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特大都市圈与世界制造业中
12589600000004

第4章 “新型制造业”的特征与价值(1)

世界制造业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战略性重组,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制造业发达国家在努力保持本国高新技术垄断地位的同时,正以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最终目标,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着新一轮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技术引进和消化创新,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竞争力在逐步上升。从1980年到2007年,工业制成品在中国出口总额中的比例稳步上升,从1980年的50%上升到2007年的90%,使中国成为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的国家。制造业已经成为中国出口的主要力量。而且,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制造业工业总产值的比例稳步上升,工业制成品出口额迅速增长,使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比例增长很快,在全球的出口位次也迅速上升。从1980年到2007年,中国出口额占世界出口额的比例从不到1%增长到8.1%,位次从26位上升至第2位。中国的制造业正处于黄金发展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进程中我们必须对制造业的发展有正确的定位。

1.4.1 “新型制造业”的基本特征

21世纪,中国面临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紧迫任务,承受着资源、能源紧缺和环境污染的重重压力。因此,中国的工业化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制造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着许多制约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因此,作为工业化主体的制造业必须走新型的发展道路,必须充分运用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全球化经济条件,大力发展“新型制造业”。走“新型制造业”道路是21世纪中国制造业的唯一选择,也是中国制造业崛起于世界的重要机遇。《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4》首次提出了“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内涵,形成较为完整的“新型制造业”的理论框架。在其后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5》、《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6》中,“新型制造业”的概念又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新型制造业理念的核心是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坚持科学发展、创新支撑与和谐发展。

(1)新型制造业是科学发展的制造业

“新型制造业”强调科学发展:“新型制造业”强调以人为本,关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参与者的利益,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同步发展,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新型制造业”强调环境友好,重视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注重提高产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注重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倡导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的制造业发展道路;“新型制造业”强调评价制造业发展水平和程度,必须充分考虑经济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能源消耗及环境影响程度(即注重可持续发展),《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4》和《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5》就是从新型制造业发展的理念出发研究和阐述中国制造业发展程度的;“新型制造业”强调面向未来,要求正确处理好制造业发展的当前与长远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角度放眼未来,稳步推进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新型制造业”强调自主创新,强调通过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的制造业正处于从以轻纺加工为主向以重化工和机械电子制造业为主的转型时期,发展模式偏重经济效益而忽视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带来能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等突出问题。据统计,中国制造业产品能耗和产值能耗约占全国一次能耗的63%,单位产品能耗平均高出国际先进水平20%~30%,而单位产值产生的污染却远远高出发达国家,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能源和环境的约束。目前,中国煤、钢、水泥和10种常用有色金属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发电量居世界第二位,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一次能源生产量居世界第三位。中国已成为世界能源、矿产资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制造业不仅是消耗资源的大户,而且是污染环境的大户。目前,中国大气污染的排放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垃圾及各种废弃物迅速增加;中国主要河流大多污染严重。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将实现翻两番,如果再延续以往粗放型的发展道路,无论是能源供应,还是环境压力都将无法承受。

因此,中国制造业发展必须走减少能源消耗和控制环境污染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走“新型制造业”的发展道路。“新型制造业”强调在生产过程中提高废物综合利用率,强调将废弃物作为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利用,从而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和资源。“新型制造业”强调减少或降低生产消费过程中不可回收或危险废弃物的数量,尽可能降低危险废弃物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重视对生产过程中无法回收的废弃物的处理,控制废物排出量,实现环境友好。

(2)新型制造业是创新支撑的制造业

“新型制造业”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发展:制造业的发展逐步转移到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基础的轨道上来,改变以往主要依靠资本、劳动力和物质资源投入带动的制造业增长方式;“新型制造业”强调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装备制造业水平和促进产品更新换代,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进而提高经济效益;“新型制造业”倡导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强调发挥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优势促进产业发展,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就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产业,只能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新型制造业”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钢铁产业、汽车产业、石化产业和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必须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改造传统工艺、设备、技术和方法,不断提升经济效益,走新型制造业发展道路。

迄今为止,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产品价格方面,但这一优势有快速减退之忧。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遇到了国内外的严峻挑战:一是中国东部制造业聚集的沿海地区,劳动力价格、地价、房价急剧拔高,使制造业的综合商务成本迅速上升,同时,产业在向内地转移过程中,受到劳动力素质、政府管理水平和商业环境等因素制约,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质高价廉的优势正逐步减弱。二是制造业中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已趋饱和,许多国家为保护本国相关制造业产业,纷纷制定贸易保护政策,仅靠低价格竞争很容易遭遇反倾销报复。中国制造业的多数产品属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低、对外部市场依赖大的低端产品,很容易遭遇所谓反倾销打击。2005年以来国际范围内,尤其是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纺织品的发难就是典型例证。三是全方位对外开放使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也意味着随着中国的发展,与其他国家发生利益冲突与对抗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大。这些冲突和对抗目前主要表现在贸易领域,但我们不能不看到,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快,贸易摩擦、经济摩擦和政治争端的出现频率将会越来越高。

