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穷因详辨立法圆
王季儒治中风医案理法方药思路评述
王季儒(1910-1981),祖籍山东历城(今属济南市)。其曾祖父王允中、祖父王晋封的医迹均载于历城县志。其父王静斋因幼年丧父,恐祖辈医业失传,遂髫年即阅读医籍,弱冠已医名颇著,后移居济南,随声誉鹊起,1928年定居天津。常应邀去北京、保定、唐山等地出诊,并著《养生医药浅说》,屡被天津市卫生局聘为中医考试委员,与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结为好友,让王季儒拜孔伯华为师。在其父、其师教诲熏陶下,王季儒将理论更好地应用于临床,对温病与中风着力尤甚。1981年,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其所著《温病刍言》,介绍了其50年治疗传染病(主要为乙脑)的经验,引起中医界高度重视。1984年,该社又出版了王季儒诊治杂病的经验集《肘后积余集》。多次被评为天津市劳模和人大代表,还曾任天津市中医学会理事。1990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指定为全国500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之一,还教诲培养其子王启瑞、王启琏及其他青年俊彦成为他的学术传人。
拜读王季儒积50余年经验所著的《肘后积余集》后,获益甚丰,其辨治中风的经验,尤值得后学深钻细研。今将笔者学习该书有关中风病诊治经验的感悟简介于下,供业者参验之。
一、析因机,倡言肾亏、内中
(一)反对“外风”说,重视内因致中
盖前贤于中风之因机,看法仁智各异。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灵枢·刺节真邪论》说:“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如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金匮要略》倡“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的外风入中论,认为“脉络空虚",使风邪乘虚侵入人体而致中风。至金元时,河间却指出“此病良由将息失宜,心火暴盛"所致,一主火;东垣则以为“本气病也",一主气;丹溪又强调"湿土生痰",一主痰。元末王安道却云:“殊不知因于风者,真中风也。因于火,因于气,因于痰者,类中风,而非中风也。"明·戴思恭和虞抟,或将外感、伤寒(风)及中风病因混为一体,或倡中风内外因一体说。王老明确反对外风致病的观点,他指出:“唐宋以前,多认为本病系受风邪,而以小续命汤为主方,甚至扩充麻黄续命、桂枝续命、白虎续命、葛根续命,以去符合六经辨证,牵强附会,误人实甚。”
迨至明代后期,张景岳独倡“非风”之说,言中风"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所致。而古今相传,咸以中风名之,其误甚矣。故余……竞以非风名之。"清代叶桂更发“肝阳偏亢而内风时起"论。王老经长期实践观察到,本病确如景岳所言,为“非风",而多因“肝阳上亢,热极生风,肝风上扰,一发莫制",并进一步认识到,肝阳之所以上亢,实因肾阴不足,使阴不潜阳,水难涵木,致使虚阳挟气血上冲于脑,而成内中之病。
(二)气血逆乱是中风发病的基本病机
《内经》里虽无中风之名,然对本病的发病机制已作了简单朴素的描述,并将此类病定名为“大厥"“薄厥",如《素问·调经论篇》提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返则死"之说,这正是本病的致病因机,与卒然倒仆、不省人事是相符合的。王老认为:“人身气血上下循环,周流不息,气行血行,血随气上,上行极则必然造成脑充血……气上行极而下,则血亦随之下行,是为气复返则生。假如气血上行不止,势必造成脑血管破裂而出血,出血不已,是为不返则死"之危候。王老明确指出,气血逆乱是中风发病的基本病机,故治疗时应注重调阴阳、和气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