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南怀瑾的济世佛道
12397700000009

第9章 “没有发愿,不能成佛”的思想(1)

1.没有发愿,不能成佛

佛说东方琉璃世界药师如来在发愿修行时,他的愿力构成了愿行,行就是行为,愿心实践成愿行,也就是由意识修持成为力量,然后形成一个依附国土。所以,没有愿心、愿行,一切免谈!

人生目标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南怀瑾先生说,有的人不知道自己学佛的目标是什么,这种人自然也就不知道自己人生的目标是什么,所以他们活得很迷茫很累;有的人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所以活得很清明很快乐。所以,只有明白自己的人生目标,才不会成为生命的奴隶。

有一位刚学佛不久的信徒,在《劝发菩提心文》上看到“金刚非坚,愿力最坚”这句话时,不懂其意,就跑去请示无相禅师。无相禅师道:“在学佛的菩提道上,难免因人的惰性.机缘。业魔等障碍而有退失菩提心的时候,必须要靠愿力来支撑、鞭策,故历代的高僧大德其道业的成就,无一不是靠誓不退转的愿力完成的,如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观音菩萨的十二大愿、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地藏菩萨的‘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悲愿,无一不是学佛者的榜样。”

信徒听后,仍不懂地问道:“为什么想成佛,就一定要立下志愿普度众生呢?”

无相禅师回答道:“如一棵树,众生好比是树的根,菩萨就像树的花,佛便是树的果。要想一棵树开花结果,就必须努力灌溉树的根,并且爱护它,照顾它。否则根部一受到损害,树就要枯萎了,又怎能开花结果呢?所以在《华严经》上也提到欲作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

信徒听后,也深觉愿力重要,问道:“禅师,您的愿力是什么呢?”

无相禅师道:“我的愿力不能告诉你!”

信徒不解地问道:“为什么禅师的愿力不能告诉我呢?”

无相禅师道:“我的愿力是我的,你为什么不发你的愿力呢?”

信徒终于心开意解,礼谢而去。

很多人抱怨生活中缺少或没有光明,运是因为他们缺少或没有希望。无论在多么艰难的困境中,只要活在希望中,就会看到光明,运光明也将合伴随我们的一生。

尚书前去拜见景岑禅师,一番问候之后,尚书开口问道:“本性是什么?”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

景岑禅师不禁想到这样一件事:有一天傍晚,他看到一个孕妇背着一只竹箩走过,她衣着破旧,脚上落满土垢,竹箩好像很重,压得她直不起腰来。她左手牵着一个小女孩,右臂揽抱着一个更小的孩子,急忙地赶路。景岑禅师本以为这样沉重的生活一定会让她不堪重负的,可是她的脸上明明挂着像明月一样温婉的笑容。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人,为了生活辛苦奔劳,但是她知道自己的人生寻求的是什么,所以她不但没有觉得劳苦,反而感到十分快乐。

想到这里,景岑禅师终于明白了什么是本性。看着眼前的尚书,禅师开口叫唤:“尚书!”

尚书双手一揖:“是!”

景岑禅师摇摇头说道:“回答我的只是一个躯壳,而不是一个清明的生命。”

尚书低头想了想,眼中云雾迷茫:“只有躯壳有口舌,才能回答你的话呀!清明的生命哪里来的口舌?”

景岑禅师点点头:“是否回答都没有关系,关键是要自己觉悟。要明白自己的目标,不要弄错了人生的意义。弄错了生活方式,只能使自己成为生命的奴隶!”

人类的每一次成功,无不源于人类对世界最初的梦想。没有梦想,人只有自暴自弃、随波逐流,在看不到任何希望的情况下,打发着平庸乃至失败的日子。

一位弟子问禅师:“我参禅这么久,为什么还看不到光明?”

