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考古研究成果表明,凡是人类曾经居住过的洞穴遗址绝大多数都有原始壁画遗迹,这些壁画不管是绘制的还是雕刻的,都以动物为主,如野马、野牛、猛犸象、野鹿、狮子、熊、犀牛等等,因此有人认为洞穴艺术实际上就是表现动物形象的艺术。先民们绘制的并不都是他们能够轻而易举捕杀到的所有动物,而是那些他们认为对自己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动物,这些动物或者是给他们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如野马、野牛等;或者是对他们生存的环境构成严重的威胁,如狮子等;或者是提供人类生存的必需品,如象牙、鹿角等。然而,从世界范围来看,原始人类的艺术水平极其低下,大多绘画作品线条呆板,比例失调,幼稚中透出拙朴。即使是数千年前的洞穴壁画艺术,其绘画水平也是十分拙劣的,根本无法与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相媲美,难怪西方学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坚信它是近人的伪作。
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中,艺术成就最高、最受世人推崇的可能要算绘在岩洞顶部的一幅“受伤的野牛”图像了。这只凶猛的野牛,负伤后身躯蜷缩成一团,整个画面呈三角形,野牛受伤后抽搐的四蹄、甩动的尾巴、弯曲的牛角、直竖的耳朵都极富动感。野牛临死前困兽犹斗的习性淋漓尽致地呈现在眼前,令人难以相信这样的美妙作品竟然出自万余年前的原始人之手,从中可以看出原始艺术家对于动物的观察是何等的敏锐和细腻入微!
洞穴中除了这样的写实作品之外,还有许多抽象的符号和图形,多位于动物图像的周围,有的用黑色的粗线条勾勒,有的用浓重的红色涂画,部分地区还略加晕染。类似的抽象符号和图形在欧洲其他一些旧石器时代洞穴壁画中也有发现。人们猜测,它可能体现着原始人类征服野兽的祈求和愿望,更确切地说,可能与原始狩猎巫术有关。
鲁迅先生曾在《门外文谈》中对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有一段精彩评述:“画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里的野牛,是有名的原始人的遗迹,许多艺术史家说,这正是’为艺术而艺术‘原始人画着玩的。但这种解释未免过于’摩登‘,因为原始人没有19世纪的文艺家那末有闲,他画一只牛,是有缘故的,为的是关于野牛、或者是猎取野牛、禁咒野牛的事。”
然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居住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原始居民为何能够创造出如此惊人的辉煌艺术成就呢?这是自它发现以来,世界各国学者孜孜以求的问题,迄今尚未找到满意的答案。今日,西班牙政府在遗址上建起了一座两层楼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博物馆对其进行有效地保护,以供更多的学者参观和研究。据最新资料披露,阿尔塔米拉洞穴每天接待参观人数只限25人,而且还必须事先预约。我们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考古新发现的不断涌现,人类一定能够找到解开阿尔塔米拉洞穴壁画之谜的钥匙。
三、难解的地上巨画:纳斯卡图案
1.外星人的飞机跑道
在秘鲁境内的安第斯山脉以西,濒临浩瀚的太平洋的一侧,有一处南美洲代表性的古文化遗迹,这就是名震寰宇的纳斯卡图案。
纳斯卡图案位于秘鲁首都利马南部的帕尔帕河谷台地上,这里长年阳光普照,干旱无雨,台地上散布着锈蚀的含铁石砾,寸草不生。虽然这是一块不毛之地,但是,如果你有幸在这块荒原上空飞过时,你将会看到在500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各种各样的巨大地面图案,它们有的相互平行,有的交织在一起,或呈放射状,笔直延伸数公里;或呈鸟、鱼、鹰、蜥蜴、蜘蛛和猴子等动物形状;或呈涡形(螺旋形)、梯形和三角形等不可思议的几何图案。组成这些图案的线条短则几百米,长则数公里。在构造这些图案时,先挖去地表卵石,堆在沟道两边,露出其下白土,由于挖出的表层石块含铁,所以遇空气后氧化呈黑色,使这些白色图案宛如镶嵌了黑边的白带,同时由于这些图案非常巨大,以至于人们在地面上根本无法察觉到它们是一幅幅地上巨画,只有从空中鸟瞰方能窥其全貌。
直到1952年,考古人员才对这一地区进行调查发掘,出土了大量绚丽多彩的陶器和精美的纺织品。上面刻画的纹饰图案都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奇怪兽以及鸟、鱼、爬虫类动物图案,与地面绘制的动物图案相似,故推测其年代属于同一时期。有关专家推定,这些巨大地面图案的绘制年代约在公元100年到800年之间,然而纳斯卡图案的谜底已随同其绘制者一起埋入地下,成为永久的秘密。
纳斯卡图案吸引着众多科学工作者和旅游者前来寻踪探秘,于是关于它的种种解释也就应运而生了。
一些学者认为,纳斯卡图案是印加人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互相平行、交叉乃至突然走到尽头的道路该如何解释呢?一些学者认为,纳斯卡图案是用来联接家庭或氏族成员坟墓的,但是在这些沟道的连接处并无坟墓发现。瑞士人厄里希·丰·丹尼肯在其名着《众神之车》中妄断,从空中看上去,整个纳斯卡平原像一个飞机场,而纳斯卡图案俨然像飞机跑道,它旨在向外星人发出着陆的信号,以便他们顺利地着陆。但地球上果真有外星人光临吗?
