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特大都市圈与世界制造业中
12589600000003

第3章 制造业与新型制造业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国家繁荣富强的坚实基础。制造业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随着电子信息等高技术的发展,制造业的内涵和表现形式逐渐发生着变化,而知识经济的到来更是让制造业同时具备了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双重时代特征。在中国大力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制造业的发展必须坚持科技创新、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的持续发展道路。

1.3.1 制造业的概念与分类

制造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体系,是资本、技术、劳动力充分整合的具有高度专业化和深度分工的广泛产业组群。中国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将制造业共分为30个大类、169个小类,《中国统计年鉴》和《浙江统计年鉴》将制造业分为29个中类,一些学者也提出了对制造业分类的不同看法。

制造业(Manufacturing Industry)这个用语是舶来品,是指对原材料(采掘业的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或再加工,以及零部件装配工业的总称,包括除采掘业、公用事业外的全部29个行业,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制造业是最为庞大的产业体系,是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完善、分工最严密、专业化程度最高的产业群,是二次产业(工业)乃至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是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世界各国的经济竞争主要是制造技术的竞争。李慧巍(200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所有将原材料转化为物质产品的行业都可以称为制造业,它涵盖了除去采掘业和建筑业等以外的整个第二产业。信息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使制造业的先进性主要表现为:(1)产业的先进性,即在全球生产体系中处于高端,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通常指高技术产业或新兴产业;(2)技术的先进性,传统产业只要通过运用高新技术或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在制造技术和研发方面保持先进水平,同样可以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3)管理的先进性,无论哪种类型的制造业,都需要先进的管理水平来支撑。

标准的产业分类法是为统一国民经济统计口径对产业进行的划分。联合国曾颁布过《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索引》,把全部经济活动共分为大、中、小、细四级。中国现行工业部门分类标准是在国家1984年首次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基础之上,经过两次修订,于2002年颁布执行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该标准根据中国的一些特殊情况对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作了必要的调整和更改,适应中国现阶段行业发展状况,按照国际通行的经济活动同质性原则划分行业,并积极采用国际标准,与ISIC/Rev。3相衔接。ISIC/Rev。3是《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第三版的英文简称。它是由联合国于1989年制定并审议通过,推荐各国政府进行国际间统计数据比较时使用的统计分类标准。ISIC/Rev。3为各国提供了用于各种经济活动分类比较的基本框架,使之成为国际间统计数据对比和交流的工具。ISIC/Rev。3在分类层次上包括门类(section)、大类(division)、中类(group)和小类(class)。中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分类体系与之基本相同。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将国民经济行业分为20个门类,95个大类,396个中类和913个小类,与1994年版的标准相比较,门类增加了4个,大类增加了3个,中类增加了28个,小类增加67个。其中制造业共分为30个大类,169个小类。制造业30个大类分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制品业;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中国统计年鉴》将制造业分为29个中类,《浙江统计年鉴》从2001卷开始也将制造业分为29个中类,即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橡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制品业,普通机械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等29类。卢进勇(2004)认为,在三次产业分类中制造业属于第二产业,一般是指加工工业,它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制造业一般可分为制造各工业部门所需的装备制造业,如机械制造业,它为各个部门提供生产工具与手段;生产消费资料制造业,如家电制造业、纺织服装制造业等。制造业分布广泛对国民经济及人们生活很重要,可以说没有制造业就没有了生产的工具与设施,也就谈不上农业、建筑业、服务业。此外,陈小义(2006)按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大生产因素在制造业中的结合方式和密集程度为特征,将制造业产业分为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种类型。(1)劳动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中,劳动力投入比重较高的产业,是相对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言的。其主要特征是单位劳动占用资金少,技术装备程度低,容纳劳动力较多,投资效果快,发展劳动密集型,需以大量和低廉的劳动力为基础;(2)资本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中,资本(资金)投入比重较高的产业。其主要特征是单位劳动占用资金较多,投资大,容纳劳动力相对较少,资金相辅相成周转慢,取得投资效果慢,发展资金密集型产业以充足的资金为条件;(3)技术密集型产业。又称知识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复杂先进而又尖端的科学技术才能进行生产的产业,或者在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中知识密集程度高的产业。其主要特征是在投入的劳动与资本两要素中凝结了高度的技术,工艺过程复杂,此外,在其产品中体现了大量的研究与开发(R&D)活动。技术密集型一般也是资金密集型,它不仅需要资金,更需要知识和科学技术,表现为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

1.3.2 制造业发展的层次特征

在制造业全球化发展进程中,也表现出了鲜明的层次特征,这种层次性主要体现在区域、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区域的发展不平衡性、区域动态联盟,产业规模结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企业的规模总量、经济贡献能力、自我成长能力以及战略选择、竞争力、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受到了学者们不同程度的关注。

