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疹后诸症 (2)
针对暑温邪毒急暴剧变之性,要强调以攻逐邪毒为主的先发制病问题。前贤常谓温病下不嫌早。戴北山言之甚详:“时疫下法与伤寒不同。伤寒下不厌迟,时疫下不厌早。伤寒在下其燥结,时疫在下其郁热”“时疫不论表邪罢与不罢,但兼里证即下”“时疫上焦有邪亦可下,若必待结至中下二焦始下,则有下之不通而死者”。他的论述蕴含着先发制病的治疗思想。喻嘉言指出,《金匮》“治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著席,脚挛急,必齿,可与大承气汤”,为“死里求生之法也”。并加以发挥:“此证入里之热,极深极重……故取用大下之方,以承倾其一线之阴气。”这些经验要诀启发后人,根据本病的特点,治疗上必须采取先发制病的措施,防其传变。且用药应重,泄内在热邪,使温毒有其出路,而杀其猖獗之势,争取症情之转机。上述之经验方药,即包含着承气、凉膈、羚羊白虎之类,是我们临床所常用者。
实践经验证明,对本病重在治发机先,给邪毒以出路,至于石膏、羚羊之用于偏热,芳香化浊用于偏湿,豁痰开窍息风诸法,根据天时、地理、人体,灵活运用,不拘泥于成方,不胶执于舌脉,而触类旁通之。从治疗的病例来看,初步掌握其发病规律,先发制病,及时用药,获得了一些效果。以本病变起仓卒,务必严密注视,护理得当,亦为重要的环节。
另有恢复期的治疗,如余热未清,气阴不足,宜益阴清热,应以鲜石斛、鲜沙参、生地黄、麦冬、丝瓜络、青蒿、鲜荷叶、白薇、西瓜翠衣,甘草等较为有效;如余热未清而痰浊留阻,宜豁痰清热,可用鲜石菖蒲、郁金、丝瓜络、天竺黄、胆南星、白芍、淡竹叶、玄参等;如热伤阴液,虚风内动,宜滋养肝肾,育阴潜阳,应以生地黄、炙甘草、阿胶、火麻仁、牡蛎、鳖甲、穿山甲、磁石等为主药;如瘀阻经络,筋脉失养,宜活血通络,如当归、白芍、丹参、地龙、秦艽、木瓜、蜈蚣、红花、乳香、没药、生地黄等;痰多,加礞石滚痰丸。以上方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施用,殊有一定疗效。
(董廷瑶)
二十七、痢疾的治疗经验
痢疾古称肠澼,亦曰滞下。本病为夏秋季节的肠道传染病,乃由疫邪致病。其内因则是饮食不洁,脾胃不和,凝滞停积,蕴毒结作,更因寒暖不慎,暑湿内合和其他的兼夹,造成下痢。
痢疾常见于小儿,盖以小儿气血怯嫩,脏腑娇弱,夏日又恣啖瓜果冷饮,每每脾胃先伤,加以贪凉冒寒,疫邪干正,即发本病。一般症状,便下黏液,红白脓血,里急后重,腹痛次频。如见高热惊厥,来势急骤者,是为疫毒痢。
临床辨证,以热痢为多见。此时发热或高热,腹痛呕吐,下利窘迫,里急后重,****灼热,小便短赤,舌苔薄腻或厚腻,脉数带滑或濡。应以消积导滞,消热解毒主之。
痢疾初期常采用程钟龄的治喇痢散加味施治,见效良好。其组成为葛根、酒炒苦参、广木香、酒炒黄芩、陈皮、酒炒赤芍、炒麦芽、炒山楂、陈松萝茶。以葛根升清和痢,使邪不下陷;苦参、黄芩味苦辛寒,清热燥湿,酒炒者,以其能升药气而性疏滞也;麦芽、山楂消导下积;松萝茶化食和痢;陈皮、木香理气行滞;赤芍活血和里;再加入黄连泻火,马齿苋除脓血。服用数剂,即能见功。
痢疾中期可用葛根芩连汤同白头翁汤混合施治。两方原为治热痢之主方。葛根芩连汤专治邪热下利、便血等症,以芩、连清热,葛根升散,解阳明之表,使下陷之邪上达,不迫邪于下;白头翁汤以白头翁直清血分湿热,秦皮清湿热而止后重,黄连、黄柏清泻肠道之湿火。总的作用是去风火而解毒治痢。
马齿苋为治痢要药,其性酸、寒,入心、肝、脾三经,既具清热解毒之功,又有凉血利肠之力,在上述诸方中均可加入。香连丸、芍药汤、枳实或槟榔导滞丸等法,也可随机选用,要在据症而斟酌之。有表证者须参合表剂以疏外邪,甚则用荆防败毒散,此喻嘉言所谓逆流挽舟法也。然须确诊而辨治之。
由此可见,治痢之法,端绪不一,必待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湿热者宜清利之,积滞者宜导下之,因于气者调其气,因于血者和其血。有表证者须兼解表。新病属实者,则须通因通用;久病因虚者,虽古训有痢无止法之说,亦可考虑塞因塞用。凡此,乃治痢之大法也。
小儿疫毒痢,每有未见下痢而热极惊搐者,此时之诊断易与乙脑混淆,故须****查粪以作鉴别。否则误诊,贻害匪浅。此即西医所称之中毒性菌痢。因其发病急骤,高热昏厥,抽搐痉挛,故可出现闭脱之危证。临床上可分为两种类型。一为实热内闭型。由于热毒炽盛,化火化风,故见壮热烦躁,面红目赤,谵妄抽搐,下痢脓血,小溲短赤,其舌红,苔黄腻。救急之法,以紫雪丹鼻饲泄热制惊,熊胆****剂泻火解毒;如得热降惊定,然后亟进马齿苋、生大黄、槟榔、枳实、金银花炭、黄连、炒黄芩、焦山楂、白头翁等,清热导滞,解毒止痢;继予葛根芩连汤合白头翁汤清其湿热余毒。二为内闭外脱型。多为体质素弱的患儿,在热闭抽搐的同时,突然出现面色苍白或灰白,脉象沉细,舌淡转淡苔腻,四肢厥冷等。此为正不胜邪,气血凝滞,内闭外脱的危象。