总体上看,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大部分设计和制造技术依靠从国外引进,原创性产品和技术极少。制造业多数领域的产品和技术水平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有10~20年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尚未成形。一是企业尚未成为真正的技术创新主体,绝大多数企业科技投入不足。目前发达国家的技术创新活动主体是企业,研发投入一般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3%~5%,一些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人员占到职工总数的30%~40%,如韩国的三星集团,2002年研发投入达38亿美元,研发人员达到一万多人,而中国绝大多数企业远未达到这一水平。二是经过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与制造业相关的科研院所除极少数进入企业外,绝大部分转制成为科技型企业。改制后的科研院所在面向经济主战场方面发挥了作用,但对行业技术水平的提升作用并不显著,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三是缺乏一支精干、相对稳定的从事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队伍。中国制造业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尚未形成能与国外大型跨国企业相抗衡的企业群,企业没有能力从事产业基础性、共性等竞争前技术的研究开发。四是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尚不健全,服务能力不强,有的中介组织名不符实,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促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发展,关键是大力加强科技创新,把中国制造业真正转换到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发展的轨道上来。

(3)新型制造业是和谐发展的制造业

新型制造业强调和谐发展:新型制造业不单纯强调制造业的经济创造能力发展,更强调在发展过程中依托科技创新、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创新驱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关系;新型制造业发展强调产业链的完整,强调特定产业的集聚发展和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之间的协调发展;新型制造业关注区域制造业的均衡发展和相互支撑,强调区域制造业的协调和谐发展;新型制造业重视制造业企业的经济创造、科技创新、环境保护能力,同时关注企业的诚信和社会责任,重视受尊敬的制造业企业形象;新型制造业倡导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和应用推动发展,必须突出以最新知识和技术来组合劳动资源、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充分体现新的发展理念;新型制造业要求借助于信息化手段,通过知识学习和知识管理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新型制造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产业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载体平台。

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制造业快速发展时期,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走的是“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代价很大。目前,主要工业化国家的总人口约是7亿多,占世界人口的11%,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有60多个,占世界人口的不足20%,这些国家实现工业化花了200多年时间。中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中国的工业化意味着全世界工业化人口增加一倍多,如果中国也走发达国家的发展道路,必然会使整个世界的资源、环境、生态体系无法支撑。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消耗国,第一大铁矿石消耗国,世界第一大橡胶进口国,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全世界有50%以上的水泥消耗在中国,以资源高消耗为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快速膨胀。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制造业发展与资源利用的不协调、制造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尖锐矛盾,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障碍、成为制造业持续发展的障碍,走和谐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必然选择。

1.4.2 “新型制造业”的评价指标

关于制造业发展程度的评价,通常局限于制造业的经济指标方面,主要是规模和效益两个板块,重点是描述单项和总量指标。虽然这些评价可以反映当前制造业发展的程度,尤其是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地区经济发展方面的贡献。然而,越来越多的资源、能源超限耗费,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了全球对制造业功过是非的重新讨论。李廉水、杜占元(2004)提出了“新型制造业”的概念,认为对于制造业发展程度,应当从“新型制造业”角度,即从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环境资源保护能力三个角度进行系统性评价,综合反映制造业对国民经济当前的贡献,制造业未来的竞争能力以及制造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在紧扣“新型制造业”内涵的基础上,从2004~2007年,连续四年的《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中,不断完善制造业发展程度评价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对中国制造业的区域发展程度和产业发展程度做了深入详尽的评价和分析。

可以从区域和产业两个方面,评价中国制造业的经济创造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及环境资源保护能力,客观反映各区域和产业的“新型化”发展程度。

主成分分析法要求样本数据具有同向性(越大越好或越小越好),经济指标和科技指标均有向上性,即越大越好。而环境指标中4、5、6、8是向下性,即越小越好,故对环境资源指标进行处理,转为向上性,方法为yi=maxxi-xi,其中xi为原数据,maxxi为数据列最大值,yi为转向后数据,即C4、C5、C6、C8.

