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帝国往事:国史经典选读(大学国学读本)
12678700000092

第92章 论正统

(清)王夫之

【导读】

本文选自《读通鉴论》卷末《叙论一》。

李自成部攻陷北京,崇祯帝自尽身亡。

吴三桂联合清军,在山海关击溃李自成部。

北方战火频仍,交通隔绝,崇祯帝的几位皇子在战乱中失踪。失去了无可非议的继承者,明朝南方的官员决定自亲近的藩王之中选立新君。因之而起的继承纷争,为复兴明朝的希望,蒙上了不祥的阴影。

明初建都南京,朱棣迁都北京后,继续以南京为留都。南京因此保留了六部、都察院等朝廷官署,在此任职的官员虽是虚衔,在地位上却与北京的同僚相同。北方沦陷后,南京成为新君登基的理想新都。福王朱由崧是明神宗的孙子,与崇祯帝同辈。在宗法秩序中,亲近崇祯帝的福王,似乎更有继统的权利。但是东林、复社系士人在江南影响深远, 他们曾经反对神宗立福王的父亲为太子,自然对福王世袭毫无好感。况且,他们对朱由崧的修为也极为厌恶、失望,认为他难当大任。相形之下,许多江南官员对潞王朱常淓更为钟情。但是朱常淓是神宗兄弟的后裔,且比崇祯帝高一辈,在宗法秩序上更为疏远。南方的官员、勋臣、宦官、将领都卷入了这次继承纷争。最后凤阳总督马士英联合军队将领,拥戴福王朱由崧登基,这就是后来的弘光帝。但是弘光帝继位前的纷争损害了朝廷的权威,加剧了官员之间的裂痕。军队对政治的影响日渐增加,立足未稳的朝廷政治更显动荡。直到弘光朝廷覆灭,对朝廷不利的政治传闻、密谋从未断绝。

弘光朝廷覆灭后,唐王朱聿键在文武官员以及郑鸿逵、郑芝龙等人的拥戴下,登基称帝,这就是后来的隆武帝。郑氏一族是往来中国东南、日本、南洋一带的海盗家族,在福建地区根基深厚,为隆武朝廷提供了立足之地。在此前后,清朝的剃发令在浙江激起了大规模的反抗,投身反抗运动的明朝下级官员、士绅认为必须拥立一位宗室, 以号令四方。在得知隆武朝廷的消息前,他们选定浙江境内的鲁王朱以海为摄政。朱以海摄政后,隆武朝廷派来使者,建议合并。合并的建议未曾得到鲁王及其臣僚的认同,两方为了争夺正统的地位,几乎兵戈相向,更遑论守望相救,结果被清军分别击破。朱聿键被难后, 朱以海在江南和东南沿海继续抵抗,后来迫于形势,依附郑氏,抑郁而终。

隆武帝被难后,明朝官员拥戴桂王朱由榔为帝。在亲近崇祯帝的宗室相继被清军俘杀后,朱由榔是明神宗仅存的子孙,在继位顺序上无可非议。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监国,后来称帝,史称永历帝。朱由榔监国后,一些被排挤在朝廷之外的官员拥戴隆武帝的弟弟在广州称帝,年号绍武。绍武朝廷不久之后就亡于清军的进攻,但它的分离活动却给明朝的残存势力带来灭顶之灾。绍武朝廷在其存在的短暂时间里,派出仅存的军队与永历朝廷争夺正统地位。结果清军乘虚而入,袭取了毫无守备的广州。广州的沦陷不仅使绍武朝廷覆灭,而且隔断了永历朝廷与东南明朝残余势力的联系。后来永历朝廷的将领李定国自西南北伐,郑成功自东南进军,都因为孤军深入而挫败。

对于矢志复兴明朝的抵抗者而言,失败之后的反思自然是沉痛的。使这种痛苦难以承受的是,要承认明朝复兴的希望是由于内讧而断绝。而内讧的渊源之一,则是士大夫对正统的热衷。明朝号称以理学开国, 对帝国政治的正统信仰自然毋庸置疑。甚至以反思理学著称的王阳明学派,也不曾怀疑帝国政治的神圣意义。明清易代之际天崩地裂的变局, 为许多人的反思提供了拨云见日的机会。王夫之反思历史的许多精辟见解,也是个中应有之义。