兹举一例,曾治一郭姓女孩,下痢赤白,里急后重,日十余行,腹满拒按,舌苔厚腻,高热39~40℃,神志昏糊,四肢厥逆。由于病前冷食杂进,显系邪毒蕴郁、冷实不消的疫毒痢疾,将成内闭外脱之势。即采用千金温脾汤以温通之。方中用大黄、厚朴、玄明粉荡涤积热;用干姜、附子祛除里寒,温中回阳;配以人参、甘草扶元和脾;当归调血润肠。盖因内有实积,非攻不去;里育阴寒,非温难除。药后积下肢温,症情缓和,但阴寒得温已散,湿热内滞则难遽去,故见下痢次多。再进葛根芩连合白头翁汤清热和痢,加理气导滞之品,渐得好转。
然本方之用,必须根据辨证,慎重选择适应病例。因本方之力在大解热毒,张璐认为,熊胆之性,“凡实热之证,用之成宜,苟涉虚象,便当严禁”;而麝香之用,杨时泰也指出“但贵中节而投,适可而止耳”。故并不是凡属病毒肺炎都是合适的。一般又以初起实证为宜,原则上不超过3剂。盖苦寒香窜,不可久用,唯应中病即止。临床观察,审慎用之,未见一例有副作用。此亦熊麝散之安全性也。
二十八、运用热痰风理论指导流行性乙型脑炎的辨证论治
“热”“痰”“风”是中医学对小儿惊风病证的概括。笔者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认识到,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以高热、昏迷、抽搐为主要临床症状,也可以归纳在“热”“痰”“风”三大证范畴内。并运用这一理论指导121例急性期乙脑和135例恢复期及后遗症期乙脑的治疗,与同年同期使用其他疗法相比,取得了较高的疗效,降低了病死率,减少了后遗症。1966年,由国家科委在《研究报告》上向全国推广了这一经验,并载入了全国统编教材《中医儿科学》(第5版)中。
(一)热、痰、风的演变机制
“乙脑”属于中医学“暑温”范畴,是由暑温邪毒侵袭所致。盖暑温邪毒,伤人最速,且常兼夹风邪、湿邪侵袭人体而发病。暑属阳热之邪,其性炎上,容易化火伤阴;风是外感疾病的先导,为百病之长。热盛生风,热灼津液为痰,湿热蕴结亦能成痰;痰蕴生热,痰动生风;风燥液为痰,风盛动痰。其中热是产生风、痰的根本,痰既是病理产物,又是病理因素。因此,在临床上乙脑常以高热、昏迷、抽搐等症并见,且“热”“痰”“风”不仅是对证候的概括,也是对其病因病机的简称。同时,热有表热、里热及实热、虚热之分;痰有痰浊、痰火及有形、无形之异;风有实风、虚风及内风、外风之别。
(二)热、痰、风与卫气营血的关系
“卫气营血”是清代叶天士所创立的温病辨证方法。即把外感温病由浅入深、由轻而重的病理过程,列为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四个阶段,并有相应的证候表现。卫气营血揭示了一切温病发展的共性规律,对于温病的辨证论治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但是,温病的种类很多,又各有其自身的发病特点和个性特征。乙脑是由暑温邪毒所致,其“邪之来也,势如奔马;其传变也,急如掣电”。一经发病,特别是乙脑急重病例,其卫、气、营、血的界限很难严格区分,在急性期常卫气同病、气营同病、营血同病或气营血同病。在恢复期和后遗症期,则又另当别论,难以总结规律。
笔者认为,热、痰、风证可贯穿乙脑的全过程,各个阶段都可反映出来,只不过表现的属性不同而已。卫、气、营、血与热、痰、风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热证在卫气阶段的表现,重在卫分的可见发热、恶风无汗,重在气分的可见壮热不寒、汗出热不退;在气营阶段则为持续高热;在营血阶段则为发热起伏、朝轻暮重。痰证在卫气阶段表现为嗜睡或烦躁不安;在气营阶段表现为神志昏迷或狂躁不安、谵语,喉间痰鸣,呼吸不利;在营血阶段则为深度昏迷。风证在卫气阶段多表现为头痛、项强;在气营阶段则为频繁抽搐;在营血阶段为两目上视、牙关紧闭。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症状也表现为热、痰、风证。不过,乙脑急性期的热、痰、风证,以实证为主;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热、痰、风证,则以虚证为主,或虚中夹实。
(三)运用热痰风理论辨治乙脑
1分期施治笔者运用热痰风理论辨治乙脑,将乙脑病程分为初、中、后三期。初、中期以热证、实证为主;后期则以虚为主,或虚中夹实。
