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江山的来历
12903600000018

第18章 东汉:腰斩王朝的重兴(1)

王莽的新朝把汉王朝“腰斩”成了东西两段。绿林和赤眉的农民起义虽然为汉王朝的重建与复兴提供了可能,然而真正完成这个重任的是与西汉王朝血缘非常疏远的“皇族”刘秀。从昆阳之战到河北崛起,刘秀也经历了从参加农民起义,到脱离农民的过程,成长为“农民起义的叛徒”。

绿林与赤眉

公元17年,南方荆州闹饥荒,饿死了许多人。

王莽的新朝敝政良多。饥荒实在是小事情。王莽把天下搞得一团糟,不仅没有解决西汉遗留的问题,还常常脑瓜一热就冲动地推行“复古改制”的措施。但是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的盛世并没有出现,人们的生活水平反而退回到了原始水平。王莽还不听忠言,不断加强控制,颁布一个又一个的严刑峻法,闹得天下怨声载道。

老百姓们惹不起跑得起,纷纷脱离户籍逃亡。

荆州的饥民们纷纷逃入沼泽地区,挖野荸荠充饥。沼泽里的流民越来越多,野荸荠却有限,人们常常为了争夺野菜而相互争斗,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分配制度。恰好有两个新市来的强人——王匡和王凤,主动出来调解争斗,分配野菜,得到了大家的拥护。王匡、王凤周围聚集了几百个饥民,还有许多逃亡罪犯前来投奔,力量就越来越大。然而人越多,荸荠越显得有限,吃野菜的日子也快过不下去了。大家眼看着全要饿死了,王匡、王凤一合计,这日子过不下去了,干脆造反吧!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就这么开始了。

王匡等人占领了绿林山(今湖北大洪山),以此作为根据地,攻占四周乡镇。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发展到了七八千人。这支起义军被称为“绿林军”,百姓们则叫他们“绿林好汉”。绿林军攻城略地之后,都要打破国家机构,释放无辜的囚犯,搬出缴获的战利品回绿林山自用并且外散发给贫民百姓。官府派了两万官兵来围剿绿林军,没有成功,反而壮大了绿林军的声势。越来越多的人将投奔绿林山看作是人生出路。不幸的是,第二年绿林山爆发了传染病,有一半的人被疾病夺去了生命,剩余的人撤离绿林山,分头坚持作战。他们各自占领一块地盘,不仅很快恢复了元气,而且发展出了不同的武装——新市兵、平林兵和下江兵。这三路人马都由绿林山起义军衍化而来,继续沿用“绿林军”的名号。

绿林军在荆州蓬勃发展的时候,东方兴起了一支“赤眉军”。

话说琅琊郡海曲县(今山东日照)有一户姓吕的人家,母子相依为命。儿子在县里当差,不肯毒打欠税的穷人,违背了上级的命令,被县官杀害。这件事激起了公愤。县里的穷苦百姓本来就对生活失去了信心,现在见好人遇害,冲进官府杀死了县官。事情闹大了,吕母只好带着大家逃入黄海,公开与官府为敌。吕母遇害后,部下转投了山东的另一个起义领袖樊崇。樊崇在莒县起事,后来占据了泰山。樊崇起义军发展迅速,给青州和徐州的官府沉重的打击。22年,王莽派重臣王匡(和绿林军中的王匡同名同姓)、廉丹率约十万大军找樊崇过招。樊崇不敢怠慢,积极备战。为了区分造反者和官兵,樊崇命令部下都将眉毛涂成红颜色,作为识别的记号。由此,樊崇起义军被称为“赤眉军”。结果,赤眉军战胜了前来镇压的官军,迅速壮大到十万多人,势力遍及青、徐、兖、豫等州县。

赤眉军基本由农民组成,始终保持着农民起义军的鲜明特色。赤眉军成员几乎都不识字,命令由口头传播;组织壮大后,成员们不知道如何建立完备的组织,只是沿用汉朝乡官的名称,大小头目分别称为三老、从事、卒史等。赤眉起义军对普通百姓秋毫无犯,规定伤害百姓者重罚,杀死百姓者处死。因此,赤眉起义军得到了东方百姓的支持。

