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刮痧疗法治百病
12355600000058

第58章 五官科疾病 (5)

第十六章 五官科疾病 (5)

附记:王敬、杨金生经验。笔者应用时,常依本法加刮肾俞、三阴交。验之临床,效果尤佳,但须坚持疗之。

配穴方六印堂、迎香、口禾髎、肺俞、脾俞、手三里、曲池、合谷、太溪。

治法:用刮痧法,先刮面部印堂、迎香、口禾髎,再刮背部肺俞、脾俞,然后刮上肢部曲池、手三里、合谷,最后刮足部太溪穴。用补法,刮至微现痧痕为度。隔日1次。

主治:萎缩性鼻炎。

附记:王敬、杨金生经验。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态反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围。多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病因)多因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而致营卫失和,腠理郁闭,上客鼻窍;或受某些过敏原而诱发。久之邪积鼻窍,则鼻息肉兼作也。

(症状)鼻常流清涕,鼻塞,妨碍吸气,鼻痒,喷嚏频作,咳嗽或伴寒热,类似伤风感冒之状。

(疗法)

配穴方一脊柱两侧,颈后区,前额区,鼻区,颈4~7,胸1~3与胸11、12及其两侧,肘弯区。

治法: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轻刮3行,至出现潮红为止,并重点刮颈椎、胸椎段及其两侧5行,至出现痧痕为止,再刮颈后区、前额区、鼻区,然后刮肘弯区。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过敏性鼻炎。

附记:程爵棠经验。一般1~3次见效,久治效佳。若配合药物疗法,则疗效更佳。应避风寒,免接触过敏原。

配穴方二分2组:一为风池、肺俞、命门、脾俞、肾俞、足三里;二为迎香、太渊。

治法:用刮痧、点揉法。先刮第1组穴至出现痧痕为止,再点揉第2组穴,每穴3~5分钟。每日1次。

主治:过敏性鼻炎。

附记:陈志敏等经验。屡用多效。

配穴方三分3组:一为风池、肺俞、脾俞、肾俞、中脘;二为迎香、上星、太渊;三为神阙。

治法:用刮痧、点揉、拔罐法。先刮第1组穴至出现痧痕为止,再点揉第2组穴,每穴3~5分钟,然后用闪火法在第3组穴(神阙)拔罐。每隔5分钟拔1下,连拔3下为1次。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过敏性鼻炎。

附记:程功文经验。临床屡用,久治效佳。

配穴方四迎香、口禾髎、上星、百会、身柱、肺俞、膏肓、脾俞、肾俞、命门、中脘、气海、足三里、三阴交、涌泉。

治法:用刮痧法。先刮面部上星、百会、迎香、口禾髎,再刮身柱、命门、肺俞、膏肓、脾俞、肾俞,然后刮腹部中脘、气海,最后刮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用平补平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隔日1次。

主治:变态反应性鼻炎。

附记:王敬、杨金生经验。

鼻渊

鼻渊,又名“脑漏”。属现代医学急、慢性鼻窦炎和副鼻窦炎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病因)风邪外袭,郁闭腠理,肺气不宣,或肺脾虚损,湿热邪毒久滞鼻窍,或胆热移于脑,或风寒、风热上扰,郁滞鼻窍所致。

(症状)鼻中常流浊涕,或清或黄,有腥味或清稀不臭,嗅觉减退或鼻痒,喷嚏经年累月不止,时轻时重,易感冒伴头痛。感冒后鼻塞、流涕、头痛加重。临床所见,鼻涕黄稠而臭,多属热;涕清稀不臭,多属虚寒或风寒。

(疗法)

配穴方一分3组:一为风池、风门;二为百会、手三里、合谷;三为上星、攒竹、迎香和印堂。并随证配穴:①肺经郁热配肺俞、列缺、大椎;②胆腑郁热配肝俞、胆俞、阳陵泉、照海、太冲;③脾经湿热配中脘、脾俞、公孙、阴陵泉、丰隆;④肺气虚寒配肺俞、太渊、太溪;⑤脾气虚弱配脾俞、中脘、足三里、三阴交。

治法:用刮痧、点揉法。先刮第1组穴,再刮第2组穴,均刮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点揉第3组穴,每穴3~5分钟,其中印堂穴以撮痧法中夹挤法。每日1次。并随证加刮配穴。手法力度中等,操作范围,前3型较广泛,后2型较局限。

主治:鼻炎(鼻渊)。

附记:王平经验。用之临床,多可取得一定的疗效,若配合药物及针灸疗法,则治疗效果更佳。应保持鼻道畅通,切忌用力擤鼻。

配穴方二分2组:一为风池、肺俞、命门、脾俞、肾俞、足三里;二为迎香、太渊。并随证配穴:肺气虚配风门和印堂;肾气虚配大肠俞;脾气虚配身柱、腰阳关;血瘀配膈俞、血海、气海。

