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谦斋辨证论治学
12378100000046

第46章 谦斋辨证论治学的发掘过程 (1)

第十六章 谦斋辨证论治学的发掘过程 (1)

摘要谦斋辨证论治学的发掘过程:在《中医入门》夹缝中发现辨证基本观点;在《中医临证备要》附文里揭开辨证论治定义;根据谦斋八纲辨证思路归纳出八纲辨证规则;在《谦斋医学讲稿》行文括号里撷取特征辨证思维;根据《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总结出五行生克辨证八个特点;根据《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提要》归纳出辨证两大基石;从辨证案例中分析出治则治法;从无字处着眼探求谦斋医学伏笔;质疑其弟子的文章而考证出辨证思路;在处方禁区里探索规律。

笔者潜心学习与研究谦斋医学,前后经历了20余年的漫长过程。最初学习,只是带着临证中的实际问题,经常翻阅《中医临证备要》,看他是如何进行类证鉴别的。5年之后,转向对其理论巨作《谦斋医学讲稿》进行深入研究,经过反复学习、临证、思考,不但解决了中医理论的难解之题,还把谦斋在不同时期所形成的辨证论治理论,上升为辨证论治学。这对整理谦斋医学,是一次有益的探索。回顾与思考这一过程的得与失,也是十分必要的。

16.1在《中医入门》夹缝中发现辨证基本观点

开始学习《中医临证备要》,只是隐隐约约感到书中的原则性和逻辑性强,容易使人信服,这是一般医书少有的。至于这原则性和逻辑性到底是什么,还一时说不清楚。笔者带着这种朦胧的感觉,去研读他的其他著作,结果就在《中医入门》的夹缝里看到这样一段话:……以上所说的是辨证论治的意义和步骤,至于辨证的法则,有依据六经来辨证的,有依据三焦来辨证的,最重要的是根据八纲[1]。谦斋在这里所说的辨证论治的意义、法则和步骤,只是一个粗浅的解释。这一方面是由于《中医入门》是一部浅近的中医参考书,在这里只能做简单地讲解;另一方面,他关于辨证论治法则和步骤的许多内容,都是在此书若干年后形成的。但辨证论治的“意义”、“法则”、“步骤”等字眼,却引起了笔者的关注。正是这辨证基本观点——辨证论治三位一体观,决定了笔者后来20年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目标。

16.2在《中医临证备要》附文里揭开辨证论治定义

谦斋对辨证论治概念的认识,是分两步走的。他在1957年,首先解释了辨证论治一词的涵义,即辨证论治的字面含义。但对高度专业化术语“辨证论治”下定义,必须从揭示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方面进行。于是笔者就猜想:凭他对辨证论治所下的非凡工夫,一定还会有辨证论治定义。为此,又从头到尾研究一番有关论述,结果就在《中医临证备要》附文序言里,即很容易忽略的位置,发现了这样两句话:辨证论治既是中医治病的过程,又是中医治病的根本方法[2]。笔者就把这段话与《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大辞典》和《实用中医内科学》的辨证论治定义进行比较。开始,并没有看出什么问题,觉得它们大致差不多。后来就学点逻辑学,了解了下定义的方法和逻辑规则,然后从这四种定义的关键词入手,仔细求证。最后的结论是:《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大辞典》和《实用中医内科学》,均违反了逻辑规则;而谦斋的辨证论治定义,概念明确,逻辑严谨,科学规范。

16.3根据谦斋八纲辨证思路归纳出八纲辨证规则

八纲是辨证中最重要的法则,这是中医不争的事实。那么八纲到底分哪几个步骤,如何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得出诊断结论?这些规则,前人没有明确的交待,致使辨证思维比较混乱。笔者根据谦斋的八纲辨证思路,长时间地揣摩其背后旨义,终于悟出其中的道理。谦斋指出,张仲景在辨证论治上的特殊贡献是:明确地指出了“阴、阳、表、里、虚、实、寒、热”八个类型。这八个类型,后人称作八纲。它的重要意义,先把阴阳分成正反两方面,从表里来测定病的深浅,虚实来测定病的强弱,寒热来测定病的性质,再把各方面测定的结果联系起来,就成为表虚、表实、表寒、表热、里虚、里实、里寒、里热、表虚里实、表实里虚、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里俱实、表里俱虚、表里俱寒、表里俱热等不同病类[1]。他还指出,表里、寒热、虚实,实际上是阴阳的演绎,亦称六变,阴阳是八纲的纲领。用八纲辨证,非把表里、寒热、虚实结合不可。

