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刮痧疗法治百病
12355600000025

第25章 内科疾病 (9)

第十一章 内科疾病 (9)

配穴方四大椎、大杼、膏肓俞、神堂。配穴:上脘、中脘、下脘、承满、梁门、内关、足三里、膈俞、脾俞、胃俞、气海、大肠俞。

治法:用刮痧法。先刮主穴至出现痧痕(紫红色瘀点)为止,再刮配穴,继用补法刮配穴,每日1次。

主治:慢性胃炎。症见胃脘近心窝处发生疼痛,胀满,嗳腐,呃气,痛引两胁,厌食或呕吐等。

附记:金春乐经验,屡用效佳。如治案例,确诊为慢性胃炎、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依上法治疗1次症状大减,继用补法刮配穴36次而痊愈。随访3年,一切正常。

配穴方五内关、中脘、足三里。伤食型配公孙、胃俞;肝气犯胃型配肝俞、膈俞、期门;脾胃虚寒型配脾俞、胃俞、膏肓;外邪犯胃型配大椎、大杼。

治法:用刮痧法。先刮主穴至出现痧痕为止,再加刮配穴,每日1次。虚寒型刮后加温灸。

主治:恶心、呕吐或伴有嗳气、吞酸等症。

附记:程功文经验。多年使用,皆具效验。临证治疗,每次取3或4个穴位,不必全用。但内关、中脘2穴必不可少。

配穴方六分6组:一为中脘至脐中、足三里、内关、合谷、风池;二为下脘至气海、足三里、腹结、内关、内庭;三为章门、公孙、中脘、丰隆、内关;四为上脘、阳陵泉、太冲、梁丘、神门、期门、内关;五为中脘、章门、关元、脾俞、胃俞、内关、足三里;六为脾俞、胃俞、血海、三阴交、足三里、内关。

治法:用刮痧法。第1组先刮后头部风池穴,再从腹部中脘刮至脐中,然后刮前臂内关和手背部合谷,最后刮足三里穴。用泻法,刮至出现痧斑为度。每日1次,中病即止。

第2组先刮腹部下脘、腹结至气海,再刮前臂内关,最后刮下肢部的足三里和足部内庭穴。用泻法,刮至出现痧斑为度。每日1次,中病即止。

第3组先刮胸腹部的中脘、章门,再刮前臂内关,然后刮足部公孙,最后刮下肢丰隆穴。用补泻兼施法,刮至出现痧斑为度。每日1次,中病即止。

第4组先刮胸腹部上脘、期门,再刮前臂内至神门,然后刮下肢部的梁丘阳陵泉及太冲穴。用泻法,刮至出现痧斑为度。每日1次,中病即止。

第5组先刮背部的脾俞至胃俞,再刮腹部的中脘、章门至关元,然后刮前臂内关,最后刮下肢部的足三里穴。用补法,刮至微现痧痕为度。每日1次,治俞为止。

第6组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再刮前臂内关,然后以下肢内侧血海刮至三阴交,最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用补法,刮至微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呕吐。

附记:王富春经验。

胃脘痛

胃脘痛,简称胃痛,现代医学称为急、慢性胃炎。男女皆可发生,尤以中老年人居多,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病因)多因长期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或进食过急,咬嚼不细,或过食生冷,多吃辛辣损伤脾胃,或因精神刺激,情志不畅,气机逆乱,肝邪犯胃;或外邪内侵,劳累受寒,克犯脾胃等因所致。每遇劳累过度、饮食失节、精神刺激或气候变化而反复发作,迁延不愈或加剧。

(症状)临床以胃脘部(上腹部)疼痛为主。在背部从膈俞至胃脘部之间俞穴出现压痛点。急性多发病急骤,疼痛较剧,且多持续疼痛不止,慢性多反复发作,时痛时止。大多数患者呈胃脘隐痛,神疲乏力,伴泛吐清水等脾胃虚寒症状,或胃脘胀痛,痛连两胁,嗳气吞酸,口苦等肝气犯胃症状,或饥或饱则痛剧,或伴恶心、呕吐、食欲减退、腹泻等症。现代医学认为,如胃酸过多则为肥厚性胃炎,胃酸减少则为萎缩性胃炎。中医认为,病有久暂,证有寒、热、虚、实、气(滞)血(瘀)之殊。如痛无休止、绵绵作痛为寒(多为虚寒);时痛时止、有烧灼感者为热;拒按、暴痛为实;喜按、久痛为虚;攻冲窜痛为气(气滞);固定不移为血(血瘀)。本病的发生常与饮食、情绪、气候变化有关,多呈节律性。由于致因不同,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一般分为脾胃虚寒、肝气犯胃、湿热郁蒸、胃阴不足、瘀血阻络等型。临床尤以肝气犯胃和脾胃虚寒型为多见。

