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创业有道
12506900000004

第4章 创业,没你想象的那么难(3)

许多创业者对创业感到恐惧是源于对自己的不信任,创业者想要克服这种心理恐惧,首先,可以从熟悉的行业或业务开始并积极积累人脉资源。因为,把目光放在朋友多、人际关系好、办事渠道通畅的行业,事业的兴旺就有了基础。其次,控制风险、减少损失。尽量减少一切不必要的开支,尽量将不变成本转化成可变成本,然后对可变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

(2)竞争恐惧

每一个项目都要时刻面对竞争,一个新创立的企业,无疑在资金上、技术上比不过人家,接之而来便会产生竞争恐惧。所以,创业者要懂得一些克服竞争恐惧的技巧。首先,当自己打算从事一个项目之前,最好能够事先调查同行的情况。其次,要构造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所具有的独特能力,需要对竞争双方力量进行对比了解和分析,并根据力量对比和利益大小,或直接对抗或联合合作,以形成企业的竞争战略。

(3)资金恐惧

害怕资金不足是大多数创业者患上“创业恐惧症”的根源。但是,创业者应该知道,问题并不会因为害怕而不存在,因此,面对资金短缺,创业者更多地心该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资金筹措,而不是恐惧上。一旦你抛开恐惧,开始积极面对问题,你就没有时间去恐惧了。

(4)能力恐惧

能力恐惧属于心理恐惧的一种,也是不自信的表现。有能力恐惧的创业者多对前景没有很好的认识,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对于这种情况,解决的办法就是创业者一定要脚踏实地地做事,不要想什么一夜暴富,而应该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

(5)风险恐惧

要克服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恐惧,就要学会风险分析,做好风险预测。通过客观分析,预测风险将要带来的破坏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另外,要积极采取措施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比如:制定周密的收款措施;加强保安措施,将当日收入的现金及时存入银行;对周围环境进行调查,对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防范等。

如何克服“创业恐惧症”呢?下面这位创业人员的经历可以给人以启迪。

一位退休电源设计师,想用自己的特长开一家教学仪器公司,当他做过市场调查后,他有些胆怯了。现在市场上类似的教学仪器公司多如牛毛,而且个个神通广大、精明能干。如果他的恐惧不能消除,他只能后退,但他不想这样,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优势,结果信心倍增。他想,在工程设计上他有独特的创新,他可以把自己的创新技术应用于公司的产品。在把握市场机会方面,他与多家学校都有过交往,清楚从何处可以找到客户。就这样,他开始了自主创业,并招集了一些老同志和他一起创业。他们先从小于起,开始的几次他们一次只和一个学校谈合同,后来就慢慢增多了起来,就这样他们最终走向了成功。

老设计人员的创业经历告诉我们可以这样战胜“创业恐惧”:利用自己的行业优势发展自己的企业,就会成功,永远不要因为别人的优势而感到有威胁。一个行业里先入者自然有先人者的优势,比如先入者可能依靠技术领先建立一种行业标准,而新人者无法适应也不可能获得某些稀有资源的所有权或者政府的特许经营权;或者在营销渠道方面,先入者也已经有了自己固定的客户。但这并不是说新人者毫无机会,而新人者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可以大量地运用目前先进的技术,改善目前产品的不足,对行业标准进行提升,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客户的潜在需求。

当你面对创业恐惧时,必须做好一切应对的准备,在全面了解创业体系后,推陈出新,以不变应万变。

5.上班族也可以创业

不是夸大其词,或许至少有80%的上班族的脑海中都曾经闪现过创业的念头。

是啊,每当亲眼看着自己苦口婆心争取来的客户却要纳入老板的客户名录,自己绞尽脑汁做出的业绩却完全不能够掌控和分配,自己加班加点做出来的工作项目款却被老板拿了最大头……上班族们渐渐发现,这个辛苦奋斗多年的工作岗位,原来从始至终也只会是一份职业,而不是自己的事业。职场经历超过5年的上班族更普遍会感悟到这样一个真理:上班是种被动的职业方式,看似可以安稳地每月拿工资,实则前途与“钱途”都在老板的掌控中。

但如果真的把辞职信和创业战袍捧到你眼前,你恐怕又要退缩了,你会犹豫着说:我学历不高,入行年头少,经验还不足,资金还没攒够,人脉资源也不是很多……

对于创业者,一个现实的忠告是:当“创业”这两个字又一次闪现在你不安分的心头时,请把你的关注点从“我能不能创业”转移到“我怎样开始创业”上面来,要知道,你只有在现实中迈出第一步,才能开始真正的征程。