(1)初期:此期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初热期,一般约持续3天。症见突然发热,微恶风,或但热不寒,全身灼热,无汗或少汗,口渴,常伴头痛或项强,恶心,呕吐,嗜睡或烦躁不安,舌苔薄黄,舌质偏红,脉多浮数。此属暑温邪毒侵袭肌表所致的表热证。治疗的关键是解表散热,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此时不能见惊而息风,见高热而使用寒凉之品,否则,易使邪陷入里。治宜清暑解表,祛邪外泄。常用新加香薷饮加减。药如香薷、薄荷、葛根、大豆黄卷、僵蚕、连翘、金银花。夹湿,加鲜藿香、鲜佩兰;呕吐,加姜半夏、姜竹茹。不宜用苍术、厚朴,以防其化燥伤阴。此期的抽搐多数是由高热引起的一时惊厥,乃属外风证。若热退而惊不止,则是邪热入里,内陷厥阴之内风证,相当于早期脑水肿症状,不在解表之列。
(2)中期:此期为乙脑的极期阶段,一般持续3~7天。症见高热不退,神志昏迷或狂躁不安,颈项强直,四肢抽搐,反复发作,或喉间痰鸣辘辘,呼吸不利,口渴引饮,大便多秘结,小便短黄,舌苔黄糙或灰黄,舌质红绛,或舌尖起刺,脉多洪数。此属暑温邪毒,化火入里,充斥阳明,内陷厥阴之危急重症,相当于现代医学脑实质炎症所致的脑水肿。此时邪火充斥,热、痰、风肆虐,毒火已成燎原之势,一般的清热解毒、凉营息风等常法等于“杯水车薪”,难济危急。治疗的关键是通腑泻火,引热下行,使邪有去路,从下而泄。所谓“扬汤止沸,莫如釜底抽薪”,通腑不必拘于要有结粪。谚云“温病下不厌早”,即指此证。临床常用龙胆泻肝汤合凉膈散加减治疗。药如龙胆、生大黄、芒硝、甘草、生石膏、知母、竹叶等,煎汤取液,频频鼻饲给药。不用大、小承气汤,是因其方中有枳实、厚朴,这两味药均为辛燥之品,易伤津耗液,也与“急下存阴”旨义相悖。
(3)后期:此期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恢复期和后遗症期,虽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但亦属热、痰、风证范畴。这类证型既可单独存在,又常兼夹并见,临床辨治时,应分清主次,互相参合,随证治之。此期应抓紧在发病后6个月内积极治疗,否则会留下终身残疾的后遗症。
2辨证施治流行性乙型脑炎各期皆可从热、痰、风证辨治,初期、中期施治方法已如前述,后期辨证施治方法如下。
(1)热证:以长期不规则的发热为其主要症状,除重新感邪外,一般属于虚热,多为现代医学中枢发热,或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表现。临床可有“营卫不和”和“阴虚发热”两类。
①营卫不和:容易出汗,汗出不温,面色发白,手足欠温,精神萎靡,舌淡苔薄。此为营虚卫弱,病不在外邪多,而在正气虚。治宜益气固表,调和营卫。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药如黄芪、桂枝、白芍、防风、龙骨、牡蛎、甘草、生姜、大枣。
②阴虚发热:低热起伏、朝轻暮重,面颧潮红,手足心热,虚烦不安,口干喜饮,小便短黄,舌光红起刺,脉细数。此为久热伤阴,阴虚生热。治宜养阴清热生津。用青蒿鳖甲汤加减。药如青蒿、鳖甲、生地黄、地骨皮、全瓜蒌、麦冬、知母、芦根。
(2)痰证: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一般有痰浊和痰火之分。 (1)
①痰浊:以深昏迷或半昏迷、昏睡、痴呆、失语等为主症,亦有吞咽困难、喉间痰鸣等兼症,舌苔厚腻。此为痰浊内阻,蒙闭清窍。治宜豁痰开窍泄浊。喉间痰多可选用鲜竹沥,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或用青礞石2份,硼砂1份,玄明粉l份,共为极细末,小儿每次06~10克,成人3~5克,每日3次。昏迷、昏睡,可选用鲜石菖蒲汁,每次5~10毫升,每日3次。或用白金丸,每次15~3克,每日3次。深度昏迷,可选用陈胆南星10克,天竺黄15克,远志10克,雄黄粉03克(冲),水煎取汁120毫升,分3次服(鼻饲)。如深度昏迷病情危重,可酌用至宝丹或苏合香丸,每次半丸,每日3次。吞咽困难者,可选用姜半夏9~15克,水煎取汁30毫升,加入米醋5毫升,鸡蛋清1个,每日1次。
②痰火:以狂躁不宁、嚎叫哭闹、精神异常为主症,舌红苔黄。此为痰火内扰心肝。治宜泻火宁神。可选用龙胆15克,水煎取汁60毫升,加入水飞朱砂03~06克,分3次冲服。或用琥珀抱龙丸,每次半丸至1丸,每日3次。如见虚烦不宁,加用黄连15克,阿胶10克,煎汤服。
(3)风证:以肌力和肌张力异常等表现为主症。根据病情可分为风邪入络和阴虚风动两类。
①风邪入络:以强直性瘫痪为主,肢体强直拘紧,角弓反张。此为风邪内窜,留阻经络。治宜搜风、通络、活血。用止痉散及虫类药为主治疗。药如全蝎、蜈蚣、乌梢蛇、地龙、僵蚕、当归、生地黄、鸡血藤等。虫类药有温燥辛窜、伤津劫液之弊,因此必须佐以生地黄、当归、鸡血藤等养血润燥之品,所谓“治风先治血”,亦即此意。
