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1)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ypoparathyroidism)是指甲状旁腺素分泌过少和(或)效应不足而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一、西医诊断及治疗方法
【病因病理】
1.病因致病原因主要是PTH生成减少,PTH分泌受抑制,PTH作用障碍等。
2.病理PTH缺乏,破骨作用减弱,骨吸收降低;同时1,25(OH)2D3形成减少而肠道钙吸收减少;肾小管钙重吸收降低而尿钙排出增加,从而引起血钙降低。
【临床表现】
1.神经肌肉应激性增加以指端或嘴部麻木和刺痛,手足与面部肌肉痉挛,手足抽搦等为主要表现。
2.神经、精神症状以惊厥,癫样全身抽搐,喉痉挛,喘鸣,出汗,声门痉挛,腓肠肌痉挛,烦躁,易激动,抑郁,与感染、劳累、情绪等因素诱发,女子在经期前后发作等为主要表现。
【检查与诊断】
1.实验室检查血清总钙一般≤1.88mmol/L,血清游离钙≤0.95mmol/L,血清磷增高,尿钙、尿磷排出减少。
2.心电图检查QT时间延长,ST段延长,T波异常。
3.脑电图检查出现癫样波。
4.诊断根据临床表现与检查结果而诊断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治疗方法】
1.急性低血钙的治疗可选用10%葡萄酸钙10~20ml,宜缓慢静脉注射,必要时4~6小时后重复注射,每日酌情注射1~3次。
2.间歇期治疗
(1)钙剂:可长期服用钙剂,服含钙元素1~1.5g的药物钙(供给1g元素钙含乳酸钙7.7g,葡萄糖酸钙11g,氯化钙3.7g,或碳酸钙2.5g)。
(2)维生素D及其衍生物:可选用口服维生素D3,每日3~10万U;或选用每天1α(OH)D3 1~4μg;或选用每日1,25(OH)2D30.75~1.5μg;用药期间防止钙过量中毒。
(3)补镁:缺镁者可选用25%的硫酸镁10~20ml加入5%葡萄糖盐水500ml中静脉注射。
3.手术治疗
二、中医辨证与选方用药
(一)心肝血虚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指端或嘴部麻木和疼痛,心悸,抑郁。
2.辨证要点面色苍白,因活动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
3.可能伴随的症状口唇色淡,或视物模糊,或指甲无泽,或形体消瘦,或头晕目眩,或失眠多梦,或女子在经期前后发作,或月经量少质稀色淡,或闭经等。
【治则与选方】养心补肝,安神舍魂;可选用当归芍药散与酸枣仁汤合方。
【处方用药】当归9g白芍48g川芎24g茯苓12g白术12g泽泻24g酸枣仁(一半煎煮,一半研末冲服)48g甘草3g知母6g。
【服用方法】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通常需要用药7~9个疗程。
【配伍技巧】若血虚甚者,加龙眼肉、熟地黄,以滋补阴血;若抑郁者,加柴胡、青皮,以疏肝解郁;若头晕目眩者,加人参、黄芪,以益气生血;若指端麻木者,加大当归用量,再用桂枝、黄芪,以补血益气,活血荣筋;若闭经者,加大当归用量,再用桃仁、红花,以补血活血通经等。
【药物功效】方中当归养血补肝,活血疏肝。川芎行气理血。白芍补血缓急,柔肝疏肝。白术健脾益气,使脾气不为肝气所乘。泽泻渗利水湿。酸枣仁补血益肝,养血舍魂安神。茯苓健脾益气,宁心安神。知母清热除烦,滋阴退热。甘草益气和中。
(二)阴虚生风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指端或嘴部麻木和疼痛,肌肉瞤动,手足抽搐。
