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飞明白了,这个流程应该是:行政部提供申请表,让采购部主任签好字,拿着申请表去财务部报批,财务部批准后,给他钱,然后他打电话订水。水送来后,通知行政部门,行政部门取回水后,肖飞把发票上交给财务部报账,最终完成了整个流程。
如果肖飞事先向主任或者同事请教工作流程,可能就不会出现上述的状况。肖飞在磕磕绊绊中完成了第一次采购任务,现在他把自己的工作流程完整而清晰地记录下来,相信今后的工作会越来越顺手。
初涉职场的年轻人往往期待着拥有一份挑战与乐趣并存、体面而又高薪的职业,现实情况往往事与愿违,职场新人由于缺少经验、缺少对企业的了解,缺少独立工作的能力,很难被企业委以重任,当期望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便又丧失信心、失去对工作的热情,敷衍塞责。因此,管理者要教育职场新人应调整心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这对于顺利走出职业生涯的磨合期是至关重要的。
吴歌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汽车销售公司工作。与吴歌同在一个部门的还有另外三位年轻靓丽的女孩,与她们相比,吴歌年龄最小,不但没有工作经历,为人处事也没有任何经验。
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吴歌的加入让这台戏更加热闹。四个女孩每天一起吃午饭,一起下班,一起购物,这让吴歌觉得自己处在一个温暖的小团体里。可不久吴歌发现在一团和气的背后,隐藏着一些微妙的、若隐若现的矛盾。一次,同事顾梅单独约吴歌吃饭,对她说:“李响这个人表面嘻嘻哈哈的,其实她特别喜欢在背后给领导打小报告,今后你不要和李响走得太近了,上次我跟李响说了公司主管在用人方面的一些失误,谁知道第二天李响就把我的话告诉了主管,让我特别难堪。”吴歌听了非常吃惊,同时也开始提防起李响来。
过了几天,另一个女孩马玲和吴歌去泡吧,在喝了几杯酒之后,马玲对吴歌说起了自己求学中的坎坷经历,让吴歌觉得受到了推心置腹般的信任,非常感动。吴歌想也没想,就对马玲谈起了顾梅对她说的秘密,吴歌还补充说:“这个秘密是我听顾梅说的,你不要告诉别人啊,因为我们关系好,我才告诉你的,我只想让你以后跟李响打交道注意点,有什么话都不要当着她的面说!”没过几天,吴歌被主管找去谈话了,原因是主管发现吴歌在公司散布谣言,不但影响上下级关系,还影响了团队关系。吴歌从主管的办公室出来,她看到了马玲、顾梅、李响三个人依然在办公室里有说有笑……
相信很多人都像吴歌一样,习惯性地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很少仔细认真地去想一想所说的话,是否确实合理。管理者要让每个初入职场的新员工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切忌陷入小圈子,成为谣言的传播者,并让新员工记住:“大嘴巴”在任何企业中都是不可能受到重用的,因为没人相信一个“大嘴巴”会严守企业秘密。
有的新员工说,少说多做岂不是吃亏了?其实,少说多做,正是聪明人的表现。上帝造人的时候,只给了人一张嘴,却给了人两只耳朵,为什么呢?这是要求人们少说多听,唯如此,才能从对方的谈话中挖掘更多的信息,才能对加深相互了解或深度交谈有所裨益。
少说,不是不说,而是恰如其分地说,不胡说。除了散布是非,很多职场新员工因为太急于表现自己而忍不住邀功,做了点事,生怕领导不知道,过早地表露了自己。可能事情刚刚做了一半,接下来的工作还有很多问题,因为自己还搞不清事情的全貌和具体要求,就夸下海口,结果事与愿违,反而给领导留下了毛躁的印象。
管理者要教会新员工做到“敏于事而慎于言”这一点,需要克服自身的一些毛病,因为很多人的习惯是嘴巴比大脑快。当主管给他指派任务时,当他推销产品时,当他和商业伙伴洽谈合同时……一定要让他们切记:说话要慢一点,再慢一点。尤其是当涉及到期限、价钱以及一些关键条款时,绝对不要轻易说Yes,当然也不必轻易说No。可以说“我先请示一下公司,然后再答复您”,以便让新员工留有余地,尽量避免“无法兑现承诺”的糟糕局面。
帮助新员工迅速适应工作环境