(1)区域特征

李廉水、杜占元(2005)的研究发现,21世纪世界制造业区域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全球化趋势,世界各区域制造业的发展都必须积极融入区域制造的全球化产业链,中国尤其要抓住这次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的时机,紧跟制造业全球化发展浪潮,才能跻身世界制造业强国之列。制造业的全球化,使制造业的资源配置由一国范围扩大到全球范围,生产、营销、资本运作、服务以及研究开发均推向全球化,导致世界制造业在全球范围的重新分布和组合,即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重组。制造业全球化产业链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制造业公司掌握产品设计、关键技术,授权国外生产厂商按其要求生产产品,自己则在全球建立营销网络,进行产品的广告宣传与销售及提供售后服务。如耐克公司的耐克牌运动鞋制造方式;二是制造业公司在全球区域范围内建立零部件的加工制造网络,自己负责产品的总装与营销。此外,从发达国家各大都市圈发展历程来看,制造业自始至终是这些国家都市圈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或战略产业。世界各发达国家,无一不有一个或数个都市圈作为其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区域。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都市圈制造业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的主流。都市圈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都市圈的发展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综合发展能力,为制造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中国在今后的区域制造业发展中,应大力推进都市圈制造业的发展,依托都市圈的整体优势来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发展区域制造业,着力引导发展较好的都市圈发展为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世界一流的制造业基地。再者,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国际竞争,不仅是工业产品的竞争,同时也是现代服务业之间的竞争。发展制造业,必须同时大力发展区域现代服务业。应当大力发展金融保险、商用房地产、教育培训、研究开发、物流、信息服务、工程和程序设计、会展等各种形式的现代服务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信息化水平,构建功能完善的服务支撑体系,支撑制造业持续健康发展。从国际比较上看,中国制造业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从国内看,中国制造业在产业和空间布局上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其最大特征便是区域发展的不平衡性,呈现“东强中西弱”的态势,制造业向东部地区聚集,东部地区又向三大经济区聚集。因此建设制造业强国之路,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不能一味地追求整体快速提高、行业齐头并进。我们更需要从区域着眼,由区域内的“部分强”带动并向“全部强”过渡。因此,把握中国区域制造业的发展特征并从中总结有益的发展经验,是促进中国制造业整体发展的有效途径。

许登峰(2001)等学者,从区域制造业动态联盟的角度,对提升区域制造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研究。面向区域设计制造资源综合优化利用的企业动态联盟,是指以一定地理区域所有设计制造资源或某一行业的更大地理范围内的制造企业的设计制造资源的共享集成为基础,将区域内的制造企业集成起来,在信息基础结构和组织基础结构以及其他相关设施及方法的支持下,使区域内各成员企业的联系能力就像一个大公司内的各下属公司一样能够协同工作形成备战联盟,在有必要时组成针对产品机遇的动态联盟。区域制造业动态联盟的特点如下:(1)面向区域以一定区域内的与制造业相关的单位为联盟成员对象,将他们以一定方式连接在一起,成为虚拟的一体,像一个大公司内的成员一样。在一定地理区域内,由于物流短,易于联盟;由于地域文化、地域政策统一,易于交流、易于协商。并不排除区域外成员的加盟,区域外成员的加盟是对区域联盟的有益补充,是必要的。(2)面向资源联盟的最重要的目的是提高产品的制造能力,制造依靠的是资源,所以直接以成员的可共享资源为纽带、为依托,会给联盟成员带来切实的利益。资源是与制造相关的资源,包括人才资源、制造资源、设计资源、测试资源等。(3)面向实用,针对中国制造业实际及中国国情,联盟着重于实用,兼容各种企业情况,从实际出发,以提高成员企业能力为原则,构筑联盟。动态联盟的引进与实施应建立在中国现实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重要的是引进动态联盟的理念和企业之间优势互补的思想,打破许多企业“小而全”的生产组织格局,推动企业之间基于市场机遇的高效有序柔性化的合作。在起步阶段,并不一定要有先进的计算机通讯网络。巴西的几家企业用电话和传真等常规通讯手段成功地建立动态联盟的经验,对第三世界国家的企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不能认为实施动态联盟所需的一些条件,如企业内部结构的扁平化,外部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先进的通讯网络建设应在实施前一一具备,恰恰相反,这些条件,应在动态联盟的实施过程中逐步创造,二者相辅相成,逐步完善。

王翔(2006)计算了长三角1994~2003年两位数水平的制造业分28个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观察跨行业和分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判断长三角在这10年改革深化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与趋势。他根据区位基尼系数的变化情况,初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第一,长三角制造业跨行业的区位基尼系数十年间总的趋势在不断上升。第二,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正在加强,但还处于由初级水平向中级水平过渡的阶段。第三,不断提高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意味着地区间贸易成本的不断降低。

李慧巍(2005)运用现代产业经济学的分支—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环杭州湾这一典型区域的制造业。首先从环杭州湾区域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入手,分别描述了该区域制造业总体概况、制造业按地区分布情况、制造业按行业领域分布情况以及该区域内制造业园区和企业集群发展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环杭州湾地区制造业发展呈现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接着,文章根据环杭州湾区域制造业发展的现状及制造业竞争力相互关联的各个方面,提出了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分析的13个指标,结合统计数据对该区域29个制造行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排序,并对分析结果进行了讨论,该结果表明环杭州湾区域制造业的产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产业的空间集聚能力和因素上。最后,文章从企业角度深入分析产业集聚对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与作用,在对该区域66家制造企业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就问卷数据进行了因子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实证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取受制造业集群发展程度即制造业产业集聚因素的影响很大。

