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解放广州(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12900600000043

第43章 将红旗插上羊城(6)

其他两路我军进展同样顺利。中路军于19日解放了新兴,20日在新兴东南地区歼敌63军一部,俘敌1000余人,同日,左路军进抵鹤山县。20日晚,我军用报话机截听到敌21兵团司令官刘安琪的通话,得知该部敌军因道路狭窄,行走缓慢,目前还拥挤在开平、恩平地区,正在向阳江运动中。这样,逃敌与我中路、左路部队已趋于平行态势。尽管距离不算太远,但要构成合围,全歼该敌,我军必须再提高行军速度,超前拦阻敌人。于是,陈赓、李成芳当即命令各路军排除一切困难,务必尽力追上敌人。

21日,陈赓又严令进到新兴以南天堂圩、湾边圩地区的右路军,应不顾一切地勇猛直追,直出阳春、阳江,对逃敌形成包围,协同中路、左路军围歼逃敌。当晚,中路军、左路军分别进至恩平东北的圣堂圩和开平,均已接触敌后尾部队。据我军记者当天所见:“残匪经我昼夜穷追,溃不成军。据俘虏供称:匪军主官大多已先行溜走,军官控制不住士兵,部属找不到主官。而残匪各部之间,亦有争相夺路、吵骂殴打以至相互开枪者。恩平至阳江公路上逃匪抛弃的大车很多,沿途丢弃的军用辎重衣被财物随处可见。成群结队的散兵往屋角里、树丛里钻。从腰古到阳春的公路沿线,每一村庄周围都有破烂不堪的军装,撕得一片片的文件信函,崭新的美造子弹。”

22日,根据各路军报告的情况,陈赓再次命令各部队,务必将逃敌聚歼于阳江地区。严令右路军于22日进占阳春后,要不停顿地连续猛追,取捷径直出程村圩,切断阳江到电白的公路,实施超前拦阻,坚决堵击西逃之敌,并强调指出这一步对全歼逃敌至关重要。命令中、左路军迅猛前进,协同右路军围歼逃敌。还规定各师与各团之间的电台应加强联系,兵团与各师团可以直接通过电台用暗语对话联系。事实证明,陈赓的这一部署是非常高明的。向守志同志后来评价说:兵团首长的这道命令非常及时,“因为追击途中,要提高速度,尽快缩短与逃跑之敌距离,各级首长必须积极主动,充分利用一切手段,尽快查明敌人并通报给部队,调整部署,抢占要点,断敌退路,才能达到全歼敌人的目的”。

遵照陈赓的命令,各路追击部队发扬敢于以少胜多和顽强机智的独立作战精神,不为小股敌人所迷惑,紧紧抓住敌主力穷追不舍。至22日晚,中路军、左路军先头部队分别在恩平、圣堂圩、新昌地区,咬住了敌人后尾,歼灭第39军、第50军各一部。右路军则以日行75公里的速度强行军向敌右翼迂回,当日解放阳春后,立即乘船顺漠阳江向阳江急进。

23日晚,右路军乘船前进的第120、125两团进至阳江西北30里处的双捷圩,从俘虏口中得知敌21兵团等部已逃至阳江、白沙圩地区,次日准备沿阳江到电白的公路西逃。事不宜迟!两团指战员立即弃船上岸,兵分两路,沿白沙圩、程村圩公路前进。拂晓前,125团进至白沙圩以西约20里处,该团3营正准备占领公路边的50高地时,首先与敌遭遇,我先头8连先敌占领了50高地,与敌展开激烈战斗。敌人连续向我军进攻,均被3营打退。团首长见敌人一片混乱,下令1、2营和加强给该团的第119团3营从3营两侧加入战斗。该团向白沙圩方向推进了七八里后,在新碑、新村、大茶山、乐竹园、佛子岗一线公路两侧,占领阵地,组织防御。

第120团也于拂晓前进至程村圩西北之瓦窑头,恰好与敌后方医院的6辆汽车相遇,当即为该团2营全部俘获,随即又在程村圩附近俘敌600余人。24日中午,120团两个主力营奉命向东南方向的旱禾庙进攻,控制与公路平行的东西大路,阻敌从大路西逃。该团在向旱禾庙进击中,在龙方岭和大岭,与西逃之敌39军残部连续遭遇,歼敌1000余名,黄昏前控制了旱禾庙。至此,右路军已将敌向雷州半岛逃跑的两条主要道路全部切断,完成了陈赓司令员22日交给的任务。与此同时,中路军进抵合山圩,左路军进抵那扶圩西南,第38师已进至阳春以北。我军就像一把把张开口的大钳子,向阳江地区的国民党军直扑过去。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敌第21兵团司令官刘安琪对我军的围歼计划竟浑然不觉,仍然以为包围他们的是些“游击队”而已。因此,他一面要求余汉谋派军舰到海陵岛,按应他们从海上撤退,一而命令第50军首先向阳江以西方向突围,开辟西逃道路。从24日拂晓起,第50军集中了3个师,倾其全力向我125团的阻击阵地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在占绝对优势的敌人面前,125团指战员毫不畏惧,英勇抗击,一天之内毙敌数百,俘敌700多人,牢牢地坚守住了阵地。黄昏后,李成芳军长通今嘉奖第125团:“你们今日打得很好。望动员全体指战员,再接再厉,为全歼刘安琪兵团而努力,以尽全功。”