2.辨证要点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3.可能伴随的症状唇赤,或盗汗,或潮热,或五心烦热,或形体消瘦,或头晕目眩,或失眠多梦,或女子在经期前后发作,或女子月经量少质稀色淡,或闭经等。
【治则与选方】滋补阴血,息风止痉;可选用大定风珠与牵正散合方。
【处方用药】生白芍18g阿胶9g生龟甲12g干地黄18g麻仁6g五味子6g生牡蛎12g麦冬18g炙甘草12g鸡子黄2枚鳖甲12g全蝎6g白附子6g白僵蚕6g。
【服用方法】阿胶烊化冲服;待药稍凉时兑入鸡子黄;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通常需要用药8~12个疗程。
【配伍技巧】若血虚者,加熟地黄、龙眼肉,以滋补阴血;若头晕目眩者,加枸杞子、菊花、川芎,以益肾荣窍;若失眠者,加酸枣仁、柏子仁,以养心益阴安神;若闭经者,加赤芍、牡丹皮、桃仁,以凉血活血散瘀;若盗汗者,加五味子、黄柏,以清热敛阴止汗等。
【药物功效】方中干地黄、鸡子黄,滋补阴血,平熄内风。白芍、阿胶,补血化阴,柔筋和脉,助干地黄、鸡子黄补血滋阴柔筋。麻仁、麦冬、五味子,滋养阴津,濡养筋脉,滋阴熄风。牡蛎、鳖甲、龟甲,滋阴潜阳,制阳熄风。全蝎、白附子、白僵蚕,祛风止痉。炙甘草益气和中,并调和诸药。
(三)阳虚生风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指端或嘴部麻木和疼痛,肌肉瞤动,手足抽搐。
2.辨证要点口淡不渴,因活动加重,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3.可能伴随的症状口唇黯淡,或自汗,或畏寒,或手足不温,或头晕目眩,或嗜卧,或惊厥,或肌肉挛急,或女子在经期前后发作,或女子月经量少质稀色淡,或闭经等。
【治则与选方】温补阳气,息风止痉;可选用茯苓四逆汤与牵正散合方。
【处方用药】茯苓12g人参3g生附子5g干姜5g炙甘草6g全蝎6g白附子6g白僵蚕6g。
【服用方法】因用生附子,应煎煮50分钟;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通常需要用药10~15个疗程。
【配伍技巧】若寒甚者,加花椒、细辛,以温阳散寒;若气虚者,加黄芪、白术,以健脾益气;若心痛者,加麝香、川芎,以开窍行血止痛;若痰甚者,加天南星、白附子,以温阳化痰;若心前区及上腹部压迫拘紧沉闷者,加薤白、桂枝、厚朴,以行气通阳等。
【药物功效】方中生附子、干姜,温壮阳气。人参补益心气。茯苓益气渗利。全蝎、白附子、白僵蚕,祛风止痉。炙甘草益气和中,并调和药性。
(四)痰郁生风证
【病证表现】
1.主要症状指端或嘴部麻木和疼痛,肌肉瞤动,手足抽搐。
2.辨证要点口淡不渴,肢体困重,舌质淡,苔白厚腻,脉沉滑。
3.可能伴随的症状口唇黯淡,或恶心呕吐,或胸脘痞闷,或头晕目眩,或咽中如有物阻,或肌肉挛急,或女子在经期前后发作,或女子月经量少质黏,或闭经等。
【治则与选方】燥湿化痰,息风止痉;可选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与牵正散合方。
【处方用药】半夏9g天麻6g茯苓6g陈皮6g白术18g炙甘草3g全蝎6g白附子6g白僵蚕6g。
【服用方法】煎药时加入生姜3g,大枣2枚;每日1剂,分3次温服,6剂为1个疗程,通常需要用药12~15个疗程。
【配伍技巧】若痰甚者,加天南星、白芥子,以燥湿化痰;若胸脘痞闷者,加薤白、桂枝、厚朴,以行气通阳;若咽中如有物阻者,加紫苏叶、桔梗,以宣利咽喉;若肢体困重者,加砂仁、苍术,以芳香醒脾化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