尹华川(2004)针对区域特色,对区域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战略进行了研究。首先,论述了区域制造业信息化的内涵、目标及技术内容框架,提出了区域制造业信息化的实施模式,包括指导思想、工作模式、组织模式、实施方案、过程模式、技术支持模式等;其次,针对区域中小企业在制造业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资金、技术、人才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六层结构的区域制造业信息化动态服务器页面(Active Server Page, ASP)平台,论述了其内涵、结构体系、功能体系、运行模式和商务模式;最后,以重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作为应用案例,介绍了重庆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状况、重庆制造业信息化ASP平台的建设及应用情况,以及重庆市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效果。

综上可见,区域制造业的发展,必须加强制造业的聚集发展、重视城市化与制造业的相互协调、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制造业效益、大面积推广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2)产业特征

李廉水、杜占元(2005)从制造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四个方面,分析了制造业的产业发展特征。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的总量规模、进出口状况和就业规模均占据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地位;制造业产业的结构在不断的升级和优化,高新技术产业的表现尤为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但在不同的制造业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并且对国外设备和技术的依赖性很强,中国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制造业强国来说还是比较薄弱;制造业重化工业的特征依旧十分明显。在各行业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上,交通设备运输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电器机械制造业均在制造业的前五位,它们占据了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30%;四个行业创造了制造业利润总额的36.23%,吸纳了制造业总就业人数的23.43%。总之,不论在增加值、利润总额还是就业人数上,都可以看出中国制造业的重化工业化的特征。同时,由于中国制造业对国外设备和技术的依赖性很强,中国制造业的科技创新能力还是比较薄弱。中国全社会固定资产中设备投资的2/3依赖进口,光纤制造设备、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石油化工装备、轿车工业设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等,绝大部分被进口产品挤占。从各个产业的产出结构来看,新产品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及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四个行业,它们集中了中国55%的新产品开发数目。而新产品开发较少的19个行业仅占制造业总量的16%。由于投入结构的差异,各行业之间的新产品开发数目的差距很大,因而具有较大差异的产出结构。

陈小义(2006)指出,可以依据工业产业结构升级演进趋势来描述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演进趋势。产业结构升级演进是指产业结构从低级到高级的变化趋势。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演进的因素主要包括消费结构、消费和投资的比例、生产技术水平、资本与劳动力相对价格、自然资源的拥有情况等。陈小义还指出纵观世界各国现代经济发展历史,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演进一般有以下几种趋势:(1)重工业制造业比重不断上升,轻工业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重工业包括电力、石油、煤炭、冶金、化学、机械等工业发展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产业,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经济发展规模和水平的进一步扩大对重工业部门的依赖性增强;(2)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传统产业的比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科技的进步催生一大批以各种高新技术企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新兴部门对传统产业产生冲击,导致传统产业部门减少,比如核能发电业的发展给传统电力工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导致传统电力工业部门的减少;又比如新材料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对“大、厚、重”为特征的传统材料的需求大大降低,因而相比之下传统材料工业有所缩小;(3)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逐步下降,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例不断上升。文章最后提出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演进过程是通过生产技术的革新、资源配置的优化、产业的分工与协作等手段来实现的。

吴倩(2005)指出中国制造业市场的巨大潜力,为先进制造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与制造业发达国家、区域相比,国内的先进制造技术的研发与市场拓展还不均衡。纵观国际制造业的竞争与发展,面对国际、国内两个制造业市场的日渐融合,如何立足国内制造业的市场需求,整合分散的科研与企业资源,尽快形成自己在先进制造产业竞争中的技术优势,已经是摆在中国制造业面前的迫在眉睫的课题。制造业的产业链条长、配套环节多、迂回生产方式复杂,需要适宜的生产组织方式才能得到较快发展,才能获得较强竞争力。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有效的生产组织方式,最初是从制造业中产生的,并且也是最有利于提高制造业竞争优势的一种生产组织方式。通过大力发展产业集群、建设制造业基地,是国际、国内已经证明了的一种成功做法。

王立斌(2006)通过对沈阳市制造业竞争力的分析,找出沈阳市制造业在累积竞争优势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提出了提升沈阳市制造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他认为,影响产业竞争力有五大因素,包括:投入要素的数量和质量、产业规模经济、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产业内资源配置效率、产品市场效益。

朱颖(2006)指出山东半岛应该以产业集群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建立以产业竞争力为核心的现代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对产业集群的特征、产业集群的竞争与合作、产业集群的创新与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论述,分析产业集群的优势和竞争力及发展产业集群的必要性。并以意大利的产业集群作为发达国家产业集群发展的代表,以印度班加罗尔软件业集群作为发展中国家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典范,列举了国内产业集群较为发达地区的集群发展实践,分析了国内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经验。

