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名老中医用药心得2
12371300000025

第25章 清热泻下药 (12)

第二章 清热、泻下药 (12)

如用微量(即1.5~3岁用0. 5g,3岁以上用1g)能起清热健胃作用,以其量微轻降,常使胃气健旺,不致引起腹痛下泄,对于小儿纳多而大便不调,能食而不化,属胃强脾弱者,宜配以健脾之茯苓、白术,甘草或醒脾之白芷、紫苏梗,可达调理脾胃和协之目的,如用大黄之小量(即1. 5~3岁用1g,3岁以上用2g)可起降逆止吐作用,每治小儿伤食吐逆,口臭、心烦、食入即吐,吐物酸臭,肚腹满胀者,选配导滞之焦山楂、焦槟榔、莱菔子、炒麦芽、炒谷芽等,可推降食积,使之下行而驱除。

胃弱停食停饮,吐食吐水,进饮食后,过一二小时再吐者,此寒热参杂之症,用大黄配以生姜、法半夏之属,温中降逆,可止吐并使脾胃安和。又如急性菌痢初起,高热,呕吐,里急后重,便脓血黏液,精神昏倦,常用生大黄6g,配以清热化滞之焦山楂、槟榔、黄连,芳化之藿香、木香之属,效力迅猛,荡涤肠滞,推降湿热之邪,真有桴鼓之效应。痢疾迁延,仍以“痢无止法”为准则,用益气之药味以固正气,生大黄改大黄炭亦可化降肠滞。若用以治痰热中阻,上壅于肺,喘满,胸憋,咳痰、黄、黏、多,大便欠爽,舌苔黄厚而腻,脉象滑而有力,可用生大黄6~9g,配以莱菔子10~12g,前者推降,后者宽中化痰,两相协力,可使痰热下行。(《燕山医话》)

唐云卿经验 “枳壳、大黄”是通下法的主要药。“用枳必用军”是唐老的一句口头禅。尝谓:“川军虽有斩关之力,若无枳壳相助则气机不行;枳壳为破气之品,若无川军引路,导邪外出,易致攻走腹痛之弊。”所以他在采用攻下通便法时,往往枳壳、大黄同用,有时还配以玄明粉、番泻叶之类.以求峻下。(《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

陈昆山经验 余临床30多年一直视大黄是一味难得的好药。它应用广泛,长于逐邪除病,不仅内科,而且外、妇、儿、五官、口腔、骨伤等科也常用,尤其在抢救许多危重症的关键时刻,用之及时得当,疗效卓著,并能力挽狂澜。一名中医,人参固然要会用,但大黄更不能不会用,否则,就如一名战士不会使用手中一种威力强大的歼敌武器,岂不遗憾!

归纳大黄主治实、热、瘀、疸四大病证。其治疗许多危重症,只要见到四个病症之一时,常以大黄为主药,收到满意疗效。如治疗各种急腹症,常用大承气汤、大柴胡汤加减;治疗内科多种大出血,常用泻心汤加味;各种严重感染.常用清瘟败毒饮加大黄等;慢性肾衰、尿毒症常用温脾汤加减;各种瘀热互结的病证常用桃仁承气汤加减;黄疸常用茵陈蒿汤加减,等等。此外,大黄配番泻叶,睡前泡服,代替清洁****效果确切。

应用大黄的指征是:里实、热甚、瘀血、黄疸确切的病证。这些病证如大便秘结,腑气不通时尤为适用。常用剂量数克至30g不等。为了泻实热,必后下,同时配伍芒硝;为了清热解毒、消瘀、退黄,应同煎。用大黄总以大便通畅,便前无腹痛为最佳剂量。有人报告,单味大黄每日用500g也未见不良反应,足见此药安全性好。

应用大黄可为多种剂型,如汤、粉、片、丸等,有条件还可制成针剂,用于止血以粉剂效果更佳。其给药途径有口服、胃管灌注、直肠点滴、保留****、局部外用及肌注等。(《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

殷伯伦经验 大黄为将军之官,有攻积导滞、清热泻火、凉血散瘀之功。殷氏在临床上常妙用大黄,治疗多种急重眼病,屡获奇效。

对于邪热内结,阳明腑实所致之目赤肿痛、黑睛溃烂、黄液上冲、瞳神紧小、绿风内障等,均可在泻火解毒方中重用大黄,通腑泻热,釜底抽薪,甚者可配合玄明粉、枳壳、厚朴加强通里攻下之功。腑气通,邪热除,则目病得解。

若火热之邪所致目病,用常规清热泻火之剂疗效不显者,即使不兼阳明腑实证,亦可佐用大黄,导热下行。至于绿风内障,在其发作期,无论大便是否秘结,均可在辨证的基础上酌加大黄及利水之品,通利二腑,导邪外出,可使疗效倍增。