治法:用刮痧、点揉法。先刮第1组穴至出现痧痕为止,再点揉第2组穴,每穴3~5分钟。每日1次。然后随证加刮配穴。肺气虚、肾气虚、脾气虚3型的手法力度较轻,操作范围较广泛。其中印堂穴以撮痧法中夹挤法。血瘀型的手法力度中等,操作范围较广泛。

主治:鼻窦炎。

附记:王平经验。用之临床,多可取得一定效果。如配合药物疗法,则效果更佳。

配穴方三脊柱两侧,颈7至胸3和胸11、12与腰1、2及其两侧,鼻区,前额区,上、下腹正中线,肘弯区,肘下外侧区。

治法: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从颈2至尾椎)轻刮3行,至出现潮红为止,并重点刮颈、胸、腰椎上述段及其两侧5行,至出现痧痕为止。再刮鼻区、前额区及上、下腹正中线,然后刮肘弯区和肘下外侧区。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多用轻中度手法。

主治:鼻渊(鼻窦炎和副鼻窦炎)。

附记:程爵棠经验。坚持治疗,多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若配合中药外治,则疗效更佳。

配穴方四分2组:一为尺泽、合谷、迎香、印堂、风池、鼻通(位于鼻旁);二为风池、侠溪、迎香、上星、印堂、行间。

治法:用刮痧法。第1组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面部印堂、鼻通、迎香,然后刮前臂尺泽,最后重刮手部合谷。用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1次。

第2组先刮后头部风池,再刮头面部上星、印堂、迎香,然后刮足背部行间、侠溪穴。用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1次。

主治:鼻渊(第1组主治肺经风热型,第2组主治胆经郁热型)。

附记:王富春经验。

乳蛾

乳蛾又称“喉蛾”。现代医学称为急、慢性扁桃体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病因)多因内有积热,复感风热,风热相搏,上蒸咽喉所致,或因痰郁生热,木火刑金,灼津生痰,痰热相搏,壅滞咽喉所致。慢性多因急性失治,迁延转化而成,或体质虚弱,虚火上炎,或邻近器官炎症蔓延所致。或复感外邪而引起急性发作。

(症状)喉核(腭扁桃体)一侧或两侧红肿疼痛,吞咽困难,并伴有发热、恶寒、头痛、咳嗽、脉浮,多为急性扁桃体炎或慢性扁桃体炎急性发作;慢性则喉核微红、微肿,或仅觉咽喉不适、干燥,自觉灼热感,或吞咽不适。一般多无表证和全身症状。

(疗法)

配穴方一脊柱两侧,颈4~7与胸1~5及其两侧,颈前区,颈后区,肘弯区,肘下前侧、内侧区。配穴:少商、商阳。

治法: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从大椎至悬枢)轻刮3行,至出现潮红为止,并重点刮颈4至胸5及其两侧5行(急性用泻法,慢性用平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止,再刮颈后区,颈前区用夹揉法(夹住喉核按揉),然后刮肘弯区及肘下内侧区、外侧区。急性加配穴,以针点刺放血少许。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急、慢性扁桃体炎。

附记:程爵棠经验。临床屡用,效果甚佳。但慢性须久治,其效始著,若配合中药内、外治疗,则疗效更佳。具体方药可详见《中医喉科精义》。

配穴方二分3组:一为天柱、肾俞、大椎;二为曲池、合谷、孔最、太溪;三为天突、内庭。并随证配穴:风热外袭配天容和少商;热毒内蕴配鱼际、翳风。

治法:用刮痧、拧痧法。先刮第1组穴,再刮第2组穴,然后以撮痧法中拧法拧第3组穴,均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并随证加刮配穴。风热外袭型的手法力度中等,操作范围较广泛,其中少商以针点刺放血1或2滴(不刮);热毒内蕴型的手法力度较重,操作范围较广泛。

主治:扁桃体炎。

附记:王平经验。用之临床,可取得满意疗效,若配以药物治疗,则效果更佳。忌食辛辣肥腻之品,宜食清化、清淡之物,保持大便通畅,并常用清喉利咽冲剂含漱。

配穴方三大椎、大杼、膏肓俞、神堂。配穴:天容、合谷、内庭、少商、曲泽、风池、风府、商阳。

治法:用刮痧法。先用泻法刮主穴至出现痧痕为止,再刮配穴。多1次诸症消失,奇效而愈。

主治:扁桃体炎(乳蛾)。

附记:金春乐经验。屡用效佳。

配穴方四大椎、曲池、合谷、天突、少商、鱼际、翳风、内庭、太溪。

治法:用刮痧、放痧法。先刮颈部大椎、耳后翳风、颈前天突,再刮前臂曲池,刮手部合谷,放痧少商、鱼际,然后刮下肢太溪,放痧内庭。用补泻兼施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扁桃体炎。

