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辨证分型
一、何为辨证论治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基本思路,是中医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之一。辨证论治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思维阶段。辨证的任务是分析疾病,寻找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或矛盾的主要方面;论治则是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所找出的主要矛盾进行治疗。
1.病、证、征、症的含义
“证”,原意即证据、凭证,是医生识病用药的依据,是医生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现代将证候简称为“证”,是指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本质的概括。这一病理本质包括疾病的原因、病变的部位、性质、邪正关系等多方面的病理特征,反映疾病过程特定阶段的本质。症状简称为“症”,虽然是明清以来由“证”演化的俗字,但现代的中医学则将二者进行了严格的界定。症状和体征是疾病的临床表现,是病人主观感觉或医生检查所获得的结果。同一症状可以出现在不同的证候之中。“病”是疾病的简称,是指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变机制、发病规律和转归的一种病理过程。同一种病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故有不同的证候。
2.辨证与论治
所谓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搜集的症状、体征及其他资料,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析,辨清其原因、性质、部位、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这一识病方法就是辨证。因此辨证的过程就是医生从机体反应性的角度来认识临床表现的内在联系,并以此反映疾病本质的思维过程。所谓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确定治疗方法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辨证的目的。通过论治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是否正确。所以辨证论治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指导中医临床医学的基本原则。
3.病与证的关系
辨证论治的原则要求人们辩证地看待病与证的关系。既要重视一病可能出现的多种证候,又要关注不同的病可以出现相同性质的证候,因而临床实践中常有“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的方法。相同的证候反映着相同性质的矛盾,因而可用相同的治疗方法。不同的证候反映着不同性质的矛盾,因而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疗。所谓“同病异治”,就是指同一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病机,即所表现的证候不同,因而治疗方法也不相同。例如水肿病,有实有虚,有因肺、因脾、因肾功能失调所致,所以治水肿的方法就必然不同,这就是“同病异治”原则的具体运用。所谓“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类型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即所表现的证候相同,就可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例如久病泄泻、慢性水肿、哮喘等不同的病,在发展过程中都可以有肾阳不足的病理本质阶段,因而可用温补肾阳的相同方法治疗,这就体现了“异病同治”的治疗原则。
总之,中医治病注重于病机的异同,其次才是病的异同。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即指相同的病机可以表现为相同的证候,不同的病机表现为不同的证候。病机体现着疾病特定阶段的病理本质,是该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疾病在此阶段所表现的证候。显然这种针对疾病发展变化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质的方法进行解决的原则,就是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
二、便秘的辨证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有关联的,是整个机体活动的一部分。便秘有很多名称,如“大便难” “后不利” “脾约” “阴结” “阳结” “大便秘” “大便燥结” “肠结”等。
它们以经络为通道,在各脏腑组织之间,相互传递着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的统一整体。脾与胃通过经络相互络属而构成表里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输布、滋养全身,故脾胃共为“后天之本”。脾主升,胃主降,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湿而恶燥,两者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的转化过程。如果脾气不升,则胃气就会失降,会出现食欲缺乏、恶心、腹胀、便秘等症;如果饮食不节,使胃失和降,则会影响脾的升清,使运化失司,出现腹胀、腹泻等症。
同样,胃与小肠、大肠的关系也相当密切,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饮食的消化、吸收和排泄过程的密切配合。小肠接受经胃腐熟及初步消化的饮食物后,进一步消化,清者(即精微物质)上输于脾,经脾转输于全身,以起营养作用,水分则吸收后成为渗入膀胱的尿液。浊者(为食物的糟粕)下达于大肠,经大肠的传导与糟化,再由****排出体外。所以,传化水谷的过程,需要不断地受纳、消化、传导和排泄,虚实更替,宜通而不宜滞,即食物在胃肠内必须更替运化,而不能久留。当胃内有实热,消灼津液,则可导致大肠传导不利,便秘不通;而大肠燥结,便闭不通,就会影响胃的和降,出现恶心、呕吐、食少等症。
中医将大肠归属于腑。大肠居于腹中,其上口处紧接小肠,其下端紧接****。大肠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传导糟粕。大肠接受经过小肠后所剩下的食物残渣,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形成粪便,经****而排出体外。另外,大肠传导糟粕的功能与人体内的津液有密切的关系。当肾虚津液不足或肠胃积热灼伤津液时,均可使大便传导不利,使大便干涩,引起便秘。
饮食入胃,经过脾胃运化,吸收其精华之后,所剩糟粕由大肠传送而出,即为大便。如大肠传导功能失常,粪便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粪质干燥或坚硬,即可形成便秘之病。中医认为,便秘的基本病变,虽属大肠传导失常,但与脾胃肝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有关。如阳明胃热过盛,热灼津液,津伤液耗,肠道失润;脾气不足,则气虚而传送无力;肝气郁结,气机壅滞,则“气内滞而物不行”,或气郁化火,火邪伤津,亦可使肠道失润;肾开窍于二阴而恶燥,又主五液,肾阴不足,则肠失濡润,肾阳不足,则阴寒凝滞,津液不通。故四者功能失调,皆为便秘之由。
中医治疗便秘也是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对人体的虚、实、寒、热、阴、阳、气、血、津、液等的调理而进行治疗,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独特方法之一,对于便秘的治疗,同样是通过分析便秘的病因以及便秘引起的全身症状表现,按照中医理论进行辨证论治。
我国古代医家对便秘的分类法较多,《伤寒论》将便秘分为“阴结” “阳结” “脾约” “津竭”;后世医家又有风秘、气秘、湿秘、寒秘、热秘、冷秘、虚秘、热燥、风燥之分。后又因立名太繁,又将便秘以阴结和阳结来概括:有火者为阳结,无火者为阴结。现代中医内科多将便秘分为虚秘与实秘两大类:实秘包括热秘、冷秘、气秘;虚秘包括气虚便秘、血虚便秘、气血俱虚便秘等。