若因血热相搏,目络瘀滞所致之赤丝虬脉、火疳、椒疮、睑内颗料累累等病,可在祛风清热,活血通络的方药中,酌加大黄凉血散瘀。对于撞击伤目所致之胞睑瘀紫疼痛、白睛溢血、血灌瞳仁,甚至眼内出血等症,可用除风益损汤(防风、前胡、藁本、生地黄、当归、白芍、川芎)酌加大黄、玄胡、田三七等祛风活血,祛瘀止痛。此时大黄当用酒炒,缓其泻下,而增其血祛瘀之功。(《豫章医萃——名老中医临床经验精选》)

朱小南经验 朱老师继承先祖朱南山老中医的经验,又从十灰丸组成以熟军炭为君药中得到启示,再据《济阴纲目》眉批“愚谓止涩之中,须寓清凉,在清凉之中,又须破瘀解结”的记载,更经临床实践,认为崩漏日久,身体虚弱者,如尚有瘀热残邪未清,用补涩药奏效不显时,可在补养药中加熟军炭,以清热化瘀止血,增强疗效。

我们将朱老师的经验应用于临床确获良效,并由此得到启示:对更年期功血淋漓日久不净,表现有阴血不足、血虚生内热之象者,在清热固经、养血滋阴之品的基础上,再加用白花蛇舌草,以其性味甘淡凉,具有清热解毒、化瘀消炎和抗癌作用,配合熟军炭更能奏效,用后确然。[乐秀珍.著名老中医朱小南在妇科临床的用药特色.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8):2]

叶景华经验 大黄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等功用。药理研究示大黄有清热、通便、抗菌、抗病毒、消炎、降压、利尿、止血、健胃、利胆等作用。叶师在临床上常将大黄用于①急腹症;②慢性肾炎和急、慢性肾功能衰竭;③感染性疾病、高热而大便秘结者;④作为活血化瘀的主药。多年来应用经验有以下几点:

1.大黄是急重症的要药,使用得当,疗效卓著。

2.要达到通腑目的,必须用生大黄后入。热结盛者剂量要大,可用15~20g,并与玄明粉同用。若仍未通便者,可用大黄煎汤,或用粉剂加温开水作保留****。大便多者可用制大黄。单味大黄需长期服用者,可将其研成粉,装入胶囊或制成片吞服。每个病人对大黄反映不一,特别对年老病人,应从小剂量开始,以免因用量过大而致泻下不止。

3.传统认为大黄是攻逐之品,过用要伤正气,但临床观察,有大黄适应证而长期应用者,未见因此而出现正气亏虚情况。如有一部分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连续应用大黄1~2年,未发现有不良反应,部分病例原来有正虚情况,随着病情好转而正气渐恢复。(《叶景华医技精选》)

芒 硝

为硫酸盐类芒硝族矿物芒硝的提纯品。味咸、苦,性寒。归胃、大肠经。泻下软坚,清热消肿。主治实热积滞,大便秘结,目赤翳障,咽喉肿痛,口疮,肠痈,乳痈,丹毒。

邹学熹经验 芒硝,为含硫酸钠的天然矿物用热水溶解、过滤、放冷析出的结晶。结于上面细芒如锋者,称之为芒硝,沉于下面者,为朴硝。一般归入攻下类药,常用于阳明腑实证及水热结胸证。多年来,成都中医学院邹学熹教授用芒硝治疗流痰、湿疹、内痔、胆结石等证疗效甚佳。

1.治流痰 流痰,包括现代医学的骨髓炎、骨结核之类疾患。以芒硝50g为主药,配入硼砂、白矾、朱砂、青盐各15g,研制成末,方名消痰换骨丹,一般连续服用3~6个月而愈。此用法是根据《本经》治“结固留癖”和《本草纲目》治“骨蒸热病”之说而用之。

李某,女,12岁。1991年5月16日就诊。就诊时发现:患者腰部(命门穴处)有核如胡桃大,坚硬如石,已半年余,既不化脓也无明显疼痛感,腰部活动受限,时有潮热骨蒸、咳嗽盗汗等症。诊断为流痰(古称龟背痰),类似西医骨结核之证候。治疗以逐痰下行为主,佐以滋阴降火之品。方药:知母6g,黄柏6g,生地黄10g,白芍10g,山药10g,牡丹皮10g,浙贝母10g,煎汤送服消痰换骨丹,每次服1g,日3次。连续服用3个月后,背脊部之痰核消除,潮热、盗汗、咳嗽之症随之而解。

2.疗湿疹 以辛苦大寒之芒硝为主药,配以苦参、雄黄、蛇床子、千里光等品,名芒硝浴疹汤,煎水外洗皮肤,既能清热消疹,又能解毒止痒。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芒硝生于盐卤之地,状似末盐,凡牛马诸皮,须此治熟。”本此性,人之皮肤痒疹亦能清而消之。