直到这时,刘安琪才发觉已被陈赓指挥的大军团团围住,顿时慌成一团。24日午夜,敌人开始焚毁辎重车辆,丢弃各种物资,准备向白沙圩以南的廉村、平冈圩逃窜。他们哪里知道,这时,我中路军已经进占阳江,左路军占领了海边的北津港,第38师进至阳春以南,一举封闭了敌人南逃或西撤的所有通道。

得知我军的包围圈业已合拢,陈赓等人于24日晚再次调整了围歼敌人的部署:以第41、第43、第44师及第40师第118团为东集团,从东南、东北方向进攻;以第40、第42师为西集团,从西及西北方向进攻,两集团在同一时间实施向心合击。同时要求各部大力开展政治攻势,瓦解敌军。19时,陈赓、郭天民向军委、叶剑英、方方、林彪、邓子恢报告:“自占领广州后,我四兵团经过十昼夜的急行军,忍受最大的疲劳与饥饿(无粮食),终于将由穗西南退出之敌赶上,我四十师已超过敌先头(阳江以西)。现敌五十军一○七师、二七○师,六十二军之六七师、一五一师,三十九军之一四七师,七十军两个团,二十三军军部及两个师直,三十二军一部均被我阻击于恩平、阳江海滨地区。今晚各路共两个师均可到齐,形成合围,明日开始聚歼。”

10月25日上午,敌人集中兵力由白沙圩向西突围,两阳追歼战到了最后的时刻。国民党军逃命心切,向我军西集团坚守的阵地一连发动了八次进攻,但均被我军击溃。下午,国民党军眼看向西突围无望,便转头向南,企图在九羌埠乘船逃跑。我东、西集团迅速出击,一面攻取海岸要点,一面以强大火力封锁九羌埠港口,击沉敌船数十艘,国民党军被击毙和溺死者约万人,只有刘安琪率少数人乘军舰逃走。

入夜,我军后续部队源源赶到,将所有敌人合围于平冈圩以北直径不到7.5公里的狭长地区内。在极度的惊恐和绝望中,被围的国民党军度过了难熬的一夜,第50军山炮营副官张俊贤被俘后供称:“二十五日军部退到平冈圩,午后解放军的炮火逼近了,兵团司令官刘安琪看事不好,带了一小部分亲信仓皇乘船逃跑啦!晚上七八点钟,军长胡家骥也悄悄地溜掉。队伍没人管,混乱成一团糟,师和团的电话、电报都联络不上,部队拥到稻田里都不走啦。

乱指挥开了,有的说到九羌去,想从那里坐船再逃,哪知解放军早把九羌控制了。跑吧,没有船,打吧,没人打,大家都拿不定主意,只好等着当俘虏吧!”

10月26日凌晨,我军向敌人发起总攻。十多支突击队交互插入平冈圩敌人的心脏地带,将其割裂成无数的小块,残敌好像热锅上的蚂蚁,到处奔跑呼喊,混乱不堪,成千成百地被我军活捉。

战至中午12时,被围之敌全部就歼。陈赓、郭天民当即兴奋地电告军委、林彪、邓子恢、叶剑英、方方:“我十四军全部,十五军之四四师、四三师,十三军之三八师,将由广州南逃窜之敌主力截击于阳江地区,经连日激战,已将该敌歼灭于阳江西南平风圩、白沙圩地区,战斗已大体结束,现正全力搜捕俘虏,打扫战场中,战果中报”。

在合围地区的外线,第15、第13军和第14军各一部,对溃逃之敌进行了追击。27日,第13军第39师占领云浮,29日续占罗定,并追歼西逃敌之23军213师637团全部,俘千余人。两阳追歼战至此胜利结束。

两阳追歼战,是人民解放军追歼作战史上的一个光辉范例。

当时,4兵团各军从江西南部出发,已经连续进行了半个月的作战,强行军1000多公里,部队相当疲劳,按常规军事理论来讲,这样的部队不可能再担负重大的作战任务。但是当传达了毛主席的乘胜直追的指示以后,全体指战员又以顽强的毅力,继续以一天150华里以上的行程,进行了5天的大追击,最终在广东南海边上的阳江、阳春地区追上了逃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惊人的奇迹。

四野司令部战后总结就此写道:“广东敌人在我战役未发起前,即已准备逃跑,故在战役一开始各处之敌均闻风而逃,使我奔袭部队到处扑空,但在我跟踪追击下,特别是在广州敌人西逃后我连续十余昼夜之追击,坚持追下去,如先头一日夜即追一百六十里,终于在海边追上了逃敌。由此经验证明,对追击逃跑之敌,只要能正确了解与掌握敌人情况,再接再厉跟踪追击,必然能胜利完成追歼逃敌任务。此次能追歼逃敌,我四兵团追击部队的忍劳忍饥连续的追击,是这次胜利的决定关键!”

