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解放广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12900600000005

第5章 1948年秋的形势和双方的战略方针(5)

要用多长时间才能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这是****中央和******十分关注的一个战略问题。早在1946年11月下旬,******同刘少奇、******谈话时指出:经过半年到1年时间消灭国民党军70到80个旅,停止其进攻,人民解放军开始反攻,那时就可以打出去。首先是安徽、河南、湖北、甘肃,然后就可以再向长江以南。约在3年到5年的时候,最坏就是打15年。1947年7月下旬,****中央在陕北靖边小河村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在分析解放战争形势时,又提出用5年时间打败******的设想。他说:这个计划根据过去一年的战绩是有可能实现的。现在我们有野战军90万,地方军60万,如果把野战军发展到150万,就足够解决问题。同时又指出,我们说对******的斗争计划用5年来解决,但不对外宣布,还是准备长期作战,5年到10年甚至15年。

1948年3月,******为****中央起草的《关于情况的通报》中更加明确指出:“我们的方针是稳扎稳打,不求速效,只求平均每个月消灭国民党正规军八个旅左右,每年消灭敌军约一百个旅左右”,“五年左右消灭国民党全军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在这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关于军事问题的专题发言,刘少奇、朱德、任弼时、******等发言和插话,都认为******提出5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是有科学根据的。

******分析指出:解放战争开始时国民党军总兵力共430万人,经过第1年战争损失补充后(第1年只补充100万人,而损失及逃亡等共约150万人)为373万人,计减员57万人(其中正规军减员48万人)。在第2年中,国民党军被歼152万人,抓兵补充约144万人,减员约8万人;又由于恢复了3团制及提升非正规军扩充番号(原248个旅扩至285个旅)和后方机关人员转入正规军等,所以战争第2年末总兵力仍维持在365万人,但两年战争国民党军共减员65万人。根据以上两年战争情况来估计今后3年战争发展,第3年以国民党军损失152万人、补充100万人计算,约可减至312万人左右,第4年可再减至约260万人左右。推测第5年人民解放军歼灭国民党军兵力仍为152万人,而国民党军补充人数递减为80万人,则战争第5年时国民党军实将再减至约188万人左右。如除去其中约近100万的机关人员,实际战斗部队亦不过近90万。如到这种程度,国民党军就算崩溃了。

因为90万人只能守江南江北武汉、徐州、南京、上海、杭州、南昌、重庆、成都、昆明、广州等若干城市及退据边疆一带地区。人民解放军方面,现有兵力280万人,今后3年准备收容俘虏170万参军(以占俘虏全数的60%计算),动员200万农民参军,除去消耗,总兵力可能接近500万人。那时力量壮大、火力增强,占绝对优势,攻一城即得一城。根据头两年战争的发展,人民解放军在今后3年打垮国民党军是完全有把握的。

刘少奇发言指出:过去两年是敌强我弱、敌优我劣。现在虽然在军队数目上,我们还比较少,但把各方面的优势总算起来,特别是解放军士气旺盛,是国民党军万万比不上的。总算起来,现在已是大体平,并过渡到超过它。国民党军现已处于被动。人民解放军已取得主动了。另一方面,国民党军也学乖了,仗更难打了,可能第3年更困难了。战争初期,我们估计大、中、小三个前途,结果按照我们的理想越打越大了。因此,我们提出打倒国民党,统一全中国。以前这是宣传口号,现在是摆在议事日程上来计划了。这个计划是有条件保证胜利的。自然,还有些困难,要重视这些困难,防止骄傲。我们在战争中,带有带决战性的攻坚和大的会战这两个关没有过。过了这两关,问题就解决了。

朱德发言指出:两年来我们的部队大有进步,战斗力大大提高了,但不能满足于现状。要经常整训,要不断提高部队的技术装备,加强人员和物资的补充,搞好军工生产,统一兵站运输,统一医疗卫生工作,使部队能连续作战。将来攻城打援的大会战最可能在徐州进行。