张某,男,35岁。1991年7月15日初诊。就诊时患者全身发湿疹已5日,奇痒难忍,曾服用西药无明显效果。此证属湿热血燥所致,因患者服药即感呕恶,故处以芒硝浴疹汤:芒硝60g(另包),黄柏30g,苦参30g,雄黄10g,蛇床子15g,千里光24g,花椒10g,煎水熏洗全身,每日2~3次。1日后瘙痒症减轻,3日显效,1周而痊愈。

3.除内痔 用芒硝一味配制成20%~40%的溶液,从****灌入直肠,一般1周而愈。芒硝溶液,因其色白透明,故名水晶丹,既有泄热之功,又有软坚敛疮之效。

石某,男,67岁。1991年7月20日就诊。就诊前患者曾到医院痔疮科经窥肛镜检查,发现直肠四周有痔核数枚,红肿疼痛,大便带血。因患者年老体弱,不愿作手术,求治于中医。邹老师仅处以芒硝一味,配制成30%溶液,嘱患者家属每晚****1次,灌注3日后疼痛大减,5日后诸症全部消除。

4﹒化结石 用芒硝为主,配制成化石散治疗胆结石疗效可靠。具体用法是:芒硝60g,明矾30g,共为细末,每次服1~3g,每日服2次,3个月为1疗程,一般服用1个疗程后胆结石即得以排解,正如《本经》所言:“芒硝能化七十二种石。”

尹某,男,42岁。1991年4月18日初诊。患者右胁下常发生绞痛,反复发作已2年,西医曾诊断为:慢性胆囊炎伴结石。邹老师本《金匮》硝石矾石散之意,用芒硝60g,明矾30g,共为细末,每次服3g,每日2次,用金钱草50g煎水送服。连续服用6个月为1疗程,患者服用1疗程后,西医检查胆结石已被排除。[余贤武.邹学熹运用芒硝治验.山东中医杂志,1993,12(6):47]

芫 花

为瑞香科植物芫花的花蕾。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肺、肾、大肠经。泻水逐饮,祛痰止咳,杀虫解毒。主治水肿鼓胀,痰饮癖积,喘咳胁痛,痈疖疮癣。

任继周经验 肺痈案 李某,女,1.5岁,1980年1月12日初诊。家长代诉:40天前患儿因高热、咳嗽、哭闹在我校门诊确诊为化脓性肺炎。40天来高热不退,体温波动于38.5~41℃,多法治疗乏效。刻诊:体温38.8℃,形体消瘦,面色白,两颊潮红,咳声无力,吐痰腥臭,时带脓血,舌质红,脉数,指纹紫滞,此为肺痈。治宜宣肺、解毒、化瘀。方用千金苇茎汤加味:鲜芦根15g,薏苡仁6g,冬瓜子9g,川贝母3g,桃仁泥4g,麦冬4g,芫花(另包)2.4g。3剂。煎服法:将食醋1两加入水中先煎芫花1小时后,再加入其他药。每日1剂,日服3次。服上药3剂后,体温正常,除有微咳,余症均消,继以生脉散加味善其后。

实喘案 王某,男,3岁。1986年3月28日诊。家长代诉:半月前因受寒发热,咳嗽,呼吸困难,某医院诊为喘息性支气管炎,但治疗不效。刻诊:气喘,时有咳嗽,痰多稀白,喉中痰鸣,无汗,两肺有喘鸣音,体温38.2℃,苔薄白微腻,脉弦滑,指纹淡红。诊为痰浊壅肺,复感风寒之实喘证。治以解表化痰,止咳平喘。小青龙汤加味:麻黄2g,桂枝2g,细辛1.5g,半夏3g,赤芍2g,五味子1g,芫花(另包)2.5g,茯苓3g,炒紫苏子2g,陈皮3g,生姜1片为引。3剂,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芫花如上案煎煮法)。3剂后,热退病愈。

悬饮案 孙某,女,40岁,1982年2月15日诊。主诉:右脚胁痛半月。半月前因寒战高热、右胸胁痛诊为结核性胸膜炎。现仍胁痛,咳嗽转侧疼痛加剧,只能侧卧。现诊:体温38.5℃,面色无华,体高形瘦,目眶暗黑,舌苔白,脉沉紧。胸片示:右侧胸水达第四肋间隙。诊为悬饮。治宜逐水、化瘀、理气。方用:芫花(另包)5g,茯苓15g,桂枝9g,白术9g,柴胡9g,丹参15g,姜黄9g,5剂。煎服法:芫花先用食醋2两兑水煎1小时后入余药。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上方加减服10剂后胸水基本消失,体温正常,胸痛大减,精神转佳,遂易为六君子汤合苓桂术甘汤化裁以养其脾胃。半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按:此3例病案均因重用芫花而获佳效。《本草纲目》曰:“芫花治水饮痰癖,胁下痛。”故芫花实有去胸中痰水之功。但芫花有大毒,须煎煮得法才能奏效,即以食醋20倍于芫花,先煎1小时,意在去其毒性而取其消痰水之功。此药虽猛,但临床只要用之得当,可收殊效。[任继周.重用芫花治验3则.国医论坛,1994(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