②阴虚风动:以震颤样抖动或不自主动作为主,可出现于全身,亦可仅见于面部或一侧肢体。此为久热伤阴,虚风内动。治宜养阴息风。常用大定风珠或三甲复脉汤加减治疗。药如龟甲、鳖甲、牡蛎、珍珠母、生地黄、玄参、白芍、当归等,并每日服鸡子黄(将鸡蛋投入沸水中1~3分钟,取出蛋清,即得)1~2只。
笔者创用热痰风理论指导乙脑全病程的临床治疗。其中一则报道介绍,观察119例乙脑后期患者治疗3个月的结果:痊愈(全部临床症状消失,一切恢复正常)69例,占5798%;显效(主要症状消失,较大儿童或成人能自己料理生活)44例,占3698%;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3例,占252%;死亡3例,占252%。此结果反映了这个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的价值。
(江育仁)
二十九、小儿夏季热辨治
小儿夏季热为盛夏时期特有的疾病。患儿症情每与气温高低和体质强弱密切相关,病程缠延,久热不退。小儿一罹本病其毛孔致密,汗少或无汗,大渴引饮,小溲频多而清长。按照时令虽属暑热范畴,然非清暑解热所能奏效,更非开腠疏邪、发汗解表而能泄热,治疗上颇感棘手。患儿往往2~3个月高热起伏不退,使家长们忧虑不安。
几年来临床实践大体上摸得了它的发病规律和治疗规律,兹就个人粗浅体会,简述如下。
1发病规律夏月气候炎热,元气亏虚的稚孩不能耐受酷暑的侵袭,易致本病。其病情之轻重,每与儿体的强弱,对耐暑程度的如何有关。同时气候愈热,则发热愈高,有时往往随气温的高下可测知其体温的升降。这是本病的特征。因此可轻重不同地持续整个夏季。迨秋凉后一过白露,体温就随季节而逐渐下降。如无其他并病,经过调治,容易恢复健康。这是普遍的规律。如果患儿体质仍差,次夏可能再作。
2治疗规律小儿夏季热属夏令暑热。特别是明清两代医家,对暑病的病因创列许多名称,如中暑、伤暑、暑湿、暑风、暑厥等。按照夏季热的特点,应属伤暑范畴。其发病机制上,根据病情应有区别,不能笼统施治。其中有暑热夹湿、暑伤阳明、暑气伤津、暑耗少阴等四类。兹介绍临床实践病例,以供参考。
(1)暑热夹湿:暑即暍也。以夏令之病热,因夏至以后土润溽暑,故有热而兼湿。暑病夹湿,临床屡见,治必清暑化湿。
【病例】
刘某,男,5岁。
1963年8月12日一诊:发热2周,咳嗽痰阻,便闭溲少,巩膜浑浊,胃纳不佳,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暑湿内阻,治以清化。处方:清水豆卷12克,赤茯苓9克,连翘9克,厚朴3克,六一散12克(荷叶包),鲜藿香9克,鲜佩兰9克,浙贝母9克,杏仁6克,金银花9克,栀子9克,活芦根30克。1剂。
8月14日二诊:服药以后,热度已和,舌淡红苔松腻,胃纳一般,便通一次,汗出形振,腹部尚软。善以清化暑湿。处方:厚朴24克,赤茯苓9克,佩兰9克,六一散12克(荷叶包),陈皮3克,连翘9克,炒枳壳45克,炒谷芽9克,泽泻9克,薏苡仁12克。3剂。
8月16日三诊:暑湿渐化,热度平静,一般均和,再以原法。处方:赤茯苓9克,六一散12克(荷叶包),连翘9克,薏苡仁12克,枳壳45克,陈皮3克,焦神曲9克,佩兰9克,泽泻9克,通草3克。3剂后病愈而安。
按:此乃暑湿之邪,袭于肺卫之表,虽热已2周,但暑邪较轻,故治以豆卷、藿香、佩兰、六一散、赤茯苓、浙贝母、金银花、连翘等芳香渗利,使肺气上宣湿邪下泄,暑热自解。在三诊后暑湿化,热平而安矣。
(2)暑伤阳明:小儿夏季热初期,邪盛而正尚不虚,邪正交争,热势较重,体温可达40℃左右,口渴引饮,面赤肤燥,肢温脉数,舌红苔黄,此为阳明经热,正当邪热炽盛,治宜重剂白虎,清泄郁热,使津津汗出而收清解之效。
【病例】
叶某,男,15个月。
1963年7月21日一诊:暑热已12天,高热398℃,持续不退,皮肤灼热,肤燥无汗,唇红口燥,舌苔黄腻,腹软溲少。是暑入阳明,亟须清暑泄热。白虎汤加味主之。处方:生石膏45克,知母6克,六一散12克(荷叶包),淡竹叶15克,西瓜翠衣12克,鲜佩兰12克,西香薷3克,连翘9克,金银花9克。2剂。
7月23目二诊:热势已和,378℃,汗出溱溱,舌淡红,口滋润,渴喜饮,胃不和,大便溏薄,小溲通调,形神委顿。暑未清,而元气转虚。药拟清暑益元法主之,处方:孩儿参6克,生白扁豆9克,焦白术9克,怀山药9克,炒薏苡仁12克,六一散12克(荷叶包),川石斛9克,炒谷芽9克,西瓜翠衣12克,青蒿9克。3剂。
7月26日三诊:热度退净,胃气稍动,惟大便泄利,昨天4次,小溲通长,舌苔薄腻,气体未复,兹拟调元扶脾。处方:米炒党参6克,炒白术6克,生白扁豆9克,怀山药9克,炒谷芽9克,焦甘草24克,川石斛9克,炒薏苡仁12克,干荷叶9克。3剂而愈。
