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怪诞行为心理学
12645200000009

第9章 心智分账—挣到的100元大于白捡的100元(2)

每个家庭或者个人得到的赔款额相差悬殊,有的人获得的赔款相当于他们年收入的2/3,而最低的赔款大约相当于年收入的7%。因此,兰兹博格得以衡量这种意外收入是如何影响每个人的花费率的。

结果很让人惊讶。拿到较多补偿金的人(相当于他们年收入的2/3),花费率只有大约23%,其余都存了起来。相反,拿到补偿金最少的人(相当于他们年收入的7%),花费率达到200%。没错,他们每拿到一元钱,不仅花得精光,还连带地从积蓄里再花掉一元。

人们会根据一次性获得的收入的多少,把这些收入放入不同的“心理账户”中。

不论拿的是奖金,还是退回的押金或礼物,钱数大小会影响花费率。一些原来可能归入任意支配那个“心理账户”的收入,比如奖金或退回的押金,如果数额够大,很可能会被转入更重要的“心理账户”里。

比如拿到的退款或红包数额很小,像是三五百元,你很可能大手笔买一双六百元的皮鞋。可是,如果拿到三万元的退款或奖金,你却可能舍不得浪掷,虽然你实际上买得起更昂贵的鞋子。

越有钱,越一毛不拔吗?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怪现象,高收入者消费更谨慎,低收入者反而花钱大手大脚。

这种奇怪的现象,连心理学家都难以三言两语解释清楚。倒是《故乡》里的豆腐西施杨二嫂,一语道破天机:“愈有钱,便愈是一毫不肯放松,愈是一毫不肯放松,便愈有钱……”

收入稍高者,或本来就家底殷实的人,对如何打理财富会更上心。财富额愈大,就愈让人谨慎,“花费率”反而降低。收入本就不多的“月光族”,则是严重烧包,这也就是孟子说的“无恒产者无恒心”。所以出现了“大钱小花,小钱大花”的怪现状。光怪陆离的世相背后,其实是有规律可查的。

小处精明,大处浪费

一个冬夜,你的汽车在半路抛锚,你又冷又饿。

这时突然走来一个老乡,他说这里经常有汽车抛锚。所以,他随身携带有一个保温瓶,里面有开水。他还随身携带了几盒方便面,问你要不要买一盒。

你问:“多少钱一盒?”

老乡说:“50元一盒。”

这时,你会不会有挨宰的感觉?

再假设,你要结婚了,你必须买套房。你知道,现在房价到处都在涨。

你想起上个月曾经看上的那套房,于是又打电话过去询问房价。

中介告诉你,房价已经涨了,每平方米比上个月贵了50元。

这时,你会不会有挨宰的感觉?

同样是涨价,也许房东只是坐地涨价,很随意。

也许,那卖方便面的老乡是冒着雨雪走了很远才来到事故发生地的。

可是,带给你的心理冲击却截然不同。

有句英文谚语: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可以翻译为:小事聪明,大事糊涂;小处精明,大处浪费。

下面是本人在某网站作的一个投票:

今天你要去面试,必须带个文件夹。家门口的百货公司的文件夹卖35元/个,而3站地外的文具店,同样的文件夹10元/个,你会不会到文具店买文件夹?

今天你要去面试,必须穿西装。家门口的百货公司的某款西装卖1775元,而3站地外有另一家百货公司,同样的西装卖1750元,你会不会到那一家百货公司买便宜的?

