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眼睛看到一个茶杯并觉得它是茶杯时,已不单纯是眼识在产生作用,而是进入了意识的范畴;当我们觉得一个茶杯好或不好时,也是意识在进行判断。眼识对境界的认识,在时间上来说,只能认识现在的境界;在空间上来说,只能认识眼前的境界,而且它是不带名言的。所以,佛教里称眼识为现量,为“现量缘境”。
我们现在所能感觉到的一切思维活动,都属于意识的作用。意识除现量以外,还有比量和非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判断、推理。当然,我们的判断有正确和错误之分,正确的判断为比量,错误的判断为非量。
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也是取决于第六意识的作用。我们学佛修行,就是要对这个世界进行重新的认识和思考。我们现有的许多认识都是不完整的,是依我们有限的经验得来的。那么,由此产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无疑会有许多偏差乃至根本错误。所以,我们要通过闻思经教,以正确方法对世界进行观察、认识和分析。在唯识宗的修行里,有四种如实智,只有经过如理的思维之后,我们对世界才能达成真实的认识,才有可能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因此,佛法修行应该从分别而不是无分别入手。很多人学佛之初,看了两个禅宗公案,就要无分别。但如果开始就不分别的话,只能永远生活在错误的观念里,当我们连是非尚未辨别清楚时,修行只会南辕北辙。所以先要分别,在对世界有了正确的认识后,再进一步修止、修观,方能成就无分别智。当我们修观感到困难时,还要从观里面出来,再作进一步的分别,使我们所认识的境界得到确认。
意识除了具有认识的作用,还能支配我们的行为。我们无论是造善业或恶业,也都是在它的指使下进行的。所以,整个修行过程都是建立在意识的基础上。如果说错误分别是贪、嗔、痴产生的根源,那么,正确分别就是开发智慧的基础。
净信为本的净
在佛法修学中,不论什么宗派都离不开信、解、行、证四个步骤。因为生起信心,才会有了解佛法的意愿,并随着认识的深入,使信仰得到升华。因此,信和解是相辅相承的,所谓“有信无智长愚痴,有智无信增我慢”,前一个“智”指智慧,后一个“智”指知识。只有信而没有佛法智慧,将流于迷信、盲信。反之,懂得一点佛法知识却生不起信仰,反而自鸣得意,又落入我慢。具备信、解之后,还要进一步导入行。通过实践,才能使解得以印证、深化,最终证得空性。
信,又有程度的不同,既会因解得到深化,更会因行得到提升。初学者信佛,阿罗汉信佛,初地菩萨信佛,八地菩萨也信佛,但信的程度绝对不同。声闻初果(须陀洹)的信为不坏信(四证净:信佛、信法、信僧、信戒),因其证得信仰之体,能信、所信已融为一体,故名之为“证净”。这也突显了佛教和其他宗教对“信”的不同定位。其他宗教的信是二元的,信徒永远是信徒,上帝永远是上帝,其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而佛教的信是一元的,如一真法界、不二法门,能信、所信最终将合二为一。对佛法修行而言,信既是基础,也贯穿着整个修行的过程,并随着修学深入渐次提升。
《菩提道次第论》所说的“净信为本”,主要是就弟子对依止师的信心而言。净信有三义,一是清净无染,二是真实无伪,三是确定无疑。其表现方式又有很多,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引《华严经》说明了弟子对师长应当具备的九种心,分别是:
如孝子心,对师长唯命是从,如子女对待父母那样孝顺依从,不违其意。如金刚心,对师长具有至坚至强的信心,如金刚坚不可摧。如大地心,对师长的一切事务及要求均能积极担当,如大地承载一切。
如轮围山心,以稳固不变的心依师修学,遭遇任何逆境都不退缩。如仆使心,如仆人般忠心耿耿,一意事主。如除秽人心,如身份低贱者那样,在师长面前要谦恭有礼,毫无骄傲自得之心。
如乘者心,对于师长的要求,无论难易皆励力担当。如犬心,如义犬般忠贞不渝,驱之不退。如船心,如渡船般往来穿梭,装人载物,从无厌倦。
具备以上这些心态,才是具足信心的如法弟子。
学佛的重点是在内心而非书本
如果对学佛的重心不够明确,也就仅仅是增长了一点知识。那样的学习,不过是泛泛地学一学,永远是在被动而非主动的阶段。虽然学了不少课程,但生命究竟有多大改变?从佛法中究竟得到多大受用?
