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皮肤病实效经典
12377200000016

第16章 效方疗法 (2)

第五节 效方疗法 (2)

经验体会:痤疮的发病,其根本原因在于肺肾阴虚,阳气亢盛,阴不制阳而产生阴虚火旺之证。肾水不足不能上滋于肺,肺阴不足则不能滋养肌肤,使局部肌肤抵抗力下降,易为外邪所伤。而临床常用的清热利湿之品又极易耗津伤液,且病程日久,反复发作易致阴更虚,阴更虚则火易旺,火更旺则阴更伤,形成恶性循环,终致病情缠绵,难以根治。辨治当从审因求本入手,治疗当以滋阴清热为主。肺经风热、肠胃积热皆为标实之证,而肺肾阴虚才是发病之本。养阴清热方中生地黄、玄参、麦冬、女贞子、天花粉养阴清热;黄芩、桑白皮、枇杷叶、白花蛇舌草宣肺清热;丹参、牡丹皮、赤芍和营凉血;生山楂活血散瘀消滞,兼清胃肠湿热。全方共奏养阴清热凉血之功。

方剂来源:毛佳琳,等.养阴清热方治疗寻常型痤疮113例临床观察.河北中医,2007;29(9):790

方10滋肾疏肝汤

配方:熟地黄、山药各30g,香附、枸杞子、知母、龟胶10g,黄柏6g,柴胡、黄芩各9g,夏枯草15g,山茱萸、牡丹皮、川牛膝各12g。

加减变化:肺胃湿热者加鱼腥草20g,薏苡仁15g;痒甚者加地肤子15g;脓疱多者加金银花20g,马齿苋20g;口干渴者加麦冬15g,生石膏20g;肝郁甚者加郁金10g;肝热者加栀子9g;月经不调者加女贞子15g,益母草20g;腰酸痛甚者加杜仲15g,菟丝子15g;囊肿结节甚者加浙贝母10g,生牡蛎15g;皮疹反复者加丹参10g,红花10g;大便干者加生大黄6g,虎杖10g;脾胃虚寒者加粳米、姜、枣。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4周为1个疗程。

适应证:滋肾填阴、疏肝理气、软坚散结。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80例,治愈48例,显效24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7.5%。

经验体会:方中重用熟地黄滋肾以填真阴;山药滋益脾肾;山茱萸补肾填精,收敛阴液,防止外泻;枸杞子滋养肺肾之阴;龟胶滋阴滋阳,平降虚火;牡丹皮凉血活血散结;牛膝活血祛瘀,引血下行,以降上炎之火;知母、黄柏清虚热坚肾阴;柴胡、香附疏肝解郁;黄芩、夏枯草清肺热化痰,软坚散结,共收滋肾填阴,育阴潜阳,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清热化痰,软坚散结之效。根据病情随症加减,配合姜黄消痤擦剂有清热解毒,脱脂杀菌作用,对尽快控制炎症的扩散有很好的作用。诸药并用,使阴得滋养,虚火内收,肝气得疏,瘀血得化,肺火得清,津液输布,皮毛得养,诸症尽失。

方剂来源:达文慧,等.滋肾疏肝汤治疗中年女性痤疮80例.现代中医药,2007;27(3):27

方11消托补结合方

配方:知母、当归、生地黄、苦参、白芥子、牛蒡子、香附、穿山甲(代)各15g,海浮石、夏枯草、蜀羊泉各20g,生石膏、生黄芪、白花蛇舌草、鱼腥草、土茯苓各30g,牡丹皮、山慈菇各12g,浙贝母9g,生大黄3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4天为1个疗程。

适应证:清热散坚、托毒补虚。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7例痊愈9例,显效16例,有效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8.3%。

经验体会:全方强调以清法贯穿始终,不但在疾病初起时用以清热解毒、疏散外邪,更在中后期用以清余邪托毒外出。方中石膏、知母清热泄火;当归、生地黄、牡丹皮既能和营养血,又可活血祛瘀;苦参、牛蒡子清热疏风燥湿;而夏枯草、白花蛇舌草、鱼腥草三草有抗菌消炎,抑止腺体分泌,促进组织再生作用;旧病属瘀、属虚”,故用生黄芪、穿山甲(代)益气托毒,配伍白芥子、海浮石、贝母等化痰软坚散结之品,与解毒攻毒药如土茯苓、蜀羊泉等协同治疗,共奏清热散坚、托毒补虚之效。