刘丰(2005)根据产业结构优化过程中应有的效率特征,从产业的知识和技术含量、增长水平和效益水平三个角度构建了效率指标体系。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在资源性制造业、低技术制造业、中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中的份额都有所提高,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外资份额增长的速度最快。然而外商直接投资对直接优化江苏省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作用不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产贡献率的作用不明显,所创造的增加值和其产业规模相比偏低,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转让和扩散效应,以及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等间接作用在江苏省也很小。但是江苏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示范和竞争效应较好。

王玉晶(2004)指出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主要以垂直分工为主,尤其是制造业,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相对较小。但产业内贸易对于中国制造业以及其他产业的技术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升级换代、资源配置效率和企业经营效率提高等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综上可见,按照新型制造业的发展思路,制造业的发展必须坚持以节约能源为先、环境友好为上,彻底改变粗放式的规模扩张方式,走集约化发展道路,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3)企业特征

李廉水、杜占元(2006)从规模总量水平、经济贡献能力和自我成长能力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企业的总体发展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从规模总量水平来看,200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规模继续扩大,832家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总计约为20598.16亿元,比2004年增长了近27.46%,其中排名前50位的企业销售额合计约为10336.02亿元,集中了全部上市公司销售总额的50.18%,超过了二分之一,这说明制造业上市公司集中度比较高。从平均规模水平来看,832家制造业上市公司平均规模为24.76亿元,与上年19.38亿元的平均规模相比,增长了27.76%;2004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平均规模指标的标准差是8.06,2005年为10.50,说明上市公司的规模差距呈增大的趋势。从整体经济贡献能力来看,2005年制造业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为81.82亿元,相对于2004年有大幅降低,减少了51.82%;效益前50强企业的净利润总和为72.29亿元,比2004年的106.01亿元降低了31.79%,这说明制造业企业的经济贡献能力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从制造业上市公司成长速度来看,大多数企业都是以比较平稳的速度成长的,有超过五分之四的企业成长率在0~100%之间,只有极少数的企业(4家)以超过100%的速度成长,这说明中国制造业企业已经处于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

郑仁峰(2006)强调开展制造业企业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协同发展,指出由于每个企业本身的情况各不相同,有的企业的技术创新会以产品创新为主,而另一些企业的技术创新会以工艺创新为主。结合企业自身的条件,在企业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创新形式,协调好各阶段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关系,会使企业在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下发挥出最好的效果,取得最好的市场占有率,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王晋(2006)指出第三方物流对提升汽车制造业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很大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使汽车制造业企业得到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并降低经营成本。第二,使汽车制造业企业专注于核心业务的发展。第三,提高了汽车制造业企业自身的运作柔性。第四,减少了汽车制造业企业监督成本,并提高效率。第五,降低了汽车制造业企业营运风险。第六,提高汽车制造业企业顾客服务水平。第七,提升了汽车制造业企业形象。

刘攀(2006)指出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升级、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使中国制造业企业融入国际竞争的大潮。在广泛的国际分工中,跨国公司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因而中国企业要参与国际竞争不可避免地要面对各国跨国公司的挑战。但竞争的方式是多样的,其中也包括合作,在合作中寻找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途径。更多的情况下,企业是在竞争一个市场,而不是与某一个跨国公司进行抗衡。他从三个角度(合作关系、产品流程、价值链)构建制造业企业与跨国公司的合作模式,并对合作模式的18种类型进行分析和归类,并对制造业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规避策略,最后总结对制造业企业进入国际竞争产生的启示。

赵仕海(2006)对制造业企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提出培育制造业企业竞争力的对策主要有: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搞好技术创新;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变革企业文化;通过产业集群提高企业竞争力;政府职能的转变。

王博(2006)结合世界制造业的时代特征和发展趋势,分析了中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现状、产生的原因,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针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具体情况,探讨了企业技术发展路径的决定因素,并结合中国制造业企业技术能力的现状,对技术获取路径、非核心技术改进路径、核心技术改进路径和技术超越路径四种企业在不同阶段可选择的技术发展路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考虑了提高企业技术能力其他的一些途径。最后得出结论:(1)企业技术发展路径的选择不是唯一的;(2)企业在实施技术发展路径的过程中,技术的消化、吸收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3)中国制造业在提高自身技术能力的技术追赶过程中,对于技术获取型路径和非核心技术改进路径的技术追赶,应着重强化能力积累。

黄杰(2006)指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模式主要有:企业自行开发模式;企业外购模式;外包模式;效用计算模式;自我主导的综合模式。并指出,在选择这些模式时需要考虑企业的生产方式、企业规模与组织结构、外部信息化环境和企业自身条件以及总体拥有成本(TOC)分析。

唐莹莹(2006)通过建立技术创新和市场结构的计量模型,对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环境进行分析,最终提出要推进中国制造业技术创新必须优化产业内技术创新的竞争机制和市场结构以及拓宽产业间的结构网络信息与交流。

