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效方疗法 (1)
方1痤疮汤
配方:生地黄、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各10g,黄芩18g,竹叶6g,白花蛇舌草30g,丹参、连翘各15g,赤芍、玄参、焦三仙各12g,生甘草6g。
加减变化:伴结节加夏枯草15g、浙贝母、昆布、海藻各10g;伴脓疱加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各30g;伴囊肿加泽泻10g,皂角刺12g;伴疼痛加延胡索12g,三棱15g;伴大便干结加大黄10g或槟榔12g。
用法:上药水煎2次,每次取汁200ml,分2次服用。15d为1个疗程,一般需2个疗程。在口服药物的同时可留少量药液睡前洗脸,嘱服药期间忌食辛辣肥腻饮食。
适应证:清宣肺胃、泄热解毒。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74例,治愈37例,占50.0%;显效22例,占29.7%;有效13例,占17.6%;无效2例,占2.7%。总有效率97.3%。
经验体会:治疗以清宣肺胃之热为主。痤疮汤方中生地黄、赤芍、牡丹皮清热凉血;竹叶清热除烦宣肺气;桑白皮、地骨皮泻肺经气分之热;黄芩泻肺经血分之热并清胃热;连翘清胃热并有软坚散结作用;丹参活血化瘀;玄参解毒清热凉血;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焦三仙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使肺胃热清,气血调和而使皮疹消退。结节为主加昆布、海藻、夏枯草、浙贝母以加强软坚散结之力;伴有脓疱加蒲公英、紫花地丁、金银花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力;伴有囊肿加泽泻、皂角刺以利湿消肿;伴有疼痛加延胡索、三棱活血化瘀;伴有大便干结加大黄或槟榔以泻热通便。
方剂来源:马晓勇,等.痤疮汤治疗痤疮74例.河北中医,2004;26(9):675
方2洁肤汤
配方:生薏苡仁30g,白鲜皮20g,土茯苓、生地黄各15g,牡丹皮、白僵蚕、香附、天麻、赤芍、木贼、当归、生甘草各10g。
加减变化:经前加益母草、牛膝活血化瘀导热下行,瘙痒加蝉蜕、白蒺藜增强祛风之力,疹色深加紫草以增强清热凉血之功,合并感染加野菊花、蒲公英增强清热解毒之力。
用法:每日1剂,水煎3次,前2煎分2次服,第3煎洗脸。2个月为1个疗程。
适应证: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疏风祛疮。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54例,治愈9例,好转39例,无效6例。
经验体会:洁肤汤以生薏苡仁为君,健脾利湿清热;木贼、土茯苓、白鲜皮为臣,清热解毒利湿;生地黄、牡丹皮、赤芍、当归活血凉血养血;天麻、白僵蚕祛血中之风,香附理气,共为佐药;生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利湿、凉血解毒、疏风祛疮之效。此方用之临床效果颇佳。女性经前阴血下聚于胞宫,阳热之邪上炎,而致经前痤疮皮损增多加重,加益母草、牛膝活血通经导热下行。
方剂来源:顾建明,等.自拟洁肤汤治疗面部痤疮54例临床观察.浙江中医杂志,2007;42(9):519
方3祛痤方
配方:生薏苡仁30g,白术、桑白皮、金银花、连翘、玫瑰花各12g,炒苍术、赤芍、生甘草各8g,茯苓、鸡内金各15g,白蒺藜、生麦芽各10g。
加减变化:大便秘结加淡苁蓉12g,当归10g;脓疱多且分泌物增多加重楼10g;痤疮红肿明显伴疼痛加蚤休10g,蜈蚣3条,紫花地丁10g;口臭口黏伴脾胃湿热加蒲公英12g,厚朴5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7d为1个疗程。
适应证:清热解毒、健脾祛湿。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83例,治愈63例,好转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2%。
