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运用公平理论调动职工积极性公平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斯(J.S.Adans)提出来的。这一理论又叫社会比较理论,主要探讨奖酬分配的公平性对员工积极性的影响。亚当斯认为员工的积极性既受到绝对报酬的影响,也受到相对报酬的影响。每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所付劳动(投入)和所得的报酬(结果)与社会其他的人进行比较,也会把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投入)和所得的报酬(结果)与自己过去的进行比较。如果相当,就认为公平,心理上感到满足。否则就认为不公平,出现心理不平衡,产生不公平感,就可能改变原来的劳动动机、降低劳动积极性。相对报酬的含义可用以下数学模式表示:
QA/IA=QBIB这里,Q代表收益,I代表投入的劳动,A代表自己,B代表别人或过去的自己。该公式说明,存在两类不同性质的比较,它们都会使人产生不公平感。
一种称为社会比较,即把自己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与他人相比较;另一种称为历史比较,即把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和所得报酬与自己过去进行纵向、历史的比较。
进行社会比较和历史比较后,如果比率相等,则认为公平合理而感到满意,从而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否则就会感到不公平、不合理而影响工作情绪。
公平理论说明,公平是平衡稳定状态,报酬过高或过低都会使员工感到心理上的紧张、不安,就会被激励而采取行动来消除和减少心理上的紧张和不安。
上世纪40年代的宝元通百货公司的管理方法是:完全由考核结果来决定提升和受奖。考核的内容包括“意志、才能、工作、行动”四个方面,每半年评比一次,评比的依据主要是组长和门市纠察的日记,在日记中专设“人事”一栏,每天记录售货员在这四方面的表现。组长以上和不属于门市售货小组的人员则由人事部门直接掌握考核。经过这样的考核,职工就有可能由每月0.5元的工资一步步往上爬,一直爬到宝元通“九等三十六级”的顶峰。主任级以上职员就是通过这样的考核逐步提升起来的。这一做法就给人一种印象:凡是能力较强而又积极工作的,在宝元通必有出头之日;凡是考核成绩不好的人,绝无侥幸提升的可能;表现极差者甚至有被辞退或者开除的危险。因为如此,宝元通规定每年将总盈余的31. 5%分配给全体职工,在具体进行分配时才没有发生多大的困难,使大家基本上无异议。而在平时工作中,员工均是尽力而为,使得公司效益不断增长。
充分利用激励制度就可能极大地调动企业职工的积极性,保证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要保证激励制度的顺利执行,就应当像宝元通一样,不唯亲,不唯上,不唯己,只唯实,公平处置。
公平感与不公平感都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当一个人发现自己的收入与付出比例低于他人时,会产生不公平感;但不同个体可能会有不同的心理反应,有的人认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自解自慰;有的人认为“比以前强多了”,知足常乐;有的可能理智地提出增加报酬的要求;有的可能发泄不满,谩骂中伤;有的可能要求辞职,另找公平。所有这些情况,都会减弱组织或团体的凝聚力,影响其成员的积极性,降低其贡献。领导者的任务就是要尽可能缩小和消除员工的不公平感。如果结果与投入的比率较低,就应该增加结果,减少投入;女口果结果与投入的比率过高,就应该减少结果,增加投入;如果不公平感是因为当事人误解所产生,就应该给予解释和克服。总之,要学会应用公平理论,在奖酬分配上尽量做到公平合理。
3.运用归因理论调动职工积极性归因论也称认知论,它是对人们行为活动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的理论。即通过改变人们的自我感觉和自我认识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理论。归因理论最早是在社会知觉的实验研究中提出来的,随着对归因问题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已超出了社会知觉的范围。
归因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人们心理活动发生的因素关系。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
第二,社会推论问题。它研究的是根据人们的行为及其结果,来对行为者的各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和素质或个性差异作出合理的推论。
第三,期望与预测。它主要研究根据过去的典型行为及其结果,来推断在某种条件下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可能行为,以指导我们的工作。
