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肺 系 疾 病 (6)
按语:温病日久,温邪损伤元气及肝血肾精而致气阴耗损,已成枯竭,属虚热内生、邪少虚多之危候。此时若攻其邪必伤其正,若固执养阴,定灭其阳火,故高辉远按“阳不足者温之以气,阴不足者补之以味”的原则,复其欲竭之气阴,而使阴复气生。投以三甲复脉汤化裁,共调3个月后,气液始充,形神始复。(《临床中医家·高辉远》)
病案十一
刘某,男,2岁3个月。
1995年12月8日初诊:因发热,流涕,咳嗽2天,曾在某院诊治,用药不详。热暂退半天,午后起又发高热,咳嗽加剧,喉中痰鸣气促,大便干结,舌红,尖、边起芒刺,苔黄厚,指纹青紫。体检:体温396℃,鼻翼煽动,咽部充血,两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听诊:两肺可闻及干湿啰音。X线胸片示:两肺纹理增多紊乱,左下肺心缘旁有小片状阴影。血白细胞176×109/L,淋巴细胞004。西医诊断为小儿肺炎(支气管肺炎)。中医诊断为咳喘。此乃外感风邪,内蕴痰热,肺气闭塞所致。治拟清热宣肺,止咳平喘。方用麻芩石黄汤。
处方:麻黄5克,石膏20克(先下),黄芩5克,大黄5克(后下),桑白皮10克,法半夏6克,浙贝母10克,生甘草5克,炙前胡10克,杏仁6克,枳壳6克。2剂。每日1剂,浓煎取汁120毫升,分3次服。
二诊:2天后热退至372℃,喘咳大减。守前方再进4剂。后症状、体征基本消失。继以前方加减,2剂后X线胸片示肺部阴影消失,患儿一切正常。
按语:麻芩石黄汤具有上宣肺气、下导大肠之功,适于小儿肺炎治疗。其中麻黄、杏仁、甘草功能宣肺平喘,使外邪从上而解;大黄、枳壳清热化痰止咳。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芩所含黄芩甙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甲型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麻黄、黄芩、甘草均有不同程度的抗炎解毒作用,甘草有明显的中枢镇咳作用;浙贝母、杏仁、半夏、麻黄、甘草均有镇咳祛痰,解痉平喘作用。全方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之功效,因而对小儿肺炎具有显著疗效。(《北京中医·麻芩石黄汤治疗小儿肺炎50例》)
病案十二
何某,男,6岁。
主因发热、咳嗽3天,于1991年9月就诊。患儿3天前因外出玩耍,适逢气候变化,风热外袭,翌日身热咳嗽,流涕,继而呼吸气急,时有痰鸣。曾肌内注射青霉素2天,热虽退,但咳嗽、气急不减。又至某医院拍胸片示:支气管肺炎。血常规:白细胞67×109/L,中性粒细胞056,淋巴细胞044。为病毒感染,故求中医治疗。现患儿呼吸气促,精神不振,神情不安,时张口呼吸,两肺底部都可闻及中小水泡音,舌红,苔白,脉滑数。属中医肺炎喘嗽风热型。治以疏风解表,宣肺止咳。
处方:桑叶10克,菊花8克,桔梗8克,杏仁8克,薄荷8克(后下),炙麻黄4克,生石膏12克,浙贝母8克,黄芩6克。连服5剂而愈。
按语:患儿主因发热、咳嗽3天就诊。胸片示支气管肺炎,又有气急痰鸣之症,现舌质红苔白,脉滑数,实属肺炎喘嗽之风热重症。选以桑叶、菊花、薄荷,意在疏风解表,驱邪外出;用桔梗、杏仁、炙麻黄、生石膏以清热化痰,止咳平喘,而桔梗又有利咽解毒、宣肺升提之效,协麻黄平喘止咳,而生石膏配黄芩清热泻火之力猛增,且黄芩又有凉血解毒、燥湿化痰之用,故使疾病痊愈。(《临床中医家·马新云》)
病案十三
张某,女,4岁。
初诊:主因发热3天,咳嗽气喘2天,于1993年4月15日就诊。患儿3天前因外感流涕鼻塞,继而发热,体温392℃左右。曾自服清热解毒口服液、速效感冒冲剂,热势不退,翌日咳嗽频作,夜间气促时常喘促,到某医院肌内注射阿尼利定(安痛定),口服蛇胆川贝液、小儿化痰止咳冲剂等药无效,急诊来我院。查体温385℃,咽微红,扁桃体Ⅱ度肿大,心率120次/分,律整,心音有力,未闻及病理性杂音,两肺底部可闻密集的中小水泡音。胸透两肺底部可见片状阴影。血常规:白细胞192×109/L,中性粒细胞082,淋巴细胞018。西医诊断为支气管肺炎。中医诊断为:肺炎喘嗽、痰热闭肺型。
处方:肺炎Ⅰ号加葶苈子6克,浙贝母8克,紫苏子6克,黄芩8克。水煎。2剂。
