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垂体疾病 (2)
【药物功效】方中生地黄清热滋阴养血。天冬、麦冬,清心养阴,以助生地黄养心阴。玄参凉血,助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五味子敛心气,安心神。酸枣仁补血安神。柏子仁滋阴安神。远志开窍安神。茯苓益气渗利安神。朱砂清热重镇安神。当归补血化阴。人参益气安神。丹参清热活血安神。桔梗宣畅气机,并载药上归于心。黄连清热燥湿。半夏燥湿化痰。全瓜蒌清热化痰。
(六)心肾阳虚,寒痰蕴结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嗜睡,肥胖,性功能减退。
2.辨证要点口淡不渴,肢体困重,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弱。
3.可能伴随的症状手足不温,或头痛,或视力减退,或头沉,或女子闭经—溢乳—不孕,或男子阳痿,或不育,或睾丸缩小(精子生成障碍、数量减少、活力降低、形态异常),或男子乳房发育及溢乳等。
【治则与选方】温补心肾,燥湿化痰;可选用右归丸与二陈汤合方。
【处方用药】熟地黄24g山药12g山茱萸9g枸杞子9g菟丝子12g鹿角胶12g杜仲12g肉桂60g当归9g制附子6g半夏15g陈皮15g茯苓12g炙甘草6g。
【服用方法】煎药时加入生姜18g,乌梅2g;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通常需要用药10~15个疗程。
【配伍技巧】嗜睡者,加远志、石菖蒲、天南星,以开窍燥湿化痰;肥胖者,加厚朴、茯苓、苍术,以芳香行气,燥湿利湿;闭经者,加通草、益母草,以利水活血通经;阳痿者,加鹿茸、巴戟天,以温补肾阳;视力减退者,加菟丝子、枸杞子、木贼,以益肾明目;腰酸者,加桑寄生、牛膝,以壮肾强筋等。
【药物功效】方中鹿角胶、杜仲、菟丝子,温补阳气,使虚阳得补。肉桂、附子,温壮阳气,助鹿角胶、杜仲、菟丝子,峻补阳气。当归、熟地黄,大补阴血,使阳从阴血而化生。枸杞子滋阴和阳,使阳复有源。山药益气助阳补阳。山茱萸温肾固精,强健筋骨。半夏、生姜,宣利气机,燥湿化痰。陈皮理气化痰。茯苓渗利痰湿。乌梅兼防化痰药伤阴。炙甘草益气中和,并调和诸药。
(七)心肾阳虚,瘀血阻滞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失眠,或嗜睡,头痛,性功能减退。
2.辨证要点口淡不渴,痛如针刺,舌质黯红瘀紫,苔薄白,脉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手足不温,或畏寒怕冷,或自汗,或眼外肌麻痹,或头晕目眩,或毛发稀少,或女子闭经-溢乳,或流产,或男子不育,或睾丸缩小(精子生成障碍、数量减少、活力降低、形态异常),或男子乳房发育及溢乳等。
【治则与选方】温补心肾,活血化瘀;可选用茯苓四逆汤与蛭虻归草汤合方。
【处方用药】茯苓12g人参3g生附子5g炙甘草6g干姜5g水蛭6g虻虫3g当归15g。
【服用方法】因用生附子,应煎煮50分钟;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通常需要用药12~15个疗程。
【配伍技巧】失眠者,加远志、石菖蒲,以开窍安神;嗜睡者,加鹿茸、附子,以温壮阳气;头痛者,加巴戟天、川芎,以补阳活血止痛;流产者,加阿胶、白术、杜仲,以补血益气固肾;睾丸缩小者,加鹿茸、冬虫夏草、补骨脂,以温补肾阳,化生精血;瘀甚者,加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等。
【药物功效】方中生附子、干姜,温壮阳气。人参补益脾肾。茯苓益气渗利。水蛭、虻虫,破血逐瘀。当归补血,兼防化瘀药伤血。炙甘草益气和中,并调和诸药。
(八)痰郁瘀热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失眠多梦,或嗜睡,头痛,肥胖。
2.辨证要点口渴不欲多饮,痛如针刺,因情绪异常加重,舌质黯红瘀紫,苔黄厚腻,脉沉弦或沉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肢体困重,或急躁易怒,或视力减退,或眼外肌麻痹,或头晕目眩,或毛发稀少,或女子闭经-溢乳,或流产,或男子不育,或睾丸缩小(精子生成障碍、数量减少、活力降低、形态异常),乳房发育及溢乳等。
