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皮肤病对证自疗
12375900000051

第51章 神经性皮炎 (2)

第七节 神经性皮炎 (2)

辨证属血热生风,日久化燥,肌肤失养。治以凉血清热,消风止痒。

生地黄30g,当归9g,赤芍9g,黄芩9g,白蒺藜9g,白鲜皮9g,地肤子9g,苦参9g,苍耳子9g,甘草6g。水煎服。外用:新五玉膏。

2月28日二诊:服药6剂后未见效果,仍然刺痒。改拟凉血清热,祛风除湿。

生地黄30g,牡丹皮9g,赤芍9g,地肤子9g,白鲜皮9g,红花9g,苍耳子9g,茜草9g,服6剂。外用薄肤膏。

3月17日三诊:药后稍能止痒,但效果不显,因将出差,改服活血消炎丸10包,日服1包。

3月25日四诊:称仍痒不减轻,皮损亦无改变。改拟搜风清热法。

乌梢蛇9g,黄连9g,黄芩9g,羌活6g,蝉蜕6g,金银花9g,连翘9g,牡丹皮9g,荆芥9g,生甘草6g。服6剂。

3月31日五诊:药后瘙痒明显减轻,前胸皮损逐渐趋退。前方继服6剂。

4月8日六诊:前胸皮疹已退,项后及两肘皮损明显变薄,痒已不甚,仍服前方。6剂后皮损全部消退。

按:本案患者有顽癣病史3年,现皮损色红,瘙痒剧烈以致影响睡眠,舌红脉弦滑,此为阳盛之体,感受风湿热邪,久郁肌肤化火生风,肌肤失养所致,其风盛则痒甚,热毒壅盛则荆皮损色红,舌红脉滑。此属热盛生风兼挟湿邪,治宜清热解毒,搜风止痒。先予凉血消风、祛湿及活血消炎,仅使湿热略减,风毒未除,因而用药后无明显疗效。四诊后改拟搜风清热法治疗,选祛风重剂,用乌梢蛇搜风通络,《开宝本草》谓其:“主诸风瘙瘾疹,疥癣,皮肤不仁,顽痹诸风。”再配羌活、荆芥、蝉蜕疏风止痒,以加强祛风力度,择黄芩、黄连、金银花、连翘及牡丹皮祛热解毒,燥湿凉血止痒。诸药配合,功专力猛,故药后风毒渐退,皮损及瘙痒明显好转。18剂后皮损全部消失。

医案出处:《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外科卷》——朱仁康

验案2

某男,成年。1975年诊。

两侧颈项、前胸及腋窝部患泛发性神经性皮炎,在当地治之无效,皮损继续扩展,来诊时,腹背受累,瘙痒不休,坐卧不宁,口渴,溲黄,便干,苔薄黄,脉弦数。

生石膏30g,浮萍6g,生地黄12g,牡丹皮9g,黄芩6g,白鲜皮10g,连翘10g,苍耳子10g,栀子10g,蝉蜕5g,赤芍10g,甘草3g。

仅5天,病情即控制,瘙痒大减,连服半个月,皮损即退。

按:本案所选方具有清热解毒、散风止痒、凉血除湿之功。泛发性神经性皮炎之见证,正合风湿夹热之病理,故投之每能奏效。

医案出处:《许覆和外科医案医话集》

验案3

杜某,女,39岁。1967年8月24日初诊。

全身泛发皮癣2年。2年来先后于颈后、两肘伸侧、下肢等处起成片皮癣,瘙痒无度,昼轻暮重,难于入眠,屡治无效。

检查:颈后、双肘伸侧、胸前、下肢等处,有较为对称成片轻度苔藓化皮损,呈淡红色,瘙痕累累,结有血痂,稍见溢水。脉弦细,苔黄腻。

西医诊断为泛发性神经性皮炎。中医诊断为风癣。

辨证属血热内盛,风胜化燥。治以凉血清热,消风止痒。皮癣汤(经验方)加减。

生地黄15g,丹参9g,赤芍9g,荆芥9g,防风6g,茜草9g,黄连9g,黄芩9g,苦参9g,苍耳子9g,白鲜皮9g,地肤子9g。水煎服,每天1剂,分2次服。

8月31日二诊:服前方7剂后,大部分皮损显著变薄,略见脱屑,痒减。继以前方加红花9g以活血消风,服药10剂后,病情略见起伏,此后断续治疗约2个月,在前方中加熟地黄12g,何首乌9g,以养血润燥,消风止痒,局部外搽苦参酒而治愈。