禅师给弟子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一老一小两个相依为命的瞎子,每日里靠弹琴卖艺维持生活。一天,老瞎子终于支撑不住病倒了。他自知不久将离开人世,便把小瞎子叫到床头,紧紧拉着小瞎子的手,吃力地说:“孩子,我这里有个秘方,这个秘方可以使你重见光明。我把它藏在琴里面了,但你千万记住,你必须在弹断1000根琴弦的时候才能把它取出来,否则,你是不会重见光明的。”小瞎子流着眼泪答应了师父。老瞎子含笑离去。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小瞎子将师父的遗嘱铭记在心,不停地弹啊弹,将一根根弹断的琴弦收藏着。当他弹断1000根琴弦的时候,当年那个弱不禁风的少年小瞎子已到垂暮之年,变成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他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双手颤抖着,慢慢地打开琴盒,取出秘方。

然而,别人告诉他,那是一张白纸,上面什么都没有。泪水滴落在纸上,他笑了。

很显然,老瞎子骗了小瞎子。但这位过去的小瞎子如今的老瞎子,拿着一张什么都没有的白纸,为什么反倒笑了?因为就在他拿出“秘方”的那一瞬间,突然明白了师父的用心。虽然是一张白纸,但是他从小到老弹断1000根琴弦后,却悟到了这无字秘方的真谛——在希望中活着,才会看到光明。

故事讲完了,禅师问弟子:“你看到光明了吗?”

弟子答道:“看到了。”

佛家的故事似乎太遥远,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会更有说服力。

冬在一个采石场采石头。他5岁的时候,母亲去世,在外地当铁路工人的父亲另组成了一个家,冬就在乡下独自跟着奶奶。那年,他即将考大学,父亲从外地回来,流着泪恳求冬到铁路采石场顶替自己上了班,因为父亲没有钱供他上大学。冬在采石场,整天与裸露的山岩为伴。而在他的狭窄的屋子中,却有一小块的天地:各种形状的石头,在墙角摆出了一个个巧妙动人的身姿;一张很旧的桌子上,堆着毛笔、颜料和作画的纸;桌子的上方,挂着一幅没有装裱的画,画上是连绵的绿色群山,一条碎石铺成的路向前方伸展……冬说,他给这幅画取了一个有诗意的名字《山的梦想》,有一天他要沿着山中的这条小路走向远方。现在,冬已经成了市画院中一位很年轻的画家。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梦想是多么的伟大。一个人即使身处逆境,也不应自曝自弃,如果你的第一个梦想破灭了,那么你不妨去再设立第二个梦想,美好的梦想和愿望会支配着你不甘落后的心,支配着你积极奋进,最终取得成功。

2.虔诚的心

大通智胜佛修道打坐,一坐就是十劫。不像你们夏天打坐,一坐一个、半个钟头,而是你们坐在那里,各种怪样都有,再不然汗流浃背、愁眉苦脸。……你看大通智胜佛坐在那里,动都不动,十动不动,而接下来却说:“佛法不现前,不得成佛道”,那还不算佛法呢!

南怀瑾先生颇为敬仰的佛窟惟则禅师,是宋朝长安人,他少年出家后,在浙江天台山翠屏岩修行。

他自己动手,用树干作屋梁,用野草盖屋顶,石板为床,落叶为絮。并把自己的住处命名为“佛窟庵”。

渴了,他就喝山泉滋润咽喉;饿了,他就采摘山中野果充饥。生活自得其乐。

有一天,一个樵夫路过庵边,见到禅师,好奇地上前问道:“你在这里住多久了?”

佛窟禅师回答:“不太清楚,我想一想……大约四十多年吧。”

樵夫又问道:“你一个人在此修行吗?”

佛窟禅师点头道:“丛林深山,一个人在都已嫌多,还要更多的人于什么呢?”

樵夫再问道:“你没有朋友吗?你不孤独吗?”

佛窟禅师微微一笑,“啪啪”拍了两下手掌,一群动物从庵后结队而出,这其中有羚羊、松鼠、喜鹊、蜥蜴,还有好多豺狼虎豹!

樵夫大惊失色,吓得连连后退。

佛窟禅师急忙示意动物们退回去。然后说道:“怎么能说我没有朋友呢?大地山河,树木花草,虫蛇鸟兽,都是我修行的伙伴啊!”