孔桂香(2005)认为,战略成本管理的提出是为了适应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需要,既是为了适应企业战略管理的需要,也是企业传统成本管理系统为了弥补自身缺陷,自身变革的需要。

李晋等(2005)指出,对于制造业企业,由于其业务复杂、繁多,行业竞争又非常激烈,使得制造业企业不得不将一些业务外包出去,从而利用外部的优势资源来加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外包的最初目的是为了降低成本、缩短产品研发与生产周期、专注于企业的核心业务等。

王俊(2005)认为,针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特点,制造业企业在培育核心竞争力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消除误区,正确认识核心竞争力。(2)因地制宜选择核心竞争力。(3)要用全局的眼光,审视企业的每一个战略环节。(4)制造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要与制造行业的行业关键能力相匹配。(5)制造业企业多元化发展应坚持同心多元的原则。(6)集中主业优势,发展核心专长。

综上可见,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发展在整合优势资源,选择合适的发展战略,加强自主创新,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能力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1.3.3 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生产能力和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经济的增长,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制造业的发展。发达国家的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中国作为后起国家在赶超崛起的过程中,也必须大力发展和做大做强制造业。198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仅占世界的1.5%。199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超过巴西,位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首,占全球比重的2.7%,进入了世界制造业10强,位居第八。2000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达7.0%,仅次于美国、日本和德国,在世界10强中居第四位。2004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提高至10%,排名超过德国,上升至世界第三位。

(1)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的发展。由于受到土地资源和农业比较效益的约束,农业要有很大增长已不太可能,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每年农业增长比经济整体增长率低5~6个百分点,2000年GDP增长率在8%以上,而农业只有2%多一些。第三产业虽然增长较快,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滞后以及经济发展阶段等因素制约,仅靠第三产业拉动国民经济发展较为困难。国民经济增长还必须靠第二产业拉动。2001~2007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1.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近5年来平均增速为17%,处于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国家之列,而制造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91%,显然,制造业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高速增长的“引擎”,仍将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2)制造业是都市圈竞争力的基础。世界大都市圈发展趋势表明,制造业是都市圈经济发展的基石,也是增强都市圈竞争力的基础,同时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石、国家竞争力的基础。在过去的20世纪,是制造业给美国、日本和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发展和市场繁荣。分析目前美国的产业结构,尽管服务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的比例很高,但制造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始终超过20%,拉动经济增长率40%。日本政府也认为,“日本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以制造业为核心进行的,而它的成功又建立在它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基础上。”在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一直维持在40%以上,中国财政收入的一半来自于制造业;制造业吸收了接近一半的城市就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也有将近一半流入了制造业;20世纪90年代以来,制造业的出口一直维持在80%以上,创造了接近3/4的外汇收入。对中国三大都市圈来说,制造业对都市圈的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始终超过20%,拉动了经济快速增长。

(3)制造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第三产业将会吸纳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但是制造业仍然是解决就业矛盾的一个重要渠道,而且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第三产业的发展。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59个城市职业供求状况所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商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三大行业的用人需求约占总需求的64%,已成为目前国内劳动力市场吸纳劳动者就业的主体行业,从行业看,商业、制造业和社会服务业分别占到总需求的30%、19%、15%。制造业对就业的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是制造业自身创造的就业机会;二是制造业的发展促进服务业的增长,从而增加第三产业的就业机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从1978年到1995年,制造业从业人员增加了4400多万人。从中国的现实看,凡是城市化程度高、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也是吸引和吸纳劳动力最多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的东莞市,本地户籍人口仅150多万,而吸纳的外地劳动力达500多万。长三角的苏南地区,许多市镇的外来人口也超过了本地人口。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统计,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地区也是中国最大的人口流入地。目前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最突出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减少农村人口,使农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现实的解决途径是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城市化,通过城市化转移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在这一进程中,制造业将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中国在工业化促进城市化,城市化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中,必将伴随大量劳动力向城市集聚。目前,国际产业向中国转移趋势为中国经济发展,同时也是为城市化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因为制造业发展可以带动服务业,以及与之相关的多种产业发展,吸纳大量劳动力,可以为解决中国的就业提供大量机会。从现在起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持续不断地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农业的比重将逐年下降,农村就业人口会逐年降低,服务业的比重会逐步提高,但制造业将始终占据相当稳定的份额和重要地位,将仍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之一。因此,我们要根据中国经济发展中生产力的多层次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多样性以及人们需求的多元性,发展多样化的制造业,为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出贡献。

(4)制造业是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产业支撑。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禀赋差别很大,经济基础与发展条件不尽相同,区域间长期存在着较大的经济差距。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实施向沿海地区倾斜的经济发展战略,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呈加剧态势。目前,东部沿海地区人均GDP是中部地区的2倍多,是西部地区的近3倍。区域经济差距过大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许多负面影响,缩小东西部差距已成为一项不容回避的艰巨任务。分析制造业企业在各地的发展及分布状况,考察各地制造业企业分布不平衡的原因,有利于相对落后省份制定适合自己的制造业发展战略,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各地区的统筹协调发展。

