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本色做人出色做事
12910300000009

第9章 养性修德,德行合一(2)

如果你仍然决定保留心中的愤怒,你可以以不造成重大损害的方式来发泄愤怒。然而,你不妨想想,你是否可以在沮丧时以新的思维支配自己,且以一种更为健康的情感来取代使你产生惰性的愤怒,虽然世界绝不会像你所期望的那样,你很可能会继续厌烦、生气或失望;但无论如何,你完全可以消除那种不利于精神健康的有害情感——愤怒。

每当你以愤怒来应对他人的行为时,你会在心里说:“你为什么不跟我一样呢?这样我就不会动怒,甚至会喜欢你。”然而,别人不会永远像你希望的那样说话、办事;实际上,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按照你的意愿行事。这下现实永远不会改变。所以,每当你为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动怒时,你其实是不敢正视现实而让自己经受情感的折磨,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情性。为根本不可能改变的事物自寻烦恼真是太愚蠢了。其实,你大可不必动摇;只要你想想,别人有权以不同于你所希望的方式说话、行事,你就会对世事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对于别人的言行,你或许不喜欢,但决不应动怒。动怒只会使别人继续气你,并会导致生理上心理上的病症。真的,你完全可以做出选择——要么动怒,要么以新的态度对待世事,从而最终消除愤怒。

也许你认为自己属于这样一类人,即对某人某事有许多愤愤不平之处,但从不敢有所表示。你积怨在胸,敢怒不敢言,成天忧心忡忡,最后积怨成疾。但是,这并不是那些咆哮大怒的人的反面。在你心里,同样的有这样下句话:“要是你跟我一样就好了。”你想,别人要是和你一样,你就不会动怒了,这是下一个错误的推理,只有消除这一推理,你才能消除心中的怨愤。以新的思维方式看待世事,根本不动怒,这才是最可取的。你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他要是想捣乱,就随他去。我可不会为此烦恼。对他这种愚蠢行为负责的,是他不是我。”你也可以这样想:“我尽管真不喜欢这件事,却不会因此陷入愤怒的误区。”

所以,为了消除了这一误区,首先你要以一种平静的方式勇敢地表示出自己的愤怒,然后,以新的思维方式让自己保持精神愉快;最后,不再对任何人的行为负责,不因为别人的言行影响自己的精神状态。你可以学会不让别人的言行搅乱自己的心境。总之,你只要自尊自重,拒绝受别人的控制,便不会用愤怒折磨自己。

(2)消除愤怒的最佳方法

生活中有些人,他们对生活的态度严格得近乎呆板,这当然是一种不可取的态度。只要我们观察一下周围那些精神愉快的人就会发现,他们最为明显的特点是善意的幽默感。让别人开怀大笑,在笑声中观察五彩缤纷的现实生活,这是消除愤怒的最佳方法。

对于“幽默”这个词,我们也许并不陌生,然而,究竟什么是幽默呢?心理学家认为:幽默是人的个性、兴趣、能力、意志的一种综合体现,它是语言的调味品。有了幽默,什么话都可让人觉得醇香扑鼻,隽永甜美。它是引力强大的磁铁。有了幽默,便可以把一颗颗散乱的心引入它的磁场,让每个人的脸上绽开欢乐的笑容。它是智慧的火花,可以说,幽默与智慧是天然的孪生儿,是知识与灵感勃发的光辉。

幽默中渗透着一种紧张的意志。富有幽默感的人往往是一个奋力进取者。

幽默也能展示人的乐观豁达的品格。半夜时分小偷光临,一般不会令人愉快,可巴尔扎克却与小偷开起了玩笑。巴尔扎克一生写了无数作品,却常常手头拮据,穷困潦倒。有一天夜晚,他正在睡觉,有个小偷摸进他的房间。在他的书桌里乱摸。巴尔扎克惊醒了,但他并没有喊叫,而是悄悄地爬起来,点亮了灯,平静地微笑着说,亲爱的,别翻了。我白天都不能在书桌里找到钱,现在天黑了,你就更别想找到啦!”