经验体会:方中生薏苡仁为君药,茯苓、桑白皮为臣药,而加炒苍术至仅具有的祛湿而无燥性的佐药,由此使方中祛湿、理湿的主导思想得以很好的体现。而湿盛则会产生瘀滞且会化热,故清热祛瘀的药物也必不可少,其中鸡内金、玫瑰花、赤芍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连翘为疮家圣药,配合金银花共同发挥清热解毒的作用。生麦芽疏肝利气,一方面使得全身气机调达,从而助血行通常,另一方面可固护胃气,防止寒凉药物伤及脾胃。生甘草既能清热解毒,又可调和诸药。
方剂来源:朱慧渊.自拟祛痤方治疗寻常痤疮83例.中医药临床杂志,2007;19(5):474
方4消痘汤
配方:金银花20g,玫瑰花、紫草、白芷、百合、浮萍各10g,野菊花、蒲公英、枇杷叶、夏枯草、桑白皮、败酱草、白花蛇舌草各15g,生薏苡仁30g,浙贝母、川芎各12g,冰片5g(研面另包)。
用法:上药除冰片外,余药用水煎熬30min取汁200ml,每剂共煎3遍,前2遍药液混匀分早、中、晚3次温服;第3遍药液加入冰片粉末,用无菌纱布浸透药液涂擦患部,每日3次,连用7d,7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
适应证:清热解毒、排脓消肿。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60例,治愈20例,显效2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
经验体会:方中金银花、连翘、野菊花、白花蛇舌草、蒲公英清热解毒,散结消肿;败酱草、白芷清热解毒,排脓消肿,对脓疱为主的痤疮效果尤佳;浙贝母、夏枯草、生薏苡仁软坚散结,除湿消毒,善治丘疹、结节性痤疮;玫瑰花、川芎行气解郁,和血散瘀,而且川芎上行头面,还有引经作用;紫草凉血、活血,善解血分热毒;浮萍、枇杷叶祛风,清热解毒;冰片爽润,为中药促透皮吸收剂,能加速有效成分的吸收,更好地发挥疗效。诸药共用,内服可以清肺胃、肝胆湿热,凉血化瘀,消肿散结以治其本;外用涂擦利用中药透皮吸收,改善局部微循环,消除皮脂瘀积,抑制痤疮丙酸杆菌,抗炎排脓以治其标。
方剂来源:贾潮英.自拟消痘汤内外兼治痤疮60例.中医外治杂志,2007;16(2):29
方5消风散加减
配方:苍术15g,苦参12g,生地黄、石膏各20g,知母、牛蒡子、防风、荆芥、蝉蜕、当归各10g,木通、浮萍、甘草各6g。
加减变化:湿重者重用苍术、苦参,加车前子;热重者重用石膏、知母或加黄芩。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15剂为1个疗程,一般治疗2个疗程。服药期间,嘱忌食辛发之品。
适应证:清热除湿、疏散风邪。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61例,治愈38例;显效16例;好转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7%。
经验体会:青春期痤疮属中医粉刺、肺风粉刺等范畴。其病机为湿热内盛,或风邪侵淫血脉,郁于肌肤腠理而发。治宜清热除湿为主,辅以疏散风邪。采用《外科正宗》消风散加减,清热除湿,疏风止痒。方中苍术、苦参、木通、石膏、知母清热除湿;防风、荆芥、牛蒡子、蝉蜕疏风止痒;佐以当归、生地黄养血活血;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达到治疗痤疮的目的。
方剂来源:常国良.消风散加减治疗痤疮61例.山西中医,2004;20(5):48
方6运脾散结汤
配方:党参、白扁豆、山楂、枇杷叶、白花蛇舌草各15g,防风、浙贝母、茵陈、白芥子、白术各12g。
加减变化:有脓疱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硬结多而坚者加三棱、莪术;皮损小且痒甚者加百部。
用法:上方每日1剂,水煎3次取汁约300ml,分3次口服。局部外用甲炉洗剂(甲硝唑、炉甘石、冰片)。以20d为1个疗程,每2个疗程为1个治疗周期。
适应证:清热、祛风、宣肺。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712例,经1个治疗周期治疗后,治愈472例(66.3%),好转194例,未愈46例,总有效率为93.6%。疗程最短为10d,最长为40d。