时隔40年后,已是南京军区司令员的向守志上将在《忆两阳战役》一文中谈到:“综观追击战的情况表明,部队要高速度地猛追,迅速全歼逃敌,必须不间断地进行政治动员和加强行军组织,使部队保持高昂的情绪和树立坚忍不拔的顽强意志,不怕疲劳,连续战斗;同时还要想办法尽可能搜集和利用交通工具,这样既可以争取时间,及早追上逃敌,又可以使部队得到短暂的休息,以逸待劳,保护部队的战斗力。这条经验,对于指导我们夺取未来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有很大意义。”

两阳追歼战我军共歼灭国民党军4万余人,其中生俘3万余人,消灭了余汉谋集团主力。10月27日林彪、邓子恢向第4兵团全体指战员发出贺电“庆祝你们在两阳全部歼灭由广州向西南逃窜之敌主力的伟大胜利,这一胜利对于解放琼崖和解放广西均有重大意义,对于你们坚决执行毛主席指示的精神,连续十昼夜穷追猛打精神,特予表扬”,至11月4日,第4兵团第13军乘胜追击,又连续解放信宜,茂名(今高州)、化州,廉江等县,封闭了白崇禧集团经雷州半岛向海南岛撤退的道路。

两阳追歼战的胜利为广东战役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广东战役从10月2日开始到11月4日结束,历时34天,解放了除钦州、合浦(今属广西)地区及港江以外的广东大陆。我军共歼灭国民党军5,8052万名,其中毙伤(包括附海溺死者在内)1,1677万名,俘虏3,5655万名,投诚者9992名,起义者728名。受降及俘虏敌将级军官17名,缴获各种炮328门,重机枪318挺,轻机枪1812挺,其他各式枪支20000余支,各种子弹10多万发,汽车142辆骡马247匹,以及大量军用物资,解放城市39座。在广东战役中,我军伤亡1700余人。

广东战役的胜利,是在广东人民的大力支援下取得的。在华南分局的直接领导下粤桂湘地区、粤赣湘边区、粤中地区的人民群众踊跃支前,出动大量民工随军作战,供应了充足的粮草、菜物等,为保障战役的进行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军所到之处,受到人民群众热情的欢迎。两阳歼击战中,我军记者记下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十月二十日某部追歼南逃的刘安琪匪军到了鹤山县城,已离匪军后尾不过百十里,当夜继续向前进,事先听说要过三路水,天阴漆黑又刮着大风,大家心里都发愁:‘过河不晓得要耽误多少路?’但部队走到城南的谷禾镇,看见满街灯火,山村还有一排路灯摆有半里路,凡是下城、转弯的地方都有煤油灯。

原来的大桥被破坏,旁边有一条弯曲小路通过一人深的草地,深一步浅一步,如果没有这些灯,不知要摔多少跤。走到河边,见有个五十来岁的老太太,两手捧着个香油灯,她一边用手挡着风一边就地和战士们说着话,她的话语感动了所有的战士。以后部队到仓华里又遇到一条河,在那难走的窄小的桥头。又有一个青年人提着灯,不顾初冬的水寒站在河水里照亮了小桥。战士们个个感动地说:就是腿走了肿了,脚走崩了,也要把敌人追上!有的说:我一辈子也忘不了老妈妈,忘不了水里打着颤抖的掌灯人。小通讯员易和平惊奇地告诉指导员:“我在国民党军队里走路也不少。可是没有见过一回这样的事,这是第一回,我现在可彻底明白了解放军和人民的关系啦!”

广东战役是中南解放战争史上极其重要的篇章,正如陈赓司令员指出的那样:“广东作战,以勇猛的进击、追击开始,以大围歼告终,是我们协同兄弟部队执行毛主席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作战计划的第一个胜利。在作战中,指战员接受了毛主席乘胜追击指示的鼓舞,因而能够克服一切困难,顽强地进行了连续二十六天的作战,终于歼敌余汉谋集团的主力。这个胜利,不仅摧毁了国民党匪帮残酷压榨华南人民借以苟延残喘的海滨巢穴,关死了美帝国主义从海上援助国民党残匪的一条通路,歼灭了余汉谋集团主力,而且完成了对白崇禧集团东南面的包围,对于解放海南岛和解放广西都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