幽默,实在具有神奇的魅力:可以为懒惰者带来活力,可以为勤奋者驱散疲惫;可以为孤僻者增添情趣,可以使欢乐者更愉悦……你的生活是否过于严肃,以至于你所看到的都是生活的荒谬之处?每当你的言行过于严肃时,提醒自己,你所享有的时间只是现在。当开怀大笑可以使你如此愉快时,为什么要以愤怒折磨自己呢?

笑吧,为笑而笑;这就是笑的理由。其实,你并不需要为笑寻找理由。只要笑,这就足够了。冷静地观察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各种人——包括你自己,而后再决定选择愤怒还是幽默。请记住,幽默会使你和其他人都得到生活中最珍贵的礼物——笑。开怀大笑吧,笑声会使你的生活充满阳光。

(3)愤怒的表现形式

不管在什么时候,你都可以看到人们动怒的情形。不管在什么地方,你都可以看到人们陷入不同程度的愤怒,从轻微的烦躁不安到严重的咆哮大怒,尽管愤怒是一种逐渐形成的习惯,但它也是一种侵蚀人际关系的病症。下面是人们愤怒的常见原因:

第一,当他人做事马虎、丢三落四时动怒,尽管你的怒气很可能会鼓励别人继续自行其是,而你自己也会继续气下去。

第二,对无生命的东西动怒——要是你胫骨给撞了或大拇指给锤子砸了,尖叫一声倒可以减轻不少痛苦。但如果你为此大动肝火并做出某种行为,如用拳头砸墙,那么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会使你更加痛苦。

第三,因丢失东西动怒——不管你怎样咆哮大怒。丢失的钥匙或钱夹都不会物归原主。相反,它只会阻碍你有效地寻找遗失的物品。

第四,因个人不能控制的天下大事动怒——你可以不满意政治局势、外交关系或经济状况,但你的愤怒以及随之而来的情性却不会改变任何事情。

上面我们列举了人们可能动怒的若干情况,现在让我们看看愤怒有哪些主要表现形式:

第一,责骂讥讽,经常对爱人、孩子、父母或朋友如此。

第二,粗暴行为,摔东西、掼门甚至动手打人等。当此类行为走向极端时,便会导致暴力犯罪。

第三,语言发泄,“他真把我气死了”或者“你太让人生气了”等等。虽然,你可能会认为这仅仅是讲讲而已,但这些话的确助长愤怒情绪和暴力行为,会使友好竞赛变成愤怒逞强的暴力争斗。

第四,大发脾气,这不仅是通常表示愤怒的方式,而且往往使发脾气的人如愿以偿。

第五,嘲弄、讥讽、生闷气,这些方法同暴力行为一样,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

(4)消除心中的怒气

发怒,完全是一种可以消除与避免的行为,只要好好地把握自己,你就可以让自己走出这一误区。当然,你需要选择很多新的思维方式,并且需要逐步实现。每当你遇到使你愤怒的人或事时,要意识到你对自己说的话,然后努力用思维控制自己。从而使自己对这些人或事有新的看法。并做出积极的反应。下面是消除愤怒情绪的若干具体方法:

第一,当你愤怒时,首先冷静地思考,提醒自己:不能因为过去一直消极地看待事物,现在也必须如此,自我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第二,当你想用愤怒情绪教育孩子时,可以假装动怒:提高嗓门或板起面孔,但千万不要真的动怒,不要以愤怒所带来的生理与心理痛苦来折磨自己。

