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留住老员工吸引新员工
12482400000032

第32章 帮新员工迈开职场第一步(4)

有了此次客串的经历,这群意气风发的“准白领”都有了莫大的挫折感。在总结会上,他们更加领悟了这个道理:人在职场,好高骛远、眼高手低只会栽跟头;虚心学习,提升能力,方是可取之道。

有人说:无知与眼高手低是现在多数年轻人最大的问题,也是导致他们频繁失败的原因。许多人内心充满了激情和理想,然而一旦面对平凡的生活和琐碎的工作,就变得无可奈何了,他们常常聚在一起高谈阔论,然而一旦面对具体问题,就会不知所措。

企业经营需要有战略思考和整体规划,但更需要把种种构想付诸实施的执行能力。对于年轻人来说,无论未来发展的前途怎样,这种执行能力都是必备的,只有那些对寻常工作能够忠实加以执行的人未来才可能走上重要的岗位。

另外,管理者应该换个角度看眼高手低,眼高,视野宽,观四方;手低,定目标,做实事。新员工仅仅有理想是不够的,如果没有行动你将永远停留在起点上,尽管有时行动不一定会带来理想的结果,但是不行动则一定不会带来任何结果。

在工作中每一件事,无论大小都值得用心去做,而且对于那些小事更应该如此。把眼高手低改造成高瞻远瞩,放低姿态,多做实事,管理者抒以下几点经验与新员工共勉:第一,培养做小事的心态,把小事做精。第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世界上再难的事情,再宏大的工程,也都可以分解成细小的具体事情,要想做成大事情,就必须把分解后的每一件小事情做好。

小谢在一所重点大学读的会计专业,毕业后她如愿找到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得知同学无奈之下都从事了其他行业,小谢觉得自己十分幸运。可当她豪情满怀地打算大干一场时,现实给了她很大的打击。在公司,她做最简单、最基础的工作,一些核心工作根本就碰不到,一年合同期满,眼高手低的小谢就迫不及待地跳了槽。

小谢的第二份工作是在一家国有企业做文秘。工作才一个多月,她的热情和激情就开始消退了,枯燥的文秘工作让她觉得毫无新鲜感,每天浑浑噩噩地上下班,面对一摞摞的文件,过得苦不堪言。工作不快乐倒是其次,办公室里的人际关系也让小谢觉得苦恼万分,她常在不知不觉中就得罪了人,合同期满之后,小谢立刻再次跳了槽。

这次她选择了做销售工作,在她的设想里面,销售不仅可以锻炼口才,还可以拓宽人脉。谁知不懂销售的她不仅揽不到客户,更是到处碰壁。一边是业绩的压力,一边还要看老板的脸色,做“夹心饼干”的滋味真不好受!

现在,小谢准备第四次跳槽了,可是她心里仍很犯愁,这次要跳到什么行业呢?

职场航行往往并非一帆风顺,许多人正在或曾经经历工作两三年后的不适应期,这常常被称做职场的“三年之痒”。这时的员工已经初步熟悉了社会上的情况,掌握了一定的工作技能,但是又渴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重返学校充电、出国留学还是跳槽离开原来的行业?职场的困惑如潮水般涌来,无处躲藏。

找工作难,能保持工作的热情更难。职场调查显示,工作两三年后,九成以上的人遭遇过职业上的困惑。高兴起来干劲冲天、工作效率高;不高兴时八头驴也拉不动,办事拖延找借口,说不干就不干,成了“甩手掌柜”。

出现“三年之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对自身职业规划不够明确,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没有坚定的职业目标,一旦工作中有些不顺利,就辞职跳槽。久而久之,对工作失去激情,虽然激情不是规划来的,但有规划才有目标,有目标才有动力,才会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保持激情,一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越早,越清晰,弯路就会走得越少,“三年之痒”的症状也就会越轻。

使新人重视工作技能

冯锋学的是新闻传播专业,毕业后在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企业文化报的采编和制作,企业文化报每个月出版一期,所以冯锋的工作节奏并不快。通常的工作是将这个月的大事记,比如领导召开会议、外来企业到访参观、企业各部门的动态还有员工的“幸福工作”感言之类的东西拼凑一下,做了几期之后,冯锋觉得熟悉了工作流程,版面内容永远是那些东西,没有新意,没有挑战性,渐渐地,自己的工作激情一点也提不起来了。

于是,冯锋考虑跳槽。去了几家大报社参加面试,屡遭打击。人家问:我们招经济版的记者,你懂经济学吗?我们的记者有时候需要采访一些外国的专家或企业家,你英语水平怎么样?我们需要做深度报道,在短时间内对热点问题进行追踪,写作讲究速度和质量,可是你刚才只写了两千字的一个小评论就花了3个小时,而且内容上以偏概全,完全没有达到我们的标准,你怎么证明自己适合这个岗位呢?