在投票的150人中,有77%的人会去买便宜的文件夹,可是会为了西装跑同样一段路的人却少得多,虽然两者情况相同:为了省25元,多走3站路。

这是“心理账户”所导致的一种典型现象,行话叫“统合损失”(integrate losses)。普通人在碰到损失或必须作某种开支的时候,潜意识里会把它们藏在更大的损失或开支里,借以逃避现实。因为“统合损失”而破财的事例,在生活中俯拾皆是。

蔚蔚有台旧笔记本电脑,上次出了故障,到维修店要花300元才能修好。她犹豫了,最后辗转找了一个会修理的朋友修,尽管这样也比较麻烦,因为要还人家人情。

蔚蔚这次要买一台价格为17 200元的新笔记本,推销员说,只要再加500元钱,就能把保修期从一年增加为两年。

在几个月前,她还嫌300元维修费太贵。但是,推销员三言两语就把她说动了,她心甘情愿地多付500元为一个未必会出现的故障买单。

蔚蔚之所以这么舍得,罪魁祸首当然是“心理账户”:跟17 200元比起来,500元只是小意思。

因此,多花500元买一个未必会需要的服务固然让人心疼,可是既然已经狠下心花17 200元买新笔记本,就认定了一步到位。

当你花费17200元买一台笔记本电脑的时候,再多加500元延长一年的保修期不会让你心疼。你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但是,长期浪费这种小钱,或是对各种小小的损失漫不经心,就极不应该了。如果将这些小钱加在一起,一定会让你大吃一惊。

商人眼里,顾客绝非“上帝”,顾客只是人,理性有限、常出偏差的人。

卖场在推销比较昂贵的电器时,都会极力怂恿顾客购买长期保证或服务契约,就是看准了这点。除了这种时候,有谁会为电器买保险?同样道理,卖保险的推销员在鼓动顾客加买保险时,都会猛推销利润丰厚的“附带保险”,否则有哪个头脑清醒的人,会特别为年幼的孩子买寿险?

心理账户的利与弊

通过前面的阅读,我们了解到,“心理账户”的弊端是很明显的。其实,把钱分配到不同的“心理账户”中,并非全无好处。

“心理账户”可以帮我们更有效地为未来的目标而储蓄。

毕竟,对许多人而言,钱都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或是准备买房子的“房钱”,或是准备养老的“棺材本”。花钱再没计划的人,都会避免动用这些积蓄,因为他们把这些钱放在他们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金库里。

有时,还可自觉利用“心理账户”应付小的不幸和损失。

据泰勒说,他有位同事,也是大学教授。这位教授打算在年底慷慨地捐助某慈善机构。不过,他把这一年中发生的所有不愉快的事,比如超速罚款、重购损失的财产、救助穷亲戚,都从捐助的预算中扣除,最后慈善机构只得到账户中剩下的钱。这样,他从损失的晦气中摆脱出来了。

对自己衡量金钱价值的体系进行一次全面检讨,才能一分为二地看待“心理账户”现象,从而消除它的不利因素。

沉没成本谬误

沉没成本(Sunk-cost),系指没有希望捞回的成本。

沉没成本,又叫非攸关成本,追加投入再多,都无法改变大势。

从理性的角度思考,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决策。但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博士通过一系列研究,证明人的决策很难摆脱“沉没成本”的影响。

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下面测试的经历吗?

你预订了一张话剧票,已经付了款,且不能退票。看话剧的过程中,你感觉很乏味,会有两种可能的结果:

A.忍受着看完。

B.退场去做别的事情。

此时,你付的成本已经不能收回,就算你不看话剧,钱也收不回来,话剧票的价钱算作你的沉没成本。

如果将就到终场,就等于在看一出坏话剧的时候,又损失了看一出好话剧的时间。

如果你是理性的,那就不该在作决策时考虑沉没成本,而应该立刻起身退场,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情。

钓鱼工程

钓鱼工程,是骗子针对普通人的沉没成本谬误所进行的一种商业讹诈行为。一些企业先以低价夺标,尔后,在合同订立和施工中通过种种手段迫使投资方增加工程款项。

钓鱼工程是以低价工程为饵,沉没成本为钩,要挟手段为渔线,是一种非常无赖的做法。

承认失败,方可终止失败

对企业而言,沉没成本谬误常引导决策者对错误的投资不断加码。因为他们认为,若不这么做,过去投入的成本岂不白白浪费。

沉没成本谬误也会出现在经济和商业决策制定过程中。最典型的是“协和谬误”。

当年,英国、法国政府不断地为“协和式飞机”追加投资,其实,两国政府都知道,这种飞机没有任何经济利益可言。这个项目被英国政府私下叫作“商业灾难”,本就不该开始,但由于一些政治、法律问题,两国政府最终都没有脱身。