经验体会:脾虚失运、痰湿瘀结在本病的发病过程中占有较大的比例,特别是慢性反复发作的患者,这一现象尤为常见,故自拟运脾散结汤治疗痤疮,在消除脾失健运这一病理基础的同时,配合清热散结,既防止痤疮反复发作又促使皮损较快消散,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方中党参、白扁豆、白术、山楂健脾运脾为主;佐以枇杷叶、防风宣肺祛风;浙贝母、白芥子、白花蛇舌草清热散结。上方在传统治疗强调清热、祛风、宣肺的同时,更重视本病的发病的病理基础——脾失健运,故对痤疮反复发作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方剂来源:杨文信,等.运脾散结汤治疗痤疮712例.四川中医,2005;23(1):73
方7清热利湿方
配方:白花蛇舌草、马齿苋各20g,甘草、黄连各6g,黄芩、苍术、牡丹皮、金银花、土茯苓、山楂各15g,丹参、薏苡仁各30g。
加减变化:脓疱大者加败酱草、大青叶,皮肤油腻加茵陈,重用薏苡仁,大便干结加大黄,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去黄连加柴胡、益母草;节结囊肿加夏枯草、贝母。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0d为1个疗程。
适应证: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150例,治愈28例,有效6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5.3%。
经验体会:热毒、湿郁为痤疮的主要病因病机。临床辨证以湿热症居多,素体阳热偏盛,日久营血渐热,热毒内蕴上蒸于肺,发于肌肤腠理或胃肠湿热,饮食不节,过食辛辣肥甘腥腻之品,日月中土不化,久郁化湿生热,湿热熏蒸于面而成。气血阻滞,故见红色丘疹伴疼痛,复感邪毒结于颜面而出现脓疱。本方中,黄连、黄芩、苍术清热燥湿;牡丹皮、金银花、白花蛇舌草、马齿苋清热解毒;土茯苓、生薏苡仁清利湿热;丹参活血化瘀,凉血消肿,山楂健运脾胃,化湿和中;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
方剂来源:刘巨和.清热利湿方治疗寻常痤疮150例.中国社区医师,2007;9(20):96
方8三皮清肺饮
配方:黄芩、泽泻、牡丹皮、桑白皮、地骨皮各12g,夏枯草、白花蛇舌草、野菊花各30g,生山楂、丹参各15g,生地黄18g,红花、栀子各9g,甘草5g。
加减变化:便秘加生大黄;瘙痒加蝉蜕;疹色深红加紫草;月经不调症属肝郁者加柴胡、益母草、白芍、香附;气虚加黄芪、太子参;有囊肿或结节加皂角刺、三棱。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30d为1个疗程。
适应证:清泻肺热、凉血解毒、活血逐瘀。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76例,基本痊愈21例,显效29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5.5%。
经验体会:方中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清泻肺热、凉血解毒;黄芩、栀子清三焦之火;生地黄、红花、活血和血;白花蛇舌草、夏枯草消肿排毒;泽泻引火下行;甘草和中。药理研究证实,丹参、黄芩能抑制痤疮杆菌;牡丹皮、白花蛇舌草、夏枯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丹参、白花蛇舌草有免疫促进作用;丹参、山楂、白花蛇舌草协同作用还能抑制皮脂分泌和皮肤过度角化。
方剂来源:吴正华.自拟三皮清肺饮治疗寻常性痤疮76例.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7(6):382
方9养阴清热方
配方:麦冬9g,生地黄、玄参、天花粉、女贞子、黄芩、桑白皮各15g,牡丹皮、枇杷叶各12g,白花蛇舌草、丹参、赤芍、生山楂各30g。
加减变化:皮损以结节为主加夏枯草、浙贝母,湿热较甚,舌苔黄腻,便秘加厚朴、黄连;皮损在月经期加重,酌加肉苁蓉、山茱萸。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4周为1个疗程。
适应证:养阴清热、凉血消疮。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113例,治愈43例,显效53例,好转5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8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