未点明这是什么地方,第三句“山河表里潼关路”便点出了该曲的地点“潼关”。着一“路”字,表明作者正行进在“潼关路”上,在看清了眼前的潼关形胜之后,自然要遥望“西都”,“潼关路”三字,既收束上文,又为“望西都”做好了铺垫。“意踌躇”一顿,下面所写就是“意踌躇”的原因和内容。“伤心秦汉经行处”一句,上承“望西都”,下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所谓“处”指的正是“西都”。作者在“潼关路”上遥望“西都”,想到秦人在那里“经行”,看见的是“宫阙万间”。可现在呢?“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啊!此所以望之“伤心”也。
在张养浩所经过的“西都”,历来是王朝都城所在之地,王朝有兴有亡,宫阙有成有毁。在张养浩的时代,“西都”的“宫阙万间”早已“都做了土”,而元朝的京城大都,又修起了“宫阙万间”。“宫阙万间”修了又毁,毁了又修,剥夺了大量民脂民膏,给百姓带来了无穷无尽的“苦”。作者从“望西都”所激起的情感波涛中理出了这样的思路,并循着这样的思路,倾吐出惊心动魄的诗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数个王朝兴替,你方唱罢我登场,而百姓之苦依然如故,甚至有增无减。那么,怎样才能挖掉百姓的苦根呢?作者还没有找出答案,却已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根本对立,敢于为百姓的苦难大声疾呼,这是难能可贵的。
这首小令遣词精辟,形象鲜明,于浓烈的抒情色彩中迸发出先进思想的光辉,在元曲中,乃至整个古典诗歌中,都是难得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