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最好的团队
1293500000003

第3章 分 团队组建 (1)

重视团队组建,加强团队培养,引领团队成长,就是职场打拼成功的不二法门,也是打造魅力团队的“三部曲”。

重视团队组建,就是重视自己的生活圈子,重视自己的工作伙伴,重视自己的精神家园,重视自己的生活岁月。如果你新加入一个团队,你要尽快主动地担当起团队中的重要角色,尽快成为团队中的重要力量,尽快成为团队成员的依赖和依靠,并且时时刻刻为将来能够独立带领团队作准备。如果你要创业,要组建一个新的团队,你要尽快转换角色,提升自己,尽快准确引导或者选择团队成员,尽快地制定规则和实行措施推动团队的发展。

简单来说,组建一个强大的团队不外乎“三个不错”,即团队管理者不错、团队成员不错、团队的氛围不错,即彼此之间的联系不错。反过来说,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优秀团队的组建者,那么这“三个不错”就是:领导不错、下属不错、规矩不错。如果一个团队在这三个方面都做得不错了,那么这个团队必定是一个强大的团队。

黄金法则一 领导不错

让一个6岁的儿童去影响和领导一群18岁的青年,肯定会让人感到匪夷所思。

让一个从来没有登台表演经验的大学生与央视主持人李咏比试主持《幸运52》的水平,肯定会让人觉得强人所难。

让一个从来没有管理和领导过团队的员工去执掌和领航世界500强企业,也肯定是异想天开。

一个人有了实力,才可能有影响力。

一个人有了思想,才可能有深度和广度。

一个人要学会做人,需要拥有非凡的人格魅力,才可能得到团队的认同。很多时候,团队成员并不是为了别的,而仅仅是因为想得到周围伙伴的认同而拼命地工作。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如果一位女士必须通过到处游说,让大家意识到乃至承认她是一位女士的话,那么这位女士就不再是一位女士。”同样,如果一位所谓的领导必须通过自己反复地说明或强调,才能让别人意识到乃至承认他是一位领导的话,那么这位所谓的领导就不是好领导。换句话说,要想做好团队的领导,靠的不是“嘴皮子”,也不是一纸任命或授权,而是靠自己的实力,靠自己的魅力,靠自己在下属心目中的影响力。只靠任命或授权,而没有实力,没有判断力,没有个人魅力,早晚会导致团队的分崩离析。

所以,有的时候,团队中会出现所谓的“正式领导者”和“非正式领导者”。也就是说,团队有一个官方认可的领导人,但是在正式场合之外,大家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会逐渐认同一个由民意产生的领袖,这个人往往更能给人信任感和安全感,更能帮助和指导别人。这就说明,领导个人的实力往往比官方的授权更加重要。

我特别欣赏一位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曾经说过的一段话:“作为领导者,如同是去接听一个电话,而这个电话,能够把机构、团队或者组织带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带到一个更美的地方,带到真正如诗如画的胜境。”这句话可能有些令人费解,但其实我们每天都在不知不觉地接打这样的电话。我们每天都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决策,这些决策就如同跟员工“打电话”,每一个电话在被接听、答复了之后,传递的信息能否让那些跟我们“打电话”的人感到他到了一个相对比较高的境界,或者拥有一种相对比较美妙的心灵体验呢?作为一名首席执行官,就是要响应召唤,担当责任,能够把机构、团队或者组织带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带到一个更美的地方,带到真正如诗如画的胜境。

IBM前任总裁郭士纳认为,伟大的组织机构,说到底都是某个人的影子和延伸。我们所熟知的企业基本都是如此,比如整个华为都承袭了任正非强悍、低调、具有危机意识和准军事化的风格;而新东方,则是俞敏洪个人性格的延伸,充满了自由精神和人文关怀,富有激情、励志,从不轻言放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想领导好一个组织,必须坚持不懈地努力使自己不断成长,也就是要做到“领导不错”。

做到“领导不错”,我们不必像老子一样深邃,不必像孔子一样理性,不必像荀子一样新锐,也不必像庄子一样感人至深,但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尝试、学习、体验和历练,需要在性格修养、人际关系、知识储备、商业直觉、经验积累、成功历练和能力提升等方面进行修炼。也就是说,我们要做到“领导不错”,至少要做到“性格不错”、“关系不错”、“知识不错”、“直觉不错”、“经验不错”。