(5)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坚实保障。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出口增长的主要力量,是技术创新成果的物质载体,同时,制造业水平高低也是决定国防设备先进程度的关键。因此,从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看,制造业是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强堡垒。

1.3.4 中国制造业发展面临的约束

从社会经济发展实践来看,中国工业化进程,比欧洲晚了200年。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融入全球制造业体系,大力发展中国制造,取得巨大成就。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对外贸易连上新台阶,1979~2007年中国进出口贸易年均增长17.4%,目前的贸易伙伴已达220多个。2007年,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进一步转变为5.1%和94.9%,工业制成品占据了中国出口商品的绝对主导地位。但是,我们应清醒地看到,中国制造业目前发展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瓶颈,主要是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中国制造大多集中在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处于国际制造业价值链的低端。

(1)制造业核心技术主要依靠进口。中国制造业属于“枣核式”结构,呈现出研究开发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弱、加工制造环节强的态势。“中国制造”的优势主要在低成本大规模生产制造方面,如钢、煤、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摩托车、水泥等。中国制造的172个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但即使在这些领域,中国厂商也更多地处于组装和制造环节,普遍未掌握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关键技术主要依赖进口。中国制造业出口产品的结构层次较低,中国制造业出口的产品大多属劳动密集型产品,高加工度、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比重不高,高新技术产品尤为缺乏,很多高技术产品仍依靠进口。中国在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制造业领域,与欧美和日本等技术先进国家差距巨大。这种制造业核心技术来源于国外的状况如不能有所改变,将对中国制造业发展产生极为严重的不利影响。

(2)缺乏适应制造业发展所需要的实用性人才。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大量高级应用型、工艺型、操作型的人才,是一些发达国家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也是这些国家发展制造业的重要手段。高素质的技术工人是发展高水平制造业的基础,也是实现制造业创新的基础条件。中国目前制造业水平低,许多产品质量和工艺水平不高,与高素质技术工人短缺有密切关系。发达国家制造业中,高级技工的比重高达30%以上,而中国只有5%左右,特别是掌握科学技术知识、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级技工更是十分紧缺,而且现有高级技工年龄偏大,多在50岁以上,已难以适应新型制造业发展的要求。职业技术教育落后,高级技工短缺,已成为制约中国制造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之一。

(3)装备制造工业整体创新水平低。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装备的各制造业的总称,是制造业的核心部分。装备制造能力(包括研发设计能力、生产能力和集成能力)构成了制造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技术、设备引进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对国际技术转移的承接多数停留在第一层次,即主要依靠进口装备来生产产品,而重要装备产品的技术来源主要依靠国外,使中国在制造业国际竞争中始终难以摆脱亦步亦趋的处境。目前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还不到30%,远低于美国的41.9%、日本的43.6%、德国的46.4%。由于中国装备制造业技术水平低,设备陈旧落后,难以满足国内制造业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改造的需要,致使装备制造业许多重要产品长期依赖进口,例如,光纤制造装备的100%,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85%,石油化工装备的80%,轿车工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等依赖进口。高新技术产业的许多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也依赖进口。装备制造业已成为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4)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尚未成形。经过十多年的科技体制改革,制造业各部门的科研院所除极少数进入企业外,绝大部分转制成为科技型企业,这是中国科技体制的一次重大变革。改制后的科研院所在面向经济主战场方面发挥了作用,但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存在明显的缺陷。中国目前缺少直接主管制造业发展的部委,相关部委往往从各自业务范围涉及到制造业的方面安排一些工作,但各相关部委之间缺少交流与协调,尚未形成联动协调的指导和调控发展机制,支撑制造业发展的有限资源未能得到较好的整合与配置。缺乏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够依靠的共性技术平台和大型研究实验基地,缺乏行业层面上的共性技术创新基地和高水平的科技创新队伍,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整体较弱,除石化、钢铁、航空航天、电子等行业有为数不多的大型企业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较多科技投入外,大多数制造业企业没有技术开发机构、缺乏科技创新经费,企业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的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支撑科技创新的服务能力不强,难以满足制造业企业科技创新的需要。

(5)巨大的资源约束压力。中国制造业技术含量较低,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低、消耗高。其一,土地利用率低,全国可利用土地仅占中国土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因此土地资源极为稀缺。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司的统计,中国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土地资源保证程度降低。中国以约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1%的人口。同时,可开发利用的后备资源不足,虽尚有未利用的土地约11亿亩,但依中国当前经济条件和科学技术水平仅1/4可开发利用。其二,中国发展重工业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铁矿,铝土矿等的蕴藏量都在世界的5%以下,人均排在世界80位以后。所以相对于需求来说极为不足。其三,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的70%~80%集中在6~9月,并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容易出现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草地面积虽然广阔,但限于气候条件,夏秋草场和冬春草场不平衡,限制了草地的载畜量。其四,由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因此中国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产出效率都相对较低。例如,目前,中国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2倍多,比美国、欧盟、日本、印度分别高2.5倍、4.9倍、8.7倍和43%。中国7个行业:石化、电力、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纺织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燃煤工业锅炉平均运行效率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机动车百公里油耗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随着经济发展和国家财力的增强,资源约束将替代资本约束逐步上升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甚至成为伴随工业化、现代化全过程的一个重大问题(张艳芳等,2005)。中国确立了到2020年GDP要比2000年翻两番的发展目标。2003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16.8亿吨标准煤,比照GDP的增幅,如果能源消费也随之翻两番,2020年将达60亿吨标准煤,而中国常规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探明总资源量约8200亿吨标准煤,探明剩余可采煤炭总储量1390亿吨标准煤,按照2020年能源消费总量计算,中国常规能源仅够用25年。