1941年,美国史学家保尔·科索卡带着他的妻子来到秘鲁,最初他们推测这些图案可能与古代印加人的灌溉系统有关,但很快他们自己推翻了自己的观点。因为这些图案中的沟道经常翻越小坡,而水是不可能由低向高越过小坡的,况且这些图案都与水无关。他们继续从事研究。有一次,他们选择一条稍宽的沟道徒步行走,最后这条沟道在一个稍高的地方突然中断,他们在终端上只见周围是数条放射状的沟道,圆心正在他们旁边。他们徐徐走到圆心处,极目四眺,但见夕阳西下,晚霞满天,令人心旷神怡。正在他们欣赏落日的时候,突然发现一个神奇的现象:太阳恰好在一条沟道的尽头落入地平线。过了一会儿,科索卡猛然想起当天是6月22日,恰好是南半球的冬至日。他们设想:莫非这条沟道是代表冬至日的?若是这样的话,其他的沟道不也是代表天文事件的吗?
从历史角度来看,当时的印加社会是农业社会,要从事农业生产必须了解天文节气,必须有相应的历法,因此,科索卡断定,这一条条沟道,表明一年之中不同时期太阳的不同起落点,告诉人们不同季节的起始点,从而便于耕耘、收获。
后来,科索卡奉命回国,研究工作不得不中止。他把研究资料交给利马的一位女天文学家玛里亚·内切。玛里亚·内切女士住在沙漠边缘的土屋中,以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观察日出日落与沟道的关系,送走了一个个黎明和黄昏。她通过长年累月的观察和研究,对纳斯卡荒原的众多图案都作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她认为:在放射状直线中部的边长4米的正方形中,延伸出三条直线,两条直线分别代表冬至和夏至,一条朝着日出的方向,表示春分和秋分,其中还有长182米和26米的特殊长度的直线,估计可能与历法有关。印加人以此图案作为巨大的天文观察器,决定植物的播种和收割,以调节灌溉用水。至于涡形(螺旋形)、三角形等图案,则象征着天体的运行。动物代表星座,猴子代表北斗七星,据说在占星家占卜雨季和旱魃时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鸟、鱼图案在纳斯卡地区出土的陶器、纺织品等工艺品和生活用品中频繁出现,可能是古代印加人借以表达对天上众神的虔诚和尊敬。
玛里亚·内切女士的解释仅仅是一种比较合理的推测,并不是谜底。纳斯卡图案依然扑朔迷离,岁月的流逝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纳斯卡图案的神秘面纱还有待于人们去进一步揭开。
2.神秘的蒂亚瓦纳科
神秘的蒂亚瓦纳科是一座充满神秘的古城。
当你漫步在这座面积约45万平方米的古城址时,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直刺蓝天的层阶金字塔了,其底部长宽各约210米,高15米,有阶梯直通顶部。在层阶金字塔顶部有房基和贮水池、排水沟等遗迹,现在还不清楚它是神庙还是居民的避难所,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与埃及金字塔迥然不同。埃及金字塔是用巨石垒砌的,是法老的陵墓,而这里的金字塔则是用土垒筑,多系神庙性质。
层阶金字塔的西北面有一个称为“卡拉萨萨亚”的长方形平台,长180米,宽135米,高2~3米,平台四周有石砌护墙。据玻利维亚政府公布的发掘结果表明,这里埋藏有一座半地穴式的神庙(俗称古神庙),深1.7米,长28.5米,宽26米,近似方形,没有屋顶,这座神庙的内壁是由砂岩砌成,壁上刻有祭司头像之类的画面。
卡拉萨萨亚中还发现众多横七竖八的石刻头像,这些头像表现了各种不同的人种。在这些头像中,有的嘴唇厚,有的嘴唇薄;有的长鼻子,有的鹰钩鼻;有的耳朵小巧,有的耳朵肥厚;有的面部线条柔和,有的棱角突出;有的还戴着奇怪的头盔……瑞士的着名学者丰·丹尼肯在《众神之车》一书中大胆提出,这些形态各异的头像,是在向世人们传递着某种无法理喻的信息,即外星人曾经光顾过地球。卡拉萨萨亚东部有宽6米的巨岩制成的阶梯,西部角落有用一块巨大的安山岩雕刻成的“太阳门”.“太阳门”造型庄重,比例习称,是古代南美洲最着名的文化遗产之一,它高3米,宽3.75米,重量至少在10吨以上,门楣上刻着太阳神:头戴狮子头饰,两手执着权杖。在它左右各刻有三排小型的带翼神像,每排各16幅,共有48幅,簇拥着太阳神。细心的观光者会发现,这些神像的眼睛下面都滚动着泪珠,似乎在哭泣,究竟预感到这座城市厄运即将降临?还是哀叹人类命运的悲惨?
