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刘渡舟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验案(《刘渡舟医案》) (1)
冯某,男,17岁,高中学生。
1995年2月8日初诊。
因突发黄疸,皮肤及巩膜皆黄,急诊住某传染病医院治疗。肝功化验:GPT(ALT)2615 U/L,GOT(AST)932 U/L,碱性磷酸酶(ALP)193 U/L,γ谷氨酰转肽酶(GGT)122 U/L,胆红素BIL)1385μmol/L(81 mg/dl),直接胆红素(DBIL)7866μmol/L(46 mg/dL),抗HAV-IgM(+),该院确诊为“急性传染性黄疸型肝炎”。因黄疸来势凶猛,急请刘老会诊。症状:目睛、皮肤、巩膜皆黄染,黄色鲜明如橘。头晕,口苦,小便黄赤,大便偏干,脘腹胀满,呕恶纳呆,午后发热(体温在372~376℃),神疲乏力,倦怠嗜卧。舌体胖,苔白厚腻夹黄,脉弦而数。刘老辨为:湿热蕴阻,熏蒸肝胆,疏泄不利,逼迫胆汁外溢而成黄疸。
治法:疏利肝胆气郁,清热利湿解毒。
【处方】柴胡14g,黄芩10g,山栀子10g,水红花子10g,苍术10g,厚朴15g,陈皮10g,凤尾草15g,半夏12g,竹茹15g,茵陈30g(先煎)。
服上方7剂,黄疸变浅,脘腹痞满,呕恶不食减轻,午后低热已退,大便隔日一行,小便黄赤,恶闻腥荤,倦怠乏力,舌苔白腻,脉来弦滑。此乃湿热之毒难于速拔,缠绵不退,如油入面,蕴郁难分。
【处方】垂盆草15g,土茯苓15g,凤尾草15g,草河车15g,大金钱草30g,柴胡15g,黄芩10g,泽兰10g,土鳖虫10g,炙甘草4g,茜草10g,茵陈30g(先煎),白花蛇舌草15g。
又服上方7剂,病情大有好转,食欲大开,体力增加,大便每日一行,小便略黄。视其面、目、黄色已退净,肝功化验:GPT 141 U/L,GOT 42 U/L,ALP 116 U/L,GGT 35 U/L,LDH 132 U/L,TP 82g/L,ALB 46 g/L,DBIL359μmol/L( 21 mg/dl)。药已中的,嘱其再服14剂。
复查肝功:ALT 241 U/L,AST 23 U/L,ALP 99 U/L,GGT 21 U/L,LDH 135 U/L,TP 136μmol/L(8g/dl),ALB 46 g/L,DBIL(-)。面、目、身黄皆已退净,二便调,食欲增加,余症悉除,返校上课。
医嘱:注意休息,忌食肥甘厚腻。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解析】本案患者发黄,色鲜明如橘,伴有口苦、溲赤、便干、腹满、呕恶、身热,此为湿热蕴阻中焦,熏蒸肝胆致胆汁外溢而发为“阳黄”。刘氏一诊时予以柴胡、黄芩清肝利胆,茵陈清热利湿退黄,栀子清利三焦之湿热,加厚朴、苍术、陈皮以化脾胃湿浊,水红花子、凤尾草、半夏、竹茹和胃降逆,清湿热之毒。二诊时,因湿热之毒难速拔,故刘氏方中在一诊疏肝、清热、利湿的基础上加用泽兰、土鳖虫、茜草以活血助清热利湿之功。刘氏用方,疏、利、清、活四法兼用,故药后疗效明显。
(十一)朱锡南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验案(朱锡南鸡陈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216例新中医,1995;10:52)
黄某,男,46岁,农民,1983年6月12日初诊。主诉:发热恶寒、乏力、小便黄如茶色,大便硬结,纳差恶心3天。症见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急症病容。查体:体温39℃,心肺正常,腹软,肝右肋下2 cm,质软,脾未触及。肝功能检查结果:黄胆指数(II)52U,GPT 6200U/L,TTT 12U。舌红,苔黄微腻,脉弦数。诊断:急性黄疸型肝炎。中医诊断为黄疸,热重于湿。治宜清热凉血解毒,利湿退黄。
【处方】茵陈50g,鸡骨草、田基黄、白茅根、大青叶各30g,大黄(后下)15g,龙胆草、山栀子各20g,甘草10g,6剂。每日2剂,分上、下午煎服,服药3天。
6月16日诊:发热稍退,小便仍黄,守上方加木通、淡竹叶各20g,6剂。
6月19日三诊:发热已退,大便软,无恶心,食欲增进。守上方去大黄,10剂。
6月25日四诊:精神好转,食欲增加,舌红,苔微黄,脉弦。上方继服5剂,每日1剂。
6月30日五诊:诸症减轻,舌苔薄黄干,脉弦,上方去山栀子、淡竹叶,加牡蛎(先煎)30g,石斛20g,6剂。
7月8日六诊:病者诸症已除,精神好,复查肝功能各项正常,守6月30日方服6剂巩固疗效。追踪半年,复查肝功能2次,均正常。
【解析】急性黄疸型肝炎属中医学“阳黄”范畴,中医认为是时邪外袭,湿阻中焦,饮食不节,损伤脾胃,湿热交蒸,瘀热内蕴。脾胃湿热熏蒸于肝胆,使肝郁湿热结于胁下,致胸胁刺痛,肝脾大。朱氏以清热凉血活血为主配以利湿药,能使瘀滞于肝胆的湿热从小便排出,方中鸡骨草、田基黄、山栀子、大青叶、绵茵陈、白茅根皆能入血分,有清热、凉血、活血之效。现代研究表明,活血药能改善人体微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可增加肾脏血流量而利小便,能增加组织细胞的通透性而利于清除肝内胆汁瘀滞,故以清热利湿退黄方治疗黄疸,在方中加用活血药可增强疗效,临床值得推广。
(十二)戴福海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验案(戴福海,黄培容.四草大黄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02例新中医,1995;10:51)