按:此例因暑邪已入阳明,故以加味白虎为主,直清气分之热。热势一和,继予调元扶脾之剂而善后。
(3)暑气伤津:暑热熏蒸,热邪羁留,津液耗伤,夜间热重,辰旦稍降,五心烦热,时时饮水,汗闭溲多,肢体消瘦,唇朱舌红,或苔花剥。此时不宜苦寒泄热,只宜酸甘敛阴为治。
【病例】
倪某,男,14个月。
1964年8月4日一诊:发热旬余,体质薄弱,热重不退,体温39℃,烦渴喜饮,有汗无泪,便下泄利,小溲频数,舌红苔薄。病情朝轻暮重,暑热久恋,元气与津液两受耗伤。兹拟王氏清暑益气汤合酸甘救阴法。处方:西洋参3克,鲜石斛10克,麦冬9克,天花粉9克,生甘草3克,乌梅6克,淡竹叶9克,鲜荷叶1角,西瓜翠衣12克,扁豆衣9克,陈粳米15克(包)。3剂。
8月7日二诊:服上药3剂,热和渴止,泻利已差,胃气亦动,神安喜睡,舌苔黄腻,舌质尚红。气阴未复,再以浮养益气。处方:人参须3克(另炖冲),西洋参3克(另炖冲),石斛9克,天花粉9克,扁豆衣9克,六一散12克(荷叶包),生谷芽9克,西瓜翠衣12克,香连丸24克(包),粳米15克(包)。2剂
8月9日三诊:泄利已和,形神活泼,身热亦退,胃纳转佳,苔薄黄腻。此暑湿未清,再以清理三剂而安。处方:人参须3克(另炖冲),川石斛9克,炒谷芽9克,天花粉9克,扁豆衣9克,茯苓9克,六一散12克(荷叶包),鲜佩兰9克,淡竹叶10片。
按:暑热久恋,邪已耗津,既不能疏化解热,又不可苦寒直折,只宜甘寒生津,益气涤暑,故用王氏清暑益气合酸甘化阴之法。迨津回热和,再以清理善后。
(4)暑耗少阴:少阴者心与肾也。小儿先天不足,形体素弱,因暑热留恋,心阴肾阳均受耗伤。症见发热,早晚为高,日中尚平,面汗闭,精神萎靡,嗜睡,或烦躁不安,饮一溲二,纳呆便溏,四肢欠温,掌心独热,舌淡苔少,脉象细数无力等,造成上盛下虚。因之既要温阳,又需育阴,方克有济。
【病例】
王某,女,12个月。
1963年8月1日一诊:禀赋薄弱,感暑以后,身热不足,已有半个月。形体消瘦,口渴喜饮,小溲频多而清长,大便溏下,纳呆汗少,舌尖红,苔淡白。此上盛下虚,暑热消渴症也。处方:黄厚附子9克,黄连15克,西瓜翠衣12克,乌梅45克,菟丝子9克,缩泉丸9克(包),青蒿9克,珠儿参45克,生白扁豆9克,天花粉9克。3剂。每天另用蚕茧5枚,大枣10枚,烧汤代茶。
8月4日二诊:前进清上温下之剂,消渴较瘥,大便亦调,肌肤得汗。但热尚未平,胃纳尚呆,舌质转红,气阴亦耗。再拟温肾阳,救胃阴,以清暑益气。处方:珠儿参45克,黄厚附子45克,麦冬9克,天花粉9克,西瓜翠衣12克,鲜石斛12克,淡竹叶6克,鲜荷叶30克,青蒿9克,生谷芽9克。3剂
后以上方为主,去附子,加入调养脾胃之品,连服5剂而热渐平,趋于康复。
按:本例乃先天不足,脾肾本虚,因命门火衰,致小溲清长。同时火不养土,使脾运不健,化机衰退,大便溏鹜。复感暑热,久而伤阴,使心火偏旺,而口渴引饮,形成上盛下虚的暑热消渴症。故用黄厚附子、缩泉丸、菟丝子等暖命门,壮肾阳以温下;黄连、珠儿参、天花粉、乌梅、青蒿、白扁豆、西瓜翠衣等涤暑热、养胃阴以清上。3剂后症状减轻,续以清暑益气、滋养胃阴而愈。
(江育仁)
三十、补肾健脾治疗小儿智力低下的研究
智力低下是发生在发育时期内,一般智力功能明显低于同龄水平,同时伴有适应性行为缺陷的一组疾病。智商(IQ)低于人群均值20标准差(人群均值IQ定为100,1个标准差的IQ值为15),一般IQ在70或75以下即为智力明显低于平均水平。适应性行为包括个人生活能力和履行社会职责两方面,发育时期一般指18岁以下。精神病学称精神发育迟缓、精神发育不全、精神缺陷。教育心理学称智力落后、智力缺陷。特殊教育学称弱智、智力残疾。儿科学称智力低下、智能迟缓、智力发育障碍。
西医学认为,智力的发育和发展与先天遗传、大脑发育程度、后天环境和教育有密切的关系。大脑皮质是人类智力的物质基础,当大脑皮质因种种因素而发育不全时,如大脑的体积和重量不足,脑回、脑沟不发达,皮质变薄,神经细胞较正常少,则后天接受教育的能力也较差。众所周知,由于世界人口增多,文化科学发展对人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儿的生长发育也同时受到更广泛的关注。工业化引起生态平衡的破坏,使不良遗传因素负荷增加,基因突变过程增多,以致遗传病的数目增多,加上医学遗传科学的发展,诊断水平的提高,智力低下患病率报道数明显增多。1987年国内残疾人统计中,0~14岁儿童智力低下总患病率为12%,农村141%,城市07%,男性略多于女性,患病随年龄增长而有增多的趋势。