冯锋被问得一愣一愣的,心里那个悔啊,要是当初自己在工作之余经常关注经济现象,坚持学习英语、不断研修采写能力就好了!

每次到换工作的时候,冯锋才发现自己除了能够做之前的工作外,简直一无长处,没有一样拿得出手的才能支撑自己寻找一份更好的工作。

企业里缺乏专业技能、长年混日子的普通员工有很多,他们是企业的边缘人和弱势群体,其生存状况令人忧虑。一方面这些员工技术差,又不愿意学习新的技术;另一方面因为技术差,管理者不放心把复杂的工作交给他们,两者叠加的结果,造成他们渐渐成了企业的边缘人。虽然身在岗位,但却在稀里糊涂混日子。

其实,不仅仅是这些职场新手们对自己的工作技能不加重视,那些已经工作一年、两年、三年、十年甚至将要退休的人,也未必认真思考过。可能多数人会回答:工作不就是养家糊口吗?每天踩着时间的尾巴上班、下班,到了固定的日子领回自己的薪水,高兴一番或者抱怨一番之后,仍旧在茫然中又去上班、下班,等待上司安排新任务。如果指令明确,条件具备,就会像机器一样去执行。不时地还允许自己偷点儿小懒,反正能保住饭碗就行。认为每天的工作就是如此,机械地去做,许多年过去,工作依旧毫无起色。社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如果许多年过去,自己的职业随着社会的发展消失了,而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除了下岗待业,还能怎么办呢?

工作技能不单纯是技术和操作,它还包括工作技巧、方法和经验,在一定程度上是员工职业化水平的体现。工作技能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对于新员工来说,即使在一段时间内完全掌握了本岗位的工作技能,由于工作的需要,也应该不断学习其他的工作技能。新员工应该及早地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将自己在某几个方面的能力迅速提高,使得自己在工作中成为一专多能的人。

毕业后不久,小凤就应聘到一所知名的职业学校做校长办公室秘书,负责起草文件、对外宣传以及一些日常的接待工作。同一办公室的还有其他三位同事。校长在场时,大家都表现得工作很投入;校长不在时,同事们就放松下来,上网购物、炒股、玩游戏,侃侃奇闻轶事。小凤初来乍到,很有自知之明,她一有空闲时间,就想一想领导交办的事项是否都办妥了,自己还欠缺哪方面的知识,然后抓紧时间“充电”。

小凤先从了解学校各科室的职能做起,对照学校的远景规划和年度工作目标了解学校每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对今后的工作做出前瞻性的预测和判断,以此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在合适的时间,她就把自己成熟的想法向领导汇报。有时,虽然言语不多,但句句实在,再加上自己的独立思考,让领导感觉出她是个默默奉献、踏实认真的人。

一次,小凤与校长去见一位与学校联合办学的公司总经理,签署一个重要的合同。当他们签合同时,外面下起了小雨,她从司机处得悉车上没伞,便立即掏出钱给司机,让他赶快到附近的商店买一把雨伞。等校长签完合同与合作方从宾馆里走出来时,雨下得正急,小凤赶紧跑几步,将伞递给校长,校长从容地为对方的总经理打上伞,送其上车。事后,校长对小凤的办事能力刮目相看。平日里与同事相处,小凤更是真诚待人,获得了不错的人缘。

小凤在学校干了四年,第一年是一名普通职员,第二年升任办公室副主任,第三年由副转正,第四年出任校长助理,而后小凤在猎头公司的介绍下进了一家著名企业。

试想如果当初小凤也把秘书工作当成吃“青春饭”的职业,而忽略了自己素质的提高,今天青春已逝的小凤又会在做什么呢?

小凤为什么会在工作上取得成功?因为她一直在知识、态度、技能、团队精神等方面努力提升自己,而知识、态度、技能、团队精神则是一名普通员工发展成为好员工所需要的四项基本素质。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是:德为先,才必备,自强不息,心态健康,充满激情,制度为先,企业第一。

一个人做一件事,需要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知识、态度、技能和团队。认识和不认识这件事,是知识水平问题;会不会做和怎样做,是技能问题;而是不是愿意去做,能不能积极主动去做,就是一个态度问题;从强调自我到强调“我们”,就是团队合作的问题。其中,态度属于思想素质,知识和技能属于业务素质,团队属于管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