按:本案所用皮癣汤,方中生地黄、丹参、赤芍、茜草、黄连、黄芩凉血清热;荆芥、防风、苦参、苍耳子、白鲜皮、地肤子消风止痒。后加用熟地黄、何首乌养血润燥,消风止痒以善后。

医案出处:《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四、肝郁(化火)

验案1

柴某,女,26岁。1999年10月26日初诊。

3年来颈部反复起疹,逐渐加重,伴阵发性瘙痒,外用多种药膏,皮疹反复发作,面积增大。前来求治。患者性格内向,口苦咽干,疲乏无力,腰膝酸软。难以入睡。

诊查:颈后、颈侧大片苔藓样皮损,皮嵴皮沟明显,表面有抓痕。舌边红苔白,脉弦细。

西医诊断为神经性皮炎。中医诊断为摄领疮。

辨证属肝气不舒,肝脾不和。治以舒肝理气,调和气血。

当归10g,川芎10g,白术10g,茯苓15g,首乌藤30g,珍珠母30g,石菖蒲10g,合欢皮15g,柴胡10g,枳壳10g,陈皮10g,女贞子15g,墨旱莲15g。局部外用雄黄洗剂。

二诊:服上方14剂,患者瘙痒减轻,睡眠好,皮疹变薄。

三诊:再服药14剂,皮疹全部消退。

医案出处:《张志礼皮肤病医案选萃》

验案2

李某,女,42岁。1987年5月9日初诊。

近半年自觉颈项部瘙痒,渐发展至双肘、腘窝以至全身,夜间瘙痒尤甚,皮肤变粗变厚。自觉心烦易怒、夜寐不安、口苦咽干,月经不调。

诊查:颈项、肘、腘窝、小腿外侧等处有片状肥厚角化皮损,边缘不整齐,皮嵴皮沟著明,皮色稍暗,表面有抓痕、血痂。舌边舌尖红,苔微黄,脉弦滑。

西医诊断为神经性皮炎。中医诊断为顽癣。

辨证属肝气不舒,兼感风邪,郁久化火。治以舒肝理气,清热散风。

柴胡10g,枳壳10g,龙胆10g,栀子10g,生地黄15g,牡丹皮10g,赤芍、白芍各10g,当归10g,首乌藤30g,钩藤10g,防风10g。外用雄黄解毒散酊剂。

二诊:服上方7剂后,痒热减缓,心静神安。于前方去龙胆、栀子、钩藤,加全蝎6g,皂角刺6g,乌梢蛇15g,刺蒺藜30g。

外用楮桃叶水剂洗浴。

三诊:服上方14剂,痒止,皮疹大部消退,临床治愈。

按:本案女性患者,由于情志不畅,肝气郁结,失于条达,郁久化火,耗伤阴液,营血不足,肌肤失养而成,故表现全身皮肤粗糙肥厚,瘙痒剧烈。

肝火上炎则口苦咽干,肝失疏泄则见月经不调,治当疏肝理气,清热散风。张志礼选逍遥散化裁,以柴胡、枳壳疏肝理气,龙胆、栀子清泻肝火,生地黄、牡丹皮清热凉血;赤白芍、当归、首乌藤养血活血,钩藤平肝息风,防风祛风止痒。二诊配全蝎、皂角刺、乌梢蛇加强祛风止痒之力,其中全蝎搜风通络之功尤著,不出1月,诸症消失而愈。

医案出处:《张志礼皮肤病医案选萃》

五、其他证候

验案1风热阴伤证

李某,女,27岁。1970年5月9日初诊。

全身泛发皮癣,痒甚2年。2年前先在项后长癣,继之两肘伸侧亦起皮癣、剧痒,曾用多种药物,均不见效,后来有人介绍用土方,其中有斑蝥等药,外用后,局部立即起瘢、糜烂,同时前胸、腰腹、两侧腹股沟等处泛发皮癣,瘙痒更甚,再三求医,仍不见效。患者彻夜瘙痒,影响睡眠,精神萎靡,面色无华,大便干秘。

检查:后颈偏左例有一片原发皮损约8cm×10cm大小,肥厚浸润,呈慢性苔藓样损害,双肘伸侧各有一片手掌大的类似皮损。前胸两侧及腋下可见大片红色扁平丘疹。腰部、腹部两侧,腹股沟和大腿部,可见大片深褐色苔藓化损害,抓痕血痂累累。脉弦细,舌质红,苔薄白。