我国约有智力低下者1 200万人,世界约有15亿,说明此病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常见病。其不仅影响到家庭和社会,还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人种素质和民族振兴。所以防治智力低下,有利于人类进步、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
(2)痰证: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一般有痰浊和痰火之分。 (2)
智力低下属于中医学的“痴呆”“白痴”“呆病”“五迟”“五软”“胎弱”“胎怯”等范畴。若形体发育正常,但学习困难,难以教育,以社会适应不良及心理与情绪障碍为主者,属于中医学“痴呆”“白痴”“呆病”范畴;以动作发育延迟为主者,属于中医学“立迟”“行迟”范畴;以语言发育延迟为主者,属中医学“语迟”范畴;若出生后不久即出现明显征象者,则属“胎弱”“胎怯”范畴。近代主要通过中药、针灸、教育和训练等措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病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增强其独立性,使其学会与人交往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
1病机在于脾肾两虚为本,痰瘀阻窍为标此病病因复杂,涉及社会、心理、生物等多方面因素。现已查明,造成智力低下的病因可达数百种,中医学将其概括为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类。
(1)先天因素:父母精血虚损,或孕期调摄失宜,如精神、起居、饮食、药物不慎;或孕母患病,损伤胎元之气,或年高得子,或堕胎不成而成胎者,胎儿降生后先天肾气不足,脑髓发育不全而成智力低下。
(2)后天因素:主要有分娩时难产、产伤使颅内损伤出血,或胎盘早剥、脐带绕颈、分娩窒息,或早产、低体重儿、中毒,或系温热病过程中因高热惊厥昏迷造成脑发育受损,影响机体和智能的发育。
其病机为正虚以脾、肾、心、肝虚损为主。肾为先天之本,主骨生髓,上充于脑,藏志,主技巧,为生长之本,作强之官,肾气不足,则骨髓空虚,大脑失充。《医林改错·脑髓说》:“脑为元神之府,灵机记性在脑不在心。”脑髓空虚则神无所依,智力低下,记忆丧失。
肝主筋,藏血,出谋虑,主魂,肝血不足,则魂不守舍,血不养脑,神志失职,谋虑失常,筋弱不能束而立迟、行迟。心主血而司神明,言为心声,《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人对外界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形成感知,产生记忆、思维、分析、推理、判断、决策等一系列思维活动。《小儿卫生总微论方》说:“心气怯者则性痴而语迟。”若先天心气禀受不足,后天心血失养,则神机不利,精神离散,智力不足而语迟。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津液生化之源,主四肢肌肉,藏意。脾经气血充盈则可为神志活动提供物质基础,各种原因导致的脾经气血亏虚,不能上荣于心,则使神失所养,智识不开,思维迟钝,意志不清,心神恍惚,肢体痿软,站立行走皆弱于正常同龄小儿。
邪实主要表现为痰浊瘀血阻滞心窍,因产伤、外伤等原因损伤脑髓,瘀阻脑内,或热病后痰火上扰,痰浊阻滞,蒙蔽清窍,使窍道不通,心脑神明失主,肢体活动失灵。若痰浊瘀血阻滞心经脑络,亦可使元神无主,心窍昏塞,神识不明而失聪。
总之,小儿智力低下病因复杂,病理多变。一般来说,能直接查出的脑病(包括遗传变性)以及原因不明的先天因素、染色体病可归属于先天不足,病多在肝、肾、脑髓;代谢营养因素所致者,病多在脾;不良环境、社会心理损伤伴发精神症状者,病多在心、肝;感染、中毒、损伤、物理因素所致者,多属痰浊瘀血为患。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为脾常不足、肾常虚,故本病辨证应围绕脾肾两虚导致脑髓失充的关键,必要时参合心肝的虚证或痰瘀阻窍的实证综合分析认识。
2治则重在补肾健脾,填精养髓益智针对智力低下患儿肾脾两虚导致脑髓失充的病理特点,补肾扶元以培先天,健脾以壮后天。《医林改错·脑髓说》:“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渐空。”脾肾健则脑髓充,可提高智力。后天痰浊瘀血为患者,祛邪可以开窍通脑、活血通络、涤痰化浊为法,长期守方,以6个月为1个疗程,可重复2~3个疗程,辅以食疗、教养、训练等综合措施,以提高疗效。