刘某,男,18岁,学生,1990年2月8日初诊。纳差,乏力,身目俱黄5天,伴恶心呕吐,右上腹胀痛,厌油腻,尿黄如浓茶,大便干结。查:皮肤、巩膜中度黄染,肝肋下2 cm,质软、压痛明显。肝功能检查异常,HBsAg阳性。诊断为急性黄疸型肝炎。投四草大黄汤原方治疗。
【处方】白花蛇舌草30g,金钱草20g,益母草、甘草各10g,大黄15g。每日1剂,早、晚煎服。
因患者呕吐而进食困难,给予静滴10%葡萄糖液1000 ml,加维生素C 2g,维生素B6200 mg,每日1次,2日后呕吐止能食而停用。服药5剂后患者皮肤、巩膜黄疸较前明显减退,食欲增,呕吐止,嘱再服10剂。2月23日复查,肝功能在正常范围,临床症状消失而愈。
【解析】戴氏所拟四草大黄汤体现了渗湿、清利、退黄、调理肝胆脾胃之旨,符合“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及“诸病黄家,但利其小便”之治则。故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在改善消化系统症状,增进食欲,消除黄疸,改善肝功能等方面疗效满意。该方药物组成简单,药物来源较广,也体现了用药的廉验,在临床上易于推广。
(十三)胡金满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验案[胡金满清热利湿法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216例湖南中医学院学报,1995;15(1):19]
黎某,男,21岁。因恶心厌油6天,身目发黄4天,于1993年1月9日入院。
患者1月3日起病,始为发热头痛,食欲渐退,经服感冒药,病情无明显好转,入院症见头昏乏力,纳差、恶心厌油,口干口苦,腹胀尿黄,大便2日未行。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查体:全身皮肤巩膜黄染,心肺(-),肝区触痛,肝在右胁下25 cm,脾(-)。肝功能全套:BIL 1939μmol/L,ALT>2000U/L(>200U/dl),白蛋白(A)35g/L,球蛋白(G)42 g/L,诊断: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诊断:黄疸(阳黄、湿热内蕴证)。治以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处方】白蛇舌草20g,夏枯草20g,茵陈15g,山栀子10g,田基黄20g,黄柏10g,土茯苓15g,木通10g,枳壳6g,大黄15g,甘草5g。
服药3剂,精神好转,诸症减轻,大便通畅,继服原方4剂。1月6日肝功能全套复查:ALT 1310U/L(131U/dl),TBIL 599μmol/L,DBIL 376μml/L,A 35g/L,G 45 g/L。2月1日再次复查肝功能全套均属正常。A 38 g/L,G 25 g/L。继续巩固治疗,共住院35天痊愈出院。
【解析】急性病毒性肝炎,因湿热毒邪为患,入里化热,内伤脾胃,致使脾胃运化失常而饮食失调,湿热内蕴肝胆,致胆液外泄肌肤则发为黄疸。胡氏针对湿热毒邪内侵,邪不泄越这一病机,以清热利湿立法,方中茵陈苦微寒,入脾胃肝胆,善清利湿热退黄;山栀子苦寒入三焦,清热燥湿泻肝胆,利三焦;大黄苦寒,荡涤肠胃实热,通腑气,使湿热从大便而去;木通有较强的利尿作用,使湿热从小便出;土茯苓、蛇舌草、夏枯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枳壳疏肝行气,和中降浊,使肝胆得以疏泄,脾胃恢复正常的升降功能,黄疸则可自除,病症自愈。
(十四)何乃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验案(何乃坤茵陈汤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62例新中医,1996;7:45)
周某,男,36岁,工人,1994年10月7日初诊。患者发热(T 38℃)已7天,伴纳呆,脘闷,第3天出现黄疸。刻诊:面黄如橘子色,眼结膜黄染,尿黄如柏汁,胁痛,便秘,舌红,苔黄厚腻,脉弦数。查肝肋下4 cm,剑突下6 cm,触痛。查肝功能:黄疸指数50U,TTT 18U,GPT 310U/L,HBsAg阳性。诊断为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中医诊为阳黄。证属肝胆湿热,热重于湿。治宜清热解毒利湿。
【处方】茵陈、滑石各30g,猪苓、茯苓、泽泻各15g,苍术、枳实、川厚朴、黄连、山栀子各10g,柴胡、黄芩各15g,大黄10g,虎杖20g,白花蛇舌草30g。3剂,每日1剂,水煎服。
服后热退,大便通畅,上方续服7剂,身黄渐退,小便清利。前方去大黄续服,3周后诸症消失,查肝功能已正常,HBsAg阴性,续调理1个月痊愈。
【解析】《寿世保元》云:“盖湿热郁结于脾胃之中,就不散,而成黄疸。”故清利湿热是治疗黄疸的常用治法,只要辨证准确,必能药到病除。茵陈汤治疗湿热黄疸确有良效,方中茵陈、山栀子、黄连清热利湿,茯苓、猪苓、泽泻、滑石利水渗湿,苍术燥湿运脾,枳实、川厚朴宽中消滞祛湿,本案患者为热重于湿之黄疸,故加黄芩、大黄、虎杖、白花蛇舌草以增强清热解毒之效。
(十五)田庆富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验案[田庆富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186例国医论坛,1997;1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