归因理论对人事激励与人事管理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根据归因论,一个人对过去的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得与失、兴与衰是归因于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是归因于稳定性因素还是不稳定性因素,这是影响今后工作、成功的期望和坚持动力行为的关键之一。这也就是说:如果工作中的失败和挫折,被归因于智力差、能力低、任务难等内外原因中的稳定因素,就必然会造成人们对今后工作的成功的期望失去信心,也就难以产生坚定的努力行为;相反,如果工作中的失败和挫折,被归因于个人努力不够,马虎大意等不稳定性的偶然因素,就会使行为者在今后的工作中,容易接受教训,改正不稳定性因素造成的影响,增强成功的信心,坚持努力行为。所以,领导者要注意树立通过改变人的思想认识来改变人的行为的工作方针,注意对成功者和失败者今后行为的引导,尽可能地把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归因于不稳定性因素。
员工的归因倾向对自身的工作有多大的影响呢?心理学家进行了这样的归纳:
(1)成功的归因若把成功归因于内部原因(努力、能力),则会使人感到满意和自豪。若把成功归因于外部原因(任务容易或机遇),则会使人产生惊奇或感激的心情。若把成功归因于稳定因素(任务易、能力强),会提高以后工作的积极性。若把成功归因于不稳定因素(机遇与努力),则以后的工作积极性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
(2)失败的归因若把失败归因于内因,会使人产生内疚和无助感。若把失败归因于外因,则会使人产生气愤和敌意。若把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任务难、能力弱),会降低以后的工作积极性。若把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运气不好或努力不够),则可能提高以后的工作积极性。由此可见,领导者如果根据归因理论了解人的归因倾向,掌握人的归因规律,就可按一定规律进一步指导和训练人的正确归因倾向,有助于人们正确地总结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而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著名企业家,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如何对待犯错误的员工呢?他曾经说过:“我并不怕对我所做过的任何一个决策承担责任,但如果一个人犯了错误就受到污辱,就被剥夺了晋升的机会,那他在今后的企业生涯中,就将失去动力,也就不可能在今后再向公司提出任何建议。但是,要是采取另一种方法,澄清错误的原因,并将它公之于众,那犯错误的人将会记住它,其他的人也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我对公司里的人说:‘放手干吧,你认为是对的事就去干吧。
如果你出了错误,你可以从中学到东西,只要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就行了。’重要的是要找出原因,这样你就能避免将来再犯同样的错误。如果你追查原因不是为了要毁掉某个人的前途,而是帮助全体员工从中吸取教训,那结果将不是一次损失而是一次有价值的教训。”这就是运用归因理论的一种表现,可以说归因理论的运用对人事激励是有很大的用处的。
4.运用目标激励理论调动职工积极性许多人在做事情之前,总会给自己定下一定的目标。那什么是目标呢?目标是行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
事实上,目标同需要一同起着作用,一起调节着人的行为,从而把行为引向一定的方向。目标本身是行为的一种诱因,具有诱发、导向和激励行为的功能。因此,适当地设置目标,能够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
心理学上把目标称为诱因,由诱因诱发动机,再由动机到达成目标的过程称为激励过程。目标作为诱因对人们的积极性起着强烈的激励作用。领导者在管理过程中,可以通过目标的设置来激发动机,指导行为,使个人的需要与组织的目标结合起来,以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做工作期望得到报酬,各人的理想不同,所期望得到的报酬也会不同。同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目标也可能有完全不同的观点,对所指目标的性质也完全有着根本不同的理解。因此,一个人的努力虽然是受着他的目标也就是期望所决定的,但是不同的人所期望的目标的性质是不同的。一个人通过努力可以取得某种成就,根据这些成就可取得报酬,但报酬分为两种,一种是物质的,另一种是精神的。不同的人需要的报酬是不同的。有些人“一切向钱看”,有的人更重视精神上的报酬,即劳动成果得到集体和社会的承认。对于个人的目标给予认可后,其目标有了结果,而这种结果以物质报酬和精神报酬两种形式反映。
一个人对目标抱负水平是指欲将自己的工作做到何种数量标准的心理需求。
这是个人从量上考虑目标的高低。抱负水平决定了人的行为要达到什么程度。
目标又分为现实目标和理想目标两种,现实目标就是可能达到的目标,理想目标就是最高目标。一个人目标的高低取决于个人和社会两方面因素。
