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儿科临证医案
12348600000059

第59章 小儿外科及五官科疾病 (4)

第五章 小儿外科及五官科疾病 (4)

1983年8月17日初诊:纳呆不饥,溺黄便结,四肢瘦削,动而少宁,夜寐不安,时有鼻衄,舌尖红少苔,脉细数。脾阴亏损,虚热内生,遂致斯证。拟养脾阴,清伏热为治。

处方:沙参8克,郁李仁8克,麦冬7克,莱菔子7克,大青叶7克,生地黄6克,玄参6克,牡丹皮6克,枳壳5克,炒谷芽5克,炒麦芽5克,炒栀子4克,厚朴4克,3剂。

二诊:药后大便通,思食,鼻衄平,惟仍动而不宁,舌尖红少苔,脉细数。守方去厚朴,加山药7克。4剂。

三诊:鼻衄一直未作,纳谷一般,大便有时偏干,思饮,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数。守方去大青叶、牡丹皮,加黄精5克,神曲10克。3剂。

以上方增损调理至9月25日,胃纳馨,夜寐宁,小便清,大便畅,舌淡红,苔薄白,脉象有力。

按语: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阴阳平衡,则能纳谷化精,内充五脏六腑,外濡四肢百骸。小儿生机蓬勃,喜动少静,素有“纯阳之体”之谓,加之小儿“阴常不足,阳常有余”之特点,故脾阴易亏,日久统血失职,加之虚热内生,上熏肺金,灼伤脉络,而致鼻衄。脾阴不足,失于濡养,则肌肉消瘦、纳呆、夜寐不安等。故治疗以沙参、麦冬、生地黄、玄参、女贞子、墨旱莲、玉竹等甘淡之品濡养脾阴,再加鸡内金、神曲、砂仁健脾和胃。(《陕西中医·寇华胜治小儿鼻衄案》)

病案二

周某,男,1岁6个月。

发热3~4天,刻下体温385℃,伴鼻衄。有既往史。大便4天未解。检查:鼻腔梨氏区血管扩张,齿龈红肿,苔腻略黄,舌质红。为外感邪热,首先犯肺,鼻为肺窍,迫血上行,热邪有内传阳明之势。治宜疏风清热,凉血止血。方用银翘散合清胃汤加减。

处方:金银花9克,连翘9克,薄荷3克(后入),牛蒡子9克,生石膏30克(先下),知母9克,淡竹叶9克,生地黄9克,蚕豆花9克,白茅花9克,山茶花9克,芦根1支,白茅根2扎。另用玄明粉9克冲服。药后即愈。

按语:鼻衄为小儿科常见疾病,原因复杂,但其发病机制多属气火上逆,脉络损伤,血溢脉外而为病。鼻为肺之外窍,《外科正宗》中曰:“鼻中出血,乃肺中火旺,迫血妄行,而从鼻窍出。”本患儿因外感邪热而发病,发热4天,邪热入里,出现便秘、齿龈红肿、苔黄腻等阳明热盛之象,故方用银翘散合清胃汤加减,以表里兼治。方中以金银花、连翘、薄荷疏风清热以解表;石膏、知母清热泻阳明之火以治里;同时配合玄明粉清热泻下,釜底抽薪,折其火热之势;生地黄、芦根等滋阴生津,凉血止血。全方共奏疏风清热,凉血之功。(《上海中医药杂志·任仕裕治小儿鼻衄案》)

病案三

陈某,男,8岁。

1988年7月5日初诊:患鼻衄2年余,多在夏、秋之季发作。每次鼻衄其家长均以民间单方或送医院作对症处理后,衄血渐止,但易反复发作。昨日患儿在吃午饭时突然鼻衄,色红量多(总量约200毫升),家长自行处理无好转,急送医院五官科治疗。经检查两鼻腔均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随用凡士林纱条充填鼻腔压迫止血,配以抗炎止血药治疗而血止。家属苦于居住偏僻,路途不便,恐旧疾复发,2日后送我院儿科请求中药治疗。症见患儿面色稍黄,但舌质红,舌苔厚腻,口臭,脉数,询其患儿素来饮食杂进,纳谷不香,腹中不适,大便近2日未解,溲黄。审证求因,此乃脾胃积热所致之鼻衄。治宜导滞清热止衄。

处方: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甘草6克,生石膏30克(先煎),大黄8克(后下),黄芩炭10克,栀子炭10克,三七粉3克(冲服),建曲6克,山楂10克,麦芽10克,灯心草4克。4剂,煎服。