创业二字,说来容易,做起来却困难重重。做一名上班族,你只需要承担分内的职责,而当老板则需要承担公司内外所有的责任。创业初期,你很有可能是个“光杆司令”,所有的问题都要自己扛。创业的过程中,创业者要面临资金周转、业务开拓等一系列问题。尤其在创业初期,几乎是摸着石头过河,碰到的问题可能事先根本没有预料到。这时候,创业者事无巨细都要咬紧牙关独自扛下来。当然,这种巨大的心理压力,是打工族们无法想象的。

1983年,石先生从北京大学数力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浙江丝绸工学院任教。1986年,他考入浙江大学攻读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杭州制氧机厂当钳工。他从北大毕业,做过大学教师,又拿了硕士学位,最后却作了钳工,这种结局让他根本无法接受。

1990年9月,当时计算机的发展前景刚刚被看好。石先生也认准了这个行业.于是他买来了从本科到研究生所有的计算机教程书籍.直到1991年11月,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把所有这些内容都认真自学了一遍。学到最后,他连主板上面的线路图都能背下来。这样,在1991年年底时.石先生离开了那家工厂,开始踏上成为一个企业家的道路。

他的创业之路十分艰难,前两次都是在公司架子还没搭起来的时候就夭折了。1993年8月,他与朋友一起借了3万元,创建了杭州新中大电脑系统研究所,从此开始了真正的创业生涯。

刚开始的几年,公司主要做些系统集成业务,到1994年年底,才正式确定公司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做财务软件。经过研究,他认为基于Windows平台的大型企业财务软件非常有前途。但当时很多的机器都是386××系列或更低的286系列,而运行他们的产品首先需要机器是3861)×以上,并且要有8MB以上的内存,而当时的机器都只有2MB或1MB内存,这使得他们的产品开发出来之后,就遇到了许多实际的困难。后来,他们只好设计了这样一套解决方案:只要是买过或者用过他们软件的客户,就赠送4MB内存条。他们的解决方案极大地方便了用户,也为推广公司的软件铺平了道路。

石先生是一个敢想敢于、非常富有行动力的人。他对他自己在管理上最满意的一个原则,就是始终坚持将发展放在公司的第一位,他认为,公司对广告宣传的这个基本性投入是最主要的。在1994年,那时公司刚刚创立,干什么事情都缺钱,但石先生还是借了4万块钱做了三次广告。

血型理论在他的整个公司管理实践中,至少发挥了30%以上的作用。

笃信血型理论的石先生将一个人留在公司工作的三种需求归纳如下:一是事业上的发展空间;二是待遇上的需求;三就是学习上的需求。因为每一个人的情况都不同,所以个性化的管理在公司里是必需的。而根据每个人的血型,再依据他们的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安排,一直以来是公司在管理上的一大特色。

新中大公司对血型的重视体现在各个方面,公司的招聘登记表与其他公司的不同点是专辟了血型一栏。他要求每个部门的经理都要对其下属的血型进行了解和掌握,因为不同血型的人适合做不同性质的工作,而且不同血型的人相互之间的配合度也与血型高度相关。

另外,他们公司也将血型理论推广到客户关系管理当中。在销售中,他们曾经就有这样的经历:某个销售经理和客户谈一个单子,谈了好长时间、用了好多方法,却始终搞不定;后来,他们终于通过某些渠道,弄清楚了他的血型,结果换了一个与他血型相匹配的销售经理去谈,一下子问题就解决了。所以,在他们公司,血型管理已经形成了某种特定的文化和传统。

这是一个创业的时代,想自己创业做老板的人越来越多,其中也包括众多上班族。你也许也能筹到资金、也许也能找到项目,也有能力开个商店、也有能力装修、也有能力雇员工……都可以。你认为这样就可以一步到位成为生意的拥有人吗?

但是你真的不知道这里面白手起家的风险非常大,而且往往这个时候,自己没有技能、没有经验,就盲目去投资想做一个生意拥有人,所以99%就倒闭。凭你的资金、凭你的项目、凭你的技能、凭你的关系,你怎么知道你就是未来那1%?时间紧、资金有限、经验缺乏、患得患失,是几乎所有想自主创业的上班族都会遇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的建议是: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1)尝试一下兼职。

目前,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上班族做兼职是一种常见现象。兼职职位有高有低,需要根据各人的能力、机遇而定。不过,不管任何兼职,都可以锻炼能力、积累经验,同时还可以积累一定量的资金,又不占用上班时间,不用放弃目前的工作,正好能够弥补想创业的上班族的短板,可谓一举两得的好事。但是上班族在选择兼职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与自己的特长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相结合。兼职是为了缩短自主创业的距离,缩短从打工者到老板的距离,如果陷入到为兼职而兼职,为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斤斤计较,而忘记了对自己能力的锻炼和资源的积累,那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2)充分利用在工作中积累的资源和建立的人脉关系。