小萌毕业后,来到一家中型企业工作,在同学中,算是出来较早的一个。刚来那几天,充满着好奇,充满着骄傲。可是没几天,开始不喜欢这个企业了,觉得与自己理想中的企业相差太远,好多事情都与自己设想的不一样。说管理正规吧,自己看还有好多漏洞,说不正规吧,劳动纪律抓得又太严,自己觉得很不舒服。于是,心态变坏,感到不愉快。与一个同来的伙伴常发牢骚,说:这个企业怎么浑身是毛病,干的真没意思。不知怎么传到上司耳朵里,还没等到小萌对这个企业真正有所认识,就被炒了鱿鱼。开始小萌还满不在乎,觉得反正自己也没看好他们,走了没有所谓,可是,当她再次在求职大军中奔波了三个月,还没找到好于这样“浑身是毛病”企业的时候,她心中才感到有些后悔,心想如果下次再有类似那个公司的企业接纳自己,一定接受教训,好好干。
很多新人在进入公司后,会被分配到一些不是很适合自己,自己不擅长的位置,或者用学生的眼光看待企业,接受不了企业的规章制度,或者用书本上学到的管理知识来套企业现状,都使自己心态变坏,没有耐心去了解企业和被企业了解。如果一上班就看到企业这里不好,那里不足,就看到上司太严厉、同事不热情,还忍耐不住说出来,那就容易与企业和同事都格格不入,被上司纳入试用期不合格而把你剥离出局。
小琳是个让父母骄傲的独生女,从外貌到学习都很不错,性格直爽,开朗活泼。可是,工作后,直爽成了缺点,在给主管提了点意见后,明显感到得罪了那个女主管,整天面对脸色乌云密布的主管,觉得在她眼中,自己做什么都让她不称心,心中虽然也知道自己大事不妙,在试用期出错,等于宣布了职位的死刑,可是不知道如何才能挽回,好想走掉算了,可又舍不得这个不错的企业。思来想去,小琳决定首先与自己的师傅们沟通一下,虚心讨教妙招,在老人们的指点下,她主动找主管承认错误,希望她能原谅,给自己机会。通过与主管沟通交流,主管的脸色虽然还没有多云转晴,可是小琳已经从试用期死刑改为延长试用期了,小琳也明显感到,这个面包干一般的女主管,心肠原来也是很热的。要是真的走掉了,双方将永远失去相互了解和理解的机会。
年轻人容易将事情看得简单而理想化,在跨出大学校门之前,都对未来充满憧憬,初出校门的大学生不能适应新环境,还喜欢提上几毛钱合理化建议。以至于碰了壁还莫名其妙、不知所措。往往又会产生一种失落感,感到处处不如意、事事不顺心。
对初入职场的新员工,管理者要教会其表现不要过于封闭,需要尽快学会与人合作、沟通,有效地进行沟通是职场的重中之重。也不要表现得过于张扬,引起大家反感。
很多新员工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经过一轮又一轮的面试笔试终于找到了一份工作。带着无限美好的憧憬,怀揣着引以为荣的各种各样的证书,本以为工作伊始就可以大显身手,大有作为,不料做辅助工作和做苦力的现实却给了他们当头一棒,使他们心理产生了极大的落差,疑惑重重。管理者一定要让新员工们懂得:低起高谋,分步到位,是每一位职场人的必由之路。成功是每个人追求的目标,但要避免急功近利。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有一番辛酸的故事,都有着痛苦的磨难和经历。在职场生涯的磨合期,心态的调整显得尤为必要。
一个女孩是国内重点大学毕业的,去英国留学一年后,在一家知名单位进行试用。她的主管看到她一副心不在焉无所事事的样了,也替她着急,但又不好意思直接面对面对她说,当这位主管了解到这个女孩喜欢上网后,就想到了一个教育女孩的办法。
有一天下班之后,两人在网上相遇了,主管问她:“你们单位最近忙吗?”她很快就回复:“办公室里的人有忙有闲,我不忙!”主管又问她:“你怎么就不忙呢?”她说:“我在试用期嘛,好多事不让我做,也不知道做什么,看别人忙得四脚朝天,我也插不上手,索性就待着了,上上网。”主管就觉得这是大事,女孩若不注意,在这么好的企业恐怕试用期过不完,她就要走人。
主管说:“你是新员工没错,现在你在试用期也没错,受大家的照顾更没错,你一天、两天、三天做的事情少,或者不做事,大家看到也当没看到,认为你在了解工作,熟悉工作环境是应该的;可你想没想过一个星期、一个月你还无事可干,别人忙得要死,你却如此轻松,你今天轻松,明天轻松,以后想不轻松也难了,指定要你回家轻松了!”经主管这么一提醒,女孩有些明白,赶紧问:“那我该怎么办啊?”主管说:“你看别人忙的时候,你就主动过去问问,简单的打字复印、跑腿查资料的活儿你总能干吧?你态度积极,别人也就愿意与你交流,先干简单的工作,时间长了能上手了,你积累的工作经验会逐渐增多,你学习的机会多,进步就快啊!”