(6)严峻的环境恶化形势。2005年初,国家环保总局向媒体披露了一组中国环境数据:中国的化学耗氧量(主要是水污染物)、二氧化硫、消耗臭氧层物质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中国单位产值的排污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几倍,中国每万美元产值消耗矿产资源是日本的7.1倍、美国的5.7倍、印度的2.8倍。中国1/3的国土被酸雨侵蚀,7大江河水系中劣五类水质(即丧失水功能,不可农业用,不可工业用,不可景观用,更不可作饮用水源。专业术语称为“劣五类”)占41%,沿海赤潮的年发生次数比20年前增加了3倍,1/4的人口饮用不合格的水,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不足20%,工业危险废物处置率仅为32%,全球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中国占5个。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据世界银行测算,中国空气和水污染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的8%;据中科院测算,环境污染使中国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7%,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国家环保总局的生态状况调查表明,仅西部9省区生态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占当地GDP的13%。环境对人民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了明显的危害,2004年,中国患病的人数已增至50亿人次,因健康不安全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8000亿元,相当于当年GDP的7%。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2002年报告称,中国每年空气污染导致1500万人患支气管病。2005年1月27日,评估世界各国(地区)环境质量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SI),在瑞士达沃斯正式对外发布。在全球接受调查的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环境可持续指数列倒数第12位。在2002年第一次发布该指数时,在全球接受调查的142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位居第129位,列全球倒数第14位。

(7)严重失调的产业结构。作为先进生产力代表、核心竞争力关键的装备制造业发展严重滞后。目前中国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的比重仅为26.46%,比发达国家约低10个百分点。一方面,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装备和产品严重短缺,国民经济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所需要的装备已形成依赖进口的局面。2001年,全国进口装备制造业产品约1100亿美元左右,占全国外贸进口总额的48%左右。据统计,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装备的95%、轿车制造业装备、数控机床、纺织机械及胶印设备的70%依赖进口。另一方面低水平、低技术含量的制造产品严重积压,生产能力严重过剩。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显示,全国主要工业产品有80%以上的生产能力利用不足,其中机械、电子、化工、建材、轻工、冶金等行业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分别为51.86%、51.45%、54.90%、64.03%、35.55%。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明显表现出轻型化的特征,轻工纺织制造业、资源加工工业和机械电子制造业的工业增加值占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30.52%、34.29%和33.63%,其中,机械电子制造业所占比重明显低于工业发达国家。制造业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直接影响了制造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企业生产规模小,组织结构“散乱”状况突出,至今尚未形成一批代表行业先进水平、占有较大市场份额、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也未能形成一大批有技术特色的专业化协作配套的中小企业格局。尽管中国企业的制造能力已有很大的进步,但核心技术并不在中国企业手中。许多产品上注明的是“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但实际上仅仅只是在中国加工,而不是真正的由掌握了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制造(Made by China)。

(8)日益减弱的比较优势。至今为止,中国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优势,主要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产品价格方面,但这一优势有快速减退之忧,中国制造业的发展遇到了国内外两个方面的严峻挑战:①中国东部制造业聚集的沿海地区,劳动力价格、地价、房价急剧攀高,使制造业的综合商务成本迅速上升,同时,产业在向内地转移过程中,受到劳动力素质、政府管理水平和商业环境等因素制约,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质高价廉的优势正逐步减弱。②制造业中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需求已趋饱和,许多国家为保护本国相关制造业产业,纷纷制订贸易保护政策,仅靠低价格竞争很容易遭遇反倾销报复。中国制造业的多数产品属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低、对外部市场依赖大的低端产品,更容易遭遇所谓反倾销打击,2005年以来国际范围内,尤其是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纺织品的发难是典型例证。③全方位对外开放使中国与全球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同时也意味着随着中国的发展,与其他国家发生利益冲突与对抗的可能性也不断增大。这些冲突和对抗目前主要表现在贸易领域,但我们不能不看到,随着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加快,贸易摩擦、经济摩擦和政治争端的出现频率将会越来越高。