它们的结合,在临床就有八个基本类型,即表寒实证、表寒虚证……在这基础上还能化出八个错杂类型,即表寒里热证、表热里寒证……在里证范围内还有几个复杂类型,即上热下寒证、上寒下热证……[1]谦斋在前一段话中,指出了《伤寒论》八纲辨证十六种类型;而在后一段话中,概括了八纲辨证二十五种类型。笔者实际上就是根据这两段话中的两组证候群,从它们的证候组合特点、命名规律中,逐步探索出八纲的辨证规则,即阴阳是六变的纲领,六变是组合的内容,六变组合三类二十五型,六变组合式诊断等。这一整理的过程,说起来就这么简单,但做起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要时刻遵循发掘的原则。谦斋指出,发掘和整理中医学术,必须在原有基础上逐步阐明,倘若脱离了原有学说,无论如何也得不到实际,也等于放弃了积累的经验。尤其在新旧过渡时期,我们对旧的没有认识清楚,就无法进行吸收和扬弃,也就无法使中医转向新的道路[3]。这是他50年前的一席话,应当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

16.4在《谦斋医学讲稿》行文括号里撷取特征辨证思维

脏腑辨证中的重叠现象,是中医教科书和参考书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实用中医内科学》指出,肝阴虚证见眩晕、头痛、耳鸣、目干、咽干、两胁隐痛、急躁易怒,舌质红少津、苔少、脉弦细数;或见麻木、震颤,甚至四肢筋挛拘急、雀目;可见面部烘热、午后颧红、少寐多梦等阴虚而阳亢的证状[4]。该书把肝阴虚、肝火、肝阳、肝风和肾阴虚混杂在一起,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辨证法则,让医生们怎么运用呢?笔者在困惑之余,看到了谦斋这样一段话:肝藏血,血虚为形瘦,面色、指甲不华,目眩,发脱,筋惕肉,舌质淡,脉细(形瘦、舌质淡、面色不华等常见于一般血虚证,确诊为肝血虚时,必须结合目眩、筋惕肉等肝证状的特征)[5]。一般来说,行文中括号里的内容多一带而过,很少把它当成一回事。然而括号里的“特征”一词,却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整理出谦斋特征辨证思维和脏腑辨证法则。

16.5根据《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总结出五行生克辨证法则八个特点

阴阳学说,形成了相应的八纲辨证,成为中医重要的辨证纲领。而五行学说,产生了相应的五行生克规律,却纳入不了辨证纲领范畴,这是为什么?笔者揣测:由于五行生克内容繁杂、体系庞大,加上时代的、科学的限制和后人的牵强附会,掺入了一些主观的东西,没有形成像八纲那样条理性的认识,所以纳入不了辨证法则行列。生克和制化,是相互为用的,生克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即生中有克,克中有生。这种相互为用的关系,称作“制化”关系,如木克土,土生金,金克木。但这种相互为用的关系是有条件的,即本身之气充实则相生,本身之气有余则相克。如果不讲条件,或偷换条件,就容易变成诡辩;如果形而上学地理解,刻板地强调生克,也会滑向循环论。所以有人指责五行生克是玄学,也不是没有根据的。那么,五行生克在什么条件下可用,在什么条件下不用,有哪些原则,又有哪些要领?这些问题,都是需要弄清楚的。谦斋《五行学说在临床上的具体运用》一文,其哲学思想最丰,医理亦精深,是名垂医史的佳作。笔者从这篇文章中,总结出五行生克辨证的条件、前提、原则、适应证、注意事项等八个特点,特别是从哲学方面概括出“一个渗透”、“三个要领”,这是谦斋五行生克辨证法则的灵魂。

16.6根据《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提要》归纳出辨证两大基石

在中医脏腑理论中,没有独立的生理学、病理学和脏腑用药。关于脏腑生理条文,一般医书又太简略、抽象。仅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例,书中肝脏生理条文6条,即肝主疏泄,主藏血,在志为怒,在液为泪,在体为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而肝脏素有“鬼脏”之称,其证状上百种,用这6条生理内容去分析那么多的证状,显然是不充分的。谦斋在《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提要》一文中,系统归纳出肝脏生理条文21条,同时说明其相应病理变化,是研究脏腑生理病理的好素材。

关于脏腑用药,历代医家十分重视,如《千金方》便以脏腑分类,论列病证方药;钱乙根据脏腑虚实立出补泻方剂,后来张洁古又发展为《脏腑标本虚实用药式》。然而,这些文献可议之处甚多,目前已起不到辨证准绳的作用。谦斋集《内经》和清代脏腑理论之大成,著有《内经》三名著,即《秦氏内经学》、《内经类证》、《内经知要浅解》;又有清代“两精华”传世,即《清代名医医案精华》、《清代名医医话精华》。谦斋之学识,博大精深,其《脏腑发病及用药法则提要》是中医基础理论的纲领性文献。笔者将其内容加以充实,并把它分成两个独立部分,命名为《脏腑生理病理对照式》和《脏腑病因病位证状用药式》,是中医辨证的两大基石。

16.7从辨证案例中归纳出治则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