樵夫又惊异又佩服,再也不愿回家,皈依禅师门下作为弟子。

消息不慎走漏,其他的慕道者纷纷而来,翠屏岩上白云飘空,草木迎人,虎往鹿行,鸟飞虫鸣,成为佛窟学的禅派。

耐得寂寞,方能大德,虔诚的心是学佛成道的首要条件。而欲成大事,就必须从小事做起,日积月累,功到自然成。

曾经有一度,小和尚一了耐性不够,做一件事只要稍稍有点困难,就很容易气馁,不肯锲而不舍地做下去。

有一天晚上,师父给他一块木板和一把小刀,要他在木板上切一条刀痕。当一了切好一刀以后,师父就把木板和小刀锁在他的抽屉里。

以后,每天晚上,师父都要小和尚在切过的痕迹上再切一次。这样持续了好几天。

终于到了有一天晚上,一了小和尚一刀下去,就把木板切成了两块。

师父说:“你大概想不到这么一点点力气就能把一块木板切成两片吧?一个人一生的成败,并不在于他一下子用多大力气,而在于他是否能持之以恒。”.

古人云:“事当难处之时,只让退一步,便容易处;功到将成之候,若放松一着,便不能成。”许多事情,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必须付出时间和代价,甚至一生的努力。

而道元禅师的故事,为我们进一步阐述了:功在当下、功在生活中的深刻道理。

道元禅师是永平寺的住持和尚,有一天,他四处巡视,看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禅师,弯腰驼背,满头大汗,在大太阳下晒香菇。

道元禅师忍不住怜悯地说:“请老人家不必这么辛苦,您年纪这么大了,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为什么还要吃力劳苦做这种事呢?你进屋歇着吧,我马上另外派个人为您老人家代劳!”

老禅师毫不犹豫地拒绝道:“多谢住持好意,代劳就不必了,别人并不是我!”

道元想了一下,还是不忍心,劝解道:“好吧,那您就自己做!可是这会儿太阳太大了,你还是等会儿再出来工作吧!”

老禅师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大太阳天不晒香菇,难道要等阴天或雨天再来晒吗?”

道元禅师是一寺之主,可是遇到这位勤劳而倔强的老禅师,终于认了输,敬佩地走开了。

八十岁的老禅师,况且能够事必躬亲,不拖不拉,及时承担自己的责任,年纪轻轻的现代人有什么理由逃避工作、推诿责任呢?只怕“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万事待明日,万事成蹉跎”啊!

“别人不是我”,该你做的事情,不要企图假手他人,也不要等到明天——现在不做,要待何时呢?

3.量化与质化

一切众生喜见菩萨第一次燃身供养明净明德佛,及《法华经》,长达一千二百岁,为什么命终化生以后,第二次只燃臂供佛,却达七万二千岁!……用句通俗的话来说,质的提升,不能用原来量来比大小多少。

质是量的积累,也是量的提升。到达质的层次后,即使再多的量,也赶不上一丁点的质。所以南怀瑾先生要求学生们一定要用心学习,从学佛的“量”,努力向“质”转化。

唐代禅师惠能是岭南(今广东)人,幼年丧父,家境十分贫苦,靠卖柴赡养母亲。一天偶然听到别人诵读《金刚经》,颇有所感。决心离家去拜谒当时最著名的弘忍禅师。

“你从哪里来?”

“岭南。”

“来干什么?”

“只求作佛。”

“岭南人野蛮不开化,岂能作佛?”

“人有南北之分,佛性岂有南北?”

禅师知道惠能非同小可,为了锻炼他,派他去米房舂米。

不久,为了选拔继承人,禅师把七百多弟子召集起来,命他们每个人以修行体验作一偈,最契合佛法的将是禅宗的第六代领袖。

禅师的大弟子神秀知识渊博,通晓佛教内外的学问,其他弟子都很推崇他,大家在下面议论纷纷,说六祖非他莫属。

神秀不负众望,在墙壁上写下一偈: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大意是:我们原本清净光明的本心,有如明镜一般被烦恼的尘垢覆盖住。所以为了恢复它的光明晶亮,我们必须不断地拂拭覆盖上面的烦恼尘垢。