研究表明,制造业各产业的环境资源保护均呈现出污染排放总量上升、单位产值污染排放下降的趋势;这与中国制造业迅速发展的同时加大环保投入的现状一致。环境资源保护能力排名前十位中,机械电子类制造业占了七位,轻纺类制造业占三位,无资源加工工业。按类划分,机械电子制造业环境资源保护能力最强,轻纺制造业次之,以资源加工工业的环境资源保护能力最弱。

综上可见,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和工业化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制造业迅速发展,综合能力有所提高,中国制造的产品正越来越多地走向全球各地。但从发展程度以及历届世界制造业中心发展状况看,中国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制造业中心,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还有一段路要走。据此,许多学者也提出了很多相关观点。

陈玉(2004)认为,中国制造业微观主题的特征反映了中国还不是世界制造业中心,他指出:对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而言,跨国公司的进入给它们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尽管跨国公司将自己的工厂乃至研发中心迁到了中国大陆,但事实上跨国公司已有新的战略规划,那就是通过掌握核心技术而掌握“游戏规则”的制定权,再通过所制定的规则牢牢地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在融资方面,国内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有着明显的劣势。由于中国的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够完善,开放程度还不够,大量非国有经济和私人资本很难进入制造业企业。对于企业而言,除了通过国内银行借贷和在证券市场发行股票之外很少有其他融资渠道,而这两大市场的发展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跨国公司却可以通过自由、开放、金融产品丰富的国际金融市场获得资金融通,所以在资金实力上明显优于中国国内企业。在技术方面,中国制造企业与跨国公司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以彩电生产为例,纯平玻璃、电子枪等关键零部件还受制于跨国公司。目前中国的家电企业虽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涌现了许多优秀的企业,但是与跨国家电制造商相比较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差距。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旨在保护本国企业的政策将逐渐减少。跨国公司的高技术、高知识含量,高品牌价值的产品将更加容易进入中国市场,而这些产品的生产对于企业的科技研发能力、经营组织管理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这就无形中为国内企业设置了一条难以跨越的门槛,所以国内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很难在市场上与跨国公司在同一水平上竞争。在投资方面,世界经济始终处在波动和变化之中,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联系的日趋紧密,这些波动对于中国制造业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投资的风险性加大。在国内,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是十分完善,企业的经营管理还或多或少的受到市场以外的因素影响。同时,中国的宏观调控还处在完善的过程中,企业所面对的政策环境不确定性很大。在研发和管理上,中国企业的自主研发投入包括人力、设备和资金都远远无法与跨国公司相比,而这一情况必然影响企业的竞争力,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响力会逐渐加大。管理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国内企业的最为薄弱的环节,虽然经过了若干年的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和改造,但是国内企业的管理制度中仍然或多或少保留有计划经济时期的影子,这对于国内企业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对于企业的竞争力乃至生存能力也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韩立金(2004)不赞成“中心说”的观点,他认为作为一个世界制造业中心,首先,其生产出的制成品要在世界市场上占有相当的份额,其供应量的变动会对国际市场价格产生重大影响。作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更重要的是表现为若干产业的竞争优势。然而从中国的现状来看,无论从哪个方面讲,离世界制造中心都还相差甚远。从产值上看:19世纪中叶,英国制造业产值占世界的20%。20世纪,美国制造业产值也占世界的二成以上。而中国第二产业产值(含建筑业)目前只占世界份额的5%,仅相当于美国的五分之一,日本的四分之一。从产业现状看:中国的人均生产率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仅为美国和日本的4%,德国的5%,设备、技术、市场基本上都掌握在外资手中(近年来,中国设备投资的三分之二依赖进口)。从所处的“产业链生态位”来看:大多处于价值链的低端,技术含量高的“中国制造”产品在全球市场上远未形成主流。中国在所谓的“世界制造业中心”美誉中扮演的不过是提供廉价的土地、劳动力和巨大市场的角色。并且,中国在其经济发展中,有很多难以克服的“后发劣势”(主要是技术、制度两方面),这些不利因素都阻碍着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

智晓伟(2005)指出,要成为世界工厂需要具备四个基本条件:第一,世界工厂应该有规模庞大、实力雄厚的制造业;第二,世界工厂应该是世界市场的主要供应商;第三,世界工厂应该始终保持技术创新的优势;第四,世界工厂应该有良好的制度建设与制度创新。作者认为目前中国还不是“世界工厂”,原因如下:一是中国工业产值在全球比重还不够大;二是技术优势不明显;三是制度建设不健全。中国经济的崛起,必须依靠制度建设,没有制度建设和制度保障,很难想象中国仅仅依靠自己的资源就可以取得“世界工厂”的头衔,因为资本只会往安全、可靠的地方流动,大量投资者都需要“公平的交易”。