论之不及正统者[论之不及正统:王夫之《读通鉴论》未曾涉及古代史家一直重视的“正统”论,所以他在卷末作出解释],何也? 曰:正统之说,不知其所自昉也[昉:曙光初现,引申为开始]。自汉之亡,曹氏、司马氏乘之以窃天下,而为之名曰禅。于是为之说曰:“必有所承以为统,而后可以为天子。” 义不相授受,而强相缀系以掩篡夺之迹[掩:掩盖,遮蔽。掩篡夺之迹:掩盖篡权夺位的行为];抑假邹衍五德之邪说与刘歆历家之绪论[邹衍:战国时期齐国人,提出五德转移说,认为朝代更替依五行相克顺序循环。刘歆:西汉人。古文经学家,总群书而辑为《七略》。曾为王莽篡汉作理论上的构建],文其诐辞[诐:偏颇,邪僻。诐辞:歪理邪说];要岂事理之实然哉?

统之为言,合而并之之谓也,因而续之之谓也。而天下之不合与不续也多矣!盖尝上推数千年中国之治乱以迄于今,凡三变矣。当其未变,固不知后之变也奚若,虽圣人弗能知也。商、周以上,有不可考者。而据三代以言之,其时万国各有其君,而天子特为之长,王畿之外,刑赏不听命,赋税不上供, 天下虽合而固未合也。王者以义正名而合之。此一变也。而汤之代夏,武之代殷,未尝一日无共主焉。及乎春秋之世,齐、晋、秦、楚各据所属之从诸侯以分裂天下;至战国而强秦、六国交相为从衡,赧王朝秦,而天下并无共主之号,岂复有所谓统哉?此一合一离之始也。汉亡,而蜀汉、魏、吴三分;晋东渡,而十六国与拓拔、高氏、宇文裂土以自帝[拓拔、高氏、宇文:分别是北魏、北齐、北周三国开国君主的姓氏。];唐亡,而汴、晋、江南、吴越、蜀、粤、楚、闽、荆南、河东各帝制以自崇。士其土,民其民,或迹示臣属而终不相维系也,无所统也。六国离,而秦苟合以及汉;三国离,而晋乍合之;非固合也。五胡起,南北离,而隋苟合之以及唐;五代离,而宋乃合之。此一合一离之局,一变也。至于宋亡以迄于今,则当其治也,则中国有共主;当其乱也,中国并无一隅分据之主。盖所谓统者绝而不续,此又一变也。夫统者,合而不离、续而不绝之谓也。离矣,而恶乎统之?绝矣,而固不相承以为统。崛起以一中夏者,奚用承彼不连之系乎?

天下之生,一治一乱。当其治,无不正者以相干,而何有于正?当其乱,既不正矣,而又孰为正?有离,有绝,固无统也,而又何正不正邪?