性格不错:好领导要有好人品

要做到“领导不错”,首先要做到“性格不错”。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性格即命运。”这句经典的话在后来不断被引用,被演绎,慢慢演变成我们今天很熟悉的这句“性格决定命运,命运影响终身”。也就是说,性格决定、左右和影响着人的命运。

我的观点是:性格有时就是人品。我们在判断一个人的时候,首先考察的就是这个人的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很多时候直接反映了他的人品。我们平常议论一个人很糟糕时,一般都是指这个人的人品出了问题。所以,作为团队的领导,第一个要做到的就是性格不错,让别人感觉自己的人品靠得住。

言由心生,口乃心之门户。一个人心再好,嘴巴不好就难做好人。

在团队的初期组建阶段,所有的团队成员都是新人,嘴巴在这里就起到了重大作用。一句话能感动人,一句话也能伤害人;一句话能成事,一句话也能坏事。所以,想做一个成功的团队领导者,必须要历练自己的性格,做到自己的“性格不错”。

塑造性格,就是塑造命运。改变性格的缺陷,就是改变背时的命运,就是要改变自己的一生。培养好的性格,就是要改变害羞性格,防止自大性格;就是要克服嫉妒心理,摈弃急功近利;就是要走出自卑沼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变被动为主动;就是要让理智支配情感,能屈能伸,临危不乱,处变不惊;就是要秉持本色,宠辱不惊,先肯定对方,而后再寻求被肯定,学会自我激励。

第一招:诚信为基,正直为本

我们老想着把自己塑造成能够被众人所认同的人,而只有在每天的工作中投入整个自我,才能真正找到力量和灵感;我们老想着把自己修炼成为能够被别人所喜欢和挚爱的人,而只有在每天的生活中投入全部热情,才能真正找到温情和依靠;我们老想着自己能够在团队中出类拔萃获得好评,而只有我们在每天的工作中坚持诚信,才能真正被人信赖和信任。

孔子说:“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荀子说:“政令信者强,政令不信者弱。”

诚信是一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诚信是立人之本、齐家之道、交友之源、为政之基、经商之魂和安心良药。所以,作为团队的领导者,要讲诚信,待人处事要真诚、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对家人也要信守承诺

小张是一家世界500强驻北京办事处的员工。周四,3岁的儿子央求他带自己去游乐园,小张想想也确实很久没有陪儿子了,就答应了。看着儿子欢呼雀跃的样子,小张感到特别开心。不料,周五上午,经理突然通知小张,公司周末派他去天津出差。想到儿子可能失望的表情,小张感到有点失落,但是工作安排不能随便打乱,小张还是答应了下来。

出了经理的办公室,小张赶紧给家里打了电话,通知儿子这一坏消息。不出意料,小家伙在电话那头又哭又闹的,小张费了半天劲才哄好了儿子,一抬头却看到经理站在了身边。小张立刻惶恐地站起来,以为是自己声音太大了,连连向经理道歉。经理并没有责备他,只是询问小张是否之前周末已有安排。小张急忙表示没什么要紧的事,只是之前答应过儿子带他出去玩,自己还是会按照原计划出差的。

经理摇了摇头,让小张周末还是带儿子去游乐园,他另找人去天津出差。小张听后,大急,以为自己说错了什么,连忙解释起来。而经理直接打断了他的诉说:“小张,你之前已经答应了你的孩子。这一点你该告诉我,答应是一种承诺,既然已经承诺了,就要去做。对一个3岁小孩失约是一件可怕的事,你会破坏他的价值观。这次的出差并不重要,我另找人就行了。小张,我很看好你,你要记住,今后无论对待任何事,承诺了就一定要兑现。诚信是人的另一张名片。没有诚信不能服众,如果你经常像这样说了却不做,我今后如何能放心地把事情交给你呢?”