预设输赢的上限

在投资中,设定一个止损点(输钱的上限),可为你在失败的时候,留下一个容许自己反思错误的空间。

不妨细想,上回你损失大笔金钱的时候,是否无法控制来自心中的“诱惑”?想想身边有多少不懂得应付“诱惑”的人,终因贪念导致铩羽而归。

说来容易,做来难。

多吃不利于健康,这道理谁都懂,可是在自助餐厅吃八分饱就走的还是少数。

倾家荡产买股票的事情不算稀奇,但卖房子、甚至偷银行金库买彩票的事情居然也经常发生。

2005年,河南林州农行发生金库守库员监守自盗案件,被盗走现金达224万元,用于买彩票。

2007年,河北邯郸农行两员工,监守自盗,运走金库5100万元,也是用于买彩票。

捞回赌本的诱惑,往往会让人变得丧心病狂。

买股票也好,买彩票也好,必须为克服“人性的弱点”准备一套风险控制措施,预设输赢的上限,不可贪图赢取更多的钱或讨回损失的钱而超越这个上限。

“屡败屡战”或许精神可嘉,但亏的却是钱财。

久赌必输。上瘾的赌徒,只是一种幻想自己必赢,实际却维持败绩的病态的人。

小赌也要讲究“心理卫生”

现在,政府管制已经开明很多,亲友间带“彩头”小赌已不算违法。但赌博毕竟是一种社会病,就算是小赌,“心理卫生”也不可忽视。

有一位女士,染上了赌博的习气,开始她也只是小赌,赌注押得很小很小,似乎是一种游戏。但随着输得越来越多,就不断地把赌注加码,想把输的钱捞回来。小赌发展为豪赌,以致倾家荡产,卖掉了自己的首饰及其所有值钱物品。丈夫离她而去,赌债使她情绪低沉。在一个雷雨之夜,她选择了轻生。

赌场赢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赌客难免侥幸、贪婪、不服输,以致嗜赌成瘾。

如果你相信小赌怡情,请同时牢记卡尼曼和特韦斯基的箴言:“一个人如果不能平静地面对自己的损失,就会参与到他原本不可能接受的赌博中。”

你会利用“心理账户”吗?

“赌神”叶汉,曾主管葡京赌场。他写过一块告示:“赌博无必胜,轻注好怡情。闲钱来玩耍,保持娱乐性。”

如果你不是一位职业玩家,完全可以把赌博看成一种高风险的娱乐,把输钱看成是为此而付出的费用。

赌是娱乐,娱乐付费,天经地义。你愿意为这种“消费”掏多少钱,要有清醒的认识。比如,你只愿意付50元的娱乐费,那么钱输到50元的时候,就应该起身,不要恋战,不要加码,趁早收手。这样你就不会因为赌钱伤害友情,更不会投下足以摧毁自己的大数目。

1985年,泰勒教授发表了一篇论文,名叫《心智分账和消费选择》。这是一篇里程碑式的论文,在这篇文章中,泰勒第一次提出了心理账户这个概念。

泰勒在这篇论文中,总结了几条利用心理账户的原则,以增强我们的满足感。

1.收益拆分原则。这是因为,我们对于收益感觉的灵敏度是边际递减的。收益单列,可以增加正面刺激的次数,增强我们的满足感。

2.损失合并原则。所谓长痛不如短痛,钝刀子杀人最痛苦。一些推销术,正是利用了这一法则。比如卖手机的人,会向顾客推荐一些利润超高的机套之类的东西。

3.大收益与小损失合并原则。赌场里有“要喜钱”的规矩,民间有“打秋风”的传统。当人们沉浸在巨大收益的喜悦里,损失相比较会显得比较小,这样做可以消除损失厌恶。

4.小收益与大损失拆分原则。这同样是由于边际灵敏度递减,小收益的效用会超过更大的损失稍微减轻带来的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