(疗法)

配穴方一脊柱两侧和胸8~12及其两侧,上腹部及异常反应点,肘弯区或膝弯区。

治法: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轻刮3行,再重点刮胸8~12及其两侧,重刮5~7行及上腹部和背部异常反应点或压痛点,至皮肤出现痧痕为止,然后刮肘弯或膝弯区。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慢性胃脘痛。

附记:程爵棠经验。手法力度视证情而定,依法施术,灵活掌握。

配穴方二脾俞、胃俞、中脘、章门、气海、足三里。

治法:用刮痧法配以点揉。先刮脾俞、胃俞,再点揉或刮中脘、章门、气海,然后刮足三里。至出现痧痕为止,每日1次。

主治:慢性胃炎(浅表性、萎缩性及肥厚性3种)。

附记:陈志敏等经验。本症以虚证为多,应长期坚持治疗,方可收到满意疗效。同时,在饮食方面宜清淡而易消化食物,忌酒和油腻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配穴方三上脘至下脘连线及其相对应之背部脊椎及其两侧,膝眼下。

治法:用刮痧法。先刮对应之脊椎及其两侧,再刮上腹连线,手法力度中等(痛剧则重刮),以至出现痧痕为止,再刮膝眼下,每日1次。

主治:胃脘痛。

附记:程爵棠经验。临床屡用,均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若效果不显,刮后再在中脘穴拔火罐10~15分钟,必效。

配穴方四分2组:一为中脘至脐中、内关、梁丘、足三里、公孙;二为天枢、足三里、内关、里内庭、下脘至脐中、阴陵泉;三为足三里、中脘、太冲、期门、内关、膻中;四为上脘、梁丘、行间、内庭、合谷、三阴交;五为中脘、足三里、内关、膈俞、期门、公孙、三阴交;六为脾俞至胃俞、中脘、章门、内关、足三里、血海、三阴交;七为脾俞至胃俞、中脘、章门、内关、公孙、关元至气海。

治法:用刮痧法。第1组先刮腹部中脘至脐中,重刮中脘,再刮前臂内关,然后刮下肢内侧公孙,最后从梁丘刮至足三里穴。用泻法,刮至出现痧斑为度。每日1次。

第2组先刮腹部下脘至脐中、天枢,再刮前臂内关,然后刮下肢部的阴陵泉、足三里,最后刮里内庭。用泻法,刮至出现痧斑为度。每日1次。

第3组先刮胸腹部膻中至中脘,再刮胁部期门,然后刮前臂内关,再刮下肢足三里,最后刮足背的太冲穴。用泻法,刮至出现痧斑为度。每日1次。

第4组先刮腹部上脘,再刮手背合谷,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再刮膝部梁丘,最后刮足背部行间、内庭穴。用泻法,刮至出现痧痕为度。每日1次。

第5组先刮背部膈俞,再刮腹部中脘、胁部期门,然后刮前臂内关、接着刮下肢内侧三阴交、公孙,最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穴。用泻法,刮至出现痧斑为度。每日1次。

第6组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再刮腹部中脘、胁部章门,然后刮前襞内关,刮下肢血海至三阴交,最后刮足三里穴。用补法,刮至微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第7组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再刮腹部中脘、章门、关元至气海,然后刮前臂内关,最后刮足部公孙穴。用补法,刮至微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胃脘痛(第1组适用寒邪客骨型,第2组适用饮食停滞型,第3组适用肝气犯胃型,第4组适用胃热炽盛型,第5组适用瘀阻胃络型,第6组适用胃阴亏虚型,第7组适用脾胃虚寒型)。可见于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等。

附记:王富春经验。本病证分7型,可谓全面、准确、实用。分型施治,验之临床,用之多效。若配合药物疗之,可提高疗效。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本病是胃肠道与胃液接触部分的慢性溃疡,其形成和发展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和胃液中胃酸和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亦称消化性溃疡。属祖国医学的“胃脘痛”、“胃心痛”、“心口痛”范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病因)多因情志不舒、饮食失调、气滞血瘀、络脉受损所致,或由慢性胃炎(胃脘痛)转化而成。

(症状)胃溃疡多在进食后30~60分钟出现上腹稍偏左疼痛,并持续1~2小时后方可缓解。十二指肠溃疡多在空腹饥饿时或饭后2~4小时则痛作,于上腹稍偏右,得食而缓解。凡溃疡病有节律性,疼痛自觉有压迫感、膨胀感,以至钝痛、灼痛或剧痛,一般呈现周期性发作。常伴见黑便或吐血、恶心、呕吐、嗳气、吞酸。并在胃俞和膈俞、肝俞穴处出现压痛。

(疗法)