方剂来源:宗长根等.消托补结合方治疗聚合型痤疮37例.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9):51

方12通变附子理中汤

配方:茯苓12g,苍术、天麻各15g,党参25g,干姜、黄芪各20g,木香8g,防风、川芎、当归各9g,白鲜皮6g,焦三仙、首乌藤各30g,制附子、皂角刺、全蝎各10g。

加减变化:便秘者加制大黄3g;痛经或月经少者加土鳖虫、地龙各5g;结节、囊肿坚硬难消者加炮穿山甲(代)、鳖甲各3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0d为1个疗程,一般服用3~6个疗程。

适应证:溃结消疮。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0例,治愈8例,显效15例,无效7例。

经验体会:痤疮属中医疮疡的一种。中医疮疡又分虚实两证:正气充足者,易于成脓,局部红肿热痛,为热为实,但脓成一溃,即毒解痛消。若气血阳气不足者,不易成脓或脓成不溃或溃后不敛,疮疡漫肿,根深蒂固,属虚属寒,常久治不愈,绵延数载。顽固性痤疮,无论局部之囊肿、结节漫肿难消,还是全身之肢冷、腰背酸痛、便溏、痛经、舌淡暗、脉沉细无力的特征,都足以证明此类顽固性痤疮之病机必是脾肾阳虚,气血亏少,寒湿凝滞经络,从里到外一派虚寒,故用制附子理中汤,提振脾肾阳气,补阳扶正;加当归、川芎养血活血,全蝎、首乌藤搜风通络,直达局部病所,这样内外合治,使阴凝消散,阳气渐复,气血充足,经络通畅,于是脓成破溃,痤疮告愈。

方剂来源:孔令昭.通变附子理中汤治疗顽固性痤疮30例.北京中医,2007;26(9):606

方13知柏地黄汤加减

配方:熟地黄20g,知母、黄柏、山茱萸、女贞子各12g,金银花、野菊花、凌霄花、月季花各10g,茯苓、泽泻、牡丹皮、当归各9g,紫草、甘草各6g。

加减变化:若有心烦易怒,月经失调,乳房发胀,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者加胜金丹合二仙汤;有脓疮者加黄连、蒲公英、紫花地丁、白花蛇舌草;有色素沉着者加白僵蚕、红花、白芷、白鲜皮。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5d为1个疗程。

适应证:养阴清热、凉血解毒、健脾化湿。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160例,治愈106例,好转48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6.25%。

经验体会:本方用熟地黄、茯苓、当归、山茱萸健脾补肾,以平和天葵;泽泻、知母、黄柏、女贞子泻虚火、补真阴,专取“壮水制阳”之功;金银花、野菊花、凌霄花、月季花轻清上浮,善清头面部之热毒而消肿痛;紫草、牡丹皮清热祛风,凉血透瘀,专补皮损;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引药归经。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清热,凉血解毒,宣肺透疹,健脾化湿之功,而达上清肺胃之火而解毒,中调冲任之虚而生气血,下补肝肾之亏而平阴阳之目的,故痤疮遂愈。

方剂来源:华刚,等.加减知柏地黄汤治疗痤疮160例.陕西中医,2007;28(9):1172

方14枇杷清肺饮加减

配方:白花蛇舌草、枇杷叶各15g,焦栀子8g,桑白皮12g,黄芩9g,生地黄、野菊花、槐花、连翘、赤芍各10g。

加减变化:皮脂溢出多,加薏苡仁、白术各10g;痒甚加苦参10g;大便秘结加生大黄10g;结节囊肿难消者加夏枯草、海藻、牡蛎各10g;口干唇燥甚者加玄参12g,麦冬、天花粉各10g;月经不调者加当归、白芍、益母草各10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0d为1个疗程。

适应证: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102例,治愈41例,显效45例,好转11例,无效5例。

经验体会:痤疮的生成与肺关系密切,《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谓:“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黎屑,色赤肿痛,破出****汁。”若病情日久不愈,气血瘀滞经脉失畅,或肺胃积热,久蕴不解,化热生痰,痰瘀互结,致使皮疹日渐扩大,或面部出现结节、囊肿。方药中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栀子清泄肺热;连翘、野菊花、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槐花清泄大肠热,肺与大肠相表里,清大肠热则可减除肺热;赤芍、生地黄凉血活血、清热消斑。

