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皮肤病实效经典
12377200000005

第5章 效方疗法 (1)

第五节 效方疗法 (1)

方1全蝎汤

配方:全蝎、蒺藜、炒枳壳各10g,皂角6g,炒槐米15~30g,威灵仙12~30g,皂角刺、苦参各12g,白鲜皮、黄柏各15g,车前草20g。

加减变化:湿疹发于头部者加藁本10g;发于面部者加菊花15g;发于上肢者加姜黄10g,川芎10g;发于下肢者加川牛膝12g,木瓜12g;发于腰背部者加杜仲12g;便干者加大黄6g,虎杖15g;湿疹日久皮厚、色素沉着者加大黄10~15g;痒甚加土茯苓15g或地肤子15g;湿盛者加苍术10g,茵陈24g;渗液多者加泽泻15g,车前子24g;日久不愈痒甚者加乌梢蛇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适应证:健脾化湿清热、祛风凉血止痒。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2例,治愈23例,好转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75%。

经验体会:本方主要用于湿热蕴结,风毒凝聚所引起的以顽固性瘙痒为主症的皮肤疾患,如局限性或泛发性湿疹,神经性皮炎,慢性阴囊湿疹等,方中以全蝎、皂角刺、皂角为主药,其中全蝎性味辛、平,入肝经,走而不守,能祛内外表里之风。皂角刺辛散温通,功能消肿托毒,治风杀虫。全蝎、皂角刺、皂角三者为伍,既能熄风止痒,又能托毒攻伐,对于顽固蕴久深在之湿毒作痒,用之最为相宜。白鲜皮气寒善行,味苦性燥,清热散风燥湿止痒,协同苦参、龙胆草以助全蝎祛除风湿而止痒。车前草清热利湿,使湿热从水道排除,邪有出路。蒺藜辛苦温,祛风,治诸风病疡、身体风痒,有较好的止痒作用。另外,脾胃气滞则蕴湿,湿蕴日久则生毒,顽固聚毒客于皮肤,则瘙痒无度,故方中佐以炒枳壳、黄柏、炒槐米,标本兼顾,寓意较深。内服同时配以清热解毒,燥湿祛火之苦寒马齿苋、龙胆草、黄柏,水煎外洗(敷),诸药共奏除湿解毒,祛风止痒之功效。而大黄少用泻下,多用反而厚肠胃,且活血破瘀,有促进肥厚皮损的消退。

方剂来源:范翠玉.全蝎汤治疗湿疹32例.四川中医,2007;25(7):85

方2三藤汤

配方:雷公藤15g,首乌藤、鸡血藤各45g,甘草10g。

用法:将中药冷水浸泡半天,熬成头一汁1杯,加水再熬二汁1杯,然后将2杯混合,平均分成3份,分3次饭后服,连服20d为1个疗程。

适应证:祛风止痒、通络养血。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0例,治愈15例,显效8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73.3%。

经验体会:方中雷公藤为祛风之峻药,可搜风通络;首乌藤养心血,安心神,祛风通络;鸡血藤补血活血通络;甘草益气补脾,解雷公藤之毒性。四药相辅相成,共奏祛风通络,养血安神之功。雷公藤能明显调节小鼠的免疫功能;首乌藤具有较强的安神镇静调节免疫作用;鸡血藤、甘草补虚调和增强机体免疫力。从临床观察该方能迅速地改善皮损,减轻瘙庠,平均5d即可见效,其有效率、治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本病诱因多,如因痔、瘘、裂、肛窦炎等分泌物刺激而发者,应同时彻底治疗其他肛肠病。治疗期间还应特别注意饮食调节,忌食鱼腥、辛辣刺激之物,以免病情复发或加重。

方剂来源:高南.三藤汤治疗肛周慢性湿疹30例.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5):17

方3复方苦参散

配方:苦参20g,黄柏、蒲公英、野菊花各15g。

用法:上药混合烘干后粉碎,过120目筛,加入氯苯那敏细末20mg、水飞后的炉甘石15g,混匀包装,密封备用。湿性型:取复方苦参散1匙(约10g药量)放入带盖的容器内,加150ml沸水冲泡,并不断的摇晃,待凉后用其浸出液或其煮散汁涂抹或湿敷患处,每日3次。干性型:取复方苦参散1匙加适量水调成稀糊状,外敷患处用6~8层纱布覆盖,每日3次。干结黄痂者,先用植物油浸泡,然后用干净棉签蘸本药浸出液或其汁洗去痂皮,连续用药1~4周,直至皮疹痊愈,如连续用药4周无效者停止治疗。

适应证:清热燥湿、敛湿止痒。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186例,经3周治疗,治愈147例,好转2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8.38%。

经验体会:方中的苦参含有苦参生物碱,能清热消肿、燥湿杀虫;黄柏能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野菊花能清热解毒利湿;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对多种杆菌、真菌、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并能激发机体免疫功能,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炉甘石为天然矿物类药,具有止痒收敛的作用,能溶解吸收湿疹创面渗出液;氯苯那敏对组胺直接引起的局部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加(水肿)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方剂来源:刘桂芳,等.复方苦参散治疗婴儿湿疹186例效果观察.齐鲁护理杂志,2006;12(5):805

方4四妙汤加减

配方:炒栀子、黄柏、柴胡各10g,苍术、龙胆草各8g,薏苡仁、蒲公英各30g,地黄、白鲜皮、萆薢、苦参各15g,连翘2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取第3煎药汁,外用温洗。1周为1个疗程,连用1~3个疗程。

