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看病就医指南
12365600000013

第13章 “红包”问题

(七)“红包”问题

住院病人,特别是需要手术的病人,向医生送“红包”仍然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正如前不久媒体披露的:剖宫产病人给医生送红包的比例超过30%,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医院“红包”金额数量不等。

本来,绝大多数医院都制定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方面的廉政措施,不允许医生收受病人“红包”或接受宴请。但实际情况是:“红包”现象相当普遍。实际上,这也是一种社会不良风气的反映,无论“公”事、“私”事,总要给承办人一些好处,办事才顺利。这种风气形成,人们的心理也随之扭曲。医院本身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更何况它是一个特殊的“办事”场所,此“事”与患者生命攸关,当然更与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作为患者及家属,此时“求人办事”的非正常心理随之出现,被动而又无可奈何:

1.引起医生的重视,希望能得到经治医生的额外照顾。

2.同病房的病友都送,我不送,既说不过去,又怕受到医生的冷遇,更怕医生治疗不尽心而留下不该有的后遗症。

3.出于对医生的感激之情,并建立友谊关系,为以后和医生打交道作“铺垫”。

作为收受“红包”的医生,主要出于与社会其他行业人员的收入有很大差距的不平衡心态而乐意笑纳,反正“钱多总比钱少好”,特别是遇见一些“款爷”患者,以及出手大方的官员们,可能有“不宰白不宰”的心态而收得心安理得。

其实,任何一个医生对患者的治疗、手术操作都会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这不仅是道德、良心的驱使,不仅是病人的痊愈让医生充满着喜悦和成就感,更主要是医生的职业同任何行业一样,都力求把事情做得圆满,以获得社会的认同和更高的信誉度。如果一个医生经常出差错而口碑不良,这将影响他的社会形象和威信,最终将失去病人的信任而无病人问津!恐怕任何一位医生都不会因“病人不送红包”就马虎为之。至于社会上流行的“红包不到位,手术要排队;红包送得早,手术做得好”的传言,是对医生的误解。

当然,不排除存在个别医德品行不良、暗示病人送“红包”的医生。其实,不送“红包”这类医生也顶多是服务态度、沟通解释、术后关怀等方面差一些,绝不敢以此在手术方面“做手脚”。同时,医院医德医风廉政建设的相关规定,是不允许医生收受病人“红包”的。对个别“病人没表示就言语冷漠、态度生硬,一旦表示了,就关怀备至”的缺德医生,作为患者,可向医院行政部门反映、投诉,个别医生这种贪婪行径是会有所收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