方剂来源:刘兆林.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寻常痤疮102例.皮肤病与性病,2007;29(3):35

第六节 简方疗法

方1

配方:蝮蛇胆汁0.5ml。

用法:将蛇胆汁加入冷霜或普通雪花膏500g,混匀备用,每日外擦患处。

适应证:抗菌消炎,抑制皮脂的作用。

方2

配方:大黄、硫黄各等份。

用法:上药研细末和匀,凉水调敷,每日1次。

适应证: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用于痤疮。

方3

配方:苦参、黄芩、黄柏各15g,黄连5g。

用法:上药煎汤成150ml,待温与倒膜粉搅匀,敷于面部,20min后揭去。每周2次,5次为1个疗程。

适应证:清热解毒,凉血燥湿。用于痤疮。

方4

配方:白花蛇舌草50g。

用法:取白花蛇舌草50g水煎服,每日1剂。药渣加水1000ml,煎后晾温,蘸洗患部,每日3次。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适应证:清热解毒,凉血燥湿。用于痤疮。

方5

配方:鲜猪胆1个,鲜樱桃枝叶30g,鲜桃树枝叶50g,鲜槐、柳树枝叶各40g。

用法:将上药均切成1寸长,洗净后加水2

000ml,用武火煎沸,待温度稍降后加进猪胆汁2~4ml,搅拌后用以洗脸,早、晚各1次。30d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切忌用香(肥)皂,不用膏脂,忌食辛辣、酒及多脂肪食物。每剂药可煎3次,并在每次用以洗脸前再加猪胆汁约2ml。

适应证:痤疮。

方6

配方:白花蛇舌草、生山楂各30g,生地黄、丹参各20g,玄参15g,黄芩10g,生甘草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内服。

适应证:痤疮。

方7

配方:菟丝子30g。

用法:将上药加水500ml,煎至300ml,待温,外洗或外敷患处,每日1~2次,7d为1个疗程。

适应证:痤疮。

第七节食物疗法

方1海藻粥

配方:海藻、昆布、甜杏仁各9g,薏苡仁30g。

用法:将海藻、昆布、甜杏仁同入锅,加适量水煎熬片刻,弃渣取汁;薏苡仁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熬煮至八成熟时放入药汁,煮至米烂开花,即可食用。每日温热服食1次,3周为1个疗程。

适应证:活血化瘀、消炎软坚。用于寻常痤疮(粉刺)。

方2菱角粥

配方:菱角500g,糯米100g,红糖100g。

用法:将菱角煮熟去壳,取肉切碎。糯米洗净入锅加适量水,煎煮沸待米开花,再放入菱角熬成粥,加入红糖即可食用。每日食1次。

适应证:补五脏、益气健脾。用于痤疮、赘疣。

方3黑豆益母草粥

配方:益母草30g,苏木15g,桃仁19g,黑豆150g,粳米250g,红糖适量。

用法:将益母草、苏木、桃仁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min,弃渣取汁;将黑豆洗净和药汁同入锅,加水适量,煮至八成熟时与洗净的熬煮至豆烂米开花即成,粥熟时加入红糖搅匀稍煮沸,即可食用。早、晚各服1小碗。

适应证:活血化瘀、软坚洁面。用于瘀血型寻常痤疮。

方4天葵芝麻粥

配方:紫背天葵草鲜品(干品15g)50g,薏苡仁30g。

用法:将紫背天葵草洗净,入锅加水适量煎取汁与洗净的薏苡仁同入锅,加水适量熬煮成粥,即可食用。每日服半小碗,隔日1剂,分3次服完。

适应证:解热毒、除粉刺。用于寻常痤疮(粉刺)。

方5凉血五花膏

配方:金银花、生槐花、鸡冠花、玫瑰花、月季花各10g,生石膏30g,蜂蜜适量,红糖适量。

用法:将生石膏入锅,加水适量煎煮30min,弃渣取汁。与五花同入锅,加红糖适量,武火烧沸后,改用文火熬煮。待成膏状,放入蜂蜜适量,熬煮煮沸停火,待冷却后,贮净瓶备用。每次10g,沸水冲服,每日2~3次。7~10d为1个疗程。

适应证:清热凉血。用于血热型寻常痤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