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老中医用药心得2
12371300000044

第44章 止血活血药 (4)

第五章 止血、活血药 (4)

王琦经验 仙鹤草益气解毒治阳痿 仙鹤草,苦涩寒,入心、肝经,素为凉血收敛止血之品,多用于各种出血性疾病,古有“止血之圣药”之美称。而教授将其用于男科则认为有“益气摄血,解毒杀虫”之功。

益气摄血 教授常说,前人之用仙鹤草以收敛止血,皆因其益气而能摄血也,《滇南本草》述其可治“日久赤白血痢”,《百草镜》曰其“治妇女血崩”,杨时泰《本草述勾元》载其为“小便溺血之要药”。而民间以其功著而称为“脱力草”,据云服之令人体力大增,神气顿复。更有清末民初名医丁福宝先生用其治疗自汗、盗汗,无不神效。然细细究之,其“止血”之效,实为“益气”之功,故须识此。据现代药理研究充分证实,仙鹤草有促进血液凝固,收缩血管(特别是周围血管),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故教授临床多用于治疗静脉漏性及静脉引流障碍性阳痿,可谓独具慧眼。

解毒杀虫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篇》云:“少阴脉滑而数,阴中生疮,阴中蚀疮烂者,狼牙汤洗之”。“狼牙草”即仙鹤草也。显然仲景所列的脉证与现代湿热下注之****滴虫症相符。《药物草》亦云:“狼牙治浮风搔痒,煎汁洗恶疮”,《日华子本草》更有“杀腹脏一切虫”之记载。而教授认为男科病多与“湿热虫毒”有关,如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以及由此而致的阳痿、早泄等病。而仙鹤草具有抗感染、杀菌作用,对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性疾病其效更佳,已被多年临床实践所证实。

教授常以仙鹤草配黄芪、当归等益气摄血,治疗血管性阳痿;与白花蛇舌草、益母草、茜草、车前草等配伍,清热利湿,活血通络,治疗血精、前列腺炎、泌尿系感染;与苦参、百部等配伍,外洗治疗外阴瘙痒、湿疹等。常用量15~20g。[张凯麟.王琦教授男科用药举隅.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3,10(3):42]

干祖望等经验 南京中医学院干祖望认为仙鹤草即脱力草,与仙茅、仙灵脾(淫羊藿)合用,称作三仙汤,凡无外邪的神疲怠惰者,都可使用或处方中参插此3味,效果殊佳。北京东直门医院王子瑜认为仙鹤草为收敛止血药,药性平和。有收敛固涩之功,对瘀血出血患者,慎用单味,以防血止留瘀。安庆市立医院窦金发认为本品非但摄血固脱,更可益气升提,对上、下消化道出血,脾虚下陷之血崩泄泻、眩晕均可配合应用;合贯众治白带,简廉有效;本品气味均薄,故须用30~60g方能现功。福建省闽清县医院许英章认为本品除能止血宁络,尚能宣肺驱邪,与百部等配伍,治久咳、重咳、疗效特好。

济宁市中医院儿科吴德广指出、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其恢复期蛋白尿和尿中红细胞往往长期存在,并出现面黄、乏力、多汗等症。仙鹤草能补虚、止汗,又可止血,与本病相符。用20~50g,可长期服用,无明显不良反应,能迅速消除蛋白尿及尿中红细胞。河北中医学院王英等用仙鹤草20~30g,加水煎服,每日1剂,治糖尿病,20剂后症减,再20剂后病愈。现代药理实验证明,仙鹤草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来圣吉报道,来春茂老中医以仙鹤草60g为主药,配合健脾理气药治肝硬化获效;以仙鹤草100g为主,配伍黄芪、生地黄、天花粉等治糖尿病,24剂后症减,再以仙鹤草、黄芪等量泡水代茶饮,疗效巩固。[仙鹤草的临床应用.中医杂志,1992;(10):5]

刘莉等经验 小剂量治咳 临床中见久咳患者,常伴疾中有血丝或鼻衄,余每随手佐仙鹤草入方中,复诊时见患者不但衄止,止咳作用也明显增强。后有意于无衄咳嗽患者方中加用之,止咳作用也明显地增强,由此体会本品能治咳,特别久咳者效佳。对成人久咳者可佐入止嗽散等方中;对百日咳可用下方:紫苏子、百部、川黄连、可仁、仙鹤草等,其中紫苏子汁难煎出,须打碎先煎。仙鹤草用量:儿童以5~10g为宜;成人以15~20g为宜。