第三,不要欺骗自己。你可以讨厌某件事,但你不必因此而生气。

第四,当你发怒时,提醒自己,人人都有权根据自己的选择来行事,如果一味禁止别人这样做,只会加剧你的愤怒,你要学会允许别人选择其言行,就像你坚持自己的言行一样。

第五,请可信赖的人帮助你。让他们每当看见你发怒时,便提醒你。你接到信号之后,可以想想看你在干什么,然后努力推迟动怒。

第六,在大发脾气之后,大声宣布你又做了件错事,现在你决心采取新的思维方式,今后不再动怒。这一声明会使你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并表明你是真心实意地改正这一错误。

第七,当你要动怒时,尽量靠近你所爱的人。

第八,当你不生气时,同那些经常受你气的人谈谈心,互相指出对方最容易使人动怒的一些言行,然后商量一种办法,平心静气地交流看法。比如可以写信、由中间人传话或一起去散步等,这样你们便不会以愤怒相待。

第九,当你要动怒时,花几秒钟冷静地描述一下你的感觉和对方的感觉,以此来消气。最初十秒钟是至关重要的,一旦你熬过这十秒钟,愤怒便会逐渐消失。

第十,不要总是对别人抱有期望,只要没有这种期望,愤怒也就不复存在了。在遇到挫折时,不要屈服于挫折,应当接受逆境的挑战。这样你便没有空闲来动怒了。

愤怒没有任何好处,它只会妨碍你的生活。同其他所有误区一样,愤怒使你以别人的言行确定自己的情绪。现在,你可以不去理会别人的言行,大胆选择精神愉快——而不是愤怒。

(5)避免发怒的方法

愤怒是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古代素有“怒伤肝、喜伤心、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说法。生理研究表明,人在发怒时,会有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心跳加快、胆汁增多、呼吸紧迫、脸色改变,甚至全身发抖。这种情况对人的健康不利是不言而喻的。

怎样使自己不发怒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生理中遇到能引起人发怒的刺激时,应当力求避开,眼不见,心不烦。这是自我保护性的制怒方法。

第二,在受到令人发怒的刺激时,大脑会产生强烈的兴奋灶,这时如果主动在大脑皮层里建立另外一兴奋灶,用它去找到或消除引起发怒的兴奋灶,就会使怒气平息。比如盛怒下的妻子,看到可爱的孩子天真的表演会怒气全消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怒从何来?常常是虚荣心强、心胸狭窄、感情脆弱,盛气凌人所致,对此,可以用疏导的方法将烦恼与怒气导引到高层次,升华到积极的追求上;以此激励起发奋的行动,达到转化的目的。

第四,这是一种主动的意识控制,主要是用自己的道德修养、意志修养缓解和降低愤怒的情绪。有人在要发泄怒气时,心中默念“不要发火,息怒、息怒”,会收到一定效果。

做人做事一点通现实生活中,应当提高自己控制愤怒情绪的能力、时时提醒自己,有意识地控制自己情绪的波动。千万别动不动就指责别人,喜怒无常,改掉这些坏毛病,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容易接受别人和被人接受,性格随和的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成大事。

5、虚怀若谷,人亦近之

孟德斯鸠说:“夸奖的话,出于自己之口,那是多么乏味!”谦受益、满招损。虚怀若谷,低调为人,人们喜欢接近。骄傲狂妄,自以为是,无形之中就拒人于千里之外。

许多时候人们之所以感觉难堪,其根本就在于自以为是的小聪明。现代社会中,有不少人觉得自己有点能耐就自以为是,什么都懂了,两眼看着天上,但是实际呢?下边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人。

有一个年轻人,自幼聪明好学,三十刚出头就拿到了博士学位,志得意满,自我感觉实在是太好了,因此找工作他是挑三拣四,这个感觉不好,那个也看不上眼,转眼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他仍旧待业在家。他父亲看他这样子深感焦急,但是却没有一点办法,倒是这个年轻人脾气依旧,觉得现在的问题主要是没有慧眼识英才的伯乐,等到时机一到,自然就能施展才华,大显身手了。