学佛的效果,不在于知道多少名相,背诵多少经典,关键还在于我们能否用得起来,这才是学修的关键所在。所以,我们不仅要准确理解法义,更要将法落实到心行上,切切实实地用起来。
如果法不能成为改变生命的增上缘,很可能会成为我执的增上缘,觉得我学了佛法,那些没学佛的不如我。事实上,不少学佛者都有这种“信仰优越感”。
所以,我们需要明确学佛的重点。这个重点是在我们内心,而非书本。经教的作用,只是帮助我们了解心的种种作用和误区,帮助我们拨开迷雾,正视生命存在的过患和缺陷。
《菩提道次第论》中,讲到闻法必须具备六种想。其中之一,就是把自己当做病人,当做无明大病的患者。唯有看清这一现实,才能通过修行来解决问题,解除生命内在的轮回之因,进而成就佛菩萨那样慈悲智慧的品质,那样解脱自在的人生。
法在内心有一分作用,生命就会得到一分改善。这也就是佛法所说的现法乐住,你有一分实践,内心立刻就能感受一分法喜。不必等到临终才能检验,不必等到死后才能证明。所以我现在提倡的是当下因果,当下解脱。如果方法正确且真正用心,必能获得法喜,从中受益。
供的是他人,养的是自己
供养,也是修行的方式之一。寺院每天过堂之前,都要诵供养偈,以三德六味供养三世一切诸佛,供养诸尊菩萨摩诃萨,并令法界有情普同供养。而在初一、十五,寺院还要特别隆重地上供,以种种美妙饮食供养诸佛菩萨。那么,是佛菩萨需要这些东西吗?如果我们不供养,他们就会忍饥挨饿吗?显然不是。
通过供养这一方式,既是为了表达我们对佛菩萨的恭敬,也是体现我们对佛菩萨的报恩之心。佛陀教导我们,每一位佛弟子,不仅要“知恩”,更要懂得“报恩”。恩有四重,分别是三宝的恩德、父母的恩德、国土的恩德、众生的恩德。
因为有了佛陀出世,我们才能了知人生蕴涵的巨大意义,才能认识真理,摆脱痛苦。这种大恩大德,我们倾尽所有也报答不尽。或许有人会说,既然报答不尽,且佛菩萨并不需要,那我们又何必多此一举?须知,供养是积集福德资粮的捷径。倘能以至诚恳切之心供养诸佛,在报答佛恩的同时,更在成就自身修行。
广修供养,即广泛修习供养,没有尊卑之分,没有亲疏之别。我们不仅要供养诸佛菩萨,还要供养世间一切众生。佛教认为,世间有三种福田:一是恩田,即有恩于我们的人,如父母、亲友等,应怀着感恩心报答。《杂宝藏经》云:“若欲供养诸贤圣及佛,但供养父母,诸贤圣及佛即在家中。”佛陀还告诉我们:无佛出世时,孝敬供养父母,就是世间最大的功德。如果连报答父母养育之恩都做不到的话,就不是合格的佛子。
二是敬田,即我们恭敬的对象,如诸佛菩萨、善知识及师长等。父母给了我们色身,养育我们成长;而善知识与师长则为我们指明了人生道路,使我们找到了心灵归宿。
三是悲田,即需要我们帮助的对象,如穷苦的乞丐、病人等。他们缺吃少穿,贫困无依,甚至生活无法自理,作为学佛者,我们应本着慈悲心积极帮助他们。
在佛教中,将孝敬父母、供养师长、布施贫者称为培植福田。就像农民种田那样,必须在春天播种、耕耘,秋天才能获得丰收。同样,福报也不是从天上掉下的。有些人一生坎坷,什么好事都擦肩而过,于是怨天尤人,责怪老天不公。
其实,这不能抱怨他人,每个人的命运都是自己造就的,是取决于我们的福报。而福报并不是上天给予的,也不是与生俱来的,是源于自己往昔善恶业的积累和培植。若能常行布施,广修供养,努力耕耘恩田、敬田、悲田,福报自然源源不断。事实上,这是最好的投资和储蓄方式,是任何人都无法占有、无法夺去的财富。
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
如果把供养比做播种的话,它的收获主要取决于两点。首先是供养对象,同样的耕耘,在肥沃和贫瘠的田地将有不同收获。所以,我们供养不同的福田,所获福报也大相径庭。其次是供养心态,心量有多大,所获福德就有多大。事实上,能供养的心比所供养的田更重要!
《大智度论》讲到:舍利弗供养佛陀一碗饭,佛陀又将饭布施给饿狗。那么,是舍利弗供佛的功德大,还是佛陀施狗的功德大?
一般人往往认为,当然是供佛的功德大。
但《大智度论》的结论是:佛陀施狗的功德更大。
因为佛陀的发心是无限的,所感得的福报也是无限。所以说,客观的福田固然重要,但主观的心态更是关键。这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不住于相,心呈现的状态便如虚空一般。以这种无限的心做任何事,当下所获即是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