刘男,中年,入秋外感,呼后咳嗽不止,干咳少痰,晨起或入夜尤显,已愈月余。血常规检查正常,胸透双肺纹稍粗,余无特殊。处方:仙鹤草20g,白部15g,桔梗10g,紫菀10g,当归10g,甘草5g。1剂咳减,2剂而痊。1个月后相遇未见复发。

中量抗乙肝病毒 余在10余例上消化道出血伴乙肝病毒(HBv)三阳者治疗时,发现经月余治疗,10余人HBeAg均获阴转,后从方中筛选出仙鹤草试治HBv阳性患者,疗效明显优于不用体品。经多年摸索体会,本品全白花蛇舌草、半边莲治疗HBeAg阳性,则加用贯众、白头翁、板蓝根同用。仙鹤草用量:每剂30~50g为宜。

李某,司机,体检时发现HBsAg、HBeAg及HBcAb三阳,无明显不适。求治于余,投仙鹤草50g,白花蛇舌草30g,半边莲30g,薏苡仁20g,肉苁蓉7g。服至27剂时复查仅HBCAb阳性。嘱其继续服药隔1周再查仍仅HBCAb阳性。后在半年内2次复查均如此而告余(注:此方治HBV以3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须2个疗程以上,余治不足1疗程而愈者仅数人而已)。

大剂量强壮 仙鹤草本地农村称之为“脱力草”,农村常习惯合红枣等煮食,以调补气血,治脱力劳伤腰痛、挫损闪伤等。余经试用,本品确有强壮作用,对劳伤体虚为因,不论何病,均可运用。单用或合方均可。用量:合方者以50~100g为宜;单用可用至100g以上,煎水代茶颇服。

李女,23岁,产后体虚,精神疲乏以上午尤明显,眩晕不耐劳,休息则减,口淡,月经量少色淡,小儿已改人工喂养。察舌质淡黄薄白,脉细无力。期间此中药治疗未见显效而不愿服中药。余嘱其以仙鹤草100g加红枣10~15枚为一日量,煎水频服。1周后精神好转,眩晕减轻而信心大增,竟连服2个月余,诸症俱失而愈。半年后随访,身体壮实,已能下地劳动。

依据资料表明,本品尚有治赤白痢下、治口腔炎、治麻疹、治结核及驱除绦虫作用。请同道验证。[刘莉,杨环.仙鹤草新用举隅.时珍国药研究,1994,5(4):8]

藕 节

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根茎节部。味甘、涩,性平。归肝、肺、胃经。散瘀止血。主治咯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痢,崩漏。

钱育寿经验 钱老认为藕节炭不但止血,且能涩肠止泻,常用于婴幼儿泄泻。小儿泻泄,经治不愈者,中气已受损,脾失健运,乳食难以化生精微,湿浊内生,水谷湿浊混淆,下趋大肠。泻泄不止,更伤脾运。泄泻特点是时轻时重,或夜轻日重,食后作泻,大便稀薄,或成糊状,色黄,夹不消化食物。脾胃虚损尚轻,治以理气和中,涩肠止泻。钱老常用苏藿梗、白豆蔻、煨葛根、煨木香、陈皮、藕节炭、炒扁豆衣。脾胃为气之枢纽,脾以运为健,治脾不在补而在调,方以苏藿梗、白豆蔻、降皮、扁豆衣芳香悦脾,行气和中;以煨葛根、煨木香、藕节炭涩肠止泻。据现代药理研究,藕节含鞣质、天门冬素、蛋白质、维生紊C等,具有一定的营养,其止泻作用可能与其所含鞣质、淀粉有关。[沈瑞兴.钱育寿儿科用药经验举隅.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1(1):17]

血余炭

为人科健康人头发煅成的炭化物。味苦、涩,性平。归肝、心、胃、肾经。止血化瘀,利尿通淋,生肌敛疮。主治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中漏下,产后血晕,小儿惊痫,尿闭淋痛,痈肿疮疡,水火烫伤。

张锡纯经验 血余者,发也,不煅则其质不化,故必煅为炭然后入药。其性能化瘀血、生新血有似三七,故善治吐血、衄血。而常服之又可治劳瘵,因劳瘵之人,其血必虚而且瘀,故《金匮》谓之血痹虚劳。人之发,原人心血所生,服之能自还原化,有以人补人之妙,则血可不虚,而其化瘀之力,又善治血痹,是以久久服之,自能奏效。

