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林举
我写作的动力,最初来自于对那些美好事物的向往、惋惜和挽留。
小时候,我是一个内向而孤独的孩子。那时,我家住在一个很偏远的农村,因为不善于和别人交流,便常常一个人徘徊在林间、田野或乡间小路之上。虽然失去了很多和其他小伙伴儿嬉笑、打闹和交流的快乐,却让我意外地获得了与自然交流、对话的机会。
那年冬天,我因为脚趾受伤,不得不在家里休息,待春天再开学时,我就被分到了另一个班级去上课。本来就很少有朋友的我,就更加形单影只了。每天放学,我就一个人拐出学校,走向通往家里的小路,站在原野上凝视那些被融化的雪水浸湿的泥土,心里升腾起一种莫名的情感。那些沉闷而没有生机的泥土,多么像孤独寂寞的我呀。于是,我每天都在那片田野上停留一段时间,像看望一位老朋友一样去看那土地。突然有一天,在那片黝黑的泥土上,有一些嫩绿的小草芽儿露出头来。虽然这时它们还无法用身体覆盖脚下那些黑色的泥土,但从远处望去,大地上已经因为它们的存在而呈现出一片青葱的绿色。
这时,再抬头看看天上洁白如絮的云朵,再看看早已经长出了“毛毛狗”的柳条,再看看树枝间鸣叫着窜来窜去的小鸟儿,便觉内心被不尽的感动和快乐充满。原来世界竟是如此的美好,如此的生机盎然。
当春风拂面而过的时候,我感觉到自己是这个世界上最幸运、最富有的人了,因为我听到了另一些生命对我必须抓住这些美好的我的召唤和鼓舞。这份意外的欣喜和兴奋,如正欲破感觉,否则它土而出的小草一样,撞击着我的心扉。我想大喊大们会如一场梦、一阵风一叫,我想把这些感受对一个愿意听我说的人倾诉,我样,从我的记忆或感觉里消想放开脚步在田野上奔跑,但这些我都做不到,因为失。我是一个内向的人,那些举动都不适合我的性格。
我必须抓住这些美好的感觉,否则它们会如一场梦、一阵风一样,从我的记忆或感觉里消失。但是,我怎么才能把它们留住呢?后来,我决定把这些感触和情感的波动用笔记录下来。于是,就有了自己最早、最成功的一篇作文——《春天》。没过多久,老师布置我们写一篇无命题作文,我就把那一篇交了上去。很快,那篇作文被老师当做范文在课堂上宣读。
这小小的惊喜后来得到了扩大。我发现不仅把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记录下来很奇妙,把那些没有发生但在心里向往的事物写下来更加奇妙。渐渐地,我就迷恋上了这种抒发和表达方式。几十年坚持的结果,竟然使这种特殊的表达方式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再后来,写得多了,便有人称我为作家,但我却一直认为,我依然与其他的人没有什么区别,我只是比别人多了一个看不见的、沉默的朋友。如果没有它,我就没有了可以倾诉的对象;如果没有它,我就像心缺了一角。蓝任林举,中国作家协会会色卷员。曾在鲁迅文学院第五期高认识作者级评论家班进修。主要从事散文和文学评论的写作,作品散见于《作家》《长城》等刊物,代表作《玉米大地》。一些作品曾获全国电力系统优秀著作奖、吉林文学奖、吉林省精品图书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