二诊:服上方1剂,患儿大便得通。尽剂口臭锐减,舌质红,苔白微腻,脉缓。拟原方去大黄、生石膏,4剂,煎服。

三诊:迭进前方8剂,患儿鼻衄未作,食欲向佳。拟加味四君子汤出入4剂调理以固疗效。后经随访1年,病告痊愈。

按语:四君子汤为补气之基础方,主治脾胃气虚证。本案根据《幼幼集成·诸血证治篇》“鼻血者,脾热传肺,虚火上炎,血行清道,故血从鼻出,宜加味四君子汤”等有关论述,抓住小儿脾常不足之特点,又见本案患儿反复鼻衄2年,伴见面色萎黄,口臭,纳谷不香,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数等证,辨证为脾气虚,运化不足,积滞中焦,蕴极生热所致鼻衄。治以标本兼治,健脾消导,清热止衄。方用四君子补气摄血;黄芩、栀子清热泻火,以清上焦邪热;麦冬滋阴,且防芩、栀之燥:生石膏、大黄苦寒以泻阳明之热;同时加强消积导滞之品,如建曲、山楂、麦芽以治其病因;桔梗宣发肺气,有欲降先升之妙,又可载药上浮直达病所,从而使中焦积热得消,上逆止而血归经,鼻衄得止。(《广西中医药·周梦雄治小儿鼻衄案》)

病案四

袁某,男,12岁。

1990年10月16日诊。反复鼻衄已经8年,常无明显诱因而发病。有时在睡眠中,有时于嬉戏奔跑时,有时感冒发热、咳嗽。鼻血少则淋漓,多则如注。近2天鼻衄又作,鼻血滴沥不断,伴头晕,口苦,乏力,脉弦小,舌淡红,苔薄黄。系肝火上炎,迫血妄行,投清络柔肝方。

处方:丝瓜皮12克,生黄芪12克,白芍8克,炒栀子6克,侧柏叶10克,荷叶10克,菊花10克,太子参15克。

2剂后鼻衄已愈。原方续进2剂以资巩固。随访1年,未复发。

按语:小儿有“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之生理特点,故临床以肝热所致鼻衄亦较为常见。本案病例即因肝火上逆,血随火动,随经上逆,蒸迫鼻窍,脉络受损而为鼻衄,并伴见口苦、脉弦、苔薄黄等肝经郁热之象。投清络柔肝方旨在清肝泻热,凉血止血。方中白芍育阴柔肝;栀子、丝瓜皮清肝泻热;荷叶、侧柏叶凉血止血;其中黄芪一味为补气要药,既助气摄血,使血宁循经,又益气以防止反复出血,气随血脱,出现变证,可谓一举两得,然黄芪为益气升阳之品,易于助火,其剂量不宜过大。(《浙江中医·黄伏顺治小儿鼻衄案》)

病案五

尹某,女,7个月。

鼻衄反复发作1个月,相关化验均正常,鼻腔无畸形。曾服多种止血药及中药清热凉血之品不效。追问病史,患儿牛乳喂养,鼻衄日晡好发,量少可自止,每天如此,舌红,指纹沉紫,大便常3~4日一解。此系牛乳助热,致使阳明热积,上犯肺窍所致。立以清热泻下。

处方:生大黄3克,枳壳6克,青蒿8克,桑白皮6克,牛膝5克,焦黄连3克,灯心草1克。3剂。

上方2剂后无变化;3剂后大便转软,每日一解,鼻衄至此未发。上方改大黄为番泻叶2克,再进2剂,巩固疗效。随访4个月,未再复发。

按语:“下法”为中医治疗八法之一,临床应用颇为广泛。然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攻伐不当即耗气伤阴,伤及脏腑,故儿科临床应用颇为谨慎。鼻为肺窍,而肺与大肠相表里,阴明热盛,腑病及脏,首先犯肺。邪热循经上壅鼻窍,热伤血络,血溢脉外而为鼻衄。不泻腑热,则肺热难清,故本案以生大黄、枳壳泻下攻积以清阳明腑实为主;合苦寒之黄连,青蒿以清热泻火;桑白皮、灯心草均为甘寒之品,归肺经,使上犯郁热下行得泻;牛膝一味,功擅苦泄下降,引血下行。诸药配合清中有泻,使阳明实热得泻,循经上逆之血热下行,鼻衄得止。然此方究属苦寒攻伐之剂,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脏气清灵,投药宜中病即止,以防克伐过度。本案投药3剂后即易生大黄为番泻叶,以削其攻伐之势,亦意在于此。(《中医研究·李晏龄治小儿鼻衄案》)

