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福布斯中国内地100富豪排行榜
12447700000028

第28章 财富哲学--百位富豪超凡的经营智慧(9)

陆汉振:励人有道,回报社会随着新技术革命的蓬勃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表现为技术的竞争、产品的竞争,而技术、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稳定和素质的不断提高往往是决定一个企业盛衰的关键。

陆汉振所领导的金轮集团是国内第一家引入GAPERP(企业资源管理)软件的民营企业。陆汉振从金轮集团迅速崛起的事实深切体会到:办厂在人,兴厂在人。1990年,在企业大上规模、资金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他执意抽调45万元,建造了一座2000多平方米的职工学校,并从中国纺织大学和其他高校聘请了18名专业教师驻校授课。同时先后把几百名中青年干部和技术骨干送进上海纺大、浙大、杭大等高等院校进行代培学习,或送到上海等地的大型企业进行实地培训。几年来,公司用于人才工程的投资已达1000万元。

陆汉振不但广育人才,同时还积极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几年来,金轮集团公司为扩建马路、改造河塘、建学校、盖宿舍、建图书馆捐资达2000万元。集团公司有意把一些配件厂安排在周围较为贫穷的地区,为当地人带来脱贫致富的机会,并通过资金、技术、人才无偿帮助,带动了十几个乡村兴办了企业。

陶新康:柔情管理,水涨船高虽说陶新康是私企的大老板,可他认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同国企一样重要。任何企业都要一种敬业精神,这于国家于企业于社会都有利。

其实,凡有群体的地方,凡是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受共同利益的驱使而在同一条船上风雨同舟的,都必有十分高效的合作和强烈的团队精神,私企由于生存条件的特殊性更是如此。新高潮员工用他们自觉的行动来演示这种凝聚力:在一个万籁俱寂,人们沉沉入梦的时刻,某分厂偶尔发生了一起火警,顿时一人呼救,百人响应,短短十分钟冲到现场扑火的警卫人员和普通员工竟达100多人,一举将火扑灭。居然有如此众多的群众到场,可见日夜坚守岗位的新高潮人是何等心疼他们共有的“家”。

某分厂一名员工工作中不幸伤臂而致残,没有号召没有动员,仅3天内就有1000多名员工自觉募捐3万多元给这位不幸者。

最有说服力的是一年一度的义务献血,公司一纸通知下达各分厂,马上就超过几百人捋袖报名,他们说:“上次轮不上,这次一定要献,我献了血,别人就可以不献。早日完成任务大家脸上有光彩。”这里,全然没有某些企业惯于实行的那种按工号抽签、抽中的垂头丧气,余下的兴高采烈,献血之日临阵脱逃的怪现象。

桩桩件件充满人情味的好事传到陶总耳朵里,使这位商场硬汉子也为之动容。下有员工对企业的滴水之情,上必有企业对员工的“涌泉相报”。陶老板随即大笔一挥,总公司一次拿出了100万元购买1000台彩电,分发给每个员工宿舍一台,又指示阅览室和舞厅必须全天候开放,让员工在紧张工作的8小时后,有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有融洽的人际关系,新高潮基业能不兴旺发达、蒸蒸日上就这样,陶新康和他的新高潮坐上了中国私企的第二把交椅。新高潮木业(集团)目前下属企业20家,固定资产十几亿元,员工10000人,其中各类管理及科技人员230名,其下属新加、新福等20家大型木业企业覆盖了浦东、南汇、奉贤、青浦、嘉定和江苏常州市,总占地面积达50万平方米,新高潮的产品远销欧美和全国25个省市地区。1998年新高潮集团实现销售产值30亿,利润3亿元。2000年产值达50亿元。

楼忠福:因事设人,用人不疑广厦集团的董事长楼忠福悟透了以人为本的玄机,在10多年的管理实践中,时时处处做到以人为本,为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伯乐之睿智,善寻“良骑”

大凡成功者,在成功之前,都率领着一支队伍东挡西杀,西征北战,才开辟出一块领土,取得了一些成就。而在这个过程中,这些成功者就像指挥千军万马的元帅,他们需要优秀的将军辅助,因此能不能选好将军,能不能利用好将军,常常决定了事业的成败。

楼忠福能够取得今天的成就,这与他知人善任的本领是密切相联的。得力的战将,使他对广厦集团的管理游刃有余,也使他创造了广厦集团一连串的神话。

楼正文就是楼忠福十分欣赏和委以重任的得力干将。为什么楼忠福如此器重楼正文呢他看中的是楼正文的才能和个性。楼正文做事极其认真负责,极其敬业。不管楼忠福去哪里,只要有楼正文在“家”中坐镇,他便走得安心。有楼正文对建筑质量把关,楼忠福就放心,而在楼正文的直接领导下三建公司不断发展,这又使楼忠福感到顺心。不起用人才,不仅仅是埋没了人才,更重要的是显示了主帅的无能。

楼正文的才能还可以从一组数据中看出:1986年楼忠福交给他的指标是完成产值350万元,楼正文完成了600万元;1987年,指标没有突破600万元,楼正文却干了1000万元;1988年基建项目压缩,楼忠福下达了800万元,楼正文交给他的是1300万元;1989年,楼正文又超出标定的920万元,达到1400万元。