领导者应当如何运用目标激励理论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呢?这需要懂得目标管理法。目标管理法是组织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实质是一种管理上的激励技术,也是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形式之一。其过程就是通过上下级一起来确定共同的目标,使员工从中受到激励,而且由大家共同对所确定的目标具体化,并检验实施情况和评价实施结果。目标管理既是一种管理手段,又是一种管理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一个组织的上下级人员确定共同的目标并规定所属成员为达到目标的职责范围,同时以此衡量每一单位和成员的成绩。
目标管理分为三个阶段:
(1)目标的设立。即整个组织设立总目标,下属每个部门再根据总目标制定本部门的目标,每个人根据部门的目标和个人情况制定个人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目标管理系统。设立目标时应注意目标要明确具体,目标设置要有广大职工参与,目标要具有挑战性和适度的困难性,还要考虑目标的现实性以及达到人们同意和接受的程度。
(2)过程管理。用一套管理控制的方法去实施目标,主要是激励员工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去实现个人目标,在这个基础上完成组织的目标。同时注意目标过程的反馈,以不断地完善和修订目标。
(3)评价结果。对照确定目标定期评定已获得的结果,并讨论未达到目标的原因,为下一个目标管理周期创造更好的条件,以利于设置新目标。根据对达到目标效果的评价,采用奖惩手段,激发人们为完成新目标努力,提高人们的工作动机、责任感和义务感。
1984年1月10日,松下公司经理山下俊彦在总公司体育馆宣布了松下电器的经营方针以及未来的经营目标:“松下电器公司要在1986年前完成从家用电器制造转到电子设备制造的综合厂家的改革。它的下属单位--精神机器事业部的销售额,要达到每年递增20%,三年后在同行中特种产品所占比率将由现在的31%,上升到39%。这是一次真正的企业改革,必须舍弃过去,建立新的松下企业王国。”从“单一生产家用电器转到生产综合电子产品”的改革是关系到松下今后能否继续保持优胜的地位的关键,为实现这一改革目标而制定的具体行动计划称之为“昭和61年行动计划”,该计划从昭和58年(1983年)下半年开始作准备,计划用三年时间实现改革经营体制,简称AC-TIDN计划。
A指行动,C指降低成本,T指抓热门商品制造,I指有创造性的经营活动,D指组织机构的重新调整和灵活化,N指创建新的经营体制。达到这些目标的时间定到昭和61年(1986年),故称“昭和61年行动计划”。
1977年2月,山下俊彦从一名小小董事跳过比他职位高的24名干部,就任松下公司经理。人们对这一令人震惊的交接班事件,至今还记忆犹新。从上任那天起,山下就扎扎实实面对松下公司的新改革。制定了各种策略和方案。比如,在他上任后,到1984年6月为止,将原来的领导撤了19人,只剩下三人,又重新启用了一个20人的新公司内阁,组成了名副其实的山下体制。山下毫不隐晦地断言:“‘昭和61年行动计划’不是改变和改善,二是要改革。”山下体制的组成为实现改革目标打下基础。因为他对三年实现改革充满自信,所以才在新年发布会上公开发表具体经营指标数字。
有可能成为下届经理的现任副经理谷井昭雄和佐久间升二位董事,为推行“昭和61年行动计划”组成了一个特别负责小组,用了半年时间对全公司进行了调查,会见了各事业部长、营业所的干部,走访了各工厂、专卖点,制定出完成计划的初步具体方案。
为了使“昭和61年行动计划”在全公司贯彻执行,他们制作了录像带到各部门放映。各方面活动都积极地展开了,促进松下企业王国再生的这场大改革的战役已经开始了。正因为制定了明确的目标,再加有力的宣传,松下企业上下一心,共同为这一目标努力奋斗。
“昭和61年行动计划”是一个三年期计划。山下的目标是要在三年内,培养制订和执行计划的能力,以此达到目标激励,跨越式发展的目的。“制定好计划,是完成工作的七成。”--这是在其头脑中形成的卓越见解。要使第一线上的领导人都能产生这种先见之明,认真考虑长期、中期目标,这便是山下俊彦的振兴方法,这样做的结果是最终使松下公司立于不败之地。
经典术语解读:需要需要是指人对某种目标的渴求或欲望,是人类对维持其个体生命和种族延续所必需的条件以及相应的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对有机体本身及周围环境的某种不平衡状态的反映。概括地说,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需要。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认为需要是分层次的。
所有人类的需要主要有五种,由低级至高级可排成五个不同的层次。一般情况下,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之后,才能向高层次发展。邃五种需要层次由低到高依次是: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五、奖励激励应注意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