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告别痛经36计
12352800000022

第22章 ——药熨疗法

第十八章——药熨疗法

1. 什么是药熨疗法

药熨疗法是将药物加热后置于患者体表特定部位,进行热熨或往复运动,以使腠理疏通、经脉调和、气血运行,从而达到治病除疾的一种外治方法。一般认为,上古时代的人就已经知道用火烤过的石块来热熨治疗关节疼痛之类的病症。《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了扁鹊的论述:“疾之居腠理也,汤熨之所及也。”《黄帝内经》中也论述了风寒湿痹、肿痛不仁之类的病证可用“汤熨及大灸刺”等方法治疗。此后历代的医学著作中均有这方面的记载,并且不断创新,治病范围逐渐增广。药熨疗法可以广泛地应用于各科疾病,在中医辨证属寒湿、气血瘀滞或虚寒性的病证治疗上,更是具有其他疗法所不可替代的治疗作用。而且,药熨疗法的操作较为简便,一般无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较为适合在家庭中应用。使用药熨疗法时要防止烫伤,注意调节好温度。本法不适用于阳证疮疡、疝病绞窄等。

使用药熨疗法治病时应注意:①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其治疗部位,采取适当的体位。②由于患者治疗时要充分暴露患部或治疗部位,寒冷季节要有取暖设备,以免着凉感冒。③要防止烫伤,注意调节好温度,药包热时熨得快一点,用的力轻一点,药包热减时要慢一些,用力要重一点。④还要注意药包是否有漏,药包最好多准备几个,以便轮换使用,勿使热熨间断。⑤热熨过程中,患者如果出现头晕、心悸、呕恶及皮肤烫伤、擦伤等现象时,应及时停止治疗。⑥患者应用药熨疗法治疗后应避风保暖,卧床休息。⑦本法不适用于阳证疮疡、疝病绞窄等,对皮肤过敏、皮肤发炎、发热患者也不应使用。

2. 药熨疗法治痛经

(1)芎归散

[组成] 川芎、当归各50克。

[制法] 以上2味共研细末,每取10克,炒热备用。

[功效] 活血调经止痛。

[用途] 适用于痛经。

[用法] 趁热熨脐部,热气透入,血下痛止。

(2)葱姜盐熨方

[组成] 葱白250克,生姜125克,食盐250克。

[制法] 以上3味共炒热,装入布袋中,备用。

[功效] 祛寒通脉止痛。

[用途] 适用于寒凝痛经、喜温畏寒者。

[用法] 趁热熨脐部及下腹部,凉后再炒再熨,每次20~30分钟,每天1~2次。

(3)五味醋熨方

[组成] 当归12克,延胡索20克,红花10克,胡椒6克,蚕沙6克,醋适量。

[制法] 将以上前5味用醋炒热,装入布袋中,备用。

[功效] 活血化瘀,调经止痛。

[用途] 适用于瘀血阻滞型之痛经。

[用法] 热熨痛处。

(4)痛经盐醋方

[组成] 粗盐250克,陈醋50克。

[制法] 将粗盐爆炒,再将陈醋慢慢地洒入,边洒边炒,洒完后再炒片刻,装入布袋,即可。

[功效] 理气止痛。

[用途] 适用于经期小腹痛和腰痛者。

[用法] 热熨腰和腰骶部。

(5)菖蒲白芷丁香方

[组成] 石菖蒲30克,香白芷30克,公丁香9克,精盐500克。

[制法] 以上前3味共研细末,食盐入锅炒干,再将药末和入,拌炒片刻,装入厚毛巾袋中,备用。

[功效] 温经散寒,通经止痛。

[用途] 适用于经前腹痛。

[用法] 趁热熨脐部及腹痛部,凉后再炒再熨,每次20~3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