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谦斋辨证论治学
12378100000005

第5章 谦斋六经辨证钩玄 (1)

第三章 谦斋六经辨证钩玄 (1)

摘要针对六经实质和六经辨证地位问题,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医学思想。结论:六经是表里之部位的假称;六经是阴阳之初中末三个阶段;六经辨证是外感病的诊疗规律;六经辨证能统百病。各种辨证方法之间的关系:八纲是辨证方法论,脏腑是辨证核心,其他辨证方法依据外感内伤分类,而六经堪称辨证经典。

辨证方法主要有8种,即八纲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是外感病的诊疗规律,进一步探讨六经实质和六经辨证地位问题,是当前临床迫切需要的。

3.1六经实质众说纷纭

《伤寒论》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病,标题只是辨某病脉证治,并无“经”字。自晋人皇甫谧、宋人朱肱、金人成无己等使用“六经”一词来研究《伤寒论》以后,便一直沿用下来,并作为《伤寒论》一书的纲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现象,也正如恽铁樵所说:“《伤寒论》第一重要之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之处亦为六经”。千百年来,关于六经实质的争论,众说纷纭,令初学者产生多歧之惑。

3.1.1六经是指经络

《伤寒论》六经的理论基础是《内经》,而《素问·热病篇》中的六经,是专从经络上立论的。于是后人不但加上“经”字,还多从经络上注释。

3.1.2六经是指脏腑

后世认为,六经是指脏腑。按照手足太阳的对应关系,太阳证应为小肠、膀胱病。而在太阳篇中却很少见到小肠病,反见许多肺的病,这又如何理解?

3.1.3六经是指界面

六经是指界面,出自于清·柯韵伯《伤寒论·六经正义》。他认为,“仲景之六经,是分六区地面,是经界之经,而非经络之经。腰以上为三阳地面,三阳主外而本乎里,心者三阳夹界之地也。腰以下为三阴地面,三阴主里而不及外,腹为三阴夹界之地也。”柯韵伯把“心”与“三阳”联系在一起,而少阴地面却为“自腹至两肾及膀胱溺道”,令人有些费解。

3.1.4六经是指六气

清·郑钦安在《医法圆通》指出:“今以一圈分为六层,是将一元真气,分为六气,六气即六经也,如太阳寒气,阳明燥气,少阳暑气,太阴湿气,少阴火气,厥阴风气”。从此便开启了六经为六种层次的说法。

3.1.5六经是指气化

近人认为,六经是指气化。以太阳为例,卫气受邪,则开合失灵。但合不开就无汗,无汗则荣阴不能外泄脉必浮紧;但开不合就自汗,自汗则荣阴外泄,脉必浮缓。二者均为太阳之气化病。

3.2谦斋六经辨证探微

3.2.1六经是表里之部位的假称

早在1931年,谦斋在《医事导游》一书中指出:“伤寒全书,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六者为提纲。后世多主经络,殊觉穿凿,今特详述以明真义。”考方有执云:“六经之经,与经络之经不同。六经犹儒家五经之经(诗、书、易、礼、春秋),犹言部也。”程应旄云:“六经犹言界也,亦犹言常电。”柯韵伯云:“仲景之六经,是经略之经,而非经络之经。”中西惟忠云:“六经之名出于《素问》,本是经络之义。而仲景假以分表里之部位,配其脉证,以为之统名也。”山田正珍云:“《伤寒论》六经之目,虽取诸《素问》,非以经络而言也,假以表里脉证而已。概观众说,无一及经络者,皆以六经为部位之假称。”[1]

3.2.2六经是阴阳之初中末三个阶段

谦斋指出,张仲景熟知疾病不外阴阳虚实,但单靠阴阳虚实四个界限是不够细致的,因而把阳的部分又分为太阳、阳明、少阳三个阶段,表明伤寒过程中初、中、末三个不同的热型;把阴的部分亦分为太阴、少阴、厥阴三个阶段,指出伤寒后半期的衰弱证由轻到重的证候[2]。

3.2.3六经与三焦、脏腑之间的关系

谦斋在《温病一得》一文中,探讨了伤寒与温病的关系。他认为,从辨证来说,伤寒的六经重在表里传变,也分上下;温病的三焦重在上下传变,也分表里。中医的基本理论以脏腑为核心,在表里上下方面均有联系,而且不能离开经络,所以六经和三焦的辨证主要是一纵一横。临床证明,六经中的太阳证为上焦病,阳明、少阳、太阴证为中焦证,少阴、厥阴证为下焦病。六经与内脏的关系也是一致的,如太阳证为肺、膀胱病,阳明证为胃肠病,少阳证为胆病,太阴证为脾病,少阴证为心、肾病,厥阴证为心、肝病。