这是上班族的一个特点,也是上班族的一个优势,学会充分利用在工作中积累的资源和建立的人脉关系进行创业,可以大大减少创业风险。有这样一位朋友,原来在北京一家大的电脑图像制作公司工作,在工作中与很多小的电脑图像公司、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建立了关系,积累了人脉。时机成熟后,这位朋友辞去了原来的工作,自己成立了一个电脑图像工作室。因为相当于原来工作的延续,无缝衔接,这位朋友几乎没有冒任何风险,便踏上了成功之路。现在这位朋友的工作室生意很红火。但是在这方面要注意的是,不能将个人生意与单位生意搞混淆,将工作秩序搞颠倒,甚至只要是有利可图的生意就归自己,而无利可图或者亏本的生意就归单位,这样做不仅要冒道德上的风险,而且很有可能会受到法律的制裁。另外,要区分清楚主业、副业,不能因为自己的创业活动影响单位的工作。

(3)找准好的项目。

小张在上海的一家台资企业工作,妻子在一家大型电器公司当推销员。小张手头有一定积蓄,又不愿放在银行里吃利息,因为银行利息太低。从去年6月起,他瞅准时机,在上海吴淞码头开了一家拉面馆,后来连开了4家。现在这4家拉面馆每月能为他带来2万多元的收入,远超过其打工的薪水。小张说,其实很简单,他看准了地方,出钱盘下一个店面,请了几个人来开店,设了一个店长,工资要高些,其他人按市场行情走,每月几百元外带吃住。他只要每个星期到店里走一趟,盘盘账。因为店小,账目很简单,无非是进货、出货。进货,就是这个星期买了多少钱的面粉、买了多少钱的牛肉、蔬菜;出货,就是这个星期消耗了多少面粉,消耗了多少钱的牛肉、蔬菜;卖了多少钱,将中间差价一算,刨除房租、水电、税费及人员工资,就是他赚的钱。既省心省力,又不花时间。类似这样的项目,非常适合想创业的上班族。关键是你要开动脑筋,时刻留心,四处留心。另外,就是该下手时就下手,不能犹犹豫豫。大家都在找机会,机会来了你不下手,一眨眼机会可能就被别人逮跑了。

(4)做一个好的产品代理也不错。

现在翻开报纸、杂志,到处是寻找产品代理的广告。有些人对此类广告抱着本能的排斥心理,以为都是骗子,其实并非如此。这里同样隐藏着一座座金山,关键是你要有眼光。选择产品代理,最重要的是看清代理产品的发展前景。成熟的产品是不需要满世界打广告来寻找代理的,不打广告也会有许多代理人找上门来。打广告招代理的产品,一般都是尚处于市场拓展阶段的新产品,因而如何判明产品的市场前景,也就是产品之于代理商的“钱”景,是一门学问。

(5)选择合适的合伙人进行创业。

有些上班族没有时间自己进行创业,但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或者拥有一定的业务经验和业务渠道,这时候就可以寻找合作伙伴一起进行创业。与合作伙伴一起进行创业需要注意的事项是:责、权、利一定要分清楚,最好形成书面文字,有双方签字,有见证人,以免到时候空口无凭。更不能等到赚钱了再说。我们看到无数合作创业的伙伴,在公司没有赢利之前,双方都能够和谐相处、和和气气,一旦公司赚了钱,矛盾便开始出现,有时一发而不可收拾。这就是大多数合伙企业,开始热热闹闹,中间打打闹闹,最后一败涂地的原因。

6.要有敢想敢做的创业胆量

自主创业是最容易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前提是创业者必须拥有足够的敢想敢做的创业胆量。胆量决定了一个创业者的成功与否。

王先生起初在一家工厂上班,不久,他结婚生子,拥有了一个令人羡慕的家庭。可是微薄的工资难以维持生活,于是,创业的梦想便在他头脑中滋生了。后来,他干脆辞职下海了。

下海后的王先生意识到:别人都不愿去的地方,通常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于是,他便决定去柬埔寨做生意。

虽然他的想法遭到亲朋好友的一致反对,但是王先生认为“不敢吃螃蟹的人永远发不了大财”,他毅然带着5000美元,和几个朋友共同来到危险与商机并存的柬埔寨。

来到柬埔寨,王先生将经营目光集中在生活用品上。为了节约开支,他每天骑车到处推销,还冒风险赊货给客户,因此,销售额一直上涨。

王先生由于敢做别人不敢做的事情,所以,他的生意越做越好。很快,他拥有了自己的小车。这在当时经济落后的柬埔寨是一件大事。打那以后,王先生便开车为一些人送货。

经过几年时间的积累,王先生的总资产突破了500万美元,但是他并不满足,眼睛又瞄准了战火纷飞的伊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