西医诊断为泛发性神经性皮炎。中医诊断为顽癣。

辨证属风热郁久,伤血化燥。治以凉血清热,养血润燥。

生地黄、熟地黄各15g,丹参9g,茜草9g,蛇床子9g,金银花9g,苍耳子9g,苦参9g,白鲜皮9g,地肤子9g,火麻仁9g,生甘草6g。5剂。水煎服。外用皮癣膏。

5月14日二诊:药后瘙痒有所缓解,颈后皮损趋薄,前胸红色丘疹色渐淡,两腿皮损未见改变。苔脉同前,从前方增减,上方去茜草加乌梢蛇9g,黄芩9g。5剂。水煎服。

5月19日三诊:由于瘙痒减轻,已少搔抓,颈项及两腿皮损渐有减薄,前胸、腰腹部丘疹趋于消退。大便已通畅。改拟养血润燥,祛风止痒。

生地黄、熟地黄各15g,丹参9g,当归9g,红花9g,乌梢蛇9g,荆芥9g,赤芍9g,苦参9g,白鲜皮9g,地肤子9g,火麻仁9g,枳壳9g,甘草9g。嘱服7剂。颈部、腿部外用药同前。

5月28日四诊:瘙痒显著减轻,前胸腹部皮损基本已消退,项后、腿部皮损亦已明显转轻,大便畅通,嘱服前方去乌梢蛇,又经2周后痊愈。

按:本案一诊以凉血清热为主,兼以养血润燥;二诊皮损变淡,故去茜草加乌梢蛇、黄芩以祛风清热;三诊则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为主。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疗效显著。

医案出处:《朱仁康临床经验集》

验案2肺胃燥热

张某,女,28岁。1998年6月9日初诊。

全身皮肤红肿,瘙痒,溃烂3个多月。3个月前患者突然出现面部及双下肢水肿,继则全身瘙痒,发红,大片蜕皮。就诊时见皮肤如癣样改变,粗糙,蜕皮,异常瘙痒,抓挠后溃烂,双下肢肿痛不能行,反复不愈。舌质红,舌苔干黄。脉滑数。

辨证为肺胃燥热,熏灼肌肤,病于内而发于外,热毒瘀于肌肤,血行不畅,肌肤不濡而为病,证属实热。治以清泻肺胃燥热,清解肌表热毒。白虎汤加减。

生石膏40g,知母10g,炙甘草10g,金银花30g,连翘30g。5剂。水煎服,每天2次。

6月15日二诊:肌肤红肿除,皮肤渐光滑,瘙痒明显减轻,上方加防风10g,赤芍10g,凉血祛风续服7剂。

7月30日三诊:全身皮肤红肿、粗糙、蜕皮,痒诸症完全消除,大腿外侧又生痈疮2个,如手掌大小,红肿疼痛,未见溃烂,证属热毒壅聚,气血瘀滞。拟仙方活命饮加味。清热解毒,活血散痈。

金银花30g,防风10g,白芷15g,当归6g,陈皮6g,穿山甲5g,贝母10g,天花粉15g,制乳香、没药各6g,炙甘草6g,赤芍15g,皂角刺15g,紫花地丁30g,川大黄5g。7剂。水煎服,每天2次。

8月10日四诊:红肿疼痛大消,仍见一索条状硬结,续服7剂,痊愈。

医案出处:《刘继祖医论医案撷萃》

验案3血瘀毒壅证

周某,女,35岁。

3年前,先颈后起一疹块发痒,经中西药治疗,很快而愈。不久骶部又发痒,似有小疹,搔抓后则出现疹块,瘙痒更重。经多个医院诊治,拟诊为神经性皮炎。用中西医多种处理,均未愈。

检查:骶部有一约6cm×5cm之皮肤增厚,皮纹增粗并加深,呈淡褐色,其周围稍红,有脱屑现象。

西医诊断为神经性皮炎。中医诊断为牛皮癣。

辨证属瘀毒交阻。治以移毒祛邪。

取五虎丹0.3g,与少量米饭调匀,敷于承山穴(双),外贴太乙膏。敷后3小时左右,该处出现疼痛,当夜疼痛更剧,但原皮损处不觉痒。

3天后,揭开太乙膏,见该处已出现坏死,并有分泌物。以棉棒拭干后,上少量红升丹,仍外敷太乙膏。1周后坏死组织脱落,骶部已无痒感。

再经10天,伤口愈合,骶部皮肤亦恢复正常。经2年追访,仍未见复发。

按:本案属局限性神经性皮炎可外治收功,移毒祛邪法具有祛其湿滞、疏导经脉之功。反复使用,可使其气血得畅,肌肤得养,从而解除患者病痛。

医案出处:《禢国维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