临床中,补肾阳药如鹿茸、巴戟天、附子、肉桂、肉苁蓉、韭菜子;补肾阴药如熟地黄、制龟甲、制鳖甲、五味子、山茱萸、西洋参、制何首乌、枸杞子、桑椹;补脾气药如人参、茯苓、白术、山药、党参、太子参、黄芪、炙甘草;活血药如丹参、郁金、川芎、当归、赤芍;化痰开窍药如石菖蒲、胆南星、半夏;益智药如远志、益智、楮实子;平肝息风药如天麻、柴胡、钩藤、龙骨、牡蛎;清热解毒药如黄芩、黄连。上述诸药可随证配伍应用。本病治疗应以补肾健脾益智为主,可酌用制何首乌、鹿茸、茯苓、石菖蒲、远志等组方制成丸剂长期服用。其中,鹿茸性温,味甘咸,入肝肾经,可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叶天士云:“鹿茸味甘可以养血,气温可以导火,所以止惊痫之寒热也。益气者,气温则益阳气,味甘则益阴气也,甘温有益阴阳之气,气得刚火而志强矣。鹿茸,骨属也,齿者骨之余也,甘温之味主生长,所以生齿。”何首乌性微温,味苦甘涩,入肝肾经,可补精益血,为平补阴血之良药,主治肝肾阴虚及血虚证。
李时珍云:“肾主闭藏,肝主疏泄,此物气温,味苦涩,苦补肾,温补肝,涩能以敛精气,所以能养血益肝,固精益肾,健筋骨,乌髭发,为滋补良药,不寒不燥,功在地黄、天冬诸药之上。”鹿茸配制何首乌,既壮元阳,又益肾阴,填精补髓,二者相须共为君药。茯苓性平,味甘淡,归心脾肾经,可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张景岳云:“茯苓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祛惊痫,厚肠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其补脾益气而为臣药。石菖蒲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肝脾经,可化痰开窍,化湿行气,祛风利痹,消肿止痛。《别录》云:“聪耳目,益心智,高志不老。”《遵生八笺·灵秘丹药》谓:“能开智慧,添神明,暖下元,补虚减小便。”远志味辛苦,性微温,归心肺肾经,祛痰开窍,安神益智。李时珍云:“远志入足少阴肾经,非心经药也。其功专于强志益精,治善忘,盖精与志皆肾经之所藏也,肾精不足,则志气衰,不能上通于心,故迷惑善忘。”远志、石菖蒲化痰开窍,安神益智为佐药。全方诸药配伍共奏补肾健脾益智之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鹿茸、何首乌、茯苓等药含有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及卵磷脂、蛋白质、糖类、激素、胆碱等成分,具有营养脑细胞,调节中枢神经细胞兴奋与抑制的平衡,增强神经功能的灵活性,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力等作用。其中,鹿茸所含的神经节苷脂对小鼠记忆获得、巩固和再现三个阶段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增加小鼠脑内蛋白质含量,而使RNA含量亦有增加趋势;何首乌能显著增强机体清除自由基、抗过氧化的能力,对MAO—B活性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通过调节动物的中枢递质含量,从而调节其中枢活动;黑豆汁拌蒸的制何首乌可显著提高小鼠RBCC5b花环百分率,从而降低免疫复合物花环百分率;茯苓中所含复合体可增强细胞免疫功能,使IgG升高,此为其健脾补中的药理基础。石菖蒲对正常动物学习记忆有促进作用,对学习记忆获得障碍,记忆巩固不良,记忆再现缺失均有显著改善作用,使间脑中辅酶Ⅰ(NAD)浓度显著增高,海马尾状核和脑干内辅酶Ⅰ和还原型辅酶Ⅰ(NADH)浓度均增高,说明石菖蒲具有增强动物体力和智力作用;远志有中枢镇静及祛痰作用。
我们以补肾健脾益智丸进行临床观察研究。观察病例诊断标准以国际广泛采用的将智力低下分为4型的方法:①轻型,智商50~70,即均值以下2~3个标准差,有轻度适应缺陷;②中型,智商35~50,即均值以下3~4个标准差,有中度适应缺陷;③重型,智商低于35,即均值以下4~5个标准差,有重度适应缺陷;④极重型,智商20以下,适应行为有严重缺陷。排除标准:①年龄14岁以上、不合作或中断治疗者;②克汀病、苯****尿病、半乳糖血症、尼曼-匹克病、戈谢病、巨细胞包涵体病和黏多糖病除外。采用随机和单盲法的原则,每组15例。
治疗方法:中药组补肾健脾益智丸。针灸组取穴:①百会、四神聪;②神庭、本神(双)。两组交替,针刺得气后,接G-6805电针治疗机,取连续波方波脉冲,频率为每分钟6~12次,通电20分钟,每日1次,15次为1个疗程,停2天行下1个疗程。西药组尼莫地平口服。针灸加中药组,针灸中药两法同时应用。每3个月用Wechsler进行疗效判定,与疗程、病程、病情的相关分析和各组间的统计学处理分析,方法用组间t检验。结果4岁以下疗效最好,但患儿多不易配合,4~10岁疗效较显著。各组疗效依次为针灸加中药、中药、针灸、西药组,以针灸加中药组疗效最好。