陈文君、余家容(2004)认为,中国离世界制造业中心还有很长一段距离:一是,从产量标准来看,传统工业制造强国在产量上的地位还未发生根本变化,美国、日本、德国仍占重要位置,而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并非想象中那么乐观。二是,按技术标准,美、日、德依然是全球制造业技术扩散的主要发源地,中国仍处于全球制造业的低层。三是,按产业标准,中国制造业以劳动密集型的加工、组装为主,在全球的比重与地位、产业结构与市场集中度、核心技术与国际竞争力等方面,不仅比不上当年的英国,更比不上现在的美国、日本和德国,与先进的工业国相比,差距甚大。虽然中国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生物工程、材料工程、航天工业等高科技领域有了很大发展,但在规模和技术上还无法与美国、日本相比。因此,中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世界制造中心。中国目前是一个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一个制造业强国。四是,中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劳动生产率低;产品附加价值低;市场结构方面,绝大多数产业的集中度都很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即使是少数的大企业,也无法在技术、管理、生产效率上与跨国公司相提并论;低水平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高水平生产能力不足;国际经营经验欠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差,资金投入少;中国大量的出口产品是中国为跨国公司贴牌(OEM)生产的品牌产品,而自己的品牌很少。

于祖尧(2005)认为,中国还处在“世界打工仔”的阶段。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突破了万亿美元的大关,但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仅有3%略多一点;中国的进出口总额突破了5000亿美元的大关,但在世界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仅有3.2%;中国已成为世界服装出口大国,但中国服装业至今还没有国际市场上公认的名牌产品;世界上许多名牌服装都由中国企业生产,外销用的却是外国商标、外国品牌,我们所得到的仅是有限的加工费;中国的汽车行业基本上依然在“引进—合资—组装”的圈子里打转,充当外国厂家的“打工仔”。

田萍(2006)指出中国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制造中心,首先,是量上的差距,从中国制造业占全球比重来看,2004年中国制造业产值为2.68万亿美元,居世界第5位,占全球GDP的4.8%,而美国为10.3%,日本为18.5%。相比历史上的三大全球制造中心,中国制造业份额相对于全球制造中心的要求还显薄弱。从出口产品的数量来看,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01年中国制造品出口总值为2358亿美元,只占全球制造品出口总额的5.3%,相当于德国的一半。相比起来,这个水平还达不到世界工厂的要求。其次,是质上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第一,中国制造业技术水平不高。迅速成为跨国公司的世界性生产基地,虽然大大提高了中国工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但这种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主要体现于“三资”企业。国内其他企业大多数仍然还处于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产品老化、缺乏竞争力和生命力的状态。中国传统工业,如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机械、石油化工、煤炭、建材等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差距。第二,行业自主创新能力差。从行业创新来看,以自主创新为主的如航天航空产品技术水平仍与国外有相当差距;在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虽然技术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比如通信设备和家用电器类,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不够,没有掌握核心技术,如轿车和系统软件类;还有如集成电路专用设备等行业主要依靠购买国外产品,国内目前无法开发。第三,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还没有形成。由于企业是技术的需求者和消费者,因此它应该是自主创新的主体,但从目前来看,除了石化、钢铁等行业的一些大型企业外,绝大多数企业的技术开发能力薄弱,资金不足;从事产业共性技术和集成技术研发的专家队伍也比较缺乏;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还不健全,难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第四,中国制造业在引进技术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一方面,目前中国技术引进政策不完善,调控力度不够,造成重复引进现象严重。引进技术的总体水平偏低,引进的核心技术偏少。这主要是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行技术封锁的结果。另一方面,对于引进技术的自主创新也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比如资金投入不够,没有形成开展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联动体系。第五,中国国际性知名品牌匮乏。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离我们最近的世界工厂日本,其国内拥有一大批国际知名的品牌,这些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从质量和价格上战胜了美国产品,从而使日本获得了继美国之后的世界工厂的桂冠。而中国企业存在的问题恰恰是缺乏与跨国公司相抗衡的知名品牌。在2006年4月18日世界品牌实验室独家编制发布的2005年度《世界品牌500强》中,美国有249个,法国有46个,日本有45个,中国只有4个本土品牌入选。国际性知名品牌的不足给国内许多产业的升级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制约了行业和企业的发展。中国大量的出口品是贴牌加工,主要是在加工制造环节参与国际分工,以品牌为标志的研发和营销等高增值环节基本上还不掌握,既影响了贸易收益,也不利于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

尽管中国制造业取得了眩目的成绩,但是缺乏核心技术和创新能力制约了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技术上的差距比规模上的差距更可怕,没有独占性技术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是很难在市场上生存壮大的,如果技术无法赶上世界水平,全球制造中心对于中国只能是一个遥远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