一天他父亲接到一位远方朋友的来信,说需要几个人帮忙管理农场。这位父亲一转念,想到这个眼高于顶的儿子,就把年轻的博士生叫到跟前,问他是否愿意去农场待一段时间。

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年轻人想到可以去山清水秀、风光明媚的农村,立即来了兴致,很快就收拾好东西,去了那个农场。

到那以后,农场的主人先带他去周围参观了一下,然后让他自己四处走动走动以熟悉地形。过了几天,年轻人来找农场的主人,依旧是很高傲自大的样子,问道:“你这里有什么新鲜有趣值得我去做的事情吗?”农场的主人早就从他父亲的来信里知道了这个年轻人的性格,也想趁机磨磨他的性子,就说道:“挤牛奶比较有意思,你会做吗?”

年轻的博士生很不屑地说:“不就是挤牛奶吗?有什么难的!”

农场的主人就给了他一个铁桶,一个凳子,跟他说你去把铁桶挤满了以后就回来吧。

年轻人带上铁桶和凳子,兴冲冲地去草场那边了。

一个多小时以后,年轻的博士生没有回来,两个多小时,他还没有回来,一直等到天黑了,农场的主人发现他还没有回来。就拿着灯去找,眼前的场景让他哭笑不得。

只见博士生使劲地拽着一头奶牛往凳子上按,奶牛拼命挣扎,博士生累得气喘吁吁,身上到处都是泥土,衣服也破了几处,就连脸上也不知道是碰的还是摔的,有几处淤肿,眼镜也不见了,情形说不出的狼狈,铁桶里面什么也没有。

农场主人叫住了年轻的博士生,把他领回了屋子,等到洗漱了以后,才心平气和地问:“挤牛奶不是很容易吧?”

洗漱好、回过气的年轻人把头一昂,胸脯一挺,不以为然地说:“挤牛奶还不简单,难的是怎么让奶牛坐到凳子上去。”

骄傲的年轻人碰到了自己不明白的事情,他劳心费力也不能把牛奶挤进桶里,但到了这个时候仍然没有谦虚的意思,不能不让人摇头感叹。

相反,孔子的做法就值得我们去多多学习,尤其是有着骄傲情绪的人更应该借鉴。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学识渊博。他周游列国时,在一次外出的时候,却被一个小孩子难住了。

那个孩子非要让孔子回答他两个问题才给他让道,孔子没有办法就答应了,于是小孩就问他:“为什么鹅的叫声那么大?”

孔子不以为意,觉得这个没什么难的,就随口说:“那是因为鹅的脖子长。”不料小孩紧跟着问:“青蛙的脖子很短,为什么叫声也那么大呢?”

孔子张口结舌,无言以对,这件事情过去以后,他惭愧地对学生说:“这个事情上我确实不如他,他可以做我的老师!”

还有一个故事,也跟孔子有关。

据说孔子一次去各国游历传道,在路上看见两个小孩在说什么,争得面红耳赤,他就好奇地问他们在争论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更近,而正午的时候距离人要远一些。”另一个小孩的看法却刚好相反。

孔子问他们这么说的原因是什么?

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很大,像马车上的轮子一样,等到正午时候就变得像碗口那样小,我们看东西不都是远的看起来小而近的看起来大吗·”

孔子考虑了一会,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另一个小孩不服气地说:“太阳刚出来时气温很低,天气凉爽,但是到了正午以后非常热,就像在蒸笼里一样,这不正是说明了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快吗?”

孔子听了以后,觉得这种说法也没有错。

两个孩子于是问孔子哪个说的对?孔子不能判断谁是谁非,就老老实实承认他不知道,结果被两个孩子嘲笑了一通。

孔子的学问知识不用说,那是很渊博的了,可是他在遇到自己不明白的事情的时候仍然坦白地承认,即使面对的是几岁的小孩子,就算被嘲笑,也没有自以为是,强词夺理。相比较那个骄傲自大的年轻人而言,孔子这样虚怀若谷的态度尤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