二诊:热退,喘平,但仍咳嗽。
处方:前方去紫苏子,加前胡8克。5剂。
检查血常规:白细胞67×109/L,中性粒细胞062,淋巴细胞038。胸透炎症已全部吸收。病告痊愈。
肺炎Ⅰ号:炙麻黄3~6克,杏仁6~8克,生石膏9~15克,金银花10~15克,连翘9~10克,桔梗6~8克,炙枇杷叶6~8克,鱼腥草6~10克,芦根10~15克,甘草2~3克。
按语: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杏仁祛痰止咳,平喘润肠,主治咳逆上气,喉中痰鸣;生石膏解肌清热,除烦止渴;金银花、连翘疏风解毒,肃肺排脓;芦根清热泻火,养阴清肺止咳;甘草健脾化痰,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宣肺化痰,止咳定喘,开启肺闭之功。(《临床中医家·马新云》)
病案十四
文某,女,12岁。
1993年4月11日初诊:患者因鼻塞、流浊涕、发热、咳嗽、咳吐黄痰10天,经螺旋霉素及退热治疗后,热略降而余症如初,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无力、不思饮食,而来我院就诊。检查所见:体温378℃,鼻腔略红肿,咽部充血,两肺无啰音,X线胸透未见异常,心率124次/分,心律失常,频发早搏,每分钟10余次,未闻及明显杂音。心电图示: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查心肌酶谱异常。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舌苔黄腻,脉滑数时兼促脉。证属痰热内阻,肺鼻蕴塞,心神不宁。治宜清热化痰,通鼻肃肺,佐以护心调脉。方选清气化痰丸加减。
处方:瓜蒌子12克,杏仁10克,黄芩10克,茯苓12克,枳壳10克,陈皮10克,胆南星9克,制半夏9克,葶苈子6克,蝉蜕9克,苦参15克,焦山楂10克,焦神曲10克,焦麦芽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服7剂后,体温362℃,咳吐黄痰减少,心率110次/分,舌苔轻薄黄。
效则守方,前方继进7剂,鼻塞、咳嗽、咳痰若失,心悸、胸闷较前减轻。心率100次/分,偶有早搏。心电图示:偶发室性早搏。
三诊:此痰热已清,鼻窍肺气宣通,现早搏仍存,治当扶正以祛邪,宁心调脉定悸。
处方:玄参10克,板蓝根 10克,山豆根5克,黄芪15克,清阿胶10克(烊),焦山楂10克,焦神曲10克,焦麦芽10克,栀子3克,生姜2片,大枣5枚。每日水煎1剂,连进70余剂,诸恙若失。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复查正常。继服刘弼研制的调肺养心冲剂巩固疗效,随访1年半,屡罹感冒而未复发。(《刘弼臣从肺脾诊治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经验·肺炎喘嗽》)
病案十五
张某,男,2岁。
1981年11月23日初诊:咳喘1周,呼吸发憋,口周泛青,不发热,流清涕,鼻塞,咳声深沉,喉间痰响,夜间咳喘不能平卧,影响睡眠,纳呆,口渴饮水不多,大便软,每日1次。先后用定喘汤、麻杏石甘汤之类,效果不佳。既往有反复咳喘史。查体:面色略苍白,舌质正常,舌苔白腻,呼吸喘促。听诊:双肺散在痰鸣及哮鸣音。辨证为风寒袭表,引动伏痰。治法当祛风寒,宣肺化痰。方用小青龙汤。
处方:炙麻黄4克,桂枝6克,白芍6克,半夏10克,陈皮6克,细辛1克,瓜蒌2克,五味子6克,炙甘草3克。3剂。
11月28日二诊:服前方后咳嗽明显减轻,痰声渐消,呼吸平稳,精神转佳,唯鼻塞流涕不愈。听诊肺部(-),啰音已消。以宣通肺气,调和营卫法。
处方:前方去五味子,加杏仁4克,白芥子6克。3剂。以善其后。(《北京中医学院学报·小儿痰喘证治》)
病案十六
黄某。
1946年12月3日晚初诊: 患急性肺炎。患儿体系肥壮,近日无热而喘,喉间痰鸣,面唇色青,目时上视,不哭,不吮乳,指纹青紫。急投三子二陈汤加减。
处方:白芥子15克,紫苏子3克,莱菔子5克,法半夏3克,橘红3克,制天南星3克,前胡10克,旋覆花5克,青礞石5克,石菖蒲3克,远志3克。水煎,分3次服。
12月4日二诊:痰喘渐平,目不上视。
处方:守上方减青礞石为3克,加白前5克,薤白5克。水煎,分3次服。
