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州“八坊”回族民居
已故马效融先生在《民国时期八坊人的衣食住行》一文中,对民国时期河州回族人聚居的“八坊民居”做了较为翔实细致的描述。那时的“八坊”民居有瓦房、土棚两种,条件好的人家盖的是瓦房,用板瓦、简瓦压两侧的“边三沟”,式样有“一挑檐”和“两溜水”(有脊,又叫磨房厅),“卷棚”则用阴阳瓦,顶部是圆的,向前后伸展。木架多为五架檩,前檐放飞椽,梁头雕“鹁鸽头”。大户人家很讲究正门,多用青砖瓦、仿古典木牌坊砌门头。门两侧垂头上常饰以砖雕花卉,显得极其华丽而富贵。大门多开在东南或西南角,门扇大多用木质,油漆漆成黑或赭色,上钉铜门环。进门正面则是一面立式影壁,多用砖砌成,雕有山水字画。大门、里门、房眉、垂头等处施以深浅浮雕、镂空木雕,组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种照壁恰似院中屏风,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曲径通幽之妙。
上房的上席挨墙摆放着秦桌,前面放有一件大的八仙桌,桌子两旁有太师椅。
墙上多挂有“克尔白图”、阿文字画或汉文中堂、对联等。秦桌上摆有《古兰经》、大香炉,两侧摆着古玩。上房两厢多摆有油漆板柜,上放有茶具等。另外,靠炕沿摆放有茶几、“马褥”(方凳子)或宽条凳,室内陈设与房屋建筑相互陪衬,浑然一体,达到了有机的整体组合效果。
八坊民居多以四面合围、对称封闭式的小型四合院为特征。这种四合院有大有小,依据主人家的经济实力而定,而且大都讲究中国传统的建房方位——坐北朝南,修有三间堂屋(上房、正房),两侧各修有耳房,院子的东西两侧再分别建有厢房三间,实际上是一明两暗,中为阳,两旁为阴,也有修南房的。在房屋建筑中讲究对称、均衡格局。一般百姓居民多居住小独院,有四合、三合、二合式的,只有少数富裕人家还建有偏院、车马院或一进数院式的,犹如一幅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在人们眼中渐次展开,置身其中,细细欣赏,方能领略其中清雅韵致。
2.依山而建的东乡族民居
数百年前,哺育东乡族成长的锁南坝一带,曾经是松林茂密、泉水丁冬的绿色山区。后来由于自然变迁,这些地区成为沟壑纵横、草木荒芜的凄凉干旱之地,人称这里的地貌是:“山大沟深净弯弯,庄稼长在崖边边,出门净是烂枯圈(陷穴),缺吃缺水缺柴火。”还有人形容这里则是:“山高和尚头,沟深无水流,十年有九旱,十种九不收。”可想而知,在如此艰苦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东乡人的生存居住环境是何等的艰难!那一家一户、依山而建的土木结构民居或依山而凿的窑洞,一座座零零星星地分布在从沟底至山顶的山坡上,常常是看见不远处有人家村落,却要走很远很久的山路,爬许多崎岖坎坷的山道才能到达跟前,真如陕北民歌中所唱的一样:“咱们两人见面容易,拉话话难。”过去居住在干旱山顶的东乡族人家一年四季要用小毛驴驮水吃,平均往返一趟要走二三十里路。如今,多数地方通上了方便卫生的自来水,基本上改变了这里吃水难的状况。
在这样艰难的生存环境中,坚忍不拔的东乡族人选择了他们的居住方式:即独门独户的土木结构房屋,而且显得很敦实稳重、冬暖夏凉。院墙多为土坯垒外抹泥,院内大多只盖着一排平房,盖房用的椽子、柱子、大门等木质部分多以显示木质的天然本色为美,显得古朴而又自然,不喜欢用油漆粉饰,勤劳朴实的东乡人更注重房屋的坚固耐用和抗击风雨侵蚀的作用。屋内的陈设则根据家庭条件和个人爱好而定。由于地处高山寒冷地区,土炕是东乡族家家户户必不可缺的,且一年四季皆以烧热炕为主,再铺上一条亲戚朋友擀制的传统毛毡,从早到晚都是热乎乎的,让人有一种回归故乡的温馨感觉。
3.密集式的保安族民居
保安族聚居在积石山县大河家、刘集、柳沟一带,山川苍翠,山泉潺潺,土地肥沃,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风光。年年岁岁,庄稼丰收,瓜果飘香,人们安居乐业。保安族“宴席曲”中这样唱道:
东家住(者)的是三院房(呀);
两面的土房(者)当中的亭(呀),
核桃木的柱子(者)水清木的梁(呀),
房子扣(者)的是琉璃瓦(呀),
院子里栽的是紫荆树(呀),
转槽里拴(者)的白龙马,
小伙子干散(者)尕妮哈美,
婚礼的宴席叫人醉。
这首欢快的宴席曲,真实生动地概括出了保安族人居住的房屋结构及其清幽特点。保安族人多是整村整庄的密集式居住方式,虽说也是一家一院,但不像东乡族民居那样错落有致、相隔较远,而是呈现出村村相连、房房相接的集居性特点。他们的房屋多为土木结构,分出檐和挑檐、瓦房和平房两种。出檐房比挑檐房多一道檩柱,较为宽敞,正房坐北向南,一门两窗。房内也都有土炕,炕上铺有毛毡、毯子。与东乡族不同的是炕墙周围安装有围板,挂有炕围,看上去既美观又实用。保安人还喜欢在炕上安放炕柜和板箱。房内多贴有阿文对联和“克尔白”挂图。院内种植着果类蔬菜,景色幽雅,果子飘香。当您走进保安三庄,不少家庭还带有民族工艺品保安腰刀的生产作坊。
4.犹如城堡的撒拉族民居
循化有“三怪”:“山上不长草,墙上加墙墙不倒,房上能赛跑”。撒拉族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县境内,甘肃临夏的积石山县也有撒拉族居住,其民居基本与循化的相同。撒拉人一般聚族而居,住房大多为平顶房,一家一院、独门独户的正方形大院,称为“庄窠”。四周是高达三四米的围墙。受气候干燥、雨水稀少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土房全是清一色平顶,且很结实,上面同时站几十个人不成问题,所以有“房上能赛跑”之说。撒拉人修建的土房高度一般不超出围墙,由于四周高墙耸立,犹如一道道坚固的城墙。远远望去,每家每户都酷似一座座小小的城堡。每个“庄窠”都有堂屋、客房、灶房、圈房等组成,在这一个个的“小城堡”里,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撒拉族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