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尸,而抑]非一姓之私也。惟为其臣子者,必私其君父,则宗社已亡,而必不忍戴异姓异族以为君。若夫立乎百世以后,持百世以上大公之论,则五帝、三王之大德,天命已改,不能强系之以存。故杞不足以延夏,宋不足以延商[杞:古国名,武王伐纣后,封禹的后代在杞。宋:武王伐纣后,封殷民于宋。]。夫岂忘禹、汤之大泽哉? 非五子不能为夏而歌雒汭, 非箕子不能为商而吟麦秀也[五子不能为夏而歌雒汭:指雒河入黄河处,五子为夏歌雒汭不知确知何事。箕子:商代纣王的诸父,数谏纣王不被采纳。商亡后,箕子过殷墟,见宫室毁坏,上生禾麦,作麦秀歌,殷民闻之皆流涕]。故昭烈亦自君其国于蜀,可为汉之余裔;而拟诸光武,为九州兆姓之大君,不亦诬乎?充其义类,将欲使汉至今存而后快,则又何以处三王之明德,降苗裔于编氓邪? 蜀汉正矣,已亡而统在晋。晋自篡魏,岂承汉而兴者?唐承隋,而隋抑何承?承之陈,则隋不因灭陈而始为君;承之宇文氏,则天下之大防已乱,何统之足云乎?无所承,无所统, 正不正存乎其人而已矣。正不正,人也;一治一乱,天也;犹日之有昼夜,月之有朔、弦、望、晦也。非其臣子以德之顺逆,定天命之去留;而詹詹然为已亡无道之国延消谢之运,何为者邪?宋亡而天下无统[宋亡而天下无统:指宋亡后,元是以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汉族的“统”绝而不继。],又奚说焉? 近世有李槃者,以宇文氏所臣属之萧岿[萧岿:南朝梁明帝],为篡弑之萧衍延苟全之祀,而使之统陈。沙陀夷族之朱邪存勖,不知所出之徐知诰[朱邪存勖:即五代后唐的建立者李存勖,沙陀部人。徐知诰: 五代时期南唐的建立者。初为当时大将徐温的养子,故改名徐知诰,公元937年建唐,复姓李,自称唐氏后裔],冒李唐之宗,而使之统分据之天下。父子君臣之伦大紊,而自矜为义,有识者一吷而已[有识者一吷:吷,以口吹物发出的微小声音。指有见识的人不以为然]。若邹衍五德之说,尤妖妄而不经,君子辟之,龂龂如也。

【延伸阅读】

《永历实录》之成书

李自成部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尽而死。清军以为明朝君主复仇的名义,攻入中原。清军征讨中国南方时,与明朝诸多的流亡朝廷反复拉锯、对峙。清朝立国后,编定的官定史书强调,明朝的正统至崇祯朝终结,此后其正统地位自然而然地由为其复仇的清朝继承。曾经在中国南方坚持抵抗的南明流亡朝廷的历史,被刻意地掩盖了。清朝希望以消灭南明的历史,进一步消弭汉族士民的战争记忆。

坚持明朝遗民身份的作者们尝试写作南明的历史,以为后人留下故国的回忆。但是这种写作往往苦于材料的匮乏,最后无果而终。因为这段历史的亲历者或者已经在抵抗运动中殉难,或者依然忍受着艰苦的流亡生活。有幸流传的材料,也因为混杂了各种政治歧见、党派纷争,变得面目全非。编撰者往往发现自己不得不满足于一些道听途说、难以印证的传闻。清政府对南明历史的写作深恶痛绝,不少写作者因此死于非命。他们本来就杂乱无章的著述,经此劫难更是零落难觅。

王夫之写作的《永历实录》是一个偶然的例外。王夫之早年亲历了永历朝廷的抵抗运动,他的好友中不乏后来为永历朝廷殉难的烈士。幸于遇难的王夫之为躲避清政府的搜捕,在南方僻远的山区度过了多年困苦不堪的流亡生活。在流亡中,王夫之坚持著述,写下了《永历实录》。

《永历实录》共计二十六卷,其中第十六卷已经散佚,实存二十五卷。《实录》记载了永历朝的史实,自永历皇帝朱由榔在肇庆登基始, 至其在昆明遇害终,其间共计十六年。与传统的官定实录不同,《永历实录》是私人撰述的纪传体史书,记录了一位抵抗者对往昔岁月的纪念。在《永历实录》中,王夫之为归附永历朝廷的李自成、张献忠旧将立传,使之与明朝正统的大臣并列,这种体例恰如其分地反映了永历一朝的政治处境。

《永历实录》成书后,长期不为世人所知。乾嘉之后,清朝统治渐渐巩固,朝廷对前朝的忌讳也渐渐松弛。道光年间,学者开始刊印王夫之的遗著。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湘军领袖曾国藩亲自校定、刻印王夫之的遗著,其中就包括《永历实录》。曾国藩的初衷是希望唤起士人为王朝和传统献身的热情,但是其结果却是激起了排满的情绪,以及对君主****政治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