12月5日三诊:得大便量甚多,痰沫状;喘息基本平定,吮乳恢复正常,目光有神,哭声洪亮。
处方:白芥子15克,紫苏子3克,莱菔子5克,法半夏3克,前胡10克,旋覆花5克。连服数剂而愈。
按语:本例属阴邪壅肺之证。由于阴邪壅肺,内闭心神,风痰上涌,故呈现无热而喘。儿童体肥壮,是属实证,而非虚证。故用三子二陈汤加石菖蒲、远志、天南星、前胡、旋覆花等温开心肺之闭,去风痰而降逆气,获得速效。本证如属表寒闭肺的,宜用麻黄汤等温开法以宣肺气;如属寒饮袭肺的,宜用小青龙汤等温开法以化寒饮;若太阴肺为阴邪所壅而少阴心阳受伤(或素虚),宜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或麻黄附子甘草汤等以温开肺气,振奋心阳;如其少阴心阳虚甚,则应投以四逆汤等峻温回阳,才有可能转危为安。(《临床中医家·万友生》)
病案十七
陈某,男,13岁。
1996年4月12日初诊:来诊时咳嗽频剧,气粗,声音嘎哑,咳痰黄稠,黏腻不爽,伴烦躁、口渴、头痛、肢楚、胸痛、恶风,舌苔薄黄,脉浮数。体温39℃。中医辨证属风热犯肺,热毒壅盛,肺炎清肃。治宜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
处方: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鱼腥草15克,桔梗9克,玄参15克,知母15克,生石膏30克,贝母9克,黄芩9克,前胡9克,桑白皮9克,杏仁9克,瓜蒌子9克,赤芍9克,牡丹皮9克。水煎服。
4月15日二诊:服药3剂,体温下降为37℃,咳痰减少,无烦躁。原方加板蓝根15克。继服5剂。症除而愈。
按语:春季风木当令,气候温暖多风,阳光升发。患者年龄尚小,正气还未完全充盛,易感受风热之邪而感病。叶天士云:“春月受风,其气以温。”又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风热病邪属阳邪,其性升散,疏泄,多从口鼻而入。肺卫居高,首当其冲。肺卫失宣则见发热、恶风、咳嗽、口渴等肺卫证候,治宜清热解毒,宣肺化痰止咳。(《临床中医家·周信有》)
(刘海鹏付鹏)
五、哮喘
哮喘是小儿常见的肺系疾病,以发作性的哮鸣气促、呼吸延长为主要特征,常反复发作,春秋季节多发,常因气候骤变、感受外邪而诱发,夜间和清晨常见。
历代医书有关本病的论述和记载很多,《内经》有“喘鸣”“喘喝”之称;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又名“上气”,并有“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的记载;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首见“哮喘”之名。后世医家又将哮和喘分而为二。明代虞抟《医学正传·哮喘》中指出:“哮以声响名,喘以气息言。”认为呼吸急促,张口抬肩为喘证;而喘气出入,喉中如水鸡声为哮证,哮必兼喘,而喘不必兼哮。这样区别对辨证论治有一定的意义。但儿童哮喘,临床上喘和哮同时存在,故多一并而论。
本病常突然发作,先感鼻、喉作痒,喷嚏,呼吸不畅,胸部闷塞。继则发作明显,呼吸困难,呼气延长,喉中痰鸣,痰黏量少,咳吐不爽,甚则不能平卧,坐起喘息方舒。如能将大量黏痰畅利咳出,则窒息之势得以渐减,痰鸣气喘方得平静。
哮喘的内在病因是宿痰内伏,常因感受外邪或接触致敏物而诱发。明代秦昌遇《症因脉治·哮病论》指出:“哮病之因,痰饮留饮,结成窠臼,潜伏于内,偶有七情之犯,饮食之伤,或外有时令之风寒,束其肌表,则哮喘之症作矣。”导致宿疾内伏的原因有以下几种:寒邪伤肺,痰饮内停气道;饮食不当,酸甘太过,酿痰蒸热,上干于肺;脾肾阳虚,气不化津,痰浊壅肺等。造成哮喘发病有各种诱因,如风邪、饮食、情感、劳倦等引发其痰,以致痰气交阻,痰因气升,气因痰阻,互相搏结,阻塞气道,肺管因而狭窄,肺气升降不利,而致呼吸困难,气息喘粗促。同时气体的出入又引动停积之痰,产生哮鸣之音。清代李中梓在《证治汇补·哮病》中指出:“哮即痰喘之久而常发者,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扼要地说明了壅塞之气、非时之感、胶固之痰为发作的三大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