病案六

周某,女,5岁。

于1994年8月25日就诊。其母代述:患儿4岁始多发鼻衄,曾多次使用凡士林纱布填塞止血治疗,好转后又复发。症见形体适中,口臭,舌质红,苔黄,脉数。证属胃热炽盛,热迫血行。治宜清胃泻火,凉血止血。处方:秘红汤加石膏10克,知母10克。服1剂后,衄止。嘱再服第2剂,巩固疗效。随访4年未发。

秘红汤(向元礼自拟方)组成:大黄10克,肉桂10克,赭石30克。热邪犯肺者,加桑叶10克,菊花10克;胃火炽盛者,加石膏30克,知母10克;肝火上炎者,加黄芩20克,栀子10克;气血亏虚者加黄芪30克,阿胶20克,大枣10克。水煎服,每日1剂,3剂为1个疗程。此为成人剂量,小儿用量酌减。

按语:胃热炽盛,迫血妄行之鼻衄在小儿临床较为常见,本案所拟秘红汤治疗小儿鼻衄效果显著。方中大黄为苦寒攻下之要药,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善于荡涤胃肠实热以治本,为君药;赭石苦、寒,归肝、心经,降逆止血,以治血热妄行所致之吐血、衄血,为臣药;加石膏、知母清热泻火,使脾胃实热得清,上逆之血归经;尤其一味肉桂,为大辛大热之品,多为实热证之禁忌,然在此症中,一则引火归元,使上逆之血归经,二则因小儿脏腑娇嫩,以肉桂抑制大黄、赭石苦寒太过,伤及脏腑,其意可鉴。(《湖北中医杂志·向元礼治鼻衄案》)

(夏洁楠)

七、婴 儿 湿 疹

婴儿湿疹又名“胎敛疮”“奶癣”,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皮肤病。临床以好发于头面部的皮肤红斑、小丘疹、小水疱,甚至糜烂、渗液、结痂并伴明显瘙痒以及反复发作为特征。本病多发生于生后1~6个月的婴幼儿,6个月以后逐渐减轻,1岁半以后大多数患儿逐渐自愈,一部分患儿延至幼儿或儿童期。患儿常有家族过敏史,有一定遗传倾向。本病的发生,内因为母体胎火湿热遗于小儿,外因为风湿热邪入侵,相互搏结,发于肌肤而成。乳食喂养不当或调护失宜,食物过敏、衣服摩擦、肥皂水洗涤或唾液和溢奶刺激等均可诱发幼儿湿疹。

病案一

患儿,女,37天。

1984年12月5日就诊。患儿周身密布湿疹,流黄色黏液1周,尤以面部、头部为甚,躁动不安,啼哭不已,溲黄赤,大便稍干,舌质红,指纹青紫。辨为湿热内盛,蒸腾于外。当用清利之法。

处方:当归10克,防风10克,黄柏10克,玄参15克,苦参9克,猪苓15克,全蝎9克,生甘草9克,蒲公英15克,淡竹叶3克。加水500毫升,煎取100毫升装入奶瓶吮之。再将药渣加水2 000毫升煎水洗浴。1日1剂。

6天后疹退,周身脱皮而愈。随访数月,未再复发。

按语:婴儿湿疹又名奶癣,与胎热、乳食有关。如胎前母食五辛,婴儿生后易患此症,且易反复发作,缠绵难愈。治疗总以清热利湿,活血除风为要。因小儿服药难,而外洗较易,本证以内服为主,清热、活血以治其本;兼外洗,除湿、止痒、敛疮治其标。由于内外合治,标本兼顾,故获速效。(《黄河医话·乔保钧治疗小儿湿疹案》)

病案二

赵某,男,2个月。

近日乳食欠佳,时多呕逆,颜面起有湿疹渗出作痒,大小便尚好,指纹淡紫至风关,舌苔白滑。为湿浊内潜,胃腑不清,乳滞内热,复感风邪,发为湿疹。治以疏风利湿清热。

处方:防风3克,连翘6克,焦麦芽6克,菊花5克,黄芩3克,生甘草3克,至圣保元丹半丸,每日服2次。

服药2剂,湿疹好转,已无渗出。

按语:初生小儿头面湿疹,常可经年累月迁延难愈,乃肠胃不清,乳食内滞,湿热郁蒸,外受风邪所致。赵心波用疏风利湿清热之剂治之,收效较好。若湿疹严重,加用外敷方剂,其效尤为明显。方用黄连3克,黄柏3克,乳香3克,龟甲3克,研匀,香油调敷,收效更快。(《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

病案三

杨某,女,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