此外,河北一带有以铜马军为首的大小数十支起义队伍。王莽的新朝政权在农民起义的浪潮中过早地进入了风烛残年。

南阳郡舂陵乡(今湖南宁远北)的两个兄弟——刘縯和刘秀,不自觉地被卷入了绿林赤眉起义的大潮之中。

刘縯和弟弟刘秀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出自汉景帝的儿子长沙王刘发一系。 他们的父亲刘钦只做了小小的县令,家道已经败落了。刘钦很早就死了,汉家的天下又被王莽给篡夺了,刘縯刘秀兄弟俩失去了贵族身份。尽管刘家的境况大不如以前,但家境还相对富裕,可以支撑兄弟两人游学、交结豪侠和从事大宗商贸。

也许是与刘邦的血缘有点遥远,刘縯刘秀兄弟俩的性格与刘邦有着巨大差别。

刘邦是能够在鸿门宴上低三下四,在背后大搞流氓手段,阴柔和刚健并存的主儿。刘縯性格极其外向,锋芒毕露,史书说他“性刚毅,慷慨有大节。自王莽篡汉,常愤愤,怀复社稷之虑,不事家人居业,倾身破产,交结天下雄俊”。刘縯毫不隐藏自己对王莽篡夺天下、废除汉朝宗室的不满。当时官府不许刘姓子弟做官,满怀政治理想的刘縯无处施展拳脚,心里怨恨,常常结交天下豪侠。给刘縯扣一顶“图谋不轨”的帽子,应该不算是冤枉他。

刘秀虽然与刘縯是同胞兄弟,但性格迥异。刘秀九岁的时候,父亲刘钦就死了,由叔父刘良把他抚养成人。刘秀打小就养成了内向的性格。他年少时曾去长安求学,学习《尚书》。刘秀的学习成绩很一般,《后汉书》记载他对学业只是“略通大义”而已。刘秀没学到什么,就回老家种地了。哥哥刘縯志向宏伟、好侠养士,常常取笑弟弟整天乐呵呵地抱着锄头,没出息。每逢此时,刘秀就憨厚地傻笑,作为回应。兄弟俩的老祖宗刘邦有的时候也显得“很傻很天真”,实际上刘邦是在装傻,在韬光养晦,而刘秀的确是缺条筋,是“真傻”。

刘縯在家里蓄养了许多宾客。宾客的待遇很有限,有的人就“业余”从事打家劫舍的活动,也不排除其中有人参加“反政府活动”。官府知道了情况,自然要来刁难刘家。官吏们常来找刘縯两人敲竹杠。刘秀怕了,干脆跑到新野躲起来。刘縯则秘密召集他的豪杰朋友们商量说:“王莽暴虐,百姓分崩。今枯旱连年,兵革并起。此亦天亡之时,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也。”平时,刘縯和刘秀相处,常自比汉高祖刘邦,志向不小,并且将刘秀看成是刘邦那几个整天在地里劳作的兄弟。现在刘縯公开提出了恢复汉室的造反计划,得到了豪杰和宾客的响应。大家四处联络,准备起义。

刘秀那边也没闲着。他逃难到新野后,听说附近的大都市宛(今河南南阳)的谷价高,觉得这是个赚钱的好机会,又跑到宛联系买家想倒卖自己在老家种的谷物。宛城也有豪强李通等人在准备造反,正缺少一个前汉朝的宗室作为号召。现在刘秀自己送上门来,李通等人赶紧以图谶游说刘秀:“刘氏复起,李氏为辅。”刘秀知道哥哥刘縯也在筹划举事,加上内心深处也躁动不安,于是决定造反。

结果,刘縯在舂陵,刘秀与李通等在宛城,邓晨在新野同时起义。其中刘縯在舂陵召集刘家子弟宾客七八千人,声势最为浩大。刘縯自称天都部,自比擎天之柱。刘縯刘秀等人的起义军被称为“舂陵兵”。

刘縯、刘秀等人在严格意义上不能算是农民。他们参与农民起义大潮与绿林、赤眉起义有着本质的不同。他们不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谋取政治发展。