3.2.4伤寒论提纲

谦斋早年给弟子讲学,有门人以“《伤寒论》错综变化,殊难领悟”为由,请秦师给以指点,他便出示了《伤寒论提纲》。该文节自日人浅田惟常《伤寒辨要》,经谦斋之大手笔润色,以鸟瞰式叙述,作为全书之缩影,真可谓入门之向导也。

汤。若既无表证,虚寒昼日烦躁,不得眠者,为干姜附子汤。主恶寒者,为芍甘附子汤。主烦躁者,为茯苓四逆汤。主下利清谷者,为四逆汤。以上皆属三阴也,是为脉紧陷于阴位之极矣。

少阳邪气屯巡在表里之间,不借物而结,但与正气更互分争,留于胸胁而上熏,故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为本,以口苦咽干目眩为标,脉不数不大而弦紧,皆为邪在于表里之征,汗吐下俱禁,为小柴胡汤。若耳无所闻,目赤,胸满而烦,不可吐下,吐下则悸而惊。又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盖其来路必经太阳,而其归路多入阳明。于是太阳未解,微呕,心下支结者,为柴胡桂枝汤。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但头汗出,渴而不呕,心烦者,为柴胡桂干汤。其既及于阳明而少阳未解,心下急,郁郁微烦,或呕而下利者,为大柴胡汤。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者,为柴胡加芒硝汤。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者,为柴胡加龙牡汤。其既服柴胡汤已渴者,为属阳明。无大热而烦躁者,为陷阴位,阳明厥阴篇中论柴胡汤者,随处可见,此少阳之要领也。

阳明实热充斥于表里内外,故外之发热恶热潮热,内之腹满谵语燥屎,所谓胃家实是也。此病有二,一则胃热散漫未结实。其脉洪大或浮滑,腹满身重,谵语遗尿者,为白虎汤。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为白虎人参汤。一则胃热已结实。若胃气不和,恶热心烦,将结实者,为谓胃承气汤。脉滑而疾,谵语发潮热,大便硬未至燥屎,或腹大满不通者,为小承气汤。脉已实大迟,燥屎搏结,手足濈然汗出,腹满身重,气短而喘,谵语如见鬼状者,为大承气汤。若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者,为胃实已极。其脉弦者,精气尚存,宜下之。若脉微涩者,为精气萎缩之候,难治。此皆太阳少阳之邪,渐陷于胃者,其证属缓下之治。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或汗多,或腹满痛者,为剧热迅传,势近危恶,与少阴大承气汤同属急下之列,此阳明之正治也。

其他表证未解,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为桂枝汤。脉浮无汗而喘者,为麻黄汤。少阳未解,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或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为小柴胡汤。上焦郁热,心中懊,舌上苔,胃中空虚者,为栀豉汤。下焦郁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为猪苓汤。热入血室,下血谵语者,为小柴胡汤。热结膀胱,其人善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黑者,及脉数,消谷喜饥,不大便者,为抵当汤。瘀热在表身黄者,为麻连小豆汤。瘀热在表里间,身黄发热者,为栀柏汤。瘀热在里,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渴引水浆者,为茵陈蒿汤。此阳明之旁证,而皆属热也。若胃中有寒,食谷欲呕者,为吴萸汤。下利清谷者,为四逆汤。此亦阳明之旁证,而皆属寒也。若胃中无邪气,汗出,小便自利,大便硬者,为津液内竭,宜以蜜煎、土瓜、猪胆导之。若但汗多,胃中燥而渴欲饮水,小便数,大便硬,无所苦者,宜少少与水以润之。

太阴阴寒盛于里者,其人若感寒邪,则从里化,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不渴,腹痛,以理中四逆温其脏也。若始于太阳误下,胃气生寒,表邪陷里,而腹满时痛者,为桂枝加芍药汤。若壅塞痛甚者,为桂枝加大黄汤。若脉浮兼表证者,为桂枝汤。此太阴之要领也。但太阴脾与阳明胃,为寒热表里。阳明篇曰,不能食名中寒,曰欲作固瘕,曰攻其热必哕,曰食谷欲呕,曰饮水则哕,曰寒湿在里,曰欲作谷疸。此皆转系太阴者,可见太阴阳明几乎同局,而虚实一转,相互变也。若此证误以下之,则胃寒益甚,而胸下结硬等变证并至。不但太阴,三阴皆然,当以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