其性又能利小便(《金匮》利小便之方,有膏发煎),以人之小便半从血管渗出,血余能化瘀血生新血,使血管流通故有斯效。其化瘀生新之力,又善治大便下血腥臭,肠中腐烂,及女子月信闭塞,不以时至。

制血余炭法:用壮年剃下之发,碱水洗净,再用清水淘去碱味,晒干用铁锅炮至发质皆化为膏,晾冷,轧细,过罗,其发质未尽化者,可再炮之。(《医学衷中参西录》)

童 便

取10岁以下健康童子的小便,不食荤腥酸咸者佳,去头尾,取中间一节,清澈如水者用。性味:咸寒(时珍曰温)。功能:①能引肺火下行,从膀胱出,乃其旧路。②降火滋阴甚速,润肺散瘀。主治:①治肺痿失音,吐衄损伤,胞胎不下。②凡产后血运,败血入肺,阴虚久嗽,火蒸如燎者,唯此可以治之。

邓启源经验 童便自古即列入药物,《本草纲目》记载“咸寒无毒”“主久嗽,上气失音,及症积满腹,明目益声,润肌肤补大肠,推陈致新……止吐血衄血滋阴降火甚速”。童便采用方便,余临床用之确有卓效。追忆既往治验,曾用以治李某,男性,40余岁,因劳动负重,突然吐血,顷刻之间,吐血数碗,面唇皆白,家人惊恐万分,左右邻居亦慌张失措,延余急诊。是时农村离药铺20余里,往返需花4小时,奈病重,远水难救近火,是以急中生计,用回龙汤急治。即取其小儿之小便,去头尾,约大半碗饮之,服后约半小时能安睡,随之血即止,次日举止如常人,其功之捷实可贵也。

尿可以治病,亦可加工炮制中药,使中药发挥其效果,如童便制香附,可以理气行瘀;童便调入生化汤,可以消瘀活血;童便配苏木、降香、牛膝、牡丹皮、蒲黄,可治跌打损伤;童便加入白通汤可治少阴下利,意便加入四逆汤可回阳救逆。是谓古之有鉴,今日有验,不可忽视也。[邓启源.童便的作用.福建医药杂志,1980(6):3]

姜 黄

为姜科植物姜黄的根茎。味苦、辛,性温。归肝、脾、心经。行气活血,通经止痛,祛风除痹。主治胸胁脘腹疼痛,痛经,闭经,产后瘀滞腹痛,跌打损伤,肩背臂痛,风湿痹痛。

王琦经验 姜黄下气散结通瘀浊 姜黄,苦辛温,归脾、肝经,以破血行气、通经止痛而著称,常用于引药上行,治疗肩周诸患,如古方五痹饮用姜黄治风寒湿气手臂痛。教授临证时每取其“清热通淋”之功效以治慢性前列腺诸疾。教授详曰:早在明代缪希雍《本草经疏》就有言:“姜黄得火气多,金气少,故其味苦胜辛劣,辛香燥烈,性不应寒,宜其无毒,阳中阴也,降也,入足太阴,亦入足厥阴,苦能泻热,辛能散结。故主心腹结积之属血分者,兼能治气,故又云下气,总其辛苦之力,破血除风热,诸痈肿,其能事也”。《本草求原》亦载“姜黄,辛温达火化气,气生化则津液行于三阴三阳。

清气注于肺,浊者注于经,溜于海,而血自行,是理气散结而兼泄血也”。充分说明姜黄不仅可下行清热,还可行气以活血,更有化气行水排浊之效。正如陈藏器所云:“此药辛少苦多,性气过于郁金。破血立通,下气最速。凡一切结气、积气、癥瘕瘀血,血闭痈疽,并皆有效,以其气血兼理耳”。而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姜黄有抗血凝和抑制血小板聚积作用,并有明显的抗炎、抗病原微生物及原虫的作用。教授认为慢性前列腺炎多属“瘀浊阻滞”为患,前列腺管受炎症刺激,出现充血、水肿,进而纤维变性,致使管腔狭窄,内容物及分泌物排不出或排出不畅为病。诸多药物甚难达其病所,故成为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而姜黄以卓越的功效,用之于临床每收奇功。

临床应用:临床常以姜黄配当归、苦参、浙贝母等或与薏苡附子败酱散同用,以清热解毒,祛瘀排浊,通络散结,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病。常用量9~12g。[张凯麟.王琦教授男科用药举隅.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3,10(3):42]

丹 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