卡拉萨萨亚的西侧有一座“石棺宫殿”,长48米,宽40米;两重墙垣,高度相当,间隔8米,用精制的石料砌成;宫殿内有排水沟。
蒂亚瓦纳科城址西南部有一个称为“普马·彭克”的地区,散乱分布着大量加工过的石头。
这儿有一个长160米、宽140米、高6米的土台。据1540年光顾这里的西班牙人留下的笔记资料记载:这些土台上曾砌有墙壁,石头均经过加工,有的重量起过300吨,而且还有狮形人雕像。这座城市附近没有采石场,在现代条件下,将这些笨重的巨石从遥远的地方运来都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更何况古代的印第安人呢?高原地区气压很低,空气中含氧量稀薄,体力劳动对于任何一个非本地人都是难以忍受的,然而古代的印第安人居然能做出今人都难以想象的事情,建立了这座巨大的城市,该作何解释呢?难道能够简单地归之于借助外星人的力量吗?而外星人光临地球只能算是一个大胆的假设而已。
大量的巨石上发现有字形或I字形的沟槽,显然蒂亚瓦纳科的居民已掌握使用榫卯结构垒砌巨大的石壁,他们还发明了铜和青铜制成的金属工具,并用之于加工石料,雕刻心目中的庇护神。
蒂亚瓦纳科还留下了众多发人深思的石刻浮雕像。除了太阳门上神奇的太阳神像外,在半地穴式神庙的中央祭坛上,有一块红色砂岩雕制的大神像,高7.5米,重达20吨,呈四棱柱形,头戴四角形头饰,手持容器和贝类。大神像上刻画有几百个十分精致的符号,有人认为这些符号记录了大量的天文学知识,而这些天文学知识以地球是圆形为基础的。在普马·彭克地区发现的石刻狮面人像高1米,右手握着一根权杖,左手提着一颗人头,据此可知蒂亚瓦纳科人信奉猫科动物神,祭祀活动充满了血腥味。太阳门中心部位刻着的太阳神,尽管从整体上看像人,然而头部却像美洲狮或美洲虎,再从太阳神头部周围有表现太阳光线的放射状图案来看,似乎可以将它解释为是猫科动物神和太阳神的融合体。
在这座古城附近尚未发现当时一般平民的居住遗址。在人口稀少、自然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建立起这样一座巨大的城市确实匪夷所思。据最近的生态学研究成果表明,蒂亚瓦纳科城北的的的喀喀湖鱼类资源丰富,濒湖地带土质肥沃,良好的土壤条件为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的栽培提供了优良的条件,而且高原上牧草丰饶,适宜放牧骆马和羊驼。所有这一切,都为居住在这座与世隔绝的古城居民奠定了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值得一提的是,蒂亚瓦纳科城布局规范,设计精心。城内有东西、南北两条大道,层阶金字塔、神庙和石砌平台等建筑物就分布在这两条大道的旁边。20世纪以来,美国考古学家温德尔·贝内特和玻利维亚考古学家桑切斯通过调查发掘还发现蒂亚瓦纳科城并非一时完成的,而是从公元前后至公元600年之间逐渐建立起来的。如今,由于历经沧桑兴变,古城昔日的风貌已湮没难辨。
蒂亚瓦纳科在公元600-1000年一直是南美印第安文化的中心。公元600年前后,以这座城市为代表的文化范围仅限于的的喀喀湖沿岸地带,公元700年左右,文化开始向外传播,至公元1000年前后,这儿的文化几乎浸润到安第斯全境。秘鲁中部高原重镇瓦里和中部海岸城市帕恰卡姆成为继承和发展蒂亚瓦纳科文化的两个中心,此后,这一地区的文化持续稳定向前发展。公元15世纪中叶至公元16世纪中叶,形成南美大陆史前时代拥有最大版图的帝国--印加帝国。蒂亚瓦纳科作为南美文化的基石逐渐被世人遗忘。
今天,在蒂亚瓦纳科城附近,有一些野草丛生的人造小山。这些小山山顶平坦,面积达4000平方米,山里面极有可能隐藏着建筑物。如果有朝一日,学者们能够将这些平顶小山逐个进行发掘,说不定能为这座神秘的古城提供令人振奋的线索。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漫游蒂亚瓦纳科的人们,在惊叹古代印第安人非凡创造力的同时,面对这座蓝天白云映照下的废墟,怎不令人产生无限的感慨和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