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见利思义(中华美德)
12643100000035

第35章 吴保安弃家赎友

大唐开元年间,宰相代国公郭震,字元振,河北武阳人氏。他有一个侄儿叫郭仲翔,才兼文武,一生豪侠尚气,但因不拘绳墨,而没人举荐。他父亲见他年长无成,便写了一封书,教他到京参见伯父,求个一官半职。郭震就对侄儿说,真正的大丈夫即使不能通过科举求名,也应该像班固那样行军打仗做个好男儿,而不应靠门第走后门。

不久南中洞蛮作乱,郭震便叫郭仲翔跟随大将李蒙一同去平定叛乱。

仲翔别了伯父,和李蒙启程。来到剑南地方,遇到一个同乡,姓吴,名保安,字永固,现任东川遂州方义尉。吴保安虽然与仲翔从未谋面,却知道他为人义气深重,肯扶持济拔人。于是就写了一封信给仲翔,说自己任期已满,后任难续,希望念同乡之谊,提携自己随军南行。郭仲翔叹道:“这个人与我素昧平生,却将如此重要的事委托给我,可见他对我非常了解,非常信任。大丈夫遇到知己却不尽力帮助他,岂不是问心有愧啊!”于是极力向李蒙推荐,李蒙便写下文帖,要吴保安到军任职。

然而意外发生了。吴保安未到,战争却先开始了,李蒙误人敌围,全军覆没。郭仲翔被俘成为奴隶,蛮族知道郭仲翔是唐朝宰相郭震的侄儿,于是要向郭震索取赎金1000匹绢。吴保安披星戴月3000里,赶到京城求援,不料郭震已去世一月,一家老小都回乡了。吴保安变卖了所有家产,只抵得了200匹绢。妻子劝他罢了,他哭道:“我作为一个陌生人,偶尔向郭君写信求助,便得到他的倾力相助。现在,他遭受大难,将生命托付给我,我怎能忍心辜负他?如果不能将郭君救赎出来,我也不会苟活于世。”从此,吴保安离别妻子儿女,外出经商,“朝驰暮走,东走西奔,身穿破衣,口吃粗粝”,整整11个年头,才攒到了700匹绢。最后终于在别人帮助下,凑足了1000匹,赎出了九死一生的郭仲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