刘縯起义后,由于才能出众,表现活跃,很快成为荆州造反者的中坚人物。他意识到任何一支起义军都难以与新朝的政府军单独对抗,大家需要联合起来。刘縯率领舂陵兵主动投靠绿林军系统,与新市兵、平林兵和下江兵等部联合行动,算是正式“混入了农民起义军队伍”。刘縯还利用人们残存的对西汉王朝的美好记忆,到处灌输恢复汉朝的思想理念,也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各部起义军加上绿林军连续打败新朝的政府军,斩将杀敌,占领了荆州大部,大军进围荆州北部、中原南部重镇宛城。

随着事业的发展,绿林军内部矛盾开始显现。首先是队伍内部派系林立,缺乏统一的指挥。其次就是刘縯风头太盛,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给其他首领造成很大压力。而一些贵族、官吏出身的起义者在取得部分胜利后开始想着封官授爵的问题了。有些人就提出要推举一位天子,建立新的王朝,这个提议得到了多数人的响应。

那么推举谁当皇帝呢?西汉王朝灭亡仅十多年,人们对西汉和刘姓宗室普遍存有好感。正统观念迫使起义者首先认为新皇帝要从刘姓宗室中寻找,才能上顺天意,下合人心。但是参加绿林起义军的刘姓宗室很多,到底推举谁呢?舂陵兵系统想推举刘縯,刘縯也颇有自立为帝的意思。但是新市兵和平林兵派系的将领本来就担心刘縯势力过大,嫉妒刘縯的声望,抢先推出了一个破落宗室刘玄做皇帝。刘玄算起来是刘縯和刘秀的族兄,混得很不好,当时在平林人陈牧手下当一个属官。这样一个看起来很弱的人选得到了多数绿林军将领的支持。因为在他们看来,刘玄没有实力、没有根基,是做一个“虚君”的好材料。推举刘玄可以保持并扩大自己的利益。刘縯见自己处于少数派地位,只好提出拥戴皇帝、建立王朝时候过早。一来赤眉军的势力还很大,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二来是枪打出头鸟,绿林军拥立了皇帝,很容易成为王莽政权的头号打击对象。因此,刘縯建议等推翻新朝、收服赤眉军以后再立皇帝。(最主要的原因,刘縯没有说也不能说,那就是他自己觊觎皇帝宝座。)刘縯的意见遭到了多数派的反对。刘縯顾全大局,不得不同意拥戴刘玄为帝。

公元23年,绿林军各派系正式拥戴刘玄称帝,恢复汉朝国号,年号“更始”。刘玄建立的政权被称为“更始政权”,刘玄被称为更始帝。刘玄封刘良为国三老,王匡为定国上公,王凤为成国上公,朱鲔为大司马,刘縯为大司徒,陈牧为大司空。其余诸将都列位九卿将军。没有上佳表现的刘秀也被任命为太常、偏将军。更始政权建立后,汉军主力加紧围攻重镇宛城。为了阻断新朝南下增援的军队,更始政权派王凤、王常和刘秀等人带领部分兵力迅速攻下昆阳(今河南叶县)、定陵、郾县等地,掩护在宛城作战的主力部队。

局势对新成立的更始政权非常有利。

刘秀的蜕变

王莽果然将更始政权当成了心腹大患,决心拿老本和更始政权决一死战。

在得到宛城受围的消息后,王莽严令大司空王邑、大司徒王寻从各地调兵四十二万,又驱赶虎、豹、犀、象等野兽助威,组成“百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南下增援宛城。王莽的大军文臣武将云集,队列蔓延上百里,辎重车辆从新朝控制的各个州县出发,好不威武。王邑、王寻等又会合了在颖川的严尤、陈茂各军,力量更加强大。

起义军知道王莽兴师动众来报仇后,派刘秀带领几千人马前进到阳关(今河南禹县西北)去见识一下所谓的“百万大军”。如果可能的话,顺便狙击援军南下。刘秀一看到王邑、王寻的大军,就觉得用自己的几千人去狙击,无异于自取灭亡,急忙率军撤回昆阳。新朝军队进逼昆阳。昆阳城内,王凤、王常和刘秀等人的部队总共不过万余人,与敌军实力差距悬殊。汉军内部人心惶惶,有人提出应该放弃昆阳,迅速后撤。