五祖果然对此很赞许,他对弟子们说:“照大师兄说的做,将来必能有所成就。”并命令弟子早晚焚香,诵读此偈。

惠能听到这首偈,说道:“美则美矣,了则未了。”意思是说写得很漂亮,可是不是最终的佛理。弟子们觉得这个小和尚在口出狂言,都不理睬他。惠能虽然不识字,可他并不气馁。晚上,他悄悄找到一个童子,来到墙壁旁边,举着蜡烛,自己念了一偈子,请童子写在神秀的偈子旁边: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由这两首偈比较看来,神秀是一位努力于断除烦恼而精动不懈的禅师,相对的,慧能则悟到了烦恼本空的道理。因为自性本来清净,根本就无可烦恼之事。既无烦恼,何用辛苦费心去断除烦恼呢?慧能真是一语道破常人对烦恼的执著。

但是,第二天,弘忍禅师看到惠能的偈,说道:“谁写的?不好,没有见性。”惠能十分扫兴。

实际上,弘忍禅师很赏识惠能。但他怕传衣法给惠能会让其他弟子不服气,引起争端。

当天深夜,弘忍禅师单独将惠能叫到自己面前,亲自把法宝和袈裟传给他,并嘱咐他离开此地出去隐居,时机成熟以后再出来施教。

神秀主张通过长期修习,免除尘世污染,逐渐地领悟佛教真理,是为“渐悟”,

惠能主张无需长期修习,只要见到了自己的本原心性,就可以成佛,是为“顿悟”。

后来,神秀在北方传法,形成“北宗”,不久就衰竭了。惠能在南方传法,形成“南宗”,逐步兴盛,并发展成后来的“五家七宗”。

世间许多事看起来非常复杂神秘,其实道理却很简单。真正参悟一个事理并不客易,其过程是艰辛复杂的,但当正真悟通了一个事理后,就悟通了世间所有事理。因为世间的事理就是这样:一通则会百通。

有个叫智通的和尚,三更半夜里突然高声大叫道:“我大悟了,我大悟了……”惊醒了众多僧人,禅师也被惊醒了。

众人一起来到那个僧人房里,禅师问道:“你悟到什么了?居然在这里大声叫嚷,说来听听!”

众人以为他悟到什么高深的禅旨。没想到他一本正经地说道:“我日思夜想,终于悟出了——尼姑原来是女人做的。”

他的话惹来了一场哄堂大笑,“这也算大悟?”

禅师惊异地看着这个和尚说:“是的,你真的悟道了!”

智通和尚立刻说道:“师父,现在我不得不告辞,我要下山云游去了。”

众僧又吃了一惊,这个和尚实在太傲慢了,悟到了“尼姑是女人做的”,本来就没有什么稀奇的,可是他居然以此要求下山云游,实在是太目中无人了。

可是禅师却不是这样想的,他认为这个和尚是到了下山云游的时候了,于是不再挽留他,提着斗笠,率领众僧,送他出寺。到了寺门外,智通和尚接过斗笠,大步而去,再也没有任何留恋。

众僧向禅师问道:“他真的悟道了吗?”

禅师感叹道:“这个和尚实在是前途无量啊!连‘尼姑是女人做的’都参透了,还有什么禅道悟不出来的呢?‘尼姑原来是女人做的’,这个道理众人皆知,可是有谁能从中悟到佛理呢?这句话从智通和尚的嘴里说出来,却蕴含着另一种特殊的意义——世间的事理,一通百通。”

禅,正发生于不立文字的拈花微笑。相传,佛祖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大众都不晓其意,惟有迦叶尊者发出了会心的微笑。于是,释迦便将这“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道传给了他这说的便是量无可比拟的质的提升。

所以禅宗传法,每每用无言的方式。

有次众人请惟俨禅师上堂说法,惟俨拒绝了,但是大家苦苦相求,禅师勉强答应了。大众奔走相告,一下子聚集了好多人,大家都对这位大禅师翘首以盼。惟俨禅师终于出现在法堂上,大家屏声静气,准备聆听教诲。但是禅师只是缓缓地环视了—一遍会场,便一言不发地回房。

住持这次说法的院主急了,追在后面说:“身为禅师你怎么能够这样戏弄大众呢?你同意上堂说法,为什么又急急回房?”

惟俨说:“讲经有讲经的法师,说戒有说戒的律师,我是禅师,而禅是不能讲的,讲了也白搭,这又怎能怪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