人才不是靠个人关系产生的,但他们确实需要伯乐的发现。渴望成功,就要具备伯乐的相马才能。发现千里马,驾驭千里马,就能够尽快地达到个人人生追求的目的地。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发现人才只是为利用人才提供了一个前提,而能不能利用好每一位人才,在个人追求成功的道路上又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

常言道:“有奇才者必有怪癖。”这句话虽然有些偏颇,但却揭示了一个事实,有些人才往往有与众不同的思维、性格和爱好,而以对待常人的态度来对待这些人才是不行的。对这些人才应该为他们创造自由发展的机会,更为重要的是成功者要有容人之量,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出人才的作用,还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加盟到自己的阵营,为取得更大的成功创造条件。

楼忠福作为一名杰出企业家,对人才的重要性是非常清楚的,也能够以非常大的容人之量来处理与人才之间的关系。

蒋优良原来是东阳县卢宅建筑队的经理,懂技术,也能管理,算得上是一个能人,后来卢宅建筑队在调整产业结构时,经镇工办发文,并入了三建公司。

卢宅建筑队的规模不大,但终究也是一支人马,有一份家业,能不能顺利地并入三建,不仅关系到卢宅建筑队的前途,而且也关系到三建公司内部的安定团结局面。中国有句古语:“宁为小国之君,不为大国之臣。”蒋优良愿不愿意俯首称臣呢这个问题时刻困扰着楼忠福。

楼忠福为了打消蒋优良的后顾之忧,一开始便把公司第一副经理的交椅给了他。同时楼忠福也把话说在了明处:“你是公司第一副经理,有职也有权,公司的事说了可以算数。但是有关财务、工程合同等等的签字,还是只能我一支笔。当然,我是会和你商量着办的。”

蒋优良现在是广厦集团吴宁建筑公司副经理,干得很红火,也很出效益,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长远的眼光、宽广的胸怀是每一个追求事业有成的人都应该具备的一种素质。因为只有这样,他才能笼络各方英才,才能在这些英才的帮助下成就一番事业。

(3)要把职工当亲人以人为本并不是说只重视那些非凡的人才,它还意味着要重视任何一个人的作用,不管他是将军,还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士兵。

楼忠福所从事的建筑行业,不仅需要大量杰出的建筑人才,他也需要数以千万计的建筑工人。在楼忠福的经营思想中,员工就是企业的资产,为了让这部分资产充分发挥作用,就必须关心每一位员工,重视每一位员工。

对部下,对职工,楼忠福总是有一副菩萨心肠。每到春节,他会嘱咐人为回家过年的职工买些年货,带回家送给父母妻子;职工造房,可以享受一定数量的平价建筑材料;工人生病,部门领导必须亲自登门探望;天灾人祸,可向公司申请补助;子女念高中,由公司出资开办职工子弟班,一律免费;老职工的医药费百分之百报销……。

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楼忠福对职工的重视,体现了他以人为本的经营思想。正因为以人为本,他才得到了广厦集团万名职工的拥护,才换得了职工的敬业精神和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

陈荣:用知识“育种”,以资本“树苗”

1997年至1998年间,上海中路集团陈荣一度为手中数亿元找不到方向的资本发愁。他曾挖空心思钻研过皮革制造产业,中国那么多的牛羊皮,为什么意大利的皮制品仍源源入境我能不能做这件事成算如何陈荣并没有急于下手,他要把手中的几个亿变成几十个亿、上百亿,他不再简单地相信自己的感觉。

现在的陈荣该做什么他不拍脑袋,因为拍脑袋可以决策一个几百万几千万的项目,但为1个亿乃至几个亿的资本寻找方向时,感觉的保险系数就远不如理性分析来得高。

他现在的“动物药厂”项目的选定得益于公司设在证券大厦的投资部。投资部分别将最为热门的信息产业、资产重组和生物工程作为资本投向搜索目标,寻找投资方向。

投资部6名职员明确定位、分向搜寻。一位叫程裕的小伙子通过近一年的搜索,终于发现了扬州大学的成国祥博士。成博士从事的是转基因动物作为生物反应器生产药物蛋白的研究与开发、动物克隆研究和开发。为请动成博士,说不清程裕是几顾茅庐。成国祥最终给陈荣的印象是,这是个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博士,成国祥手中的法宝极可能会在以后几年为他带来几十、几百亿元的产值。

其实陈荣一直不大认同买一项成果占领一方市场的做法。他把这种做法比作是“买树苗”,树苗长大结果,或一年或两年,总有终时。他的做法是要把“育种”人挖来,不断地有“树苗”育成,不断地有树长成。这次成国祥和他领导的课题组主要成员被请至中路,便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

成国祥和陈荣的命运被绑在了一起。陈荣投资1亿元,成国祥以其技术入股。从扬州到上海,成国祥除优厚的工作待遇外,现在还成了公司的股权人。

陈荣和他的搭档成国祥,可以说是命运休戚相关,如果生物工程运作成功,那么陈荣将在中国社会这个大坐标上占居显著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