适应证:清热除湿、解毒止痒。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18例,经1~3个疗程治疗均治愈。

经验体会:《诸病源候论》称阴囊湿疹为“阴下湿痒”。阴囊湿疹主要是因肝经郁热,外感风湿之邪,肝热相搏,湿热不得外泄而致。其中薏苡仁、苍术、白鲜皮、萆薢祛湿止痒,敛疮;黄柏、连翘、蒲公英、苦参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柴胡、龙胆草清解肝胆湿热;生地黄、炒栀子滋阴凉血。在内服的同时,结合外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方剂来源:顾晓荣,等.四妙汤加减治疗慢性阴囊湿疹18例.山西中医,2004;20(1):26

方5四物汤加味

配方:当归15g,白芍1g,川芎7.5g,熟地黄、党参、甘草各10g。

加减变化:若瘙痒明显者加白鲜皮10g,地肤子5g;体虚湿盛者加茯苓、苍术各10g;气虚者加黄芪15g;咽喉肿痛者加金银花、连翘各10g,板蓝根15g。

用法:水煎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忌食鱼虾、鸡蛋,同时中药煎洗,每日1剂,每日煎洗2次,每次15~20min。药用白鲜皮30g,桃仁、防风、金银花、地肤子各20g,苦参、首乌藤各15g。3周为1个疗程。

适应证: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42例,治愈30例,有效8例,无效4例。患者均在3周内痊愈,最长5周。

经验体会:异位性湿疹与中医学文献中记载的“四弯风”相类似。本病多因为禀赋不耐、脾失健运,湿热内生,感受风湿热邪,郁于肌腠而发病,由于缠绵日久,反复发作,致使脾虚血燥,肌肤失养所致。治疗药用熟地黄、白芍是血中的血药;当归、川芎是血中的气药。阴阳动静相配,故能补血,又能和血;党参补脾益气;甘草补脾益气养血;鸡血藤、当归养血润肤。全方以补脾益气、补血和血,对机体有全面调节作用,达到养血润肤,止痒的目的。同时,配合活血润肤、清热解毒、祛湿止痒的中药:白鲜皮、防风、桃仁、首乌藤等中药洗涤皮肤,即可清洁皮肤,又可达到治疗作用。

方剂来源:卜静波,等.四物汤加味配合外洗治疗异位性湿疹42例.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1):49

方6败毒散加减

配方: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甘草各15g,薄荷5g,生姜少许。

加减变化:瘙痒不能入眠加首乌藤8g,酸枣仁10g;腰酸肢软需加炙狗脊10g,淫羊藿8g;病变发于下部加车前子12g,泽泻10g;发于四肢加蝉蜕、荆芥、防风各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药渣以纱布包裹热敷患处。10d为1个疗程。

适应证:祛风止痒、利水除湿。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20例,治愈10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3例。全部患者平均治疗1.5个疗程。

经验体会:败毒散原为小儿而设,后临床多用于气虚外感证。方中羌活、独活为君,辛温发散,通治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川芎行气活血祛风,柴胡疏散,助羌活、独活发散之力,为臣药;桔梗所含桔梗皂苷有抗炎、增强免疫作用,茯苓为利水渗湿要药,研究表明有增强免疫作用,前胡疏散,枳壳理气以助除在表之邪,加少许生姜、薄荷以助风寒湿邪自表而解之力。研究表明败毒散有抗炎、消肿作用,应用药渣外敷,起到局部消肿、消炎作用,促进皮肤恢复。

方剂来源:孟庆勇,等.败毒散加减治疗老年慢性湿疹.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15(4):316

方7当归柴胡汤

配方:荆芥、当归、香附、白芍、生地黄各15g,柴胡、防风、白蒺藜、郁金各10g,川芎、甘草各6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0d为1个疗程。

适应证:疏肝养血、滋阴润燥、祛风止痒。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60例,治愈33例,显效16例,好转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

经验体会:慢性湿疹由于多种因素刺激引起反复发作的特点,长期的瘙痒及反复的搔抓易致情志失调引起肝失疏泄,气郁不畅;病久化火损伤阴血,不能外达濡养肌肤。当归柴胡汤是依照疏肝养血祛风的治法而设,具体用药是在当归饮子的基础上加柴胡、郁金、香附以疏解肝郁,调畅气机,使郁结之气得散。柴胡可升脾之阳气,以助气血生化之源;“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郁金疏肝理气,助肝之用,却不伤肝体;香附疏肝解郁,行气散结止痛;当归补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祛风;白芍养血柔肝,且合柴胡、香附补肝体而助肝用,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意;生地黄清泄肝肾虚火,滋阴润燥;又以荆芥、防风、蒺藜疏表散风止痒以治其标,荆芥又可载药外达于肌表;甘草益气生津。诸药合用,共奏疏肝养血、滋阴润燥、祛风止痒之功。

方剂来源:王军文,等.当归柴胡汤治疗肝郁血虚型慢性湿疹60例总结.湖南中医杂志,2006;22(3):30

方8防荆龙黄汤

配方:龙胆草12g,防风、荆芥、黄芩、黄柏、苍术各15g,栀子、当归、地黄、车前子各10g。

用法:以上药物用水浸泡1h后,水煎2次,一煎口服,二煎待药液放凉后,用纱布蘸之擦洗头皮30min(每日可多次擦洗,男患者最好剃发),每日1剂。

适应证:清热除湿、和血祛风。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12例,治愈9例,其中3剂治愈者1例,6剂治愈者4例,9~15剂治愈者4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