1.3.5 “新型制造业”的内涵及拓展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4》首次提出:所谓“新型制造业”,就是依靠科技创新、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增加就业、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竞争能力,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制造业。可见,新型制造业强调的是“和谐发展”,不单纯在经济角度强调发展,更强调在发展过程中依托科技创新、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创新驱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因此,发展新型制造业,必须确立制造业发展的四个新理念:一是以人为本、二是科技创新、三是环境友好、四是面向未来。以人为本,就是要使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参与者都能享受到发展带来的利益,就是要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同步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科技创新,就是要把制造业的发展逐步转移到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基础的轨道上来,改变以往主要依靠资本、劳动力和物质资源投入带动的制造业增长方式,持续提高制造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环境友好,就是要重视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强调制造业发展与环境的友好关系,倡导资源节约且可持续发展的制造业发展道路;面向未来,就是要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从全球性、前瞻性、战略性和系统性的角度放眼未来,稳步推进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5》,拓展了“新型制造业”三个方面的内涵:(1)从知识经济、科技创新、和谐社会这三个方面进一步分析了新型制造业的主要特征,指出在以知识资源化、资源知识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新型制造业不但具有工业经济时代的特征,也必然具有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新型制造业更加强调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以及知识传播和知识管理;(2)新型制造业是大量运用科技创新的产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新型制造业具有协调发展、环境友好和持续发展的特征;(3)中国制造业发展必须顺应三大发展要求:一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建立在知识和信息基础的生产、流通和使用方式正在改变着世界经济结构;二是科技创新成为主导国际竞争的主导因素,各国政府纷纷提出推进科技创新的政策和措施,期望通过创新赢得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三是以建设和谐社会为核心,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经济发展必须与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协调。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6》,强调新型制造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产业基础,新型制造业发展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新型制造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创新支撑与和谐发展:(1)坚持科学发展就要求:以人为本,关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参与者的利益,重视经济与社会的同步发展,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环境友好,重视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注重提高产业和产品的科技含量,注重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倡导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的制造业发展道路;强调评价制造业发展水平和程度,必须充分考虑经济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和能源消耗及环境影响程度;强调面向未来,要求正确处理好制造业发展的当前与长远关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前瞻性、战略性和全局性的角度放眼未来,稳步推进中国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强调自主创新,强调通过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2)新型制造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和引领发展:制造业的发展逐步转移到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基础的轨道上来,改变以往主要依靠资本、劳动力和物质资源投入带动的制造业增长方式;强调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装备制造业水平和促进产品更新换代,通过科技创新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倡导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强调发挥知识和技术创新的优势促进产业发展,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等就是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人才密集的产业,只能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重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钢铁产业、汽车产业、石化产业和纺织业等传统制造业,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态势必须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改造传统工艺、设备、技术和方法,不断提升经济效益,走新型制造业发展道路。(3)新型制造业强调和谐发展:新型制造业不单纯强调制造业的经济创造能力发展,更强调在发展过程中依托科技创新、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正确处理好产业发展、创新驱动、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关系;新型制造业发展强调产业链的完整,强调特定产业的集聚发展和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之间的协调发展;新型制造业关注区域制造业的均衡发展和相互支撑,强调区域制造业的协调和谐发展;新型制造业重视制造业企业的经济创造、科技创新、环境保护能力,同时关注企业的诚信和社会责任,重视受尊敬的制造业企业形象;新型制造业倡导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主要依靠知识的生产和应用推动发展,必须突出以最新知识和技术来组合劳动资源、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充分体现新的发展理念;新型制造业要求借助于信息化手段,通过知识学习和知识管理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新型制造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产业基础,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载体和平台。

《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2007》深化了“新型制造业”的内涵,结合经济创造、科技创新、环境友好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深入探讨“新型制造业”理念的体系框架,突出了和平崛起、新农村建设、都市圈发展的要求:(1)“新型制造业”支撑和平崛起。中国和平发展崛起面临着三大机遇,即地缘政治环境机遇、新科技革命机遇、经济全球化机遇;同时存在着各国对于中国快速发展的担心、粗放型发展占据主导地位、制度建设与财富分配问题等一系列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无论从政治、经济的角度看,还是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看,都必须拥有与大国地位相称的高水平制造业,需要大力发展新型制造业,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中国的和平崛起需要节能环保的制造业。(2)“新型制造业”支持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新型农业可以为发展“新型制造业”提供清洁优质的原材料、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生态优美的生产基地、广阔的工业品销售市场;发展“新型制造业”,积极应用“新型制造业”的发展技术、发展组织、发展手段来发展现代农业,有利于工业反哺农业、以工促农,有利于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技术先进、信息化含量高、附加价值高的现代物质条件,有利于增强农业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提升、发展高附加价值的现代农业,最终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效益、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3)“新型制造业”推动都市圈发展。制造业是都市圈发展的动力,也是增强都市圈竞争力的基础。发展新型制造业,可以带动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都市圈的综合竞争能力,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了都市圈的健康持续发展。

综上可见,新型制造业是“以人为本、环境友好、科技创新、面向未来的制造业”,是“资源、环境、经济与科技和谐的制造业”,是“科学发展、创新支撑、和谐发展的制造业”,新型制造业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