女孩一连发来好几个笑脸,表示同意主管的观点。
很多新员工常常抱怨在试用期不被重视,没事做。只干那些简单没技术含量的工作真没意思。其实这种现象普遍存在,新员工初来乍到,不知道工作从何着手,常常在办公室的角落里一坐就是一天,就像潮得要发霉的蘑菇。管理者一定要教会新员工如何度过这段“蘑菇期”。
首先,试用期是对新员工的一个考查阶段,主要考查新员工的潜力以及与岗位的契合度。企业招来新人,由于新人的工作经验不足,企业会谅解他们,不会一下子把高难度的工作交给新人做。另外,新员工还不具备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新人想做大事来证明自己的实力,这个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实际地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还是把心态调整好,如果自己把试用当成重用做,一定会实现从试用期到重用期的蝶变。
其次,新人进入企业通常需要老员工帮助、提携,一起完成工作,了解整个工作流程。可能老师傅会让你帮着打打下手,可能前辈会让你干这干那,新员工应该怀着一颗平常心去做,这是在教你呢,这是在考验你呢,当你一点点成长起来后,能够独立工作了,一定会把难度更大的工作交给你来做!
最后,一定要有身份转变的意识。公司的规章、企业岗位职责与校园书本上的知识不同,在职场,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没有老师明确告诉你,你要用眼睛去看,用心去体会,也许明明该你做的,你没有发现,不知道去做。
帮助新员工快速进入工作角色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是生物学家达尔文经过多年的苦心钻研,得出来的重要结论。它的本意是讲不能适应环境的物种会遭到无情的淘汰,但几乎是从这个理论一出世,它就被引用来解释各种社会现象,经济领域尤其如此。
职场如战场,在这没有硝烟的厮杀当中,你要想生存下来,你就必须学会适应你周围的环境,找到适合自己的生存法门――快速进入工作角色。
管理者要告诉新员工的经验是:要想成为职场的强者,就必然要适应更严酷的环境。在进入试用期后,尽快调整好自己,努力适应工作节奏,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千万不要把在大学里养成的坏习惯--迟到、早退、请假当成家常便饭,让人感到没有敬业精神,很难成为企业长期培养的人选。新员工不仅需要具有创新意识,更需要具备脚踏实地、认真做事的态度。千万不要消极对待,推诿、拖拉,敷衍了事,无论哪一种情况都会对工作带来损失。
小丽是一家公司的电话接待员,她负责与公司的潜在客户进行电话沟通。刚进公司时,老板也曾表示过,电话中是否能留住客户,并不与小丽的工资直接挂钩,她的工作主要是给来电咨询的人们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和主要产品,并建议他们与公司销售部门联系。部门主管也曾对小丽的工作给予了不少指示,比如如何使用礼貌用语,如何介绍本公司的产品等等。小丽暗自庆幸,自己有了一份稳定而又轻松的工作。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小丽发现,自己的工作果然非常有"规律",一点也不费脑子。她心想,也许自己成不了一个开拓型的人才,适合自己的就是这种按部就班的工作,反正也不指望得到提升,只要完成了领导布置的任务,保住这个饭碗应该是没问题的。可是,万万没想到,工作两个月以后,部门主管对小丽提出了警告。
部门主管质问小丽:“客户们都反映,接电话的那个小姐态度冷淡,对业务知识不熟悉,工作态度不认真。小丽,你知道吗?因为你的原因,公司丢了多少客户?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公司只能解雇你了。”小丽觉得十分委屈,反驳道:“我严格按照公司的礼貌用语与客户谈话,我把产品介绍背得很熟。我态度怎么不认真了?”部门主管说:“你与客户交谈时,确实使用了公司规定的礼貌用语,可你的口气中没有一点儿对客户的亲切和热心。你背熟了产品介绍,可你并不理解它,遇到客户提问,你总是把他们推给销售部门。小丽啊,公司应该是一个具备团队精神的整体,每个人都要为公司的效益负责!你必须好好改进你的工作,增强责任心,努力争取每一个客户!”
新员工心气儿高,干劲儿足,常常给企业注入一些新的活力。每一位新员工都希望自己能够尽快做出成绩,使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众人的认可,尤其是顶头上司的认同。但是,优秀不是与生俱来的,很多新员工受过良好的教育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但并没有在自己的岗位上取得出色的成绩,也没有受到管理者的赏识和肯定,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清楚自己应该朝着哪个方向努力,不清楚管理者眼中的好员工是什么样的,好员工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在没有标杆的情况下,他们以自己的行为方法做事,而不是以一名职业人的标准要求自己,往往眼高手低适得其反。其实成为一名好员工是有方法的。
2004年,集团下属科技公司改组,执行委员会派汪先生去兼任科技公司的副总,负责整个公司的业务和人事安排,工作量也随之大大增加。于是汪先生招聘了一名新助理,她毕业于名牌大学,品学兼优,还写一手好字。从工作流程到待人接物,汪先生手把手地教她,还安排她去做一些协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