3机制为补肾健脾,调节中枢递质为了探讨补肾健脾益智丸的药效学机制,我们做了如下的动物实验。
本实验采用血管阻断法,建立幼龄大鼠VD模型,然后分别采用补肾健脾益智丸(以下简称中药)、针灸、针灸加中药及西药进行治疗,最后用Y迷宫实验测定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情况,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nNOS的蛋白变化,并用Nissl染色法结合图像分析统计海马CA1区神经元丢失率,另检测海马CA1区氨基酸含量变化和脑组织单胺类递质含量变化,用组间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从而为阐明本中药治疗VD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和疗效证据,并通过几种疗法的疗效对比,探讨防治本病的最佳方案,为提高防治效果提供参考依据。实验用Wistar幼龄大鼠10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VD模型组、中药治疗组、针灸治疗组、针灸中药结合治疗组和西药(尼莫地平)治疗组。术前及造模2周后用Stanes三等臂Y形迷宫箱测试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每日上、下午各测10次,各次间休息1分钟,连测8天,以连续10次中有9次正确反应时所需的时间(电击次数)表示其学习记忆成绩。
至治疗30天后将动物随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作免疫组化及Nissl染色,将其麻醉(3%戊巴比妥钠40毫克/千克腹腔注射)后,按常规灌注,固定后取脑作冠状连续冷冻切片。步骤按免疫组化试剂盒说明书进行,nNOS工作浓度1∶500经DAB显色。用PBS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同时每个脑组织相邻切片用10%甲苯胺蓝进行Nissl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nNOS阳性细胞变化,比较各组神经元丢失差异。另一部分动物分离出海马CA1区,称湿重、匀浆,加4%磺基水杨酸混匀,高速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在L85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上测定游离氨基酸浓度,并进行组间t检验,比较各组差异。其余脑组织(全脑去海马CA1区后之部分),也做匀浆处理后取上清液注入HPLC色谱柱中,测定DA、NE、5一HT等单胺类递质含量,并用组间t检验比较其相互差异。结果中药、针灸、西药组可降低幼龄大鼠VD模型nNOS蛋白,降低海马CA1区神经元丢失率,其对CA1区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及脑内单胺类递质含量的调整,与学习记忆能力改善呈正相关,与模型空白组有显著差异,而针药结合组疗效尤佳。
从补肾健脾益智辨证治疗小儿智力低下已取得了初步疗效。我们认为,智能是多种智力的有机综合,引起智力低下的原因复杂,评价时要参考年龄、病因等多种因素,同时观察大脑的其他功能和其他脏腑的功能状态,不可能用一种方法在短时期内增高智商,因为髓海之盈亏,取决于精血之多少,而精血之生成绝非一时之功。广泛宣传对小儿智力低下的防治知识,不断探索对小儿智力低下的特殊教育和管理途径及方法,充分调动广大家长投身于智力康复事业的积极性。由于本病治疗周期长,故需要研制易被小儿接受的剂型,如口服液、颗粒、胶囊等,同时配合针灸、外治等多种方法,以提高本病的防治水平,是广大医药工作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苗晋)
三十一、病毒性心肌炎辨证分型的初步探讨
病毒性心肌炎是现代医学的病名。通过临床治疗和观察,笔者认为,祖国医学中虽然没有这一病名,但对其病情的描述,与“心悸”、“怔忡”的证候大有相似之处。运用“心悸”“怔忡”中的理法方药指导临床实践,进行辨证施治,事实证明可以收到一定效果。兹将病毒性心肌炎辨证分型作一初步探讨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