我的一位外企高管朋友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凸显了世界500强企业的价值观,揭秘了世界500强企业的用人理念,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懂得世界500强企业能成为500强的核心,就是做人做事的价值观的弘扬和实践——诚信至上,诚信是金。

所以,在新东方工作这么多年,很多同事经过自己的管理实践,总结出一些诚信的原则,值得分享。例如:不轻易承诺,做不到的事情,绝不能承诺;即使能做到,也不要轻易给出承诺,因为没有承诺却做到了,可以给人惊喜,让人感激;承诺的少,给予的多,也就是说,不要给人不切实际的期望,最终能超越期待地给人回报。

因此,“超越期待”是我经常讲的一句话。我们做事情,应该以超越期待为标准,而不是言出不践。但是,有时候我们也会发现,领导者自己认为自己说的话兑现了,没有欺骗下属,但下属却不这么认为。例如,有的领导对员工说:好好干,年底的奖金是两到四个月的工资。领导的意思是根据业绩表现,如果你个人和整个公司的业绩好,可能发四个月的工资作为奖金;如果表现不好,至少也能拿到两个月的工资。但是人都是有选择性地接受信息,都会选择自己主观上愿意接受的信息,所以员工的理解很可能就是我能拿到四个月的工资。最终如果员工只拿到了三个月的工资,就会认为领导不讲诚信。

这就要求领导者在说话的时候,必须非常严谨,时刻注意自己话语中的任何一个省略或漏洞,以免产生严重的后果。用书面方式不断记录自己讲过的话,并以书面方式和下属确立目标责任和薪酬福利,是一个非常好的解决办法。

王石的“被尊重”

王石是一个非常有自制力的人,他说出的话一向都能做到。

王石还特别喜欢挑战自己,曾经攀登过珠穆朗玛峰。攀登的时候,教练告诉他及同他一起的登山者要有足够的体力,要在下午5点睡觉,同时注意保暖。

与王石一同登山的有一位叫大刘,大刘是一个容易兴奋的人,又正处于壮年,觉得自己的身体没有问题,于是在8 000米以下时总是睡得很晚。一听说有好的风景就三步并作两步跑去观看,结果一到8 000米,身体就出现了状况,打了退堂鼓。而王石则不同,每天都按照登山教练的指示,到点就老老实实地进帐篷休息,任他人怎么说景色优美都不出帐篷,同时为了保持体力,不管山上的食物多么难吃,他都完全咽下。教练要求擦让人难受的防晒油时,他也一丝不苟,而且涂得特别厚。最终,王石在48岁时征服了珠穆朗玛峰。

正是这样信念坚定、能够忍耐、有着非凡的自制力,才让王石取得了他人所没有取得的成功。

这是冯仑的《野蛮生长》里提到的关于王石的故事,表象上看是王石的毅力征服了一切,而我的理解却是王石的诚信在起作用,告知自己要做的,一定要做到,劝诫自己不要做的,坚决不做。而恰恰是这些看似不重要的东西,帮助王石成功,让王石得到尊重。

诚信是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一个人的人格在镜子中就会出现裂痕;诚信一旦消失,一个人的肉体便没有了灵魂;诚信一旦毁掉,可能需要几十年的努力才能修复。作为一个团队领导者,一次食言就会毁掉此前的所有努力,使自己的指令在执行时让人充满怀疑,大打折扣,从而使团队充满质疑、猜忌和谣言,让人犹豫和逃避,最终使团队丧失执行力和战斗力,从而走上失败之路。一个人信誉和声望的积累可能需要15年,但毁掉它可能只需要5分钟。

诚信是人最美丽的外套,诚信是心灵最圣洁的鲜花。如果说诚信为根基,那么正直就是根本。正直就是要不畏强势,敢作敢为;正直就是要能够坚持正途,要勇于承认错误;正直意味着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当然,这一点包括有能力去坚持你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在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并能公开反对你确认是错误的东西。

“正直,不偏邪也。”

“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理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激行。”

狄更斯曾说:一个健全的心态,比一百种智慧更有力量。而正直就是健全心态的基础。

举贤不避亲仇

祁奚向晋悼公请求退休时,晋悼公问他谁可接任。祁奚推荐了他的仇人解狐。晋悼公大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祁奚回答说:“主公只是问我何人适合,并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于是晋悼公就准备让解狐接任,不巧,还没下旨解狐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