配穴方一脊柱两侧和胸8~12及其两侧,上腹部,膝眼下及异常反应点。

治法:用刮痧法。先在脊柱两侧(胸1至腰5)轻刮3行,再重点刮胸8~12及其两侧,手法力度中等,至出现痧痕为止,然后刮异常反应点(取2或3个)及上腹部,最后刮膝眼下。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主治:胃溃疡或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附记:程爵棠经验。多年使用,坚持治疗,每获良效。必要时配合中药散剂内服效果尤佳,常用方药可详见《百病中医膏散疗法》,随证选用。

配穴方二分3组:一为肝俞、脾俞、胃俞、胃仓;二为中脘、气海、关元;三为内关、梁丘、阳陵泉。

治法:用刮痧、点揉法。先刮第1组穴至出现痧痕为度,再点揉第2组穴,每穴3~5分钟,以有得气感为度,然后刮第3组穴,其中内关亦可用点揉法。每日1次。

主治:消化性溃疡。

附记:陈志敏等经验。一般溃疡愈合需要6周左右时间,故应长期坚持治疗,其效始佳。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有节、生活规律,戒除烟酒。对已有出现出血、幽门梗阻、急性穿孔等并发症时,应配合中西医方法或转医院及时处理。

配穴方三胸5~9、上腹部,胸背部压痛点及膝眼下。

治法:用刮痧法。先在胸5~9及其两侧刮5行,手法力度中等,至出现痧痕为止,再刮胸背部压痛点及上腹部,然后刮膝下。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

主治:消化性溃疡。

附记:笔者家传经验。验之临床久治效佳。必要时配合自拟兜肚方外治,则效果尤佳。方用三棱、莪术、黄芪各15克,肉桂10克,艾叶45克,木香、草果、公丁香各10克,红花15克,高良姜、延胡索各12克,砂仁、枳壳各9克(将上药共研细末后用1米白布折成双层,内铺棉花,将药末铺在棉花中间,用线缝好以防药末漏出)。刮后兜住胃脘部,12~20小时取下。每隔1个月更换1次。用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胃下垂等引起的疼痛。配用本方对提高和巩固疗效都是有益的。

配穴方四胸5~12及其两侧,上腹部,膝眼下,脐侧区,阳陵泉及足三里。呕吐配内关;腹泻或便秘配大肠俞;痛剧便黑或出血者配内庭、太冲、公孙。

治法:用刮痧法。先在胸5~12及其两侧刮5行,手法力度中等,至出现痧痕为止,再刮上腹部、脐侧区和阳陵泉、足三里、膝眼下,然后刮配穴,其中内庭、太冲、公孙以三棱针点刺,并放血1或2滴。每日1次。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附记:程功文经验。坚持治疗,效果甚佳。一般轻微出血者(黑便或吐血)可治,若严重者,恐是胃肠穿孔之先兆,宜速转医院救治。

配穴方五脾俞、胃俞、肝俞、大肠俞、中脘、天枢、内关、合谷、足三里。

治法:用刮痧法。先刮背部的脾俞、胃俞、肝俞、大肠俞,再刮腹部的中脘、天枢,然后刮上肢部的内关、合谷,最后刮下肢部的足三里穴。用平补平泻法或补法,刮至微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胃与十二指肠溃疡。

附记:引自《外治心悟》。多年使用,多收良效。若配合散剂内服,疗效尤佳。

胆汁反流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属祖国医学“胃脘痛”范畴。

(病因)多因十二指肠内容物(内有胆汁)反流入胃,与胃黏膜接触而产生的病变。中医认为多因外邪客胆、肝气犯胃而起。

(症状)上腹部有灼热性疼痛,多呈反复性或持续性,进食后加剧,恶心,呕吐(非喷射性,量少而苦),呕吐后疼痛可缓解,黑便,甚或呕吐物中带血或呕血,体重减轻。

(疗法)

配穴方一脾俞、胃俞、中脘、天枢、内关、足三里。

治法:用刮痧法。先刮背部的脾俞、胃俞,再刮腹部的中脘、天枢,然后刮前臂内关,最后刮下肢部的足三里穴。用平补平泻法,刮至微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胆汁反流性胃炎。

附记:王敬、杨金生经验。屡用效佳。

配穴方二脾俞、胃俞、肝俞、胆俞、大肠俞、中脘、足三里。

治法:用刮痧法。每取单侧穴位、双侧穴位交替使用。先刮背部的脾俞、胃俞、肝俞、胆俞、大肠俞,再刮腹部中脘,然后刮下肢部的足三里穴。用平补平泻法,刮至微现痧痕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

主治:胆汁反流性胃炎。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验之临床多效。

胃黏膜脱垂症

胃黏膜脱垂症,中医无此病名,根据临床表现,多属中医的“胃痛”、“呕吐”、“呕血”、“便血”范畴。本病常与十二指肠溃疡合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