附记:王富春经验。屡用效佳。

配穴方五分2组:一为天突、曲池、合谷、鱼际、少泽、内庭;二为颊车、鱼际、足三里、三阴交、太溪。

治法:用刮痧法。第1组先刮颈部天突,再刮上肢部曲池、合谷、少泽、鱼际,然后刮足背部内庭穴。用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1次。

第2组先刮面部颊车,再刮上肢部鱼际,然后刮下肢部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用平补平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隔日1次。

主治: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性用第1组、慢性用第2组)。

附记:王敬、杨金生经验。

喉痹

喉痹,又称“喉闭”。此指狭义喉痹,包括现代医学的急、慢性咽炎、喉炎、咽喉炎、咽峡炎等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病因)急性喉痹多因风、热(火)、寒、疫等外因为患;慢性多由急性迁延失治转化而成,或因体质虚弱,阴阳失调,从而导致阴、阳、气、血偏虚或偏盛所致。亦可因复感新邪而呈急性发作。

(症状)咽喉一侧或两侧红肿、疼痛,发音困难,吞咽不利,多伴有发热、恶寒、头痛、咳嗽、脉浮数等,多为急性喉痹;或咽喉微红肿、干痛,或干痒不适,或微痛而有烧灼感,或咽中似有异物梗塞,多为慢性喉痹,而且病程长,易反复发作。若复感外邪,又可引起急性发作。

(疗法)

配穴方一脊柱两侧,颈前区,颈后区,颈4~7及其两侧,肘弯区,肘下外侧区。配穴:少商、商阳。

治法: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从颈1至尾椎)轻刮3行,至出现潮红为止,并重点刮颈4~7及其两侧5行,至出现痧痕为止,再用撮痧法中之拧痧法拧颈前区,刮颈后区、肘弯区及肘下外侧区。症状较重者用三棱针点刺配穴,各放血1或2滴。每日1次,5~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咽喉炎。

附记:程爵棠经验。多年使用,多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若配合中药内外疗法,则疗效更佳。具体方药可详见《中医喉科精义》。

配穴方二脊柱两侧,颈前区,颈后区,颈侧区,颈1~7与胸1~5及其两侧,肘弯区,肘至腕之大肠经线,与足踝部之肾经线,膝弯区,足背区。配穴:少商、商阳。

治法: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轻刮3行,至出现潮红为止,并重点刮颈椎与胸1~5及其两侧5行,至出现痧痕为止,再刮颈前区(用拧痧法)、颈侧区、颈后区,然后刮肘弯区,肘至腕之大肠经线,与足踝部之肾经线,膝弯区及足背区,急性用泻法,症状较重者加配穴,以三棱针点刺放血各1或2滴,慢性用平泻法或补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喉痹。

附记:程爵棠经验。凡急、慢性喉痹均可用此法刮治之,多可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若同时随证配合中药内、外治疗,则效果更佳。具体方药可详见《中医喉科精义》或《百病中医诸窍疗法》。治疗期间应忌食辛辣肥甘厚味,戒烟酒,禁房事,慎起居,保清洁。

配穴方三分3组:一为大椎、风门;二为曲池、合谷、丰隆、太溪;三为人迎、天突。并随证配穴:外感风热配风池、外关、尺泽;肺胃热毒配三间、廉泉、天枢和少商、商阳、厉兑;虚火上炎配廉泉、三阴交、通里、太溪、照海、列缺、鱼际。

治法:用刮痧、撮痧法。先刮第1组穴,再刮第2组穴,然后以撮痧法揪挤第3组穴,均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并随证加刮配穴。手法力度中等,操作范围较广泛。其中少商、商阳、厉兑穴以针点刺(不刮)。

主治:慢性咽炎。

附记:王平经验。用之临床,可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如配合药物疗法,则效果更佳。

配穴方四分3组:一为少商、商阳、尺泽、合谷、廉泉、天突;二为内庭、天突、丰隆、少商、支沟、天枢;三为太溪、照海、鱼际、天突。

治法:用刮痧、放痧法。第1组先刮颈部天突、廉泉,再刮前臂尺泽,然后刮手部合谷,最后放痧少商、商阳。用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1次。

第2组先刮颈部天突,再刮腹部天枢,然后刮前臂支沟,放痧少商,刮下肢丰隆,最后刮足部内庭。用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1次。

第3组先刮颈部天突,再刮手部鱼际,然后刮下肢部照海、太溪。用补法,刮至微现痧痕为度。隔日1次。

主治:咽喉肿痛。

附记:王富春经验。屡用效佳。

配穴方五分2组:一为风池、风府、天突、廉泉、尺泽、曲池、合谷、内庭;二为天突、扶突、廉泉、肺俞、肾俞、尺泽、太渊、合谷、照海、三阴交、太溪。

治法:用刮痧法。第1组先刮颈部风池、风府、天突、廉泉,再刮上肢部尺泽、曲池、合谷,然后刮足背部内庭。用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