任弼时发言指出:两年来人民解放战争的成绩,更加坚定了胜利的信心。如不犯大错,则5年左右胜利大概无问题。所谓不犯大错,意即******提出军队向前进及生产长一寸,如向后退和落一寸,则大成问题。

******发言指出:前两年打胜仗,第3年是关键。困难确实有,真正带决战性的攻坚这一关还没有过。但困难可以在胜利中解决,军事胜利是决定性环节。可以在党内、在人民面前,宣布******的估计和计划,以兴奋、鼓舞人民群众。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战争第3年是争取5年胜利中的关键一年。今后局势的发展有两种可能:如果战争第3、第4年我们给国民党军的打击很严重,加上国民党******政治经济危机的发展,则国民党******的统治可能垮得早些,胜利会来得更快;另一种可能即美国出兵,则战争也可能延长。我们既不要因为胜利太快而准备不足,也不要因为胜利稍慢而没有耐心。

C.会议通过中央军委制定的“人民解放军战争第三年军事计划”

争取5年左右根本上打倒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军事胜利是决定性的环节。在中央军委副主席、代理总参谋长******的主持下,中央军委制定了人民解放军《战争第三年军事计划》并提交****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通过。人民解放军《战争第三年军事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作战和建军2大部分。

(一)关于作战计划

****中央军委确定,人民解放军战争第3年的作战指导方针是继续发展外线进攻,把战争深入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并准备打若干次、每次消灭国民党军两三个兵团的带决战性的大会战,坚决以武力消灭国民党反动派,争取5年胜利。中央军委强调:人民解放军全军必须“循着毛主席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使战争负担主要取之于敌的战略方针,求其实现。”战争第3年人民解放军仍将全部在长江以北和华北、东北作战,全国的重心在中原战场,北线的重心在北宁路一线。

****中央军委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确定歼灭国民党正规军500个旅的作战任务,计划人民解放军战争第3年歼灭国民党正规军¨5个旅(师)左右。其中,华东野战军歼灭40个旅(师),攻占济南和苏北、豫东、皖北地区的若干大中小城市;中原野战军歼灭14个旅(师),攻占鄂、豫、皖三省若干城市;西北野战军歼灭12个旅(师),钳制胡宗南集团,使之不能实行战略机动;华北第1兵团歼灭14个旅(师),攻占太原;东北野战军和华北第2、第3兵团,共计歼灭35个旅(师),攻占北宁、平绥、平承、平保各线除北平、天津、沈阳三点之外的一切城市。

《作战计划》指出:“南北两线我军,在第三年内如能在现有地区周围及内线,歼敌100个旅以上,纵使敌人将其第二线兵力(44万人,其中正规军34个旅)之在江南的26个旅调出一部增援中原,或编组新的部队,亦将不能挽救其颓势,而我军则可开辟第四年南进发展的宽广道路,打通东北与华北,并发展西北、中原,因而也就利于提高生产长一寸,并打开建立全国性的联合政府的局面。”

(二)关于建军计划

****中央军委根据中央政治局会议确立建军500万和战争第3年作战任务的实际需要,确定人民解放军建设的原则是:“充实野战部队,增建特种兵部队,整顿地方部队,精简后方机关”。

第一,充实野战部队。人民解放军现有5个大军区,4个野战军,9个兵团,51个步兵纵队,168个师(旅),特种部队64个团,地方部队250个团。今后3年发展到20个野战兵团,70个步兵纵队,210个步兵师(旅),95个炮兵团,30个骑兵团,47个工兵团,地方部队500个团。其中野战部队约317万人,地方部队及机关学校约183万人。充实部队的兵源主要依靠俘虏兵的争取,部分地从新区动员补充。老区半老区,在战争第3年一般停止扩兵,特殊的须经****中央军委批准方得在指定地区扩兵。

第二,增建特种兵部队。主要是建立炮兵,首先是建立各纵队的炮兵团、营;其次视条件许可,逐渐建立各纵队的工兵营、连,野战军的战车、重炮团等。人民解放军现有34个炮兵团,装备有山炮、野炮、榴弹、重型迫击炮共1100余门。预计在今后3年内发展为95个炮兵团,3000余门重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