这时候,刘秀干农活培养出来的细致、稳重的性格发挥了作用。他反对弃城而逃,劝阻大家说:“现在是生死关头,我们必须坚守昆阳。虽然我军缺兵少粮,但只要齐心协力还有一线生机;如果放弃昆阳,我们非但不一定能逃脱追兵的围剿,而且包围宛城的主力部队会腹背受敌,导致全军覆没。”最后大家被刘秀说服,商定由王凤、王常留守城池;刘秀等十三人乘敌军立足未稳,连夜纵马杀出重围渡过昆水(今河南叶县辉河),前往郾城、定陵调集援兵。

在包围昆阳的新朝军营中,严尤认为昆阳城池小而坚固,而汉军主力驻扎在宛城,应该舍弃没有战略意义又难以攻克的昆阳,直接进攻宛城。只要打败宛城的汉军主力,昆阳也就不攻自破了。严尤的正确意见没有得到主将王寻的认可。王寻自恃优势,认为百万大军攻破昆阳易如反掌,如果连昆阳小城都攻不下,就难以向朝廷交待。新朝的百万大军扎了上百座营寨,把昆阳城围得像卷心菜一样。昆阳城外旗帜蔽日,尘埃连天,冲杀嘶叫之声响彻云霄,百里之外的人都能听到。昆阳守军在城内百姓的支持下,顽强抵抗,前仆后继,打退了新朝政府军一波又一波的进攻。官军也花了大力气。他们制造了巨大的云车,无数的冲车,还挖了地道,想方设法地攻城。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昆阳城内下着阵阵“箭雨”,城内军民行走的时候都需要背着大门板防身。但就是如此艰难,昆阳城也岿然不动。严尤再次建议放松对昆阳的围困,松开一个口子,让守军看到希望,引诱守军突围,以便占领昆阳。王邑、王寻再次否定了严尤正确的建议,用最原始的方法加紧攻城。

突围后的刘秀在郾城、定陵等地也遇到了困难。外线的汉军听说昆阳几乎被围成了一座“死城”,哪个还愿意冒大险驰援昆阳。开始的时候刘秀根本招揽不到援军。他分析认为外线各个将领更看重现有的财富和地位而不是革命理想。于是刘秀耐心地告诉大家只有积极进攻,才有可能获取更多的财富和更高的地位;如果消极防御,等新朝的百万大军移师来进攻的时候,大家的性命堪忧,更谈不上财富地位了。刘秀反复解释,最终召集了一万多人马,奔赴昆阳前线而去。

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的表现让所有人都不得不对他刮目相看。

人们很容易错误地以为那些小心谨慎、做事稳重的人能力一般。刘秀就是这样的人,甚至还表现得有些懦弱。但稳重谨慎与能力低下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他们只是为人低调而已,很可能才华横溢,或者厚积勃发,等待一鸣惊人的机会。他们缺乏的是一个机遇。刘秀就在昆阳这座小城等来了历史赐予他的机遇。

刘秀知道昆阳守军望眼欲穿,等待着援军的到来。他挑选了一千多名精锐的步骑兵作为先锋,主动向新朝军队发动冲击。此举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刘秀着实是勇气可嘉。王寻见刘秀只有一千人,轻蔑地指派了数千人迎敌。两军交战,汉军奋勇无比,以一当十,一举歼灭敌军上千人。首战告捷,昆阳守军和援军都士气大振。得胜后,刘秀又伪造了汉军主力已经攻占宛城的“捷报”并且把它射入城中,进一步鼓舞了昆阳军民守城的士气,同时又故意将部分“捷报”射入敌军的军营。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新朝大军本来就因为被阻碍在小小的昆阳城下,失去了锐气,现在被假情报迷惑,士气更加沮丧,无心恋战了。而刘秀等汉军援军全部到达后,又挑选了三千精锐渡过昆水,列阵向新朝大军挑战。王邑、王寻等人再次盲目轻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