【治则与选方】清热化痰,行气化瘀;可选用小陷胸汤、四逆散与蛭虻归草汤合方。
【处方用药】黄连3g半夏12g全瓜蒌30g柴胡12g白芍12g枳实12g水蛭6g虻虫3g当归15g炙甘草12g。
【服用方法】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通常需要用药10~12个疗程。
【配伍技巧】痰甚者,加胆南星、贝母,以清热化痰;热甚者,加栀子、黄芩,以清热燥湿;郁甚者,加木香、薤白,以行气通阳;瘀甚者,加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等。
【药物功效】方中黄连清热燥湿。半夏燥湿化痰。全瓜蒌宽胸行气,清热化痰。柴胡疏肝解郁。枳实降泄浊逆。水蛭、虻虫,破血逐瘀。当归、白芍,补血活血,兼防化瘀药伤血。炙甘草益气和中,并调和诸药。
(九)阴阳俱虚,气郁血瘀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睡眠异常,头痛,肥胖,视力减退。
2.辨证要点五心烦热,或手足不温,痛如针刺,因情绪异常加重,舌红少苔,或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涩。
3.可能伴随的症状盗汗,或自汗,或潮热,或畏寒,或五心烦热,或手足不温,或急躁易怒,或夜间痛甚,或饮食异常,或性早熟,或性功能减退,或眼外肌麻痹,或昏睡,或头晕目眩,女子闭经—溢乳—不孕,或流产;或男子阳痿,或男子不育,或睾丸缩小(精子生成障碍、数量减少、活力降低、形态异常),或男子乳房发育及溢乳等。
【治则与选方】滋补阴阳,行气活血;可选用肾气丸、四逆散与蛭虻归草汤合方。
【处方用药】干地黄24g山药12g山茱萸12g茯苓9g泽泻9g牡丹皮9g附子3g桂枝3g柴胡12g枳实12g白芍12g水蛭6g虻虫3g当归15g炙甘草6g。
【服用方法】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通常需要用药12~15个疗程。
【配伍技巧】阴虚者,加鳖甲、牡蛎,以滋补阴津,软坚散结;阳虚甚者,加鹿角、巴戟天,以温补阳气;溢乳者,加麦芽、黄芪,以益气固摄回乳;气郁者,加薤白、木香、香附,以行气通阳;盗汗者,加五味子、牡蛎,以敛阴止汗;自汗者,加黄芪、白术,以益气固表止汗等。
【药物功效】方中干地黄滋补阴血。附子、桂枝,温壮阳气。山药益气健脾,化生阴阳。山茱萸补肾固精。牡丹皮清热凉血。泽泻泻干地黄浊腻壅滞。茯苓助山药益气,兼防山药壅滞。柴胡、枳实,疏肝理气,降泄浊逆。水蛭、虻虫,破血逐瘀。当归、白芍,补血,兼防破瘀药伤血。炙甘草益气和中,并调和诸药。
医案助读
苗某,女,29岁,郑州人,2008年3月15日初诊。主诉于2006年3月经检查诊断为垂体瘤,手术治疗半年后病证复发,现欲从中医诊治。刻诊:闭经2年,月经因用西药而至,停药则闭,乳汁自溢,时有头痛如针刺,形体肥胖,肢体困重,急躁易怒,情绪低落,偶有头晕目眩,毛发稀少,口渴不欲多饮,舌质暗红瘀紫,苔黄厚腻,脉沉涩。辨为痰郁瘀热证,治当清热化痰,行气化瘀;给予小陷胸汤、四逆散与蛭虻归草汤合方加味:黄连、虻虫各3g,全瓜蒌30g,姜半夏、柴胡、白芍、浙贝母、炙甘草、枳实各12g,水蛭6g,当归、胆南星各15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苔黄厚腻略有减轻,以前方6剂。三诊:苔黄腻消退,未再出现头痛,减胆南星为10g,以前方6剂。四诊:月经仍未至,加水蛭为10g,以前方6剂。五诊:月经至,且量少色暗,以前方6剂。之后,以前方因病证变化适当加减用药治疗100余剂,诸证基本解除,月经按期而至,量少。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3服,治疗8个月,停药3个月,经检查已怀孕1个月。随访1年,男婴出生,母子身体状况良好。
用方提示:根据肢体困重、形体肥胖辨为痰湿,再根据急躁易怒、情绪低落辨为肝郁,因头痛如针刺、舌质暗红瘀紫辨为瘀血,又因口渴不欲多饮、苔黄厚腻辨为痰热,以此辨为痰郁瘀热证。方以小陷胸汤清热化痰,四逆散疏肝解郁,蛭虻归草汤破